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高三语文诗歌鉴赏题型复习

  古代诗歌鉴赏题型解析
  (一)把握作者的感情
  诗歌一般借助于具体的描写,来表现诗人的感情,传达诗人的思想,这些感情和思想就是我们所说的思想内容。我们读诗、赏诗,首先要领悟作者在诗中的情感,这是与作者产生共鸣的基础,也是读诗的根本。今年高考考查的主要题型有:
  1、分析诗句所包含的情感
  所谓分析诗句所包含的情感,即抽取诗歌中某一句,要求考生分析这句诗中所包含的作者的情感,根据所选句子的特点,又可从以下几个角度设题
  (1)借景抒情。抽取诗中景物描写的句子,要求考生分析出作者借以抒发的情感。如XX年高考江苏卷: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鹧鸪天•送人
  辛弃疾
  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 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
  "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蕴含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借景抒情是古诗创作中常用的手法,这里作者写了"极目远望,水天相接,树木迢迢,一片带雨的乌云飘来,遮住了大半个山"之景,其特征辽阔、低沉,从而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以及路途艰险、对朋友前途的关切之情。同时以"雨云埋山"显示了前途迷茫的郁闷。这种方法考生以前也学过,如李白在《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有"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的诗句,它所抒发的情感与此相仿。据此,此题的答案为:翘首远望,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路途艰险,祝福平安的关切之情;山高水长,前程迷茫的郁闷之情。
  (2)直抒胸臆。借景抒情比较含蓄,有时理解不一定到位,而扣住直抒胸臆句分析作者的感情则比较简单。如XX年高考全国卷一: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望江南•超然台①作
  苏 轼
  春未老,风细柳斜针。试上超然台上望,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②后,酒醒却咨嗟。休时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趋年华。
  注:①超然台,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城北。当时苏轼任密州地方官。②寒食,清明前一或二日。旧俗寒食节不举火,节后举火称新火。
  从词中的"咨嗟"、"休对"、"且将"这些词语看,你认为作者在词中要表现的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请简要分析。
  登超然台望见的景色,引起了作者的乡思,但他无法回家,因此只能在酒醒之后苦涩地"咨嗟"不已,无奈地说:"休对"老朋友说什么乡思之愁,"且将"心火煮新茶聊以自慰吧!因此题中所列的"咨嗟"、"休对"、"且将"都是直抒胸臆的词,表达了了作者无奈、苦涩的心情。
  再如XX年高考安徽卷: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醉落魄•咏鹰
  清•陈维崧
  寒山几堵①,风低削碎中原路②。秋空一碧无今古。醉袒貂裘,略记寻呼处。 男儿身手和谁赌?老来猛气还轩举③。人间多少闲狐兔。月黑沙黄,此际偏思汝。
  注:①堵,座。 ②削碎中原路,形容鹰掠地飞过。 ③轩举,意气飞扬。
  结合下片的句子,分析词人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词的下片主要是直抒胸臆句,"男儿身手和谁赌?老来猛气还轩举",表达了猛气犹存、老当益壮的情怀。"人间多少闲狐兔。月黑沙黄,此际偏思汝",表达了作者期待像雄鹰一样施展抱负、建功立业的志向。
  (3)含蓄直露兼有。这种题型虽比较复杂,但只要掌握了方法,做好它还是没有难度的。如XX年高考湖南卷:
  阅读下面的宋诗,按照要求,完成赏析。
  示长安君 王安石
  少年离别意非轻,老去相逢亦怆情。
  草草杯盘供笑语,昏昏灯火话平生。
  自怜湖海三年隔,又作尘沙万里行。
  欲问后期何日是?寄书应见雁南征。
  注:长安君为王安石(1021—1086)的大妹,工部侍郎张奎之妻,封长安县君。此诗为王安石于宋仁宗嘉祐五年(1060)出使辽国前所作。此时他尚未拜相变法。
  诗中表现了"怆情"之感,请就中间两联逐联赏析作者是如何表现这种情感的。
  这首诗颔联用了借景抒情的方法,而颈联则用了直抒胸臆的手法。理解时要各自分析。颔联中"供笑语"表达了相逢的欢乐,"话平生"则道尽了人生的沧桑:二者相互映衬,更添一层悲凉况味。"草草杯盘""昏昏灯火"营造了氛围,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更容易生发悲怆之情。并且"草草""昏昏"是叠词妙用。"草草"可见酒菜的简单,欢聚中有些许不足;"昏昏"则烘托了人物情感,暗示了将别的伤痛。
  颈联:"自怜"与"又作"贯通一气,诗人借此直抒胸臆,表达了心中的万端悲慨。"湖海"久隔,"尘沙"远赴,旦夕间重逢又别,且是出使不无艰险的辽国,时空的拓展将悲意又加深了一层。"三年"言时间之长,"万里"谓距离之远,以数字入诗,一纵一横,使悲情更为浓烈。
  (4)托物言志。古人写诗喜欢把自己的感情寄托在某个事物上,通过对这个事物的吟咏表达自己的情怀,这就是所谓的托物言志。命题者在考查时往往让考生分析作者借某个特定的物象抒发了怎样的情怀。答题时一般要知人论世,找作者情感与所托之物的共同点,实现人与物的对接,从而把握作者的感情。如XX年高考海南、宁夏卷: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题目。
  小斋即事
  刘一止
  怜琴为弦直,爱棋因局②方。未用较得失,那能记宫商?
