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京市江宁区汤山街道的阳山南坡,有三块巨大无比的石头,游客站在石头面前显得十分渺小。这三块巨石加起来高度达78米,接近30层大楼一般高。这就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阳山碑材。阳山碑材有一个非常霸气的称谓—— "天下第一碑" ,2005年4月29日,被上海大世界吉尼斯总部认定为"世界最大的碑材"。 这件"光泽黝黑、无瑕疵"的巨石,是制作石碑的好材料,也是明成祖朱棣为父亲朱元璋开凿而成,准备用作神功圣德碑。然而这座巨大的绝世碑材,为何最终被朱棣遗弃于此? 巨石"重"如泰山,"十万骆驼拉不起" 青龙山前石一方,弓尺量之十丈长。 两头未截空中央,旁有赑屃形更大。 直斩奇峰为一座,欲负不负身尚卧。 高皇开创气概雄,欲移此碑陵寝中。 大书功德告祖宗,压倒唐汉惊羲农。 碑如长剑青天倚,十万骆驼拉不起…… 这是清代大诗人袁枚《洪武大石碑歌》中的传世佳句。袁枚在诗中生动描绘的大石碑,迄今已历600余年风雨。 1398年,朱元璋驾崩于京城(今南京老城区),葬在孝陵。其孙朱允炆继承皇位后,朱元璋四子朱棣发动了靖难之役,夺取皇位,取年号为永乐。永乐初年,朱棣为了缓和民众对夺权的不满,宣扬其继承皇位的正统性,推行了一系列"孝心工程",比如修葺凤阳皇陵、重建京城聚宝门(今中华门)外天禧寺并改名大报恩寺等。在阳山开凿碑材,树碑颂德也是其中一桩。 朱元璋画像 建一块碑本来没什么,但朱棣想的却是 这块碑由一座山做成! 阳山,古称雁门山,为孔山山脉的主峰,山体为石灰岩结构,石材坚硬而呈现光泽。魏晋至明清时期,一直是王公贵族建造陵墓的建筑石材来源地。阳山碑材依山而凿,残留的石材被称为阳山碑材,亦称孝陵碑材,共有3块,仅碑座就高达17米。关于石碑的重量,专家根据现代仪器计算,得出惊人的数据, 碑底座重达16000余吨,碑额重约6100百多吨,碑身重8790余吨 。 阳山碑材 碑材高大雄伟,气势磅礴,经历600余年的风雨侵蚀,只有碑座南端已显风化,其它均是完好无损。现存明孝陵四方城的石碑,是永乐十一年(1413)所建,碑身高6.7米,龟趺高2.17米,总高8.87米。额书"大明孝陵神功圣德碑",碑文2746字,是朱棣亲自撰文手书。此碑即是阳山碑材的缩小版,仅为阳山碑材的九分之一大小。 大明孝陵神功圣德碑 阳山碑材尽管还没有完全完工,但是碑身五面脱离山体,其中一面还与山体分离成一米宽的"一线天",阳光可以从碑身顶部直射到底部。碑身的底部大部分被凿成悬空,下面原本起支撑作用的材脚也和碑身分离。 滥用"水激火烧"工艺,留下无尽遗憾 走进南京阳山碑材公园,沿着崎岖的山路向上攀行,便可以看到远处散布山谷中三块巨大的灰黑色石头,分别是阳山碑材的碑座、碑身和碑额。碑座位于一片人工开凿而成的平坦谷底,上面整齐地布满了密密麻麻的凿痕,碑座通体灰黑,连同面前的那块平地都呈灰黑色,那是被大火焚烧过的灰烬色。与其相距不远的,与碑座分离的山体,情况也如出一辙,白色的凿痕在火烧过的山体上特别显眼。在遥远的明代,如此巨大的碑材开采非人力所及,造成碑身如此印记,究竟是采用了什么样的工艺? 相传,朱元璋修建南京天生桥,命人开凿的一条人工河道,工程量虽然巨大,但由于采用了传统的 "火烧水激裂石法" ,即在满是坚硬岩石的地面上堆放引火物,点火焚烧,然后用冷水浇泼,使岩石因热胀冷缩而崩裂,不仅完成了看似人力难以完成的工程,而且大大缩短了工期。"火烧水激裂石法"是一项已有2000多年历史的传统工艺,被用于开挖河道、开辟道路等。著名的水利工程都江堰采取的就是这项技术。这一技术体现了古代工匠的智慧,在酥松碎裂的石头上开凿,远比在坚硬岩石上来得省力快捷。但由于火烧水激会使得石头内部产生裂痕,一般不会用于石料采集这样细致的工程。 然而,阳山碑材的碑额和碑身和碑座完全一样,那痕迹是在被火烧过的山石上凿出来的。石碑、山体、地面,整个采石场到处都是被大火烧灼和水冲过的痕迹,有的地方由于烧灼太过,石头已酥松几乎成石灰。