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金彪 东山日出西山雨,春雨洗尽一夜尘。 西出县城,过三闾桥,沿着古道"横大路"逶迤而行,经四里桥、七里桥,穿对节白蜡园,便与省道皂当公路重合了,皂当公路黑色的路面,把"横大路"掩埋在历史的尘埃中。 远山蒙上了一层淡淡的氤氲。路边,梨树枝头,一朵朵梨花,三四片指甲大小的白掩藏在绿叶里,束束细小的银须黄蕊,浅香雅淡,醉了人面桃花的笑脸。 走过"十里画廊",便到了京山县乡镇版图面积最大的孙桥 镇。 孙桥百合花庄园 一
这是一片美丽的土地。 卜清20年前曾在孙桥任镇长,他对这片土地情真意浓。 孙桥是土地之乡,版图面积近400平方公里,在当时的"大荆州"居乡镇之首。人均拥有的土地是山区丘陵地带的2倍左右,是平原湖区的6倍以上,卜清如是说。 这片土地优越。东起梭罗河,全长30公里,过西流河进入"帝乡"钟祥。南北低山为屏障,海拔高度200米左右。中部丘陵区相对高度不过10米,没有山区出门爬坡行路的艰辛。陵冈起伏着,画着抛物线上升下降,那线条粗粗的,像五色彩线在天空里跳跃。春日的太阳迈着轻缓的步履款款西移。 这片土地吉祥。满眼深深浅浅的绿,没有水乡疫区"瘟神"肆虐的危害。 这片土地丰厚。垄上高高矮矮的梯田,长出金灿灿的稻麦,没有闭塞地区饥饿的惶恐。 说起这片土地,孙桥人引以为幸福,他们钟情于这片土地,依恋于这片土地。 土地是人们的衣食父母,但这父母也有尴尬的时候。20世纪90年代,土地上长出的粮食不值钱,"卖粮难"压得种田人喘不过气来,让苦于生计的农民纷纷离开土地外出打工,孙桥人也不例外。 公元1994年的一天,沙岭 湾山坡上,一位中年汉子坐在那里,身子在风中发抖,衣衫被风吹起,他头脑正常,却不能自抑,无法忍受心里的悲切,泪珠如夏天的倾盆雨一样,洒落在山坡的草丛里。公路对面一位老师模样的长者见状,上前问之:"你为何在此哭泣?" 中年汉子止泪告之曰,他上个月外出打工,带着一千元钱上路,到了江浙一带,由于没有技术,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他觉得江浙并不是人们所说的"天堂",心想,与其在这里打工,还不如回家种田。摸摸口袋,只剩下100元钱了,于是他从南京步行千余里回家。一路上,他不顾风寒露冷,日夜趱行,黑夜里四野沉沉,山村小铺的灯火已全熄了,归人的心多么惶急啊!终于,熟悉的山岭出现了,看见那条小河,他兴奋起来,近了!近了!他终于踏上了家乡的土地。中年汉子坐在山岭上,沙岭湾慈爱的眼光似柔和暖流,洗尽他满身的风尘,山丘温馨的话语似醒人的微风,吹得他一身舒坦。中年汉子激动起来,止不住流出眼泪。他大声说道:"再也不离开这片土地,何必端着金饭碗外出讨饭?" 这位返乡的农民,没有怨尤,没有愤恨,坚信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他要让这片土地生产出更多的粮食类作物,换取借以生活的物质,他要保护这片土地的资源,用勤劳和智慧去积累更多的财富,来创造美好的生活,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 于是他每天起早贪黑,在自己承包的土地上不停地劳作,在荒山上栽上果林,对农田进行改造,把惠亭湖边的低产田建成鱼池,他整整用了10年时间,建起了沙岭湾第一个生态园,成了沙岭湾的致富能人。 