  我老世愈疏,一拙万事妨。虽此二物随,不系有兴亡。
  ①刘一止: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进士。曾任监察御史等职,有记载说他曾因"忤秦桧"而被罢官。②局:指棋盘。
  作者为什么要写琴棋二物?他想借琴棋抒发一种什么样的情怀?
  这首诗里的琴弦、棋盘具有正直、方正的特点,与作者自己方正的人品吻合。自己的方正人品不变,结果到头来"世愈疏"、"万事妨",只落得小斋独处,无关乎国家兴亡的结局。作者写琴棋二物是托物言志,抒发了作者对个人遭遇的感慨,对世事的讥讽。
  2、整体把握诗中的感情
  所谓整体把握情感,往往要结合全诗(词)进行分析评价,从而理出作者借以抒发的感情,其难度比理解某个句子中作者的情感来得大,要求考生必须全面地分析材料,尽可能多地解读出其中的内涵。如XX年高考福建卷: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武夷山中
  宋•谢枋得①
  十年②无梦得还家,独立青峰野水涯。
  天地寂寥山雨歇, 几生修得到梅花?
  注:①谢枋得,宋末信州(今属江西)人,曾力抗元军,兵败后隐居福建。后被胁迫至燕京,绝食而死。②十年,宋德祐元年(1275),诗人抗元失败,弃家入山。次年妻儿被俘,家破人亡,至作此诗时将近十年。
  这首诗体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此题要求考生不但要结合全诗分析,还要结合注释中的背景资料来答题,从注释②中可知,一、二句中的"无梦还家""独立青峰"表达了作者国破家亡的孤寂、痛苦之情。三、四句写到梅花的意象,结合注释①可知,表现了诗人孤傲不群、坚贞自励的情怀。
  由此可见,整体感知诗歌的感情时,除了把握诗句的内容外,还要联系作者生平经历及时代背景,做到知人论世。再如XX年高考湖北卷: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华清宫
  吴融
  四郊飞雪暗云端,惟此宫中落便干。绿树碧檐相掩映,无人知道外边寒。
  过华清宫
  李约
  君王游乐万机轻,一曲霓裳四海兵。玉辇升天人已尽,故宫惟有树长生。
  两首诗各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做此题时固然要学会抓住诗中描写的景物进行分析,但若考生不了解华清宫的有关背景,恐怕也很难理解透作者在诗中的感情。华清宫即中国唐代离宫。以温泉汤池著称。在今陕西省临潼县骊山北麓。据文献记载,秦始皇曾在此"砌石起宇",西汉、北魏、北周、隋代亦建汤池。唐贞观十八年(644)太宗皇帝诏令在此造殿,赐名汤泉宫。天宝六载(747)改名华清宫。当时这里台殿环列,盛况空前,但安史之乱后皇帝很少游幸。至唐末废圮,五代成为道观。知道这一背景,再读这二首诗,作者的写作意图就出来了。第一首诗通过对华清宫外"飞雪暗云"的寒冷天气与宫内"绿树碧檐"的景物形成鲜明对比,再通过"无人知道外边寒"的控诉,鞭挞无视人民疾苦、沉湎于享乐的封建统治者。第二首诗通过对唐明皇在华清宫游乐歌舞,不理国事,导致安史之乱的史实的吟咏,讽刺了统治者荒淫误国,感叹王朝的兴衰。
  3、比较不同诗中作者的感情
  高考对诗人情感的考查,方法除了整体感知外,有时还可根据作者心境、身份、地位的不同,比较诗中具体情感的异同。这个比较具体又可分为二类:
  (1)比较不同诗中同样词语心境的异同。如XX年高考辽宁卷:
  阅读下列诗歌,完成后面题目
  秋夜独坐(节选)
  唐•王维
  独坐悲双鬓,空堂欲二更。
  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
  夜深
  宋•周弼
  虚堂人静不闻更,独坐书床对夜灯。
