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眼中的清明是什么颜色?桃红柳绿、草长莺飞、还是烟雨朦胧、江南氤氲? 你眼中的清明是什么节日?祭祖扫墓、慎终追远、还是踏青郊游、亲近自然? 是啊,清明好像是个很矛盾的节日,既饱含着春的希望、生的萌动,又充满着萧瑟与故人的哀思。要如何描绘这个节日? 大家把目光放在了河南广电的清明奇妙游上,带着期待,以及疑问: 这已经是第二个清明奇妙游了,同一个节日的二次表达,如何做出不同的感觉?不知不觉,来到了河南广电的第十次"奇妙游",中国节日系列作品,还能超出网友不断提高的期待阈值吗? 看完节目,我只能说:你永远可以相信河南广电!第十次"奇妙游"赛高! 那熟悉的感觉 再次把文化氛围拉满 从2021年春节唐宫夜宴的横空出世,到2021年一系列7个中国节日的文化表达,再到2022年中国节气、中国节日,"双节"系列的再创新,绵延其中、亘古不变的,就是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景仰。 因尊重而回归,因回归而了解,因了解而深刻; 因景仰而追寻,因追寻而改变,因改变而创新; 尊重让人有底线,有分寸,懂得传统文化的肃穆庄重与深刻内涵; 景仰让人有好奇,有欲望,希望用当下的创意表达将之发扬光大。 这两种情绪。或是两种情怀,贯穿河南广播电视台节目创新的始终,既是所有主创团队的自我要求,也是融入精神血脉的膝跳反射。 正如节目总导演陈佳所言,每次创作都是对传统文化的深入探究。 2021年的清明奇妙游,二次元的唐宫小姐姐打开清明上河图,以穿越的形式在各处踏青、游玩,将现实与AR技术的巧妙融合,一支《纸扇书生》带领观众享受文化研学之旅。 2022年的清明奇妙游,则是将《西园雅集》作为宏大的叙述背景与固定蓝本,整台晚会既有雅集中的人,又有雅集外的事。团队用中国古典文学作为纽带,将中国文人的雅集传统和清明节气的自然特征相互融合,串联起来节目和剧情,从而得到"风起清明画屏中"的主题。 所谓"西园雅集",是历史上著名的文人"团建"活动之一,发生于北宋汴京。苏轼、苏辙、苏门四学士等十六位文人名士在此游园聚会,会后李公麟、米芾作画作记,描绘这一文坛盛事。所谓"人间清旷之乐,不过如此。"另一个与之并列出名的雅集,则是东晋山阴的"兰亭集",文人名士流觞曲水,畅叙幽情,大书法家王羲之撰《兰亭集序》,传之为佳话。 中华五千年文化根植于心,血脉相连,不变传承。谁能想到,一千年之后,河南广播电视台带着敬重景仰、创意想象与技术赋能,将这副文人雅集再现屏幕,并且巧思别致,设计出一个个韵味十足、诚意满满的优秀节目。 节目单里,既有展现清明时节忙碌景象的舞蹈《陇上踏歌行》,再现古人踏青骑射的情景习俗表演《春好近清明》,展现清明吃青团、馓子饮食习俗的歌曲《梦寒食》,表达回归故土追思缅怀的歌曲《清明客》,勾勒驰骋疆场少年英豪形象的舞蹈《千里落花风》,也有融合器乐、京剧、说书的《揽明月》、运用评弹+昆曲概念演绎的戏曲《清茗酬知音》等。 第十次"奇妙游"赛高!这次的惊喜有哪些? 在尊重与敬仰传统文化之上,河南广电连续不断地打破期待、提高阈值、再次打破期待……真的非常难得。那这次"清明奇妙游",又有哪些突破呢? 首先,在内容编排上,清明奇妙游有着更加精进的创意、升级的结构与深刻的文化理解。 陈佳介绍,节目在戏剧+影视+综艺融合与突破等方面进行了一些大胆实践,在致敬古典戏剧三一律原则基础上,在时间维度上幻化叠加同为清明时节的平行宇宙平行小剧场,搭建起更开阔更丰富的结构设计。 "我们借助《西园雅集图》自有的分段落分场景描述方法,将节目以‘画中画’、‘戏中戏’的形式来呈现,或抚琴听曲,或吟诗赋歌,或宴饮观舞,或赏春玩乐,有机镶嵌在宋代文人们的春日聚会活动里"。 结构上的升级,背后是深刻的文化理解作骨架支撑。 在陈佳看来,清明这个节日包含了中国人的生死观,传递着‘天人合一’的理念——就像《庄子·齐物论》里说的,‘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陈佳说:"对于生老病死,我觉得人要积极、坦然地面对。逝去的人并没有真的离去,只是活在我们心中,希望我们能记住他们曾经来过、爱过、活过,为这个世界的美好奋斗过;而活着的我们,要奔向未来、向往光明,更加热爱自己的人生。这就是我们在清明节想要传达的——让敬意不变,让思念永恒。" 正如节目最后的旁白,沉淀在我生命中的你,像云层中闪耀的星群,不再触及我,依然照亮我。再见了,我爱的人。 另外一个显著的变化是,取景地从河南走向全国,从文化中原到文化中国,体现了更加开放包容、兼容并蓄的创作心态与文化自信。 2021年清明奇妙游以及系列"中国节日"节目中,取景地主要来源于河南本地丰富的文化积淀,郑州、开封、洛阳、登封、安阳等文化古迹纷纷亮相,甚至掀起一阵旅游热潮。这是非常顺理成章的事。作为中华文明发源地,两脚一踩就是秦砖汉瓦,伸手一摸就是春秋文化,河南本身就是传统文化的资源宝库;但是在这一次清明奇妙游,我们欣喜地看到,这个出生于中原的节目,开放包容,走向了更广阔的文化空间。 据陈佳介绍,《2022清明奇妙游》不止在河南一省拍摄,还去了北京、云南、四川、浙江、广西等地取景,希望做成"真正的中国节日"。当观众畅游在这一场奇妙游中,既能看到"清明时节雨纷纷"的玄灰,也有"燕子来时新社"的洁白,还有"人面桃花相映红"的娇艳,还有"杨柳散和风"的雅翠…… 以李玉刚演唱的《清明客》为例,背景是江南乡村的烟梦缭绕、山水交融,充分彰显清明思乡的诗意和韵味。而画面则实景取自浙江丽水三个地点:古堰画乡、河阳古民居和仙都。 这里有传说中"中国必看的天然水墨日落图";这里有宋元八大书院之称的独峰书院,承载着宋代著名的思想家朱熹的理学概念与教育理念;这里还有距今一千多年前的古村。说起这个"古村活化石",也与河南有着斩不断的渊源。据传,古村的祖先是来自河南信阳的朱姓兄弟。千百年来,河阳后人继承了先人的风俗礼仪,每年举办各式活动,再现千年古风。 从黄河流域到全国的大好河山,从中原文化走向中华文明,这种转变的背后,是因自知而有的自信,因开放而有的大气,这难道不是中华文化最好的注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