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柏林是我们英国爱尔兰之行的最后一站,最后一个景点是都柏林大学。作为爱尔兰国立大学,它悠久的校史上,出过该国多任总统、总理、外交官以及文化名人,其教育水准及科研水平享有盛誉。导游且行且介绍,待到整个大学外观参观完毕便宣布开始自由活动。 图书馆既是大学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大学精神内涵的支撑。作为常年在大学工作的教师,我来到域外大学,对该校的图书馆有着好奇与期待,想起刚才匆匆路过图书馆,便折返回去看个究竟。那是一座三层的建筑。浅灰色的墙面,镶嵌着白色的窗框,十分大气。底层一排巨大的拱形窗洞,黑色窗框,宽敞而庄重。走近些,才看清图书馆入口两边有大幅的宣传横幅,上书"都柏林圣三一学院图书馆,1712—2012,300年纪念日庆贺"。啊,300岁的图书馆!图书馆门口有一列不算短的队伍,我上前询问,得知原来进馆需要购买门票。图书馆成为景点,恐怕这也是独一无二的了。虽然价格不菲,但我还是毫不犹豫地站到了队尾。 天空中下着淅淅沥沥的小雨。仲秋的爱尔兰寒意浓浓。等待中,过往岁月中我曾经到过的域外大学图书馆次第映现在脑海中。墨尔本大学的图书馆是古色古香的。图书馆的建筑仿若对各种装饰元素进行自由组合的维多利亚风格,大尺度、曲线的运用,装饰精细的图案和垂花以及当年流行的浅浮雕,都充分表现出那个年代财富骤增者的特征,那种急于标榜他们因财富的拥有而提升身份的欲望。墨尔本大学馆藏中文图书之丰富令人印象深刻,那时候我在与墨尔本大学同一座城市的拉特罗布大学任教,当时教学所需中文资料大多是在墨尔本大学的图书馆得以解决。与墨尔本大学图书馆相比,密西根大学的图书馆更趋于现代风格。宽大的落地玻璃门窗,巧妙地把遍地绿茵的校园景色融入馆内。坐在那样的阅览室内,开阔的视野与静谧的环境会让人安顿好心绪,快速沉静下来进入阅读与工作状态。 旧金山大学图书馆的印象则因该大学的利玛窦研究所而起。有趣的是,利玛窦研究所坐落在图书馆里面。当年自己的工作场所被安排在利玛窦研究所内,故而去研究所工作就必须穿越图书馆。每天推开一道又一道沉重的包着铜皮的橡木大门从图书馆进出,十分熟悉馆内晨昏不同的景象。记忆中最鲜明的是考试期间,那些抱着枕头上图书馆的学生以及那里通宵不灭的灯火。 我的思绪回到当下,怀着些许期待步入图书馆主室,强烈的视觉感受就是震撼!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图书馆高大的穹顶和几乎一眼望不到头的长廊。穹顶高悬,人们必须奋力仰头才能看清。而长廊,据介绍长达65米,作为这一古老图书馆的主要藏书空间,珍藏着堪称国宝的20多万册爱尔兰古书。长廊里一排排顶天立地的书架更像精美的大型木雕作品,线条凹凸分明,有字母标识其上以分辨图书。 书架之间,长廊有一条主道,两侧陈列着数十座历史人物大理石半身塑像。长廊中,褐色橡木地板和深褐色木质书架的浓重色彩与氛围,衬托出奶白色大理石塑像的醒目、光洁与质感。尽头有雕花的金属螺旋形扶梯可以通到楼上。长廊里还陈列着一些展柜。人们可以在这里看到几百年以前的图书、羊皮纸和羽毛笔等珍品。不用因为在图书馆内长时间的走动与站立而焦虑,展柜旁有专供读者休憩的舒适而宽大的橡木椅子。人们可以在这里停下脚步,置身于书的海洋中静静地感受人类文化的丰厚。环视周遭,满目精装的大部典籍,泛黄的书页无不彰显着历史的深沉与人类文明的传承。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曾言: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样子。不知道他是否来过此处。如若到访,猜想他看了定会会心一笑。 据记载,都柏林大学圣三一学院图书馆是爱尔兰历史最为悠久、规模最大的研究型图书馆。它当得起与英国牛津大学图书馆和英国大英图书馆并称为欧洲最大图书馆的殊荣。 (作者系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文化学院教授) 栏目主编:伍斌 曹静 文字编辑:彭德倩 都柏林圣三一学院图书馆内景。 来源:视觉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