在农耕文明记忆景点,正好碰见沙岭湾的当家人祝集波,他兴致勃勃地讲起村里的情况:沙岭湾的优势在于土地面积大,水资源丰富。三百多户人家,一千四百多人口,有着13平方公里土地,南面还有惠亭湖一大片水域。 "生态园"点亮了沙岭湾人的希望。沙岭湾的当家人,按照"生态立村"的思路,抓住典型,反复进行复制,用了10年的时间,把昔日荒山秃岭的贫困村,建成了上万亩规模的生态园区:一望南山冈,小路近水旁,炊烟一二里,新楼八九幢,正是沙岭湾的风景写照。 多年前,有一个英国人,把中国地图横竖一折,然后打开地图,在中心点地带寻到了沙岭湾。他不远万里,来到这里,作生态环境保护考察,沙岭湾人慷慨地划给他40多亩荒岭。如今这片荒岭已是绿树成荫,鸟语花香。这个英国人每年都要到生态园住上一两个月。祝集波指着一片圈地说:"英国人保护生态环境意识,给了沙岭湾启示。" 村里正在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何谓"升级版"?我问。即道路硬化、地面绿化、环境美化、空气净化、夜色亮化、沼气户化,且对接到户。这位当家人说,要让沙岭湾天蓝、地绿、水净。若干年后,城里人向往的美好生活,也许就是沙岭湾现在这样子。他还希望把农耕文明的图景再现给孩子们。 沿着一条村级水泥路,穿过村民主要活动场地,向南走去。民居屋面改造一新,一排路灯直立两旁。主干道叉口向南百米处,一幢两层小楼坐落在青山绿水之上。门前屋后,茂林修竹,花草芬芳,后山坡地上大约20余亩果林全覆盖,门前平台下,两口鱼塘有20亩水面。远远看去,惠亭湖碧波细浪尽收眼底。屋主人从楼内走出来迎接客人,他说家里还种有20多亩水稻田,全家年收入当在10万元以上。 看得出,他很自信。他是五年前外出打工后返乡的。他舍不得离开乡间的阳光、空气、花卉、泥土、露水和稻草香;舍不得离开那无虑风雨的屋宇;舍不得离开那悦耳啼鸣和乡村的生活舞台。 我在想,每个人都有肯定自己生命、确定自己生活方式的自由,有什么理由不去尊重他们的选择呢?我不能不说,沙岭湾只不过是孙桥的一个缩影,而真正底气十足的还是这片土地,那才是孙桥人最大的财富。 孙桥乡村 二
这是一片传奇的土地。 往官桥左侧路插进去,便是黄家岭村,这里曾盘亘着一座延绵了400年的黄家地主庄园。"文革"期间,其主人和豪宅被称作"湖北刘文彩,荆楚大观园"。《湖北日报》曾以《400年罪恶之家》作过长篇专题报道,来教育人民不忘阶级苦,牢记血泪仇。 15世纪上半叶,在明代初期"江西填湖广"的移民大潮中,黄氏夫妇千里跋涉来到这座荒无人烟的山冈上,拓荒种地,耕读传家,人们把这座丘冈叫做黄家岭。到了第五代黄振邦手里,顿时风生水起。大旱之年,黄振邦带领孙桥农民抗交田租,一纸《奇旱奇冤奴》的状词告倒县太爷,两篇文章获得官府激赏。黄家被誉为三篇锦绣文章起家,此后世代为官。优厚的俸禄与丰厚的地租,激发起买田置地的欲望。黄家土地阡陌纵横,地跨钟祥、京山、天门三县,多达10万余亩,跑马百里不踏外人田。黄家4个房头中的一个房头,就有8000多石田地,是四川大地主刘文彩的3倍。 到了黄家第九代,黄家人开始建造黄家庄园。庄园主屋及后代建修的宅第占地50余亩,建筑面积3万多平米,建成后的庄园共有88口天井。