三块大石头上满是结构性裂纹,碑身部分裂开的地方已被铁架支撑,碑额原本预留了14个突出点,那是预留雕制龙爪龙尾用的,但有的已经风化崩裂,缺损严重。碑身、碑座和碑额上那些深浅不一、纵横交错的裂痕,让人不由担心这些巨石会不会哪天垮塌。显然,这正说明了一点,那是"火烧水激"工艺所致。 这与同一时代,同一产地,甚至比它还早数十年的明孝陵石像状况截然不同。那些石像虽然同样风吹雨淋,甚至每天都有大量游人接触抚摸,但由于石材精美加之开采精细,保存至今依然完好,身上的雕刻细节清晰可辨。阳山碑材所采取的这种工艺,其后果不仅使石碑后期无法雕刻,甚至连搬运过程中的些许颠簸,都会造成石材致命的断裂损坏。 采用不该采用的工艺,目的究竟是为何,背后到底隐藏了什么?或者,真相正如朱棣的雄心壮志,早已烟消云散,唯剩巨大碑材留驻人间,给人无尽遐想。 规模史上空前,三千工匠、囚犯死于非命 阳山碑材的规模十分庞大,这在中国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那么,这么庞大的工程,让谁来操作施工呢?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陈薇和该校博士生孙晓倩在《南京阳山碑材巨型尺度的历史研究》中,提到了明代有"以囚人罚充"的规定,阳山碑材的供役者多为囚犯。《大明会典》中更对明初囚人供役进行了详细规定,役工的简繁与犯罪的轻重相对应。以工代罪的制度始于洪武朝,并在凤阳府、应天府(今南京)的役作中实施。 根据明史专家马渭源的推测,阳山碑材的开凿工程用了1.5年到2年的时间。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开凿如此巨大的工程,使用了多少人力呢?民间有一个传说:阳山碑材繁重劳役中使用了大量囚犯,每人每天需交石屑三斗三升,否则就面临被杀的命运,由此死伤的工匠不计其数,形成了一个大坟包,当地人就取了一个新地名——"坟头村"。更有"诏书切责下欧刀,工匠虞衡井中死"的诗句,描写了劳工因完不成开采碑材的任务而被杀、被迫投井的惨状。至今,这个地名还记录在册。 清代学者甘熙在《白下琐言》一书中记载:麒麟门外坟头附近的道旁,有一通大碑,相传为明初所造,准备竖立在孝陵,因为过于笨重,难以运输,加之工作量太大, 三千多工匠、囚犯死于非命,最终不得不停工放弃 。 阳山碑材"天下第一碑" 碑材体量甚巨,大车、旱船都无法拖运 阳山碑材的开采充斥着统治者的壮志雄心,但却在碑材成型之际停工。碑材最终也没有运出所在的山头。关于碑材被弃用的原因存在多种说法,其中一种说法是就是迁都,朱棣做皇帝后,欲将国都迁往北京,主要的建设精力都放在了北京,无心再为孝陵做过多的工程,便改用了一块小许多的替代品。然而,从客观角度来看,阳山碑材被弃用是由于无法运输。 明代巨型石材的运输多用两种方法多轮车或旱船拖运。特制的32轮大车最早使用于明中都营建200人拉拽,200人肩扛铁圈随行维修。大车拖运石料对车和道路的损坏尤为严重,同时还存在局限性,明代大车拖运最多只能承受95吨的重量。阳山碑材最小的碑额也有近900吨的重量,用大车是无法将其搬运出去的。对另一种运输工具,也就是旱船的记载可见于明贺仲轼《两宫鼎建记》:"三殿中道阶级,大石长三丈,阔一丈,厚五尺,派顺天等府民夫二万,造旱船拽运。每里掘一井,以浇旱船,资渴饮,计二十八日到京。"这里的中道阶级大石超过150吨。在运石道路上每里掘一井,利用冬天严寒天气向地面泼水成冰,冰膜可以减小滑动摩擦力。但由于阳山碑材的体量实在太大,而且南京没有北京寒冷,利用旱船拖运也是难以实现的。 明成祖朱棣旨意开采巨型碑材的初衷并无定论,或许想要通过这一举动彰显孝义,或许想要建造一座举世无双的大碑。尽管由于运输的问题,开采的碑材最终未能用于建造,但从阳山碑材的遗址和遗迹、材料和凿痕、相关山体和保留石物的分析等来看,依然展现出明初匠人的系统思考、统筹谋略、对山石材料的科学认知、对建造规格的落实等营造智慧和高超工艺加工能力,这是非常有价值的。 END 拟稿 :朱振鑫 审核、发布 :张一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