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杨冠群 新中国资深外交官;1950年调入外交部,1951-1954年派往朝鲜,在志愿军停战谈判代表团工作;历任中国驻阿富汗大使馆随员、国际关系学院和外交学院讲师、外交部美大司副处长、中国驻纽约总领事馆领事、中国驻华盛顿大使馆一秘、中国驻泰国大使馆参赞、常驻联合国亚太经社会常务副代表等职。 1980年,由副委员长阿沛·阿旺晋美率领的中国人大代表团赴中南美访问。代表团先在南美访问,继而来到了加勒比海的巴巴多斯。这个小岛国仅有30万人口,面积166平方英里。环岛修了一条公路,如游客有兴趣的话,连走带看,花上半天的时间就可把这个国家大致环游一周。 好客的主人把代表团安置在岛上最豪华的旅馆"希尔顿饭店"下榻。饭店的楼层不高,但占地甚广,院内树木葱郁,鸟语花香,舞池、咖啡厅、灯光球场等一应具备。尤令人羡慕的是,有敞篷旅游车定时往返于饭店和海滩之间。一站到海边,精神便为之一爽。海水就像蓝宝石那样清澈晶莹。层层白浪咆哮着扑向岸边。海滩上,柔软的白沙点缀着五彩缤纷的浴具。岛国的景致美不胜收,但它非本文要介绍的内容,只好按下不谈。 代表团到达的次晨,我起了个早。在院子里转了一圈,呼吸呼吸清新的空气,活动了一下手脚后,我便径直向指定给代表团专用的饭厅走去,想检查一下早餐的准备情况,以免团长到来时,如有不周,措手不及。 饭厅的大门虚掩,轻轻一推就开,里面的灯光明亮,静悄悄地空无一人。昨晚用过的两张大餐桌已合在一起,四周摆满了椅子,足够全团20人使用。我正高兴巴巴多斯外交部的联络官安排得周到时,忽然目光触及洁白的台布上一张粉色的纸条,凑近一看,吃了一惊。纸上用蓝笔写着两个英文大字:little China——小中国。有情况!我本能地警觉起来。 在我脑子里,中国总是同"大"字联系在一起,如:地理上的地大物博、文化的博大精深、国际上的大国地位等。战前,日本的国号是"大日本帝国",但在中国老百姓眼里却是"小日本"。我们不会在自己的国名前加上一个"大"字,但也不能容忍被人添个"小"字。我不相信这个岛国的公民会这么不友好。明天中国代表团还要作为特邀来宾,出席巴巴多斯的国庆盛典,但旅馆里住了不少西方人,谁能保证没有个别人捣乱。 我拿起了电话,拨了联络官的号码,请他马上到饭厅来一趟。 两分钟后,门响处进来一个瘦高个的男子,50来岁,棕色的皮肤,头发及两鬓稍有花白。他面带微笑,伸出一只干瘪的大手,向我道了一声"早安"。我有点不高兴,冷冷地握了他的手,随口应了一句"早安"。 我们各自拉开了一张椅子,在桌旁坐下。他伸长了脖子,等待我开口。是我找他来的,于是我开门见山,指着那张可疑的纸条,用严肃的口吻道:"请问,那张纸条是谁写的?" "我写的,"他回答地干脆利落,没有显出半点不安。我越发感到奇怪,驻在国外交部的礼宾官员怎能干出这种事来。 "这纸条是什么意思?"我进一步问道,语气又重了些。 "没什么特别的意思,"他的神态还是那样自若,把背靠在椅子上,朝我看看,好像对我的问题感到迷惑不解。 "为什么在‘中国’前加上个‘小’字?"我索性把问题挑明了。 "中国朋友远道而来,我想让你们就好像在中国国内一样,在巴巴多斯有个同胞间的聚会——巴巴多斯的小中国。" 至此,我才恍然大悟,十分后悔我的唐突。原来,这个"小"字没有渺小、微小的含义,而仅是表示小型、小规模之意。实在委屈了他,把他的好心当作了歹意。 我不好意思承认我弄错了,只好自己找台阶下,破愠为笑,谢谢他的解释,然后快快转了话题。 早餐时,中国大使和大使馆官员也来了,20余个中国同胞聚在一起,融融一堂,谈笑风生,真是一个异国他乡的"小中国"。 后来,我到了纽约,发现紧挨着唐人街便有个"小意大利" (意大利移民区) ,工作中又接触到南极洲还有个"小美国"(美国探险人员的基地) ,更是感到自己孤陋寡闻,少见多怪。 事情已过去多年,每当我想起在巴巴多斯干的那件蠢事时,那联络官迷惑不解的神态就浮现在我的眼前。 — END — 文章来源 |《苦甜的鸡尾酒》 作者 | 杨冠群 图片 | 网络 编辑 | 外交官说事儿 青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