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的由来|(中国数字的起源及发展过程)神奇的数字文化 你听说过"142857"这组数字吗?无论你加减乘除如何运算,最后的结果都是这一组数字的重新组合,或以倍数等组合形式出现,说起来十分麻烦,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查找"快懂百科",或者百度一下这组数字。 它不是一组普通的数字,而是埃及金字塔发现的一组神秘数字。 何止一个埃及,雅玛文明与数字,希腊文明与数字,东方神秘文化与数字等等,都暗藏着数字的秘密。 中国文化被称为神秘文化,主要体现在《河图 洛书》《易经》《老子》《庄子》等古典文献中,还有更神奇的民间传统巫术、堪舆、符箓等等神奇现象,都是中国古老神秘文化的存在形式。 关于世界的起源问题,中西方的思想家们给出了各种不同的答案,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希腊数学之父毕达哥拉斯的"数字起源说",他认为万物源于数,数字是宇宙万物的本原,研究数学的目的在于探索自然的奥秘。 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1"是数的第一原则,万物之母,代表智慧;"2"是对立和否定的原则,是意见;"3"是万物的形体和形式……"10"包容了一切数目,是完满和美好。 这一认识跟中国思想家老子的世界本体论十分接近。 在论述宇宙万物的生成论时,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其中的"一"也是第一原则;"二"意味着对立,但不是毕达哥拉斯说的对立与否的,而是互根互生,相辅相成(这也是西方哲学二元论与中国一元论的区别所在);毕达哥拉斯的"3",已经到了万物的形体和形式,而老子认为"三"还不是万物,而是万物由此而出。 于是这个"三"就成了宇宙呈现的关键数字。 除了老子的世界本体论,《易经》八卦每一卦均由三个爻组成,分别代表事物发生、成长、衰亡的三个过程。 中国的三教中,道教有"道、经、师"三宝,佛教有"佛、法、僧"三宝,儒教有"君、父、夫"三纲,西方的基督教中,上帝是"父、子、灵"三位一体,伊斯兰有"主、经、民"三元素…… 为什么世界各国的先哲们都喜欢用"三"作为一个范畴,是巧合还是必然?为什么不用"二"或者"四"?为什么是"三"? "三"是圆满。受毕达哥拉斯"万物源于数"思想的影响,亚里士多德认为,数字"三"代表了完整,是因观察自然而得,用它祭神和斋戒是最适宜的。好比古巴比伦人把天地视为一个整体,二者又各由三区域构成,而这种看法和人类生存紧密相连。 在希伯来人和古埃及人看来,数字"三"象征着"许多",譬如苏美尔语中的"三"就和"许多"是同义词,寄寓了人们对多福美满的美好愿景。 "三"是生道。在中国,"三"除了表示概数"多"的意思之外,也是确指,比如"三光日月星""三皇五帝",这些都是简单的数字。而老子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就不是简单的数字堆砌了,而是宇宙生成论。 通常认为"三生万物"中的"三"就是确指(也有人认为是概数),老子给"三"赋予了生生之能和智慧之光!此后道家的三清四御、三十三重天 、举头三尺有神明等,都带着一个"三",表示"生"和希望。 在《道德经》里," 一二三 "分别指宇宙初始为一的状态,阴阳、以及阴阳和合而成的"和气",一是整体观,二是方法论,三是生成论。"一二三"的转化过程就是宇宙从"一"的混沌状态,分为天地阴阳"二"部分,阴阳互根互化而为"阴阳和"三种气体,这是老子独创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离开这个世界观和方法论,就没法解释清楚世界的本原及其"道生万物"的深邃意义,没法接收"三"的智慧之光。 为什么是"三爻"? 远古时代,人们并不知道春秋更迭,四季轮回的道理。据说到了伏羲氏时,人们开始在高台上测量日影,人们以土筑台,在土台上立一个杆子,在地上刻上标杆在不同时刻日影的长短,用来记录每天不同时刻日月影子的长短,这就是"卦"字的由来,是中国最古老的天文台:土上加土而成"圭",表示高,一竖一点的"卜"表示标杆和刻度,合在一起就是"卦"。 《易·系辞下》曰:"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唐代孔颖达对此注疏说:"近取诸身者,若耳目鼻口之属是也;远取诸物者,若雷风山泽之类是也,举远近则万事在其中矣,于是始作八卦。" 但是为何每一卦都由三个爻组成? 人类最早的世界观是一个白天一个黑夜,整个世界就是这两部分组成的。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天下皆之美之为美,恶已"这种观念随之而出。 