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小的时候就知道越南,那年代,越南和中国是友好国家。但越南究竟是个什么样子,直到2008年我才亲身予以体会。 第二天一早,我们迎着黎明的曙光出了宾馆。宾馆外的街道窄窄的,曲里拐弯,街两边的房屋参差不齐、高高低低,很像我们国家七十年代的小乡镇。沿着街道走不多远便没了新奇和兴趣,拍了些街景便返回宾馆。我们住的宾馆设备简陋,很是陈旧,但导游说这是涉外宾馆,已是很不错的了。 (2008年,河内市街景。) 吃罢饭,坐车来到河内市中心,我们今天要游览的是中央政府驻地、巴亭广场和国家博物馆。 越南中央政府的办公所在地,其名声就像我国的中南海,只有一半地方开放。这里的房子大都是些平房,小路弯绕,林木蔽日,环境优美,有着南方独特的风景。 (2008年,河内中央政府院内景色。) 进了中央政府,来到胡志明主席以往的办公地和旧居。旧居的房屋是幢黄色墙壁、红尖屋顶的两层小楼,小楼朴实无华,玲珑小巧。这里有办公室、居室、车库,还有喝咖啡的房间,房间都不大,摆设也很简朴。胡志明为其祖国的解放事业殚精竭虑,苦苦奋斗了一生,并和中国人民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因此也赢得了中国人民和越南人民的尊敬。 (2008年,胡志明主席故居。) (2008年,胡志明主席故居的咖啡间。) 旧居的庭院外有一小湖,湖水清幽,林木葱茏。如今这里成了游客游览参观的景点,游人熙攘,如织而来。我徘徊在黄色小楼前,脚步轻轻,不知怎地油然升起敬仰之情。 这里的房屋的古朴,狭小和简陋,昭示着开国领袖们在创业的时候就深深懂得节俭是成功和胜利的保证,并养成了无论何种情况下都保持良好的节俭习惯。站在领袖们居住过的房屋前、幽静的小湖边,睹物思扬,情不自禁地哼起了小时候唱过的歌: "越南中国,山连山,江连江,共临东海我们友谊像朝阳。同饮一江水,朝相见,晚相望,凌晨共听雄鸡高唱……" (2008年,在河内中央政府院内。) 参观完中央政府,出来便是巴亭广场,巴亭广场位于河内市中心, 面积14.5公顷 ,是越南举行集会和节日活动的重要场所。巴亭广场上最显著的标志是西侧的胡志明陵墓,陵墓四四方方,高高耸立,墓前的花岗岩石壁上镌刻着胡志明的名言"没有什么能比独立、自由更可贵了"。 来这里参观的游客很多,在广场上排起了弯弯曲曲的队伍。我们随着队伍缓缓移动,排队时导游告知,进陵墓瞻仰是不能带照相机和手机的,就连戴墨镜也要被工作人员劝阻。所以,我们排队前就将手机和相机都交给导游保管了。 (2008年,河内巴亭广场。) (2008年,胡志明主席陵墓。) 排了好久的队,依次踏进胡志明陵墓的姜黄色大门。陵墓内的甬道很暗,很窄,上下曲折,左右折叠。甬道的顶低低的,亮着幽暗的灯光,给人以压抑和沉闷之感。 下到底层,只见胡志明的遗体安放在水晶棺内,水晶棺四边站着四个威武的军人。水晶棺亮晶晶地,清澈明亮。胡志明他老人家静静地躺在水晶棺中,面色红润,仪态安详,银须清晰可见,就像经过一天辛勤的工作后正在安睡,慈祥地让川流不息的游客从身旁经过。 (2008年,在河内巴亭广场。) 游客瞻仰水晶棺是在顶端,肃穆禁声,脚步缓缓,沿着回廊垂首俯视瞻仰。水晶棺内令人敬仰的领袖、慈祥的老人为祖国解放,留长须,终身不娶,以名决心和志向,不能不另世人钦佩。 我弯身鞠躬,以示敬意。 出了陵墓,便重又站在了巴亭广场上。导游说,大家可以自由活动,在此拍照留念。于是,众人四散开来,或独自或几人一起站立在广场上,摆出各种姿势,拍照留影。我和郭、周留影后,郭便没了踪影,好久他才回来。他说,这城市很乱,和驻马店差不多。 (2008年,河内市街景。) 越南的国家博物馆就在广场东边,规模很小,里边的文物也不多,没有什么可参观的。转了一圈出来,在门口看到一群越南女兵天真活泼地走来,于是举起相机,为他们拍照。女兵们很友好地向我招招手,嬉笑着迎面而过。 (2008年,越南国家博物馆。) (2008年,河内市的越南女兵。) 中午,在一家饭店吃过午饭,导游告知下午的活动是游览市区。其实游览河内市区就是坐着车子在市区内转一圈,观观景色罢了。 河内是一座老城市,由于长年战争,经济不发达,规划和建设也也跟不上,马路不直且狭窄,路边房屋建的低矮并乱七八糟,交通管理无序,车乱开,人乱走,给人的感观很不好。郭拍了不少"立此存照"的照片让我看,我问他,发在哪里。他说,不发了,以免有损首都河内的形象。 车子在市区转了一圈就开出了郊外,在千禧大酒楼吃过午饭,就离开越南的首都河内了。 再见啦,河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