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教学第8课《成语故事》的前两个故事。在备课的时候,我对把这样浅显的成语故事安排在五年级教学很不以为然。因为看看课文,直白如话,几乎找不到训练点,而这三个成语"自相矛盾""滥竽充数"和"画龙点睛"又是学生耳熟能详的,课前他们都能对成语所表达的寓意说出个大概来。 那么这样的内容该如何进行教学呢?学生的学习起点在哪儿?课堂教学的训练点在哪儿?学生学习的兴奋点又在哪里呢?我反复琢磨教材,发现这三则成语故事虽然看似相同,都是按事情的发展顺序来叙述,但是在表现人物的时候,写作方法却不尽相同。比如第一则故事着重抓住人物的语言来表现人物"夸口"以及言语前后抵触的特点,从而烘托出"自相矛盾"的主题思想;而第二则故事则主要通过人物的动作描写来表现 "滥竽充数"的结果,如"喷着腮帮,按着竽眼儿,装出会吹的样子,居然也得到了和别人一样多的俸禄"和"只好逃走了";第三则故事则抓住对事物的客观描述来表现张僧繇所画的龙点睛前后的变化,从而突出点睛之笔的神奇。这样一来,本课的训练点就找到了。抓住训练点进行有效的训练,学生的学习兴奋点自然会被激发出来。 那么学生的学习起点如何确定呢?首先朗读方面,对于这样短小直白的文章,五年级学生不难做到正确、流利,但对于人物语言、动作的朗读却因为缺乏深层解读而显得苍白,那么第一个学习起点就是在学生通过预习做到正确、流利朗读课文的基础上,引导他们走近文本,把书读得"立起来",让人物形象活起来。其次,虽然课前学生都能说出三个成语的意思,但这样的知识来源,要么源于前一天晚上预习时把词典的解释背下来;要么源于过去在生活中获得的一知半解的认识,并未在他们的心灵里产生真正的共鸣和感悟。因此,第二个学习起点应该是在学生初步了解成语意思的基础上,引导他们进一步走近文本,与人物对话,从而获得一次心灵的体验。 于是,就有了下面的教学片断: 一、抓住语言,读出"矛盾"。 (第一则故事教学实录)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师:谁知道矛是用来做什么的?是什么样子的? 生:矛是战场上用来攻击敌人的,长长的,顶端尖尖的,可以刺人。 师:这个刺字,文中用了一个什么词? 生:戳。 师:对,戳就是"刺"的意思。跟我读:戳,谁能给戳再组个词? 生:戳穿。 生:邮戳。 师:那么盾又是什么东西?是做什么用的呢? 生:盾是战场上用来抵御敌人用的,样子宽宽大大的,是长圆形的。 生:也有长方形的。 师:那么,怎么样的盾才是好盾呢? 生:越坚固的盾越好。 师:好,请你来卖一卖你的盾。 生读文中句:我的盾坚固得很,随你用什么矛都戳不穿它。 师:嗯,有点夸口的味道了。谁再来叫卖自己的盾,比他还能夸口? 生读:我的盾坚固得很,随你用什么矛都戳不穿它。 师:哎,他强调了这几个词:坚固,什么矛,戳不穿,你们感受到了什么没有? 生:感受他更像在吹牛。 师:这个吹牛,就是文中说的—— 生:夸口。 师:谁能再给"夸口"换一个词,刚才那个"吹牛"太口语化了,能不能换一个? 生:夸耀。 师:好,那么谁来夸耀一下他卖的矛?怎样的矛才是好矛? 生读文中句:我的矛锐利得很,随你什么盾它都能戳穿。 师:听出来了,你的矛的确很锐利。谁也来推销一下自己的矛,比他还能夸口? 生读:我的矛锐利得很,随你什么盾它都能戳穿。 师:好,现在我们到集市上去。 师引读:古时候,有个楚国人卖矛又卖盾。他拿起自己的盾夸口说—— 生读:我的盾坚固得很,随你用什么矛都戳不穿它。 师读:又举起自己的矛夸口说—— 生读:我的矛锐利得很,随你什么盾它都能戳穿。 师读:有个围观的人问他—— 生读:用你的矛来戳你的盾,会怎么样呢? 师读:那个楚国人—— 生读:张口结舌,回答不出来了。 师:张口结舌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说话结结巴巴。 师:是这样吗?你再读读后一句话。 生:那个楚国人张口结舌,回答不出来了。 师:他说话了吗? 生:没有。 师:看来张口结舌并不是说话结巴的意思呀,对不对? 另一个预习充分的学生举手说:张口结舌是由于理屈、紧张或害怕而说不出话来的意思。 师:那么这个楚国人是因为什么原因而说不出来呢? 生:因为理屈。 师:他为什么感到理屈了? 生:因为他如果说他的矛戳得穿他的盾,那么他的盾就不像他说的那么坚固了,如果说他的矛戳不穿他的盾,那么他的矛也不像他说的那么锐利了。所以他理屈词穷,说不出话来。 师:所以,后来人们就用自相矛盾这个成语来比喻—— 生:一个人说话或做事前后抵触。 师:是呀,你们看,本来矛和盾都是两种兵器的名称,为什么现在却用来比喻一个人的言行前后抵触呢?正是来源于故事中这个卖矛又卖盾的人说话前后不一致哪。 师:让我们捧起书,再次走近这个给后人无数启发、至今仍有教育意义的故事吧。 [评析:这一段的教学从课题入手,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初识"矛盾"。然后又通过"怎样的矛是好矛?怎样的盾是好盾?"创设学生叫卖"矛盾"的情境,重点指导学生读好楚国人夸口叫卖的两句话,这是理解"自相矛盾"的基础。最后通过理解"张口结舌"自然引出成语所蕴含的意思,回扣"矛盾"。] 二、抓住动作,揣摩心理。 (第二则故事教学片断) 师:南郭先生混进宫中,靠着装模作样,居然也得到和别人一样多的俸禄。当他手捧着到手的钱,心里是怎么想的? 生:这个齐宣王真是太傻了,被我轻而易举就骗到了钱。 生:哈哈,看来这个皇宫里还真好混啊,像我这样没本事的人也能领到俸禄,真是太棒了! 生:想我入宫前,过的是穷困寒酸的生活,如今今非昔比,我也有钱啦! 生:只要在宫中装模作样就能够领到钱,这样的日子要是能一直过下去该多好啊! 师:好景不长。齐宣王死了,他的儿子齐瑉王继承了王位。他也是个喜欢听吹竽的人,可是他不要许多人一起吹,而要一个一个地单独吹。这个南郭先生—— 生:只好逃走了。 师:他为什么要逃呀? 生:因为一个一个地单独吹,他就不能再混水摸鱼了。 生:他要是不逃,被发现他滥竽充数的话,就会犯了欺君之罪,是要被杀头的。 师:所以,他还是逃命要紧,赶紧逃吧。那么,当他逃回家以后,心里又是怎么想的呢? 生:唉,看来没点真本事,这日子还真不好混啊。 生: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呢?早知道会有这一天,我就该好好跟着那些有本事的人好好学吹竽了。 生:幸亏我逃得快,不然被发现,我这小命就完了。 生:赶紧学点真本事吧,要不然,我又要过以前那种穷困寒酸的苦日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