据传,黄家建庄园时,工地上车水马龙,人声鼎沸,接号上工,鸣锣开饭。先建正屋,三年建成,后建偏房,两年始得,前后5年竣工。黄家庄园左右是两脉隐隐的青山,前后是春绿秋黄的一片片稻田。在屋前一方如镜水塘的映衬下,青瓦白墙,斗拱飞檐,与山水田园融为一体,十分气派。 黄家庄园是南方院落式民居典范,积淀了几千年深厚的农耕文明与士大夫文化。前来参观者无不对其宏大规模与精美的构建,发出由衷的赞叹。 黄家大地主靠土地发家。黄家有多少佃户无法做出统计。黄家庄园内设有地牢和水牢,见证了黄家大地主欺压农民的血腥。 新中国成立后,黄家大地主所有的土地回到了人民手中,黄家庄园悉数充公。遗憾的是,1976年,在一轮建"新农村"的大潮中,黄家庄园被拆除,拆下的材料,在原地上建了30户简陋的民居。 在造山运动中隆起的黄家山岭,如苦海里的一叶孤舟。山岭尽处是未来的倒影,也是过往的余音。在山岭上徘徊,便可超越时空,去触摸它的真实。 黄家庄园演绎了农民和地主的生产关系,创造出封建文明的土地传奇,与其说是一种罪恶,倒不如说它是一段文化和历史。 我仿佛看到了黄氏夫妇荒原垦地的身影;看到了黄家骏马百里驰骋、纵横田野的风姿;看到了黄振邦状告官府、七里送行的场景;看到了黄家后人乐善好施的义举。俯首大地,我被400年洪流淹没、消融。 我仿佛听到,地牢里的哭泣,水牢里的呻吟,万千佃户的呐喊;仿佛听到了枪毙黄家地主的枪声和翻身农民的欢歌笑语。仰望长空,我被这悲声、枪声和笑声惊悚而唤醒。 走过历史的门槛,又重新回到了现实。乡人指点我,向南的山岭叫跑马岭,过去是黄家庄园驯马的地方,新中国成立后土地归杨家畈、双泉、双岭三个村集体所有。现如今,大规模的农田改造工程正在这里展开,十几台挖掘机、推土机摆开战场,连续干了两个冬春。一座座低小的山头被削平,一块块逼仄的田地被扩大,一条条灌溉渠正在配套。机车的轰鸣声还在继续,仿佛在告诉人们:这是一场新的土地革命,我们这一代人要把所有的土地都利用起来,让稳产高产的基本农田建立起来,让子孙轻松驾驭这片土地,让后代永续利用这片土地。轰鸣的机车以排山倒海的气势不断向前奔驰,一片片平整的田地排列开来,最终将施惠于农民。我心里想,人类真正的尊严,不在于它战胜了什么,而在于它创造了什么,这项农田改造工程,无疑寄托着农民奔小康的希望。 站在黄家岭上向西望去,那是一片深蓝色的海。虎爪山森林公园坐落在那里。60多平方公里的山岭,曾是黄家大地主的狩猎场所。50多年前,这里山岭荒芜,藤蔓遍野,荆棘丛生,狐狸出没,野猪成群,杂灌中偶尔传出一两声狼叫豹吼,是一片蛮荒之地。 公元1965年元月,一位名叫张恒启的中年汉子,带着29名拓荒人,用板车拖着全部家当进了虎爪山,从此山上山下,沟前沟外,响起了一片叮当声、吆喝声、欢笑声。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撩开虎爪山的面纱,那逶迤远去的山脉,不断变化着"海"的印迹。阳光照射下,似锦帛翻浪;风乍起,泛起绿的朦胧;堆青叠翠,溅起无尽的碧蓝。清代永兴诗人易本烺有诗:"莲花虎爪与云齐,架壑支峰一望迷。更有湖山珠在抱,管教龙尾戏东西。" 如今的虎爪山已成为环抱京山的休闲养生天堂,那里古木参天,松涛杉浪,色彩斑斓。但闻柳门口溪流潺潺,又有"避功洞"镶嵌其中,自然景观和人文传说浑然天成。6万亩用材林、经济林、速生杉林、混交林、苗木林、楠竹林,60多万方"活木材",如储蓄存款放在银行,只等虎爪山人按时支取利息。 我凝视着茫茫群山沉思,内心默念道:虎爪山这片地真好,它是人民的土地!人民只要有了土地,就一定会续写传奇。 虎爪山森林公园 三
