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雁塔不配称为中国古建筑?别尬黑,它早已不是印度模样
最近看到有人说,"大雁塔源于印度,是印度风格的建筑,称其为中国著名古建筑名不副实"。这番话,可以说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了。
作为现存最早、规模最大的唐代四方楼阁式砖塔,大雁塔虽然是佛塔这种古印度佛寺的建筑形式随佛教传入中原地区,但却高度融入了华夏文化,是凝聚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结晶的标志性建筑。当初,玄奘沿着丝绸之路西行到印度取经,返回长安后,为保存由天竺带回的那些珍贵经卷佛像,便主持修建了大雁塔。他主持修建大雁塔时,参考了印度著名的、也是唯一的礼佛高塔——佛陀伽耶(大觉塔)。
因为佛教和印度教都相信须弥山上供奉着湿婆神,而须弥山就是五层山,因此很多印度和吴哥建筑都是5层塔来表示须弥山。所以,这时的大雁塔高5层,外形也颇具印度风格。
但后来,因为是砖表土心,经过50年风吹雨打后,塔中钻出树木,破坏塔体,造成坍塌。
武周时期,由武则天和王公捐钱,重新在原塔址重建(并非修缮),式样为东方传统宫殿和佛塔相结合的楼阁式模式修建,10层、高三百尺(约92米),里面中空,可以从中楼梯顺延而上,到顶端揽胜。
众多传世诗词便能佐证:如诗人章八元《题慈恩寺塔》一诗中的: " 十层突兀在虚空,四十门开面面风"。
唐末,大雁塔被兵火损毁,只剩下七层。究其原因,对照历史,可知是唐末黄巢之乱,以及朱温损毁长安,强迫唐昭宗迁都到洛阳造成,因而大雁塔惨遭兵燹,只剩下7层。直到五代时期后唐才进行修缮,不过从此大雁塔保留了7层,再无10层。
明代对塔身进行了加固包砌,在维持了唐代塔体基本造型的基础上,外表完整地砌上了60厘米厚的包层,包砌厚度从上到下逐渐变大,越向底层塔身越肥厚,塔基底边长25米,占地2061平方米,这便是如今看到的大雁塔。
上千年间,大雁塔既遭受了天灾,也经历了人祸,却始终屹立不倒,默默地注视这这座古城的人民,历经风向雨雪,饱经沧桑,容貌不改,岿然不动。
它屹立在那里,代表的不只是它自己,还有它的历史,古城的历史,古城人民的历史——它用自己纪念了自己的同时,也纪念了历史本身。它就是一本值得细细品读的历史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