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九年级化学下册蛋白质和维生素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知道蛋白质、维生素都是有机化合物,知道蛋白质的组成元素;
  2.了解蛋白质和氨基酸的关系,知道蛋白质是分子结构复杂的高分子化合物,通过简单实验了解蛋白质的一些性质特征;
  3.了解蛋白质的营养作用,知道人们熟知的几种维生素的名称、来源和作用、从哪些食物中可以摄入蛋白质的维生素 教学重点 1.蛋白质与氨基酸的关系;
  2.蛋白质的性质;
  3.蛋白质、维生素与人类健康的关系。 教学难点 蛋白质的性质;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 学 过  程 修注栏
  探究实验:
  1.探究蛋白质的一些性质;
  2.鉴别棉布及羊毛材料
  知识整理:
  一、蛋白质
  1.蛋白质的存在:人体及动物的肌肉、血液、毛发和各种酶中,
  富含蛋白质的食品有肉、鱼、牛奶、豆类及豆制品(如豆腐)、虾、酱油等。
  2.蛋白质的作用:是人体必需的重要营养成分之一,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础物质。
  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
  如果蛋白质摄入量不足,会使人生长发育迟缓、体重减轻、发生贫血。
  3.蛋白质与氨基酸的关系:
  蛋白质的组成元素主要是碳(C)、氢(H)、氧(O)、氮(N)等。
  食物中的"蛋白质在胃、肠中的酶及体内水的作用下,逐步分解,生成可被小肠吸收的氨基酸。氨基酸被人体吸收,再重新结合成人体所需的各种蛋白质。一部分蛋白质和氨基酸在体内的新陈代谢过程中,会生成含氮的尿素等物质。
  味精的主要成分为谷氨酸钠,松花蛋(皮蛋)表面的松花即谷氨酸钠。
  4.蛋白质的一些性质:
  加入试剂 水 饱和硫酸铵溶液 加热 乙酸铅溶液 浓硝酸
  取1支试管,加入一定量的蛋白质滴入如右一些试剂,观察现象。 呈半透明状 白色沉淀 白色沉淀 白色沉淀 黄色凝聚物
  再继续添加一定量水 —— 呈半透明状 无明显变化 无明显变化 无明显变化
  物理变化or化学变化 —— 物理过程 化学变化 化学变化 化学变化
  结论: 蛋白质在盐溶液中,其溶解性变小,该过程又称为盐析,属于物理变化。蛋白质在受热或者遇到浓硝酸、重金属盐(如铜盐、铅盐、钡盐、汞盐)等化学物质后,会发生变性,失去原有的生理功能,是化学变化。除此之外,蛋白质遇到70%酒精溶液及甲醛等也会发生化学变化而变质。
  注意:人如果重金属中毒后,应该立即食用鸡蛋清或牛奶来解毒。
  在许多食品中,都容易霉变,注意,该类物品发生霉变后,能产生一种毒性较大的物质——黄曲霉素。故,在日常生活中,不要食用霉变的食品。
  实验内容:鉴别棉线、羊毛线、化纤
  实验方法:取样,点燃后,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棉线燃烧后,没有气味,产生灰烬松脆。
  羊毛线燃烧后,产生一股烧焦羽毛的气味,产生的灰烬松脆;
  化纤燃烧后,没有气味,燃烧剩余物产生熔球现象,较硬。
  因此,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利用该方法进行简单的鉴别。
  二、维生素
  1.富含维生素的食品及制剂:蔬菜、水果、鱼肝油、复合维生素含片等。
  2.维生素的作用:保证人的正常发育,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
  3.维生素的来源:人体所需的大部分维生素不能在体内合成,必须从食物中摄取。故不能偏食
  4.维生素的组成:维生素是分子组成和结构都较为复杂的有机物。
  5.认识某些维生素
  (1)溶解性:维生素A微溶于水,维生素D不溶于水,但都易溶于油脂,故其制剂都是油状的。 维生素B、C能溶于水。但加热时均易受到破坏,VC在碱性情况下也容易受破坏。
  (2)某些维生素的作用及存在
  维生素A:维持正常的视觉反应及骨骼发育,存在于鱼肝油、肝脏、水果中等。
  维生素C:又称抗败血酸。具有酸性及还原性。与血液凝固有密切关系,主要存在于水果中。维生素C具有酸性和还原性。故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维生素D:可促进钙质的吸收而使骨质钙化,维持正常的骨骼,存在于鱼肝油、牛奶、蛋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案例有理数的加法案例有理数的加法连云港市夹山中学李启涛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科版)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四节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目标使学生理解有理数加法的意义,掌握有理数加法法则,并能正数和负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内容正数和负数的初步认识,数轴的相关知识,相反数的相关知识,绝对值的相关知识。教学目的1教学正数和负数的意义,会判断一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会初步运用正数和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正数和负数(2)讲学稿新人教版七年级上七年级数学师生共用讲学稿(n0。2)年级七年级执笔胡兴明内容正数和负数(2)课型新授时间08。9月4日学习目标1会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2通过正负数学习,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案例有理数的加法2教材(苏科版)七年级上册第二章有理数第四节。