这里是桥米之乡。 相传,嘉靖帝降世后,终日大哭不止。老王爷出榜招医:能治者享以高官厚禄。一银须老道揭榜进府,在小嘉靖耳边轻语:天降为君,何愁无米?言罢,小嘉靖马上止住哭声。翌日,老道人来到孙桥盘寺观下,在泥巴堰岭周围走了一圈,留下一路脚印,画了一道佛印,罩上灵光,叫人现场整出几十块田地,播下种子,几个月后便长出金灿灿的稻谷来。嘉靖吃到泥巴堰岭的稻谷后,病痊愈。他后来进京当了皇帝,总叫人把泥巴堰岭的米送进皇宫享用,故有了"贡米"之称。人们看到,同一块田,用同一口堰中水,播同样的种,奇怪的是上下田里长出来的稻谷却大不一样,觉得蹊跷,便将这米取名为"巧米",也因"巧米"产自孙桥,便将"巧米"称为"桥米"。 关于"桥米",另有一说。明朝嘉靖年间,显陵一石匠,外出做工,因水土不服得病,返乡途中经蒋家大堰过石桥时,人随桥墩一起掉入水中。当地人见状,救回村中,挨家派饭,这饭味道好,石匠的病很快痊愈。石匠知恩图报,主动将桥修复。他回到显陵后,讲此处饭味道好。话传到显陵附近皇亲国戚的耳朵里,于是皇宫派人考察,感到此处稻米确有独特之处,便带回皇宫。皇帝吃后,大加赞赏,当即钦定为"贡米",此后,"桥米"成为嘉靖皇帝御膳主食。 对于"桥米"的传说,我更倾向于石匠一说。现在石桥不在,蒋家大堰清水白浪尚存。因为桥米的缘故,有当地人专门写了蒋家大堰旁的蒋家集繁华与毁灭的文章,而我对桥米的认知,全是被早年的故事所感染。 桥米叫人神迷心醉的地方,在于它的米质独特地道。桥米颗粒细长,青梗如玉,腹白很少,做饭轻软略糯,喷香扑鼻,可口不腻。卜清是学农的,他认为桥米品质应与光、水、热、土、气有着密切的关系。对于桥米的品质,20世纪60年代,省农科院有学者专门在当地作过多年考察,也未解其中之谜。无论怎样,老道和佛印、灵光之说,很能让人把桥米的神秘感想象开来。 桥米的魅力,在于它能得到皇家贵人和寻常百姓的共同青睐。蒋家大堰立有"桥米源"石碑,摘录之:桥米产县西,其米玲珑如玉,味美绝伦。史载明嘉靖帝封为贡米数百年,享誉遐迩。此物移栽他处则变,犹淮南之橘,生于淮北则为枳也,实天地造化所钟,人力不能为也。 这或许正是桥米的一种凝聚、一种表征、一种赞誉吧。 我于是联想起京山轻机集团"国宝桥米"公司,他们加工的各种价位的桥米占据省内外各大商场,孙桥本地专业合作社"朝廷贡米"也是畅销不衰。桥米产销两旺,农民和企业共享桥米品牌,共发桥米之财。桥米作为湖北"一袋米",已经走向市场。而身在桥米源、各方面都有着相对优势的"朝廷贡米",为何不能坐地独大?我不禁向专业合作社老板提出了质疑。 "独大伤农,"老板说,"竞争双赢。" 这是个全新的话题。在市场竞争中,怎样保护桥米品牌,既可让企业盈利,又能使农民利益得到保证? 有个故事叫"两群羊的选择",说上帝给草原上的羊群找来了两种天敌,一种是狼,一种是狮子。上帝对羊群说:你们要狼,就给一只,任它随意咬你们。如果要狮子,就给两头,你们可以任选一头,还可以随时调换。南边的羊群认为狼食量小选了狼。