  门外不知春雪霁,半峰残月一溪冰。
  两诗中均有"独坐",而作者心境不同。试简要分析。
  这二首诗中虽然都写了"独坐",但由于作者所写的环境不一,因而导致所抒发的感情(心境)也不相同。分析时同样要结合全诗进行整体感知。王诗写的是悲哀孤独的心境。一、二句写是人独坐的孤寂和岁月流逝的悲凉;三、四句写草木昆虫零落哀鸣,更添悲哀。周诗写的是宁静安适的心境。一、二句写是人独坐灯下苦读,不觉夜深;三、四句用"不知"室外景色的变化衬托了是读书人夜读时的投入和专注。再如XX年高考江西卷:
  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金陵晚望 金陵图
  高蟾 韦庄
  曾伴浮云归晚翠,犹陪落日泛秋声。 谁谓伤心画不成? 画人心逐世人情。
  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 君看六幅南朝事,老木寒云满古城。
  【注】高蟾、韦庄,均为晚唐诗人。
  这两首诗都写到了"伤心",诗人为什么伤心?
  这两首都是咏史诗,吟咏的对象都是"金陵",这个当年的六朝古都、繁华圣地。诗里都提到"伤心",诗人的情感也是一样的,结合注释中提到的作者生活的时代背景,可知都是为唐朝的衰败而伤心。
  (2)比较同样对象在不同诗句中表达的情感。如XX年高考重庆卷:
  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海棠 (宋)苏轼 惜牡丹花 (唐)白居易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惆怅阶前红牡丹,晚来唯有两枝残。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
  注:崇光,美艳的光彩。
  苏轼的《海棠》与白居易的《惜牡丹花》同样写夜里赏花,二者所抒发的感情有何不同?
  这二首诗都写到了"把烛赏花"的情景,但表达的感情却有所不同。苏诗先写东风微微地吹拂,海棠花透出高洁美丽的光泽,散发阵阵幽香,使人有空蒙迷茫之感。这时,月亮已转过曲折的走廊,照不到海棠花了。诗人只怕那花儿在深夜里也会睡去,自己更加寂寞,所以点燃起明亮的灯烛,照看着那一簇簇红艳艳的海棠,表达了作者对盛开的海棠花的喜爱之情。而白诗却在无数惜花诗中别具一格。人们向来在花落之后才知惜花,此诗一反常情,却由鲜花盛开之时想到红衰香褪之日,以把火照花的新鲜立意表现了对牡丹的无限怜惜,寄寓了岁月流逝、青春难驻的深沉感慨。
  (二)辨析创作的手法
  诗歌的形象性与抒情性要借助各种艺术手法来表现,我们要了解一些常见的艺术手法。诗词创作中主要运用叙述、描述、议论、 抒情四种表达方式,这其中描写、抒情是高考考查的重点。抒情可分为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情景交融)。描写的主要方法有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明暗结合、正侧结合、声色结合、粗笔勾勒、白描工笔等。 另外,诗歌创作常用的表现手法有赋、比、兴;抑扬变化、铺陈描写、象征联想等。今年各地高考诗歌鉴赏对表现手法的考查题型主要有:
  1、填空判断
  这是诗歌表现手法考查中最为简单的一种题型,要求考生熟悉各类诗歌常用的表现手法,并具备一定的辨别判断能力。如XX年高考北京卷:
  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题目。
  芣苢①