案例有理数的加法淮安外国语学校(曙光校区)初中部(223200)鲍永军联系电话5513099email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经历生苏教版初一数学(第2周)教学内容第一章14公式15简易方程教学目标1能运用公式解决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并对简单公式的导出方法有一个初步的认识2会解简单的方程及会利用简易方程解实际问题3初步了解抽象概括的思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简介课程教材研究所李海东七年级下册第5章是相交线与平行线,本章主要研究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重点是垂直和平行关系,以及有关平移变换的内容本章共安排了四个小节以及三个选学内容,教学时2。1比零小的数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苏科版)七年级上册课题2。1比零小的数江苏省赣榆县沙河中学刘世团一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目标(1)借助生活中的实例引入负数,体会负数引入的必要性和有理数第七章三角形简介课程教材研究所薛彬三角形一章章节结构是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与三角形有关的角多边形及其内角和课题学习镶嵌这与以往的内容安排有所不同按照以往的教材,受三角形多边形圆顺次展开的限制,这些内2。2数轴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正确理解数轴的意义,掌握数轴的三要素2使学生学会由数轴上的已知点说出它所表示的数,能将有理数用数轴上的点表示出来3使学生初步理解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我们与数学同行七上第一章介绍我们与数学同行七上第一章介绍课标要求1经历对现实生活中具体事例的观察,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了解数学是人们交流信息的一种有效简捷的手段,数学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探求客观世界的规律2利用有理数初一数学试题单项选择(每小题3分,共30分)1一个数的立方等于它本身,这个数是()a0b1c1,1d1,1,02下列各式中,不相等的是()a(3)2和32b(3)2和32c(2)3和23d23
小班数学认识前后的教案活动目标1学习根据物体排列的先后顺序认识前后。2通过游戏活动的形式,正确感知前后。3完成操作活动后,能收拾好自己的操作材料。活动准备1教具玩具猫狗猴羊猪各一只2幼儿用书人手一本,篓吃水不忘挖井人优秀的教学设计模板教材分析吃水不忘挖井人这篇课文为我们讲述了伟大领袖毛泽东同志,为了让当地的村民吃上甘甜的井水,亲自带领战士和乡亲们挖了一口井,解决了乡亲们的吃水难问题,让我们深刻感悟到毛泽东主席为PEPBOOK5UNIT6A部分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与要求1能够听说读写本课时主要单词flower,grass,river,lake,forest,path。2能够听说认读单词sky,cloud,mountain及幼儿园小班绘本教案谁咬了我的大饼活动目标1理解故事内容,通过对比了解不同动物的牙印是不一样的。2尝试用完整的语句表述是你咬了我的大饼吗?不是我,你看嗯,果然不一样。3在学学说说做做的过程中感受阅读的乐趣活动重点理五年级英语上册第一单元重点句型整理PEP版为了方便家长在家对学生进行辅导,特将课本中学生要掌握的知识点总结归类,请家长在辅导时注意以下几点一。每句话对不同程度的同学要求不一样,请家长按照孩子的学习情况进行辅导,一定要注意孩教师节班会活动策划教案一教育目的通过伟人敬师等小故事,使学生了解我国素有尊师重道的传统以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为载体,引导学生以小队形式开展活动,自觉地把尊敬老师落实在行动上,从而使学生的道德水准提升到新的外研版新标准英语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一年级起点)2teachingplan9月21日titlensebook9module2revisionaims1getstudentstoreviewthenewdialogueandthen牛津英语5BUnit1ampnbspAampnbspnewampnbspterm教案unit1anewterm一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是新学期开始的第一单元。通过开学第一节课师生谈论学习的科目和课表展开话题,重点学习星期和课程的名称以及与此相关的句型。本单元安排的教学牛津英语5BUnitampnbsp8ampnbspAtampnbsptheampnbspweekends教案unit8attheweekends一教学内容简析本单元教学内容围绕周末活动展开,通过周末活动引出本单元的四会内容和昆虫类名称。涉及的句型有howdoyouspendyourwee五年级上册英语单词表(人教版)unit1young年轻的funny滑稽可笑的tall高的strong强壮的kind和蔼的,亲切的old年老的short矮的thin瘦的mr先生like像一样喜欢strict严格的先锋英语五年级下册Unit11ampnbspCookingampnbspwithampnbspMocky教学设计unit11cookingwithmocky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此教学设计依据英语课程标准和新课程理念,本节课依据任务型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