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柴洪德 2018年初夏的西欧之行是从比利时开始的,游览过布鲁塞尔后便向巴黎进发,到达巴黎时已是当地时间下午四点钟,直接去了位于戴高乐广场中央的凯旋门。领队介绍说:凯旋门是拿破仑为纪念1805年打败俄奥联军的胜利,于1806年下令修建而成的。可惜他没能等到工程完工,便在布鲁塞尔南郊遭遇了著名的、改变欧洲历史的"滑铁卢"战役,凯旋门工程中止。波旁王朝被推翻后才又重新复工,到1836年才竣工。 凯旋门四面有许多精美的浮雕。内壁刻有曾经跟随拿破仑东征西讨的数百名将军的名字和宣扬拿破仑赫赫战功的上百个战役的浮雕。外墙上刻有取材于法国战史的巨幅雕像。所有雕像各具特色,同门楣上花饰浮雕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俨然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其中最吸引人的是刻在右侧(面向田园大街)石柱上的"1792年志愿军出发远征",即著名的《马赛曲》的浮雕。五十前,我还是一名少年美术爱好者时,便知道这是一件在世界美术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的不朽艺术杰作。 法国人素以浪漫闻名于世,巴黎作为浪漫之都也是当之无愧的,街道两旁有许多叫不上名字的高大阔叶乔木,盛开一簇簇淡淡的小黄花,让整个巴黎都沉浸在一种浓浓的类似丁香花香味之中。 凯旋门四周及香榭丽舍大道都是用四方石块铺就路面,汽车风驰电掣般驶过,轮胎与路面摩擦发出刺耳的声响,一辆辆装饰漂亮的双层敞篷观光汽车,载着身着五颜六色光鲜服饰的游客,你立马想到什么叫"招摇过市"。 沿着香榭丽舍大道前行,大道两旁相隔不远便是一处休闲咖啡厅,人们或独处,一边喝咖啡一边阅读,或三五成群,一边交谈一边品尝咖啡。据说巴黎有上万家大小咖啡厅,让我想起了那句"如果找不到我,请到街边咖啡馆找我,如果我不在,那我一定是在去咖啡馆的路上"的名言来形容巴黎的浪漫了。 (文中图片摄影柴洪德,下同) 远远的望见了"协和广场"中央矗立着的埃及方尖碑,有的说是由埃及赠送的,也有说是法国人的战利品,不管何等说法,这由整块的粉红色花岗岩雕制,刻满了赞颂埃及法老的丰功伟绩埃及象形文字的方尖碑,能伫立于法兰西的"协和广场",只能说明当时的法国人是足够强大的。 位于塞纳河北岸的卢浮宫,是世界四大博物馆之一。距今有近千年的历史,原是法国的王宫,居住过50位法国国王和王后,是法国文艺复兴时期最珍贵的建筑物之一,收藏了丰富的古典绘画和雕刻,历经800多年扩建重修。卢浮宫收藏的艺术品极其丰富,几乎是法国文艺复兴文化的缩影,但对于众多的中国普通游客来说,因语言、文字和文化的差异,对琳琅满目的艺术品兴趣不大,大家感兴趣的还是被誉为"镇馆三宝"的断臂维纳斯雕像、《蒙娜丽莎》油画和胜利女神石雕。 在一家名为"海天"的中餐馆匆匆用过午餐,来到塞纳河南岸战神广场。这里有130年前建成的埃菲尔铁塔,曾是世界上最高的建筑物,得名于它的设计者古斯塔夫·埃菲尔,它是巴黎城市地标建筑物。人们在铁塔下排起长队,可步行也可乘电梯,无论何种方式登塔,时间是必须要准备充足的。据说,埃菲尔铁塔每年接待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数百万人,为巴黎带来可观的收入。 著名的"老佛爷百货公司",吸引了无数的游客,虽说有百年以上历史,经营的奢侈品牌产品却是最时尚的,古老文化与现代时尚在这里构成了最具特色的巴黎风情。"老佛爷"拜占庭式的巨型镂金雕花穹顶豪华如宫殿,来往的购物人像赴一场中世纪聚会般享受。 当你置身于购物人群之中,会倏然产生穿越般感受:恍惚回到了"王府井"或是"南京路"。购物者几乎清一色的华人面孔,各商品专柜前也尽是华人营业员,就连大厅进门处的黑人安检人员也都操起并不流利的汉语:"包包打开","谢谢合作","欢迎光临"。 