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是中国的最高学府,也被公认为中国最美校园之一,每年吸引了大量游客参观。 这所校园的美不仅体现在自然景观上,而且反映在代表历史文化的建筑上。我们大多数人对这所校园的历史知之甚少,其实它的诞生颇具传奇色彩。 今天,我们就跟随唐克扬的《从废园到燕园》,一起看看北大校园的前世今生。 01
燕园景观的由来 燕园建成开始投入使用,是在1929年,它的前身可以追溯到明代。 淑春园,是燕大校址中最有名的废园。 它的主人就是我们都熟悉的和珅。乾隆皇帝将淑春园赐给他。和珅模仿圆明园蓬岛瑶台的布置营建,后来他的身败也和淑春园有关,模仿皇帝的园居,那便是"僭越"的罪名,而且罪大恶极。 当和珅的儿子和儿媳——乾隆的十公主死后,这座园子彻底败落,园中瓦木被搜罗殆尽,后来沦为一片水田。 中国园林的兴废是非常频繁的事,不仅是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时,对燕园的几个主要园林造成毁坏,仅这些园林不堪维系的财政负荷,就已经足以使它们湮没于荆棘之中了。 到1920年,这片地被燕京大学校长司徒雷登选中作为校园。燕京大学是1918年由美国传教士建立的基督教教会学校。 20世纪初,一部分西方人开始对中国带来更温和的价值观念的"侵略",参与市政建设,不再只是建设教堂、领事馆和兵营,还有医院、工厂和学校。 传教士们改造中国人宗教信念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利用中国人对新学的普遍向往,兴办教育,招纳信众。 到1918年,北京的美国教会高层达成初步协议,在城里成立一所新的大学,名字叫做燕京大学,这便是"燕园"的渊源。 一开始,燕京大学位于北京城内东南角的盔甲厂和佟府夹道,房屋简陋,拥挤局促,物质条件比较落后,司徒雷登开始寻找一个新校址。 当时北京内城拥挤脏乱,要想找到足够大的校址适应未来发展,就需要到城郊。后来历经波折,终于把目光投向西郊的海淀,这里正是清华大学的旁边。 教会选择美国建筑师茂飞作为设计师,规划校园蓝图。茂飞参观过紫禁城,他被中国宫殿式建筑所震撼。虽然他对中国建筑的了解并不多,但他认定这些中国传统建筑因素能够被灵活改编,适应于现代的科学规划和建设的需求。 燕园的建筑外表设计成中国式的,但材料用的是混凝土,而不是传统的木头,窗户用的是玻璃,里面水、电一应俱全,是当时物质条件最好的学校。 贝公楼是燕京大学里最大的建筑,这座宫殿式建筑单体比故宫的高等级殿堂还要高大。巨大的屋顶主体结构本来拟用钢骨,却因为成本原因不得不放弃,改用木屋顶作结构骨架,然后再包以混凝土的假椽和屋瓦。 燕园建筑的细节不是纯粹的"中国",比如殿基平铺地面,而不是高峙地上,如人峨冠高冕,而两足只穿薄底鞋。这些细节问题也引起了当时很多建筑学家的批评。 对今天的燕园人而言,十三层的博雅塔已经成为燕园的标志。 和燕园中其他中式建筑相同,博雅塔徒有中国式的外表,但它所摹写的木构结构却非砖砌,而是由混凝土预制的。这座基本实心的密檐宝塔里面没有舍利和经函,却有层层铁梯通往顶端,它本是一座用于提升水位,以便向全校供应自来水的铁塔。 当时北京自来水厂无力供水到海淀,学校自己开凿了三口水井,计划将井中的地下水日夜抽汲,贮存在塔中供给全校使用。因为一般水塔的样子太过难看,便将它设计成中国宝塔的形式,和未名湖相得益彰。 司徒雷登在回忆录中不无得意地说,燕大新校址建筑完成后,很多年来,凡是来参观的人,都夸赞燕园是世界上最美丽的校园。一位燕大毕业生给出了"世界上最美丽校园"的理由: 燕大校园具有天然美丽,加上人工建造。假如只有天然美丽,不加人工修饰,便近于‘野’,反之,假如完全人工修饰,没有天然美丽,便近于‘俗’。 燕园的美,在有湖光山色,配上美轮美奂宫殿式的建筑,宏伟雅致。园里夏秋冬四季都有佳景。无论晴阴雨雪,也有乐趣,绝不单调。这样美的环境,令人陶醉。 02
