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战不可能:给自己一个前进的动力 前言: 从我来北京工作,已经过去了三个年头。虽说是在北京,但是一直没有去过几个名胜古迹,除了有几次打车路过天安门,其他的地方去的最多就是日坛公园了。 北京这座城市有很多年的悠久历史,很多地方都很有名气,比如故宫、天安门、什刹海、天坛等等。 受疫情影响,我更不太愿意出去走走,毕竟这个时候不适合去人多的地方。 在清明节时,一位北京朋友劝我趁机会去北京四处转转,还特意向我推荐了北京的中轴线,这也是他一直想走的路线。这条中轴线,北起鼓楼、途径故宫、前门、最后到永定门,全场约8公里左右。这条路线也在申请世界文化遗产,沿途也有很多名胜古迹。 实际上,清明节我是宅了三天,哪里也没有去。后来朋友又问我什么时候去走走中轴线,他是很心驰神往,无奈眼下有事没有时间去这条路线,再次向我极力推荐。周五时候我回复他计划这几天走一下这条线路,也是圆自己一个来北京三年的梦,至少也去一趟故宫吧。更何况这条线路上有很多好地方。 开始行动: 周五下班后,我就骑着单车一路北上,途径天安门,这也是我第一次骑车近距离路过天安门,宽敞的长安街、川流不息的汽车和自行车队,庄严的天安门,一切都仿佛在梦中一样,这一刻我才发现自己居然是在北京呢。其实来北京三年了,却没有这一刻这么有种真正在北京的感觉。 抵达鼓楼的时候,已经是七点半左右了。 鼓楼对于我而言是一座很宏伟的楼阁,它富有名气,可是我还真的对它的历史不太了解,我当时发现自己这一趟只能算是一个走马观花的旅行。功课没有做足,就贸然出发了。这些景点对于很多人都是有故事有传说的地方,而对于我只是一个地名,一个个从小到大无数次被人提及的地方。 我也开始怀疑起自己这次旅行的意义,我为什么要走这条中轴线呢。 不过走着走着,我也逐渐明白,其实我不用非要纠结于历史文化和故事,走这条中轴线,横贯南北本身就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从地图上看这条中轴很长很远,八公里虽然说不算远,但是也是个很有挑战的距离。那么今天的旅行的目的就变得清晰了,挑战不可能,看自己在第一次尝试情况下是否可以完成这次路线,这本身就是一件很有挑战的事情。 进而,我也在想,何不每周给自己定一个挑战,挑战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事情或者任务,这样既可以激发自己的潜力,也可以在这过程中收获不一样的成长,这是很有意义的一个活动。 于是,每周挑战不可能的任务就这样出来了,第一周的挑战就是徒步走完北京中轴线(全长八公里)。 充满挑战的挑战 实际的过程比我想的要曲折,刚一出发我就被什刹海吸引住了,然后在这个公园里走了一圈,然后从北门出去后,发现自己走的路线不太对,打开手机导航,偏偏导航也出现了错误,我直接向西边走了两个地铁站,最后察觉路线偏差太大,又折回来,这一来一回多走了两公里多。当我终于赶回到地安门大街时,原本直线1公里的路程让我走出了三公里多,四十多分钟兜兜转转才走出1公里。 这个时候自己有点慌了,甚至开始怀疑到底能否走完这条路线呢,出师不利,一上来就迷失路径。 我不确定自己是否能否走完,可是就这么撤回去又不甘心,于是还是鼓起勇气继续向前走。好在接下来一路相对比较顺利,沿着景山公园西面绕过去,最后来到故宫的北门,再穿过角楼,在这里我终于有幸亲临这个经典的打卡地点,曾经无数人在这里拍摄下春夏秋冬的角楼风景,在金水河的映衬下,角楼显得格外美,只可惜这个时候已经八点多了,拍摄出来的角楼略显黑一些,没有赶上白天的角楼。 我与故宫一墙之隔 顺着角楼一路向南,路过了西华门,看着陆续有跑步的人沿着西华门城墙边跑过去,我也不由地跟着跑起来。沿着故宫的内墙勾勒出的线路,望着高大的城墙和宫殿,虽然置身在故宫之外,但是仿佛已经走进了这座百年历史的宫殿。 在这里夜跑的人很多,这条路线也很适合跑步,一边是百年皇城,一边是河畔杨柳,踏着青砖,跑过的不只是脚下的路,还有几百年的历史,这一切都像是穿越一般。 最后绕过去,我看到一座更壮观的城门,三面城墙,成品字形,主城门和城楼是退回去的,这就是明清的经典建筑风格,口字缺一横的分布,两边是高高的城楼,向内的一侧是主城楼,这样的设计据说是为了绝对防御,敌人就算兵临城下,三面都是守军的攻击范围,那么只要敌人敢走到城门下,基本就有去无回。 这个庄严的大门竟然是午门,我们看到它一定会想起电视剧里皇帝的经典台词,来人啊,把他推出午门斩首。其实,斩杀犯人不是再午门这里,推出午门的意思是象征义,主要是说把犯人带出午门外,斩首是在其他的地方。不过,午门斩首却流传了下来。 到了午门这里,这是典型的中轴线的一座标志性景点,再往前是端门,但是端门这边是不允许通行的,所以我是再次折返回去,又从西华门出来,继续南下。这一次近距离接触故宫,我才发现原来故宫四周是有河水围绕的,城外有护城河,这也是城池的经典特色之一。 