  采采芣苢,薄言②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③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④之。采采芣苢,薄言捋⑤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⑥之。采采芣苢,薄言襭⑦之。
  注释:①选自《诗经•周南》,这是妇女们采集野菜时唱的民歌。 芣苢:车前(草名),可食。
  ②薄、言:都是语助词,无实意。 ③有:得到。 ④掇:摘取、拾取。
  ⑤捋:成把地握取。 ⑥袺:手持衣角盛物。 ⑦襭:把衣襟掖在腰带间装物。
  《诗经》使用赋、比、兴手法,本诗使用的手法是 。
  《诗经》常用的表现手法是赋、比、兴。赋即铺陈叙事;比即打比方,如《硕鼠》中用硕鼠比喻贪得无厌的统治者;兴即"欲言此物,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朱熹语),如《孔雀东南飞》以"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引出刘兰芝与焦仲卿的爱情故事。这首诗叙述了古代妇女采芣苢的劳动场面,用"采""有""掇""捋""袺""襭"这些动词,重章叠唱,将场面写得栩栩如生。显然这里是铺陈叙事,因此此题的答案为"赋"。
  2、辨析诗句的手法
  即抽出诗中的某一句,让考生辨析其表现手法及作用。辨析的关键一是 "辨",即要善于判断;二是"析",即要学会扣住诗句分析。具体要结合题目要求去考虑,如XX年高考江苏卷(诗见上文):
  "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
  这句描写了送别友人之后所见的景,景中包含着对友人的惜别、关切之情。因此用了古诗中常见的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的表现手法。题目没有让分析,只要辨别出来就行了。再如XX年高考山东卷:
  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回答问题:
  出关①
  徐兰
  凭山俯海古边州,旆②影风翻见戍楼。
  马后桃花马前雪,出关争得不回头?
  注:①关,指居庸关。②旆(pèi),旌旗。
  "马后桃花马前雪"一句在艺术表现上有什么特点?请作简要分析。
  这一题不但要辨明诗句的手法特点,还要进行分析。"马前桃花马后雪"诗句巧妙地以"马"勾连"桃花"与"雪"二个事物,采用借代手法,以桃花代家乡温馨美好的生活,以"雪"代塞外严寒的生活,将关内桃花烂漫与关外白雪茫茫两个场景聚集到征马这一关节点上,描写生动,对比鲜明,表达了作者的思乡之情,读之令人心酸。
  3、分析形象的写法
  所谓分析形象的写法,即要求考生分析诗词用什么样的手法突出所写形象的特点,如XX年高考安徽卷(诗见上文):
  这首词的上片主要是用什么表现手法来写鹰的?请作简要分析。
  这首词题为《咏鹰》,可见鹰为作者在词中所吟咏的形象。一般说来,诗词描, 绘形象的方法不外乎, 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二种。正面描写好把握,侧面描写一般常借助于对比、衬托等手法来突出对象的特征。这首词上片没有全部直接写鹰,而是写寒山、大地、秋空,为鹰的活动提供了特定的场所。显然作者在这里用了衬托的手法,以壁立的寒山、空旷的大地、澄碧的秋空衬托鹰勇猛无畏、志存高远的形象。
  4、分析抒情的方式
  诗歌抒情的方式一般也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二种,分析诗词的抒情方式也是高考诗歌鉴赏题中常出现的内容,如XX年高考重庆卷(诗见上文):
  苏轼《海棠》诗的前二句描写了海棠花的哪些特点?后二句抒写情感时使用了什么手法?