燕大学生的生活 20世纪二三十年代是燕大的黄金时代。园中带有社交性的娱乐活动深入人心。 春天泛舟湖上,逍遥飘荡,桨声轻扬;冬天在溜冰场上驰骋,追奔逐北,随意回旋。 体育系系主任黄国安是位美国"海归",包括他在内的这批华侨子弟,为中国现代体育培养了第一批真正意义上的运动员。 燕园里有田径场、两个篮球场、两个排球场,20个网球场,两座体育馆,而这时全校男女学生不过五百人。 乐园中也少不了男女之情,"校花""校草"是这些少男少女们喜欢的话题。在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大学中,能够准许校内举行男女舞会的,只有燕大。 校长司徒雷登的私邸临湖轩成为举办宴会的地方,可以宴客、吃西餐、跳舞。为年轻恋人们留出一块自己的天地,是燕大人彼此的默契,"夕阳西坠,或皓月初生,携手同行,溜达溜达在湖边"。司徒雷登也一再成为终结良缘的情侣们的证婚人。 中国老师,尤其是大牌老师,习惯将在家中招待客人作为探讨学问的一种方式。听教授们谈天说地,谈笑风生,不仅有机会吃到美食,还可以增长很多书本上见不到的知识,学到西方人的社交做派。 比如西语系系主任柯安喜的西式冷餐会,英文系美籍女教授包贵思在军机处清朗小院中的"晚山园会",这些都成为"乐园"之中别样的课程。 03
燕大的历史沿革 作为教会学校,高昂的学费让燕大称为"贵族学校",古色古香的建筑创造了一个神话梦境般的存在,宛如一个失落的遥远世界。然而在那个因社会政治斗争而剧烈变化着的现代中国,这种独善其身的奢侈多少显得有些不合时宜。 这种"世界外的一个世界"的美梦却不能长久,1929年燕大正式迁校海淀之后,只来得及送走五届学生。在黑云压城的内忧外患中,全面抗日战争的烽火已经点燃。 即使美国大使馆已经号召人们撤离海淀,也没有人主动提出要离开学校,他们还腾出房子收容附近的难民,燕大此时成了不折不扣的孤岛。 国难当头,原本时尚美丽的校园起了显著的变化。学生的衣着不再像从前那般时髦讲究,即使家庭宽裕者也开始关注生活实际,人们开始留心园外的世界,贝公楼内墙壁上张贴着的新闻稿旁总是挤满了人。 珍珠港事变后日军侵占燕大校园,1942年燕大迁往成都,开始了在蓉报办学的艰苦时期。在时代的巨变中,长袍代替了西装,中国本位的思想在"洋"燕京开始深深扎根。 抗战胜利后,燕园已不再是远离尘嚣的"乐园","王侯府邸,美国配备"在一再飞涨的物价面前黯然失色,此前大油大肉的燕大膳厅,而今摆的是丝糕和窝头,复校后一年之久,全靠政府接济食粮。 1947年以来,由于校园内的左倾学生运动日益引人注目,军警搜查燕园,激起了学生们的义愤,以及对于中国前途的思索。 1948年春季开始,随着国共内战的加剧,各大专院校之间频繁串联,华北学联举办了平津同学大联欢,动员大中学生七千多人参加,在未名湖边的大体育场进行了声势壮大的集会。 后来1948年年末的冬天,燕大成为北京最早被解放的大专院校之一。1952年,随着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燕京大学被撤销,文科、理科多并入北京大学,工科并入清华大学,燕园变成了北京大学的校园。 燕园是特定历史时期中西文化邂逅的产物,它的价值在于它是活生生的社会情境的载体和社会实践运作的场所。 燕园的物理存在和建筑演变自身,就是一部20世纪中国历史的缩影,这种具象的历史比抽象的、被剥离了具体情境的概念更能图解中国近现代历史面临的机遇和困境。 希望这本书会让你从燕园的物理遭际里,感性地认识到历史变迁的意义,带给你深刻的历史感悟。 作者:洋葱,精读读友会会员。一个世事洞明、人情练达的女子,想和你一起深度思考,改变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