出了南长街,就到了长安街,我原计划是走到天安门前面,因为天安门是这个中轴线的经典标识。不过遗憾的是,这个时候已经九点多了,天安门沿线已经不允许行人通行了。我便继续穿过长安街向南,路过国家大剧院,大剧院的建筑设计很特别,像一个宇宙的造型,周围又是被河水环绕,仿佛置身于茫茫星河之间。夜色下,闪烁着光芒的国家大剧院给人一种宁静而又神秘的感觉,一种超现代的冲击让人有一种在时空旅行的错觉。 下一站是我比较熟悉的前门大街,之前在这里住过几次。这是我第二次踏上前门大街的街道,两边的古店风格的建筑,整个街道很干净也很古色古香。大约走了500多米,出了前门大街。 此时,我已经完成了几乎三分之二的旅程,也在接近终点站永定门。 从珠市口向南,一侧是天坛公园,另一侧是天桥。不过,可能由于是夜晚的原因,而且天坛也不是紧挨着这条路,所以我并没有看到天坛公园。 眼看着还有2公里就到永定门了,心里还是特别激动的。这个时候不再怀疑是否能走完这条路了。此刻信心倍增。我看了下时间,这个时候已经是接近十点钟。2公里距离,应该在25分钟左右就能走完。不过这最后的2公里对我格外艰难,因为此时在体力下降的影响下,我明显感觉到走路变得沉重,右腿开始隐隐作痛。你看,从晚上六点半到十点这期间的3个半小时,我全程都是在赶路,前一个小时是在骑车,后面两个多小时是在走路,几乎就没有停下来休息过,中间还慢跑了三公里左右。所以这个时候愈是迫近终点,身体的体能也是接近极限了。 胜利的曙光 穿过两条地下通道,在走台阶的时候更加加剧了身体的酸痛。 都到这里了,就算是爬也要爬到终点。终于到了一处公园,后来我才知道这就是永定门公园的北门,我连忙问行人是否可以穿越公园到达南门,在得到肯定的答复后,我欣喜若狂。穿过这个公园,就是最后的目的地了。 起初,能看到前方微弱的一点亮光,渐渐变成一个略大一点的角楼。我开始拖着身子向前发起最后的冲刺,加速跑起来,步伐里充满力量。 永定门,我来了。 十点三十分钟,我抵达了永定门,这条著名的北京城中轴线在历史2小时50分钟后终于完成了。加上最初骑车赶赴鼓楼的10公里,今夜这条路我全程走了30公里。这说明,我多花了两倍的距离才完成这条8公里的中轴线。 虽然身体很疲惫,但是很开心,这一周的挑战也随着永定门前我的合影宣告完成了。 八公里也要,三十公里也罢,最终这个挑战从不可能变成了可能,夜游中轴线,打卡鼓楼、什刹海、景山公园、故宫北门、西华门、午门、天安门、国家大剧院、前门、前门大街、珠市口、永定门公园、永定门,这一路走了不少弯路,这一路也看到了很多经典的地方:什刹海的河水、角楼、国家大剧院。也看到了很多在这条路上跑步的人们,什刹海附近跑步的男男女女,故宫外围跑步的人们、前门大街散步的人们。最后望着永定门前的中轴线时,我感慨万分,仿佛一眼看到了从鼓楼、故宫、前门到永定门的这条巨大的中轴,它们贯通连接到一起。提醒着世人,中心在哪里、轴线在哪里,这就是准绳,这就是基准。 今夜圆满收官,挑战成功。 两个插曲: 半路上朋友得知我在走中轴线后,非常羡慕,但是后来我告诉他自己走了冤枉路,他也开始担心我的计划达成有难度,当我告诉他九点多我在西华门时,他开始劝我早点撤吧。好在最后我还是坚持了下来。 在半路还有位朋友问我,今夜去哪里了呢,怎么突然间步数激增。她在看微信步数时,无意间发现我以近乎3万步的数字稳居排行榜第一名,于是不禁诧异我半夜在做什么。当我告诉她自己在故宫附近走一走时,她很惊讶。而最后我的步数以3万4的总数打破了自己的最好记录。 三点感受 最后谈一谈,这次走中轴线的感受。首先,这条线路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困难,距离适中,我犹豫了一周多才开始下决心挑战下,这也说明自己惰性太强了,不想走一方面是担心走不完,另一方面也是太拖延了。其次,虽说是走马观花的暴走模式,我没有太多时间去了解这条路上的一段段历史,可是行走本身就是一件创造历史的过程,夜色下这条路有很多与白天不一样的精彩。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一刻也是我与它们一起创造出来的。最后,挑战自己真的很刺激,不逼自己一把,怎么知道自己能做成什么。我们很多人都有很多潜质和特点,但是习惯了随大流、从众心理,就像这次走中轴线,我也找了好几个人想一起走,但是他们都不太想参加,我差点一度想放弃。可是如果我们每年就是在重复工作、重复两点一线的生活(住处和公司)、每天上下班忙着通勤,这种生活看似忙碌,终会把我们深深束缚住。而挑战下自己其实就是在打破这种平衡,给自己制造一点意外和变化,这也是我没有提前复习和准备中轴线的原因,哪有那么多准备好的事情等着我们去做,未知和变化更符合实际情况。 最后下周我还要继续挑战自己,下周的挑战肯定不是走中轴线了,先不拼体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