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胜将军赵云的故乡正定,收藏了半部中国古代建筑史的露天博物馆
历史上曾与保定、北京并称为"北方三雄镇"的河北正定,是北京的南大门,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正定已有 1600多年历史, 曾用名真定、镇州、恒州、常山等,历来都是郡、州、路、府治所, 是中国现有139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正定不仅是三国蜀汉名将赵子龙的故乡,2000多年前在广州创立南越国的开国君主赵佗也是正定人, 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给古城留下了瑰丽灿烂、风格独特的文化名胜古迹, 在城内,隋、唐、五代、宋、金、元、明、清、民国各个历史时期的文物、建筑遗存都能找到实物例证,故有文物遗存"九朝不断代"之誉,正定 以 "九楼四塔八大寺,二十四座金牌坊"的历史 文化名胜古迹,闪耀中华,被梁思成和罗文哲等几代古建专家赞不绝口 。
进入世界申遗名单的古城墙
现在 隶属于河北省省会 石家庄市的正定县,比起石家庄的历史要悠久得多,据说比北京还要古老,建城史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古城东晋时土筑,北周时石砌,唐代扩建为土城,明朝扩建后改为周长24华里的砖城。
在滹沱河畔的正定古城,为了预防水患和军事防卫,建有古城墙十数公里长, 被批准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 正定城墙,是明代的遗存,城垣残存8106米,有 东南西北四个古城门, 城墙作为历史的文物,随着时代的发展进程,已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成为"但以雄关存旧迹、但留形胜