快好知 kuaihz

古风其三十七翻译、赏析、拼音版注释(李白)

古风其三十七全文:

燕臣昔恸哭。五月飞秋霜。

庶女号苍天。震风击齐堂。

精诚有所感。造化为悲伤。

(一本无此下二句)

而我竟何辜。远身金殿旁。

浮云蔽紫闼。白日难回光。

群沙秽明珠。众草凌孤芳。

古来共叹息。流泪空沾裳。

古风其三十七全文翻译:

昔日,燕臣(邹衍)有冤而恸哭,五月间竟飞起了秋霜;

民女(受陷害)而哀号,竟有风雷击中了齐王的殿堂。

(那是)天地被他们的精诚所感动,(在)为之悲伤,为之申冤啊。

而我,究竟为什么被赐金还乡,远离金銮殿旁?

是浮云遮蔽了皇上的宫阙,使太阳难以发光;

是沙尘弄脏了明亮的宝珠啊,是杂草在欺凌孤独的芳草!

古今冤屈事,想来同叹息。徒然流热泪,沾湿我衣裳。

古风其三十七字词句解释:

燕臣:指战国时燕国蒙冤的臣子邹衍。

恸哭:指放声痛哭,号哭。

秋霜:秋日的霜。

庶女:非正妻的侧室所生的孩子叫庶出(即庶女),旁支也。 庶长女 侧室、偏房,妾所生的第一个女儿。一方面是指侧室、偏房,妾所生的第一个女儿。

紫闼:拼音:zǐ tà,解释为宫廷。

古风其三十七全文拼音版注释:

yān chén xī tòng kū 。 wǔ yuè fēi qiū shuāng 。

shù nǚ háo cāng tiān 。 zhèn fēng jī qí táng 。

jīng chéng yǒu suǒ gǎn 。 zào huà wéi bēi shāng 。

ér wǒ jìng hé gū 。 yuǎn shēn jīn diàn páng 。

fú yún bì zǐ tà 。 bái rì nán huí guāng 。

qún shā huì míng zhū 。 zhòng cǎo líng gū fāng 。

gǔ lái gòng tàn xī 。 liú lèi kōng zhān cháng 。

李白的诗歌不仅具有典型的浪漫主义精神,而且从形象塑造、素材摄取、到体裁选择和各种艺术手法的运用,无不具有典型的浪漫主义艺术特征。

李白成功地在诗歌中塑造自我,强烈地表现自我,突出抒情主人公的独特个性,因而他的诗歌具有鲜明的浪漫主义特色。他喜欢采用雄奇的形象表现自我,在诗中毫不掩饰、也不加节制地抒发感情,表现他的喜怒哀乐。对权豪势要,他“手持一枝菊,调笑二千石”(《醉后寄崔侍御》二首之一);看到劳动人民艰辛劳作时,他“心摧泪如雨”。当社稷倾覆、民生涂炭时,他“过江誓流水,志在清中原。拔剑击前柱,悲歌难重论”(《南奔书怀》),那样慷慨激昂;与朋友开怀畅饮时,“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山中与幽人对酌》),又是那样天真直率。总之,他的诗活脱脱地表现了他豪放不羁的性格和倜(俶)傥不群的形象。

豪放是李白诗歌的主要特征。除了思想性格才情遭际诸因素外,李白诗歌采用的艺术表现手法和体裁结构也是形成他豪放飘逸风格的重要原因。善于凭借想象,以主观现客观是李白诗歌浪漫主义艺术手法的重要特征。几乎篇篇有想象,甚至有的通篇运用多种多样的想象。现实事物、自然景观、神话传说、历史典故、梦中幻境,无不成为他想象的媒介。常借助想象,超越时空,将现实与梦境、仙境,把自然界与人类社会交织一起,再现客观现实。他笔下的形象不是客观现实的直接反映,而是其内心主观世界的外化,艺术的真实。

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艺术手法之一是把拟人与比喻巧妙地结合起来,移情于物,将物比人。

李白诗歌的另一个浪漫主义艺术手法是抓住事情的某一特点,在生活真实的基础上,加以大胆的想象夸张。他的夸张不仅想象奇特,而且总是与具体事物相结合,夸张得那么自然,不露痕迹;那么大胆,又真实可信,起到突出形象、强化感情的作用。有时他还把大胆的夸张与鲜明的对比结合起来,通过加大艺术反差,加强艺术效果。

李白最擅长的体裁是七言歌行和绝句。李白的七言歌行又采用了大开大合、跳跃宕荡的结构。诗的开头常突兀如狂飙骤起,而诗的中间形象转换倏忽,往往省略过渡照应,似无迹可循,诗的结尾多在感情高潮处戛然而止。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古风  古风词条  其三  其三词条  李白  李白词条  赏析  赏析词条  注释  注释词条  
古文诗文

 江上秋怀全文翻译(李白)

江上秋怀全文:餐霞卧旧壑,散发谢远游。山蝉号枯桑,始复知天秋。朔雁别海裔,越燕辞江楼。飒飒风卷沙,茫茫雾萦洲。黄云结暮色,白水扬寒流。恻怆心自悲,潺湲泪难收。蘅...(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