  苏诗《海棠》的后二句"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抒发了作者对花的挚爱之情诗人采用间接抒情的方法,用拟人化的手法,把花比作人,写诗人唯恐花儿在深夜里也会睡去,自己更加寂寞,所以点燃起明亮的灯烛,照看着那一簇簇红艳艳的海棠。从而间接抒发民作者对海棠花的喜爱之情。
  5、比较手法的异同
  命题者有时也会出二首以上的诗词,让考生分析其表现手法的异同,难度较一首诗找表现手法要大些,要求考生具备辨别的眼光,同中求异,异中求同。如XX年高考湖北卷(诗见上文):
  两首诗描写了不同时期的华清宫,请指出二者主要运用了哪种相同的表现手法,并作简要说明。
  这道题异中求同,问考生它们都用了什么表现手法。细读全诗,不难看出都应用了对比(或对照、映衬)手法。第一首诗将宫内与宫外(或空间)进行对比:宫外飞雪阴云,分外寒冷;宫内绿树成阴,温暖如春。第二首将今昔(或时间)构成对比:昔日霓裳羽衣,歌舞升平;今朝杂树丛生,宫殿荒凉。
  刚才是考查异中求同的方面,现在再来看看同中求异的题目,如XX年高考浙江卷:
  阅读下面三篇作品,然后回答问题。
  乌衣巷 (唐)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人月圆 (金)吴激①
  南朝千古伤心事,犹唱后庭花。旧时王谢,堂前燕子,飞向谁家? 恍然一梦,仙肌胜雪,宫髻堆鸦。江州司马,青衫泪湿,同是天涯。
  [中吕]山坡羊•燕子 (元)赵善庆
  来时春社,去时秋社②,年年来去搬寒热。语喃喃,忙劫劫③,春风堂上寻王谢,巷陌乌衣夕照斜。兴,多见些;亡,都尽说。
  注:①北宋亡后,吴激被迫仕金。在一次宴席上,偶遇流落为歌姬的宋朝宗室女子,遂有此作。②春社、秋社:古时祭祀土神一般在立春和立秋后的第五个戊日,分别称春社和秋社。③劫劫:匆忙急切的样子。
  请简要赏析这三篇作品的表现手法及语言特色。
  这三首诗词曲都写了燕子的形象,突出了兴亡的主题。但各自抒发的感情的方式有所不同。刘诗今昔对照,寓情于景,含蓄深沉,体现了咏史诗的特色。吴词剪裁唐人诗句抒亡国隐痛,温婉悲凉,凸显婉约词的正宗风韵。赵曲以议论作结,点破兴亡,明快直露,有浓郁的散曲风味。
  (三)考查诗歌的内容
  诗歌往往是通过对事情的叙述、人物的塑造(叙事诗)或景物的描写、形象的描绘(抒情诗)以及史实的咏叹、见解的阐发(说理诗)来表情达意的。诗歌借以表情达意的载体就是诗歌的内容。把握诗歌的内容就成了高考常考的知识点了。对诗歌内容考查的主要题型有:
  1、描述诗歌的画面,即用自己的语言把诗歌中的画面概括地描绘出来,如XX年高考北京卷(诗见上文):
  前人读这首诗说:反复讽咏,"自然生其气象"。你读这首诗,眼前出现了什么样的景象?请概括描述。
  所谓"景象",是指作品中人、事、物、景的合成。"妇女""采摘""芣苢"以及主人公通过歌声表现欢快、愉悦的心情。所谓"概括描述",即将前面这些基本信息整合起来,便构成此题答案:妇女们在田野上边采野菜边唱歌,一派欢快的劳动景象。
  还有一种变向的概括诗歌画面的方法,就是拟小标题,如XX年高考四川卷: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葛溪驿 王安石
  缺月昏昏漏未央,一灯明来照秋床。
  病身最觉风露早,归梦不知山水长。
  坐感岁时歌慷慨,起看天地色凄凉。
  鸣蝉更乱行人耳,正抱疏桐叶半黄。
  本诗首联描绘了一幅画面,请为这幅画面拟一个小标题。
  拟小标题要先了解画面的主体内容,然后在此基础上概括。此诗首联写了时间——秋天(秋床)夜里(缺月、漏未央),地点——驿站客馆,景物——一灯照秋床,抒写了主人公彻夜难眠之情。由此可得出答案:驿站秋夜难眠图。
  2、感悟诗歌的内涵
  即根据诗歌的素材,结合诗人的感情,读出诗词的言下之意,如XX年高考江苏卷(诗见上文):
  这首词以"送人"为题, 下片写出了哪两层新意?