结果狼没有了竞争对手,胡作非为起来,由几天吃一只羊,变成一天咬死几只羊,最后,狼只喝血,还不准羊叫,羊群一天损失几十只羊。北边的羊群选择了狮子,狮子食量大,又凶狠,但因为随时可以调换,羊群能够掌握狮子的命运,最后狮子和羊群达成妥协,狮子只吃病羊和死羊,羊群过上了自在的生活。两群羊的选择使人醒悟:选择权很重要。 选择推动竞争,农民和企业进行双向选择,农民和企业、企业和企业理清了市场关系,各方利益在竞争中得到保护,尤其对提升桥米品牌起到了促进作用。 桥米品种影响桥米品质。品种不好,品质上不去,各方利益受损。"国宝桥米"和"朝廷贡米"同时跟踪桥米生产的全过程,包括种子选优、提纯复壮,为农民提供全程服务。收购时依质论价,收与不收,价格高低,选择决定权掌握在企业手中。农民要想获得好的收益,必须十分注意企业提出的品质要求。当然,最后将桥米卖给哪家企业,卖与不卖、卖高卖低,选择决定权在农民自己手中。 于是,市场竞争带给桥米品牌活力,带给农民利益,带给企业利润,桥米之乡年年岁岁都包孕着无限生机。 桥米源产地 四
这里是美女之乡。 孙桥不仅是土地之乡、桥米之乡,还有美女之乡的美誉。 孙桥女以能守家立业为美。 从"桥米源"出来,一路上聊起了孙桥"上门婿",雅称"入赘"。即是别具一格的"女婚男嫁",女子留家,招夫进门。在孙桥多有钟祥、天门、应城、仙桃乃至武汉、四川等地男子来做上门婿。地处镇政治、文化、经济中心所在地的孙桥街,旧时俗称"徐半街"。徐氏家族2012年重修族谱,谱名《徐氏东来》,谱上明明白白记载着,历时200余年,传承10余代,至今74户,纯属由徐姓男子一脉相承的,只剩下7户。这就是说,两个多世纪的繁衍生息,徐氏家族的"上门婿"竟占了九成以上。镇里有人作过详细统计,全镇"上门婿"竟占了七成以上。 "上门婿"之多,孙桥女风光无限。 外地男子看孙桥女,温美如玉,端庄秀丽,看着看着便心生爱慕。也有人觉得,孙桥女品性和品质皆优,外润而内贞。她们是爱,是暖,是男人的希望,是人间春色。 孔子云:"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孔子的话说出了男人的尴尬,对孙桥女而言,极不公平。 孙桥女勤劳贤惠,担当务实,守家立业是其传统美德,成为一道风景。客观上讲,孙桥山林沃野,九陌千畴,地广人稀。旧时居民无逃荒之虑,又是远近闻名的"桥米之乡",女子养成勤劳吃苦的习惯。她们从小操持家务,粗活细活、泥里水里,样样能干,是父母的帮手、家中的顶梁柱。好女不愁嫁,慢慢地转变为女子不愿外嫁。留女招婿既可以给家里增加劳动力,又可撑起家,传宗接代,延续香火。孙桥女悄然绽放出美丽的笑容,给双方带来自然与和谐。 孙桥女亦如男子,为家立业为国建功,是为大美。 千百年来,孙桥激越奔放的巾帼英雄不断涌现出来,首屈一指者,当然是张文秋。 张文秋出生在孙桥青树岭小张湾。 张文秋故居(黄小明摄) 随着西边山脉地慢慢隐去,伴着春的阳光,矮山下,一条山岭吹过一缕凉风,走过去,青树岭到了。 张文秋故居坐落在小张湾中间,土壁青瓦的"四井口",典型的京山民居:厅屋两边厢房,中间一口天井,天井旁边为厨房和客房。堂屋客厅里,挂着几幅照片,记载着张文秋的峥嵘岁月。左右两间正房,摆放着旧床家具,不显富贵堂皇,却能安享景仰。 公元1903年12月1日,张文秋在这间老宅里呱呱坠地,清脆响亮的哭声,划破夜空的寂静,预示着她一生的不同凡响。 