在这个世界里又分为男女两性,伏羲通过"近取诸身",观察到了动物世界的生生变化,于是用阴阳分别代表黑夜和白天以及两性,阴阳二爻的形状是象形符号,来源于男女两性,分别表示天地、刚柔、冷暖、日夜等对立的事物,人类就此打开了易道之门,第一缕文明的曙光照耀华夏大地。 但是这远远不够,因为一天之中,有日出的早晨,明亮的中午,还有日迫西山的黄昏,中午的时辰用阳爻表示,那么凌晨和傍晚呢? 于是先人们用三根爻,通过对三根爻的不同组合,来表示时光的移动过程和状态,比如一根阳爻用来表示白天,再加两个阴爻组成三个卦象,偏向于黑夜中的某个时间段,而两根阳爻一根阴爻组成的三个卦象,则偏向于白天中的几个时间段。 同样,三根阴爻合在一起,代表子夜,即最黑暗的时刻,这就是后来的坤卦。三根阳爻合在一起则代表中午,也是最光明的时间,后来成了乾卦。 所以先天八卦,最上面为乾卦,最下面为坤卦。代表的是光线的明暗程度。乾卦是三根连接的光线,表示最明亮。坤卦是三根断开的光线,代表最黑暗。 就是说,在先天八卦中,宇宙的八大要素天地水火雷风山泽,两爻不够用,四爻不必要,三爻恰恰好。于是这个"三"逐渐演变成华夏先贤仰观天文、俯察地理的原始依据和数字信仰。 后来人们发现这个"三"几乎可以套用生活中的万事万物,因此总结出"三"具有稳定性、普适性、渐进性和条理性特点,如古人说"退避三舍""约法三章""入木三分"等等。 后来,"三"的用途和含义,从天文地理延伸到桑麻稼穑,从国家治理延伸到日常生活,比如" 三权鼎立 "" 三驾马车 "等;幸运之至叫"三生有幸";人之将亡叫" 三寸气断 ";道有"三清","人有三宝 ",朝立"三卿""三公",人有三世三生等等,无不蕴含深刻,妙趣横生。 关于"三"的成语、言语,以及人生层次的表达,太多太多,但三的妙理妙用普遍而深刻,天地万物,无一不出于三,要么是三本身,要么是三的倍数,九乃阳数之极,道家哲学中的"九九归一",是指从起点到终点、再由终点而到新的起点,循环往复周行不怠的运行过程,它体现的是人类对事物发展认识的辩证关系。 宇宙的诞生:从"无中生有"到"三生万物"的裂变 老子的宇宙生成观认为,宇宙是从无到有,从一到万的生成过程:"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中气以为和。" 宇宙就是这样从无到有,从一到二到三,最后到万,才有了我们现在看到的这般模样。 万事万物都是从"无"中来,"无"不是空无,而是元初、初始。老子云"无名万物之始","无"是命名万物初始未生未形情境的专用术语,"无"就是"初始",以区别于万物生发后"有"的情境。 老子所言之"无为",就是在万物初始未形时的作为,它有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把事情处理在萌芽状态的意思。 道家典籍《鹖冠子》"扁鹊三兄弟"、《韩非子·喻老》(源于道家)"扁鹊见蔡桓公",以及《黄帝内经》中的"大医治未病",都是对"无为"的精彩解释。可惜后人置之不理,偏信魏晋以来玄学家的曲解,以至今日,大多数的注家仍然沿袭着魏晋、两宋等经学家、儒家"解老"的观点,硬生生地把"无"解释为"虚无",导致老子思想脉络的不畅通。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强调的是万物有道,而万物之道统一于"一"。道生万物并内附于万物,因此万物有道,道在万物,即为"德"。 "一",是"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的,且"其上不攸,其下不惚,……随而不见其后,迎而不见其首。"它是一切法则的源头,即"元规律"。这个"一"是从"道"论中推导出来的,但它不等于道,因此规律也不等于道。 "三"背后的秘密 道的生生不息产生了" 一 ",它既是天地之母,也是万物的归宿。"一"中蕴藏着阴阳二气,阴阳二气的激荡中和,使轻清者上浮,重浊者下凝,于是天地分,乾坤成。 无是在道作用下的万物初始态,有是万物的呈现态,阴阳在"中气以为和"的作用下,产生的第三者即" 三 "。这个三,即是阴阳二气运动产生的"中气"。 有了这个" 三 ",于是有了万物。三生万物 ——万有、万物、万象、万法等一切之造化,修身、理家、治国、立功等一切之所为,无处不含" 三 "的生生妙理,无物不是三生万物之化育而成。 因此,"三"的前边是"一","三"的后边是"万物",它是"一"和"万物"的中介点,从"一"到"三"是普通人的自然之道,从"三"到"一"是为道者的自然之道。普通人的自然之道是顺应人性贪欲之道,为道者的自然之道是顺应"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的自然之道。这才是"三"背后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