  这题要求考生答出下片中描述的新意,不但要描绘出画面,还要答出所抒发的情感。这里有二层含义:"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是说不应把离别(相聚)视为人世间唯一悲痛(欢乐)的事。"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是说人世间的风波远比路途风波险恶得多。
  3、理解诗歌中的情景
  既要把握诗句景物,又要理解借景所抒发的感情。如XX年高考天津卷:
  阅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
  黄氏延绿轩
  明•高启
  葱葱溪树暗,靡靡江芜湿。
  雨过晓开帘,一时放春入。
  注:芜,丛生的草。
  "一时放春入"表现了怎样的情景?
  此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答题时一般要描绘出其所描绘的景象,指出其所蕴涵的感情。答案:表现了春光浓重,扑面而来,以及作者的欣喜之情。类似的诗句还有曾公亮的"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王安石的"一水护田将录绕,两山排闼送青来"等,希望同学们注意积累。
  再如XX年高考上海卷: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题目。
  阮郎归•初夏 苏轼
  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初入弦。碧纱窗下水沉烟,棋声惊昼眠。
  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燃。玉盆纤手弄清泉,琼珠碎却圆。
  就作品中画线句,联系下片内容,从情景关系的角度,写一段鉴赏文字。
  赏析情景交融题,最重要的是说清作者写了什么景,抒了什么情。这一点说清了,得分要点也就抓住了。答案要点:作者运用比喻的手法,细致地描绘了水花四溅(在荷叶上),水珠圆润晶莹,真切地展现了主人公轻快、喜悦的心情。
  4、比较诗中的情景
  命题者选二首以上的诗,让考生比较其中写景的异同。如XX年高考辽宁卷(诗见上文):
  两诗中均写了夜景,又有所不同。请具体说明。
  王诗写的是"秋夜",写了山中果落、灯前虫鸣的现象;周诗写的是"春夜",写了春雪初停、残月挂山、溪水成冰的景象。王诗描写的是动景,周诗描写的是静景。
  再如XX年高考江西卷(诗见上文):
  两位诗人一位说"一片伤心画不成",一位说"谁谓伤心画不成"。请结合诗歌对此作简要分析。
  这二首诗表达的思想感情相同,但表达的角度一样,亦即通过不同画面描绘出来的。高诗作者通过晚望金陵,从"落日""秋声"等意象中,生出一片伤心之情,诗人认为这种深重的伤心,世上的画家是画不出来的。韦诗作者通过观看金陵图,认为画家用"老木""寒云"等意象,足以表现出对国事衰败的伤痛之情,所以说,伤心是可以画成的。
  5、概括对象的特点
  要求考生根据诗中的描绘概括对象的特点,它不同于概括画面,而是对画面进行提炼,揭示其中的内涵。如XX年高考重庆卷(诗见上文):
  苏轼《海棠》诗的前二句描写了海棠花的哪些特点?
  苏诗前二句写海棠花光彩照人、香气空蒙,从而突出海棠花在春风中、月色下的朦胧美。前者是对画面的描述,"朦胧美"则是对画面的提炼。
  6、分析画面间的关联
  即考查画面之间的内在联系,这是诗歌内容考查过程中的难度最大的一种题型。体现了新课程理念中的探究能力要求。如XX年高考海南、宁夏卷(诗见上文):
  诗的第二联对第一联的句意起了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此题要求分析律诗一二两联的内在联系。先要理解二联各自的内容。这是一首即景抒情的小诗,首联写作者爱琴与棋的原因——琴弦直、棋局方。次联写不必用棋局来较量胜负得失,不能用琴弦来记取五音。这就将首联的怜爱上升到一种单纯的无私的境界。

母爱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能用生活中具体的一两个事例表现母爱2能够抓住母亲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等细节描写来体现母爱,丰富文章内容3能在写作的同时升华情感,感受母爱,感恩母亲,受到良好的思想教育。二五年级下册口语交际习作一优秀教学设计第一课时口语交际经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对读书一定有了新的见解和认识。组织三个小活动交流读书收获,检验学习效果。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选择一个角度开展。一谈体会我爱阅读是我们这个单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设计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如何把教学设计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设计,记叙文中的议论教学设计记叙文中的议论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在记叙中穿插适当的议论。2。选择有现实意义的典型材料。教学重点目标1教学难点目标2教学过程一导语先由课文故乡的议论引入,让学生模仿运用。二老师给出小学四年级语文一次成功的实验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读准字音,借助字典理解本课生字新词。