她15岁时,为冲破封建宗法制度藩篱,追求个性解放而惹恼官府。她"扮演"死尸,被家人装进棺材抬出青树岭。在董必武、陈潭秋老师的教育下,她走上革命道路,参加了"五四"运动,后于1926年回到京山开展群众运动,成为中共早期的党员和革命家。革命征途上,她九死一生,两次入狱,在牢房里度过了十个苦难春秋。她心许家国,饱尝过失去亲人和战友的痛苦,演绎了许多鲜为人知、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 人生的风景,说到最后,是心灵的风景。她活了整整一百岁,人生长河惊涛拍岸,心灵之旅却从容恬淡,给世人留下了太多的韵致和品评。 她是毛泽东 的双儿女亲家,被世人传为美谈。 大女儿刘松林嫁给了毛泽东的长子毛岸英,其中的爱情婚姻感天动地,只是很少为人所知。 刘松林先是和毛泽东结缘。1938年初春的一个夜晚,延安中央党校礼堂上演话剧《弃儿》。一对中共地下工作者被捕,他们的女儿在寒风中瑟瑟发抖:"妈妈!妈妈!"毛泽东被剧中的情节深深感动,只因他的三个儿子在上海也一度成为弃儿。剧终后,毛泽东还沉浸在《弃儿》的氛围中,建议把最后一幕再演一遍。于是刘松林衣衫褴褛,又一次在舞台上奔走呼号:"妈妈!妈妈……" 那天晚上,毛泽东认8岁的刘松林做干女儿,从此结下了不解之缘。 1939年4月,刘松林随父赴苏,在新疆被盛世才扣留,父亲遇害,她和母亲遭遇了6年铁窗生活。毛泽东和"干女儿"再次在延安相见时,小松林已出落成为一名亭亭玉立的花季少女。 刘松林和她的岸英哥在延安相识、相亲、相爱,成为一对恋人。 刘松林和毛岸英于1950年结为夫妻,新婚甜蜜是短暂的。1950年10月15日,毛岸英到医院与躺在病床上的妻子告别,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谁知这一别竟是杳无音信。1950年11月25日,毛岸英牺牲,从此阴阳两地相隔。三年后,刘松林才得知消息。 张文秋得知女婿殒命朝鲜战场后,也向女儿隐瞒了真相。 偶然有一次,刘松林看到了一张毛岸英身着朝鲜人民军军服站在大雪覆盖的山坡上的照片,追问公公岸英的情况时,毛泽东知道再也隐瞒不住了,才将岸英牺牲的真相告诉她。刘松林在毛泽东膝上嚎啕大哭,她的哭声,把整个中南海都惊动了…… 张文秋深知岸英在女儿心中的分量。她是女儿的精神支柱,这个支柱撑起了女儿的人生天空。 1960年,张文秋又将22岁的小女儿邵华嫁给毛泽东的次子毛岸青。邵华接受了大她14岁的男人,"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他们的婚姻不是绝唱,胜似绝唱。 张文秋晚年做的另一件事是守望女儿的婚姻。这种崇高的守望,抚慰着几代人的心灵。邵华与毛岸青生有一子,名毛新宇,一直由张文秋带大。他的成长,让全中国人民都感觉到了欣慰和幸福。 张文秋是孙桥女中人格结构特别灿烂的人物,那由情至美的品性,表达出她生命的积极意义。她的雕像坐落在京山公园里,她在人们的心中永远是最美的女人。 西出京山多翘楚,正可谓"健笔夸翘楚,到如今,落霞孤鹜,竞传佳句"。孙桥翘楚的风姿比我的秃笔描绘的不知美到哪里去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