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课选自现行湘教版教材高一学年必修一模块第二章第四节第二课时的内容。现在我就本节的教材、学情、教法和教学流程四个方面的教学加以说明。 一、 说教材 (一)教材地位和作用 洋流这节内容在本书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承上:本节课是在学习了地球运动、大气环境以及水循环的基础上,对洋流进行的具体深入学习。洋流的形成及分布与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移动密切相关。启下:洋流的分布又对大气的运动、气候的形成、海洋生物的生存、航行等具有深刻的影响,是后面第三章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与差异性的一种表现。 (二)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建构以下三个教学维度: 1.知识与技能 (1)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 (2)运用实际案例,理解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 (1)运用图解法正确表示出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图,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培养地理空间思维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2)通过学习洋流,用简练的语言表述洋流的分布规律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加工地理信息的能力; (3)运用案例分析,理解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观点。 (2)学习洋流形成的因果关系,树立事物很普遍联系的,洋流和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从而受到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教育。 (三)教学的重、难点: 教学重点: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教学难点:利用世界表层洋流分布图,分析世界洋流分布规律。 依据大纲规定以及教学实际,考虑到洋流的分布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在教材中的地位,确定其为重点;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对于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以及地理空间思维能力来说,较难完成,故确定其为难点。关于重点、难点部分,主要是通过读图分析、案例分析等活动来完成。 二、说学情 地理必修一部分为自然地理,湘教版的教材是建立在初中地理的基础上编订的。对好多的地理基础知识都进行了删减,但对于整体来说,学生初中地理基础较差,甚至为零。虽然有学习的积极性,但仍存在部分同学学习热情较低,针对这一实际状况。我拟定以下对策。 1、通过各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增强地理课的魅力,让学生深刻体会到地理知识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2、充分挖掘本节课新的学习资源,结合自身体会和网上资源,简化地理知识。 3、强化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提高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 在学法方面,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给学生能借助已有的知识去获取知识,这是最高的教学技巧。"因此,我在学法方面,采用了"导--读---思--结--绘—探"的学法模式。旨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读图分析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归纳能力和探究能力。 三、说教法 结合教育理论、新课标和我校的学生实际,本着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需要,在教法上我采用了问题导学法、图解法、案例分析法、讲授法。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读图分析法为主,着重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以及创新能力。 四、说教学过程: (起立:同学们好!) (一) 导入:有美国海滨漂流瓶的故事导入课堂(学生讨论:为什么从澳大利亚漂流出的瓶子怎么回到美国弗罗里达海滨?老师留个学生悬念,让学生对本节课产生兴趣。然后通过水盆实验导入洋流,从而引入海水的运动形式------洋流。)(导入采用神秘的故事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对洋流学习的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二)教学定向:洋流的分布规律及其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让学生对整体课堂要学什么做到心中有数。 (三)推进新课: 知识点一:简单介绍洋流的定义、分类及其成因。 1、定义中要特别强调"表层""常年""大规模""一定方向""稳定"几个关键词。把洋流与其他的海水运动方式----海浪、潮汐区别开来,让学生充分掌握洋流的定义。 2、如何区分寒流、暖流?鉴于学生早已遗忘了初中地理知识,所以教师归纳洋流的分类:寒流----由低温流向高温或者由高纬流向低纬的洋流;暖流----由高温流向低温或者由低纬流向高纬的洋流。用口诀"高来寒,低来暖",帮助学生更快记忆。 3、洋流主要是怎样形成的?学生自主阅读教材61页第三段,引导学生一起分析洋流的形成成因:近地面风带。如:在东北信风的吹拂下,洋流自东向西流,形成北赤道暖流;在东南信风的吹拂下形成南赤道暖流;盛行西风吹拂下形成西风漂流。 知识点二:世界洋流的分布及其规律。 教材重点是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而不是分布,但要想理解规律,必须先了解世界洋流的分布。 分布主要采用图解法,结合洋流的成因和分类方法,总结:洋流名称=所经地区地名+寒(暖)流,然后和学生一起绘制世界表层洋流模式图,帮助学生更快记忆洋流分布,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空间能力和绘图能力;知识讲解中和学生合作探究:日本暖流为什么又叫黑潮暖流? 对知识进行扩展延伸,并引起学生注意。 规律采用启发式提问为主,先启发学生北印度洋季风的变化,总结出冬逆夏顺的规律;南纬30 —60 是带状的西风漂流;然后从洋流的分布-----8和0, 着手详解分析中低纬海区和北半球的中高纬海区分布规律。因为借助形象记忆,帮助学生能更好的掌握规律。 知识点三: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采用案例分析法,讲述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影响一:影响沿岸气候,列举爱尔兰都柏林和纽芬兰圣约翰斯的一月份气温差异与洋流的关系的探究来说明暖流增温增势,寒流降温减湿的影响。 影响二:影响海洋生物的分布,采用合作探究的办法,总结世界四大渔场的分布及其形成原因,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影响三:对航海事业的影响,利用麦哲伦两次航行的时间差引入,顺流加速,逆流减速的原理。 影响四:影响海洋污染物,一方面扩大了污染物的范围,另一方面减小了污染,列举英吉利海峡石油污染事件作为示例。 (四)温习巩固,通过泰坦尼克号的事例,让同学们探索安全的航道,了解学生们的掌握情况。 (五)课堂小结:洋流是海水运动的基本形式,受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影响,形成了四个主要的洋流环流圈:北半球的"8"字环流圈、南半球的"0"字洋流圈以及北印度洋的夏顺冬逆洋流圈。如果形成于副热带海区就叫副热带洋流圈,若形成于副极地就叫副极地洋流圈。洋流能调节全球热量平衡,影响海洋生物的分布、沿岸气候、航海及海洋污染物,世界各种奇怪的现象均与洋流有关。 (六)课堂练习:详见导纲"课堂检测" (七)课后作业:详见导纲"课后探究"和练习册69—70页 五、说板书设计: 一、洋流 1.洋流的分类 (1)按成因分:风海流、密度流、补偿流 (2)按性质分:暖流、寒流 2.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 (1)南北半球中、低纬度反气旋型大洋环流 (2)北半球中、高纬度气旋型大洋环流 (3)南极大陆外围的西风漂流 (4)北印度洋的季风环流 3.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对气候的影响——寒、暖流的影响 (2)对生物分布的影响——渔场的形成(四大渔场) (3)对航海业的影响——省时、省燃料 (4)对海洋环境的影响——海洋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