2知道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并从中得到启示。教学重难点了解实验(游戏)的经过,弄懂实验成功的原因。教学过程一游戏激趣,导入新课课文小壁虎借尾巴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会认壁虎等9个生字,会写河姐等6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对话的不同语气。3初步了解一些动物尾巴的作用。教学重点识字和写字。教具准备图片生字卡。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理想的风筝语文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5个生字。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和主要内容。3学习刘老师乐观开朗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4学习本文从不同方面选取典型事例写人的方法。教学过程一导入新一年级语文三个小伙伴教学设计一导入1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些生字宝宝,我们一起来读读吧。(出示词卡,学生认读)2上节课我们还认识了三个小伙伴(指,学生说)二新授第1自然段1(多媒体出示,三个小伙伴一起去种树的画面小马过河教学设计方案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懂得遇到问题,不能光听别人说,要开动脑筋独立思考,敢于实践,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重点难点本课的重难点是课文的第7自半截蜡烛的教学设计半截蜡烛一文是一个短小的剧本,反映的是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某城市的故事。下面是关于半截蜡烛的教学设计的内容,欢迎阅读!教材分析半截蜡烛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圆柱的切拼教学设计一教学过程切法一刚才我告诉大家,我也很爱吃。看着这个圆柱我就会想起切蛋糕。如果像切蛋糕一样把这个圆柱切开,你会怎么切?(学生答)我们沿着圆柱的直径与高把它平均分成偶数等份。(出示课
满井游记教案经典设计满井游记教案经典设计目的要求1积累文言词语,增强文言语感。2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知人论世,便于理解作者丰富而微妙的思想感情。3感受北方初春景象,理解作者寄情山水的意趣。4理解文章的小老鼠上灯台教案小老鼠上灯台教案活动目标1学习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借助多媒体以及教具理解歌词内容。2尝试用身体的不同部位做灯台。3积极参加游戏活动,体验游戏猫来了的紧张的情绪。重点目标1难点目标民族教案活动延伸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民族教案应幼儿园小班盥洗教案教师应该引导幼儿学会认真洗手,培养幼儿从小讲卫生的好习惯,培养幼儿从小节约用水的好习惯接下来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幼儿园小班盥洗教案,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活动目标1学习正确的洗手方法,知道鱼游到了纸上公开课教案教材分析鱼游到了纸上是一篇写人的文章。课文记叙的是我去玉泉观鱼,认识了一位聋哑青年,发现他画的鱼栩栩如生,就像在纸上游动一样,赞扬了聋哑青年做事勤奋专注热爱生活的品质。作者对这位身保卫地球环境幼儿园教案一活动目标1初步了解环境与人们生活的密切联系。2有初步的环保意识,能尝试运用多种感官和自己喜欢的方式,大胆清楚的表达自己的看法。3通过活动,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积极探索的兴趣。二活动尤其的近义词对什么词尤其近义词大家也想知道吧,和小编一起来看看下文,欢迎借鉴!尤其注音yuq释义副词。表示更进一步。造句我特别喜欢他们几个,尤其是最高那个尤其近义词格外特别分外格外注音gwi释义(1)折叠的近义词是什么折叠的近义词是什么呢?近义词是我们需要学习的,大家可以一起看看下面的折叠的近义词哦!折叠的近义词是什么翻折折叠造句1,今天,在遥远的他乡,您的学生把您给予的昨天,折叠成记忆的小船,小班艺术打电话设计意图现今社会,通讯工具发达,电话手机qq微信孩子们从小就能接触到这些先进的通讯工具,了解他们的用途以及学到一些简单的操作方法。小班幼儿对周围事物充满了好奇,并且有着强烈的探索欲小班艺术快来听故事教案学习目标享受朗诵儿歌的乐趣。活动准备经典故事人物造型的小指偶小木偶,如小红帽等。幼儿自备自己喜欢的故事书。儿歌快来听故事(故事屋幼儿用书或电子书第34页)。活动过程形式集体小组1。小猪造新房(二)(美术)目标1引导幼儿用不同的图形组合画出房子的造型。2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创造,并添画背景。重难点用不同的图形组合画出房子的特征。流程欣赏范例gt观察讨论gt幼儿创作gt引导评价准备新房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