二十年前到访巴黎,我留下一个遗憾,因圣母院大教堂关闭而改为参观圣心大教堂。圣心大教堂位于巴黎北部的蒙玛特山顶,从这里可以俯瞰蓬皮杜艺术中心、荣军院等地标性建筑,巴黎圣母院教堂独特的塔楼格外醒目。与一位同行者谈到不能参观圣母院大教堂的遗憾,他居然断言:以后肯定还有机会。只是没想到,这机会一等就是二十年。 巴黎圣母院属哥特式建筑,是天主教巴黎总教区的主教座堂,它建造历时180多年,距今已八九百年的历史。之前,我所知晓的巴黎圣母院,基本都是从法国著名作家维克多·雨果的小说中得来的,小说《巴黎圣母院》对圣母院作了最充满诗意的描绘。小说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成为文学爱好者心目中的世界名著。它写成于法国文学史上的浪漫主义时代。据说1831 年小说出版后,反响强烈,许多人都希望维修已残旧不堪的圣母院,并发起募捐。维修工程持续了23年,修缮了尖顶和圣器堂,重现了圣母院久违的光彩。 小说必定是虚构的,但教堂顶楼的钟声每一刻钟响一次,而且半点和整点会响得时间长些。 出了教堂,在教堂前一群广场鸽,旁若无人般在人群中间散步穿行觅食,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教堂一侧,塞纳河静悄悄的流趟,河岸边一株高大的梧桐树荫下,一尊高大威武的青铜骑士雕像,据说是什么欧洲大帝。 塞纳河沿岸,遍布古典风格的建筑群,曾经的王宫殿堂,埃菲尔铁塔,与塞纳河相映成趣。 乘上大型游船,游船乘客华人面孔依然占据大多数,无怪乎游船介绍沿岸风光美景的解说,汉语排在第一。 游塞纳河,最值得称道的当是那36座大桥。塞纳河上的桥,可谓名桥荟萃,其中最壮观的是亚历山大三世桥。这座桥以其独一无二的钢结构桥拱,将香榭丽舍大街和荣军院广场连接起。据说建此桥是为了庆祝俄国与法国的结盟。大桥两端四只桥头柱上镀金的雕像,由长着翅膀的小爱神托着,其华丽造型和色彩在巴黎特别显眼。要知道,俄法两国原为世仇,拿破仑曾挥师攻打俄国,莫斯科惨遭屠城。百年后两国一笑泯恩仇,而且此桥通向拿破仑墓。这座桥也正应了那句老话:国际政治中的国家关系,只有国家利益,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 凡尔赛宫,建于路易十四时代,它宏伟壮观,内部陈设和装潢富于艺术魅力,五百多间大殿小厅处处金碧辉煌,豪华非凡,距今有三百多年的历史了。 最早知道凡尔赛宫,还是45年前我上初中时,政治老师、历史老师讲到"巴黎公社"失败的教训之一便是没有及时攻打凡尔赛宫,让"一小撮"统治阶级(人数应该不算太少)在凡尔赛宫得到"喘息的机会",而后聚集反动势力向"巴黎公社"疯狂反扑。 二十年前游凡尔赛宫,游客不多,游览十分休闲自由,而此次旧地重游,却是别有一番滋味,导游把统治法国时间长达70余年并主导修建凡尔赛宫的露易十四与大清朝康熙相比,是历史上一位有作为的帝王。排队等候进宫的游客人山人海,大门入口处还有几名荷枪实弹的军人。我们依次排队约一个半小时,经过安检、领取导游解说器,随着拥挤的参观人流慢慢的向前挪步,根本不用怕走错方向。等我们参观完返回到入口处,发现排队等候参观的游客依然是人山人海。 重游巴黎,再次见证了浪漫巴黎风情,与二十年前相比,时事变迁,物是人非。众多中国游客的加入,让古典欧洲文化融进东方文化元素,专门接待中国游客的酒店、中餐馆、购物中心比比皆是。无怪乎有人调侃说:中国的出境游客就是一支无敌的购物大军,所到之处不"火"才怪。 作者简介:柴洪德,河北固安人,中国金融作协、书协会员,山东金融作协荣誉主席,山东省散文学会、诗词学会会员,曾任金融作协一、二届理事。作品散见于《山东文学》《中国金融文学》《金融文坛》《军事故事会》《中国金融文化》等刊物,主编多部文学合集,著有个人散文集《三十六年间》。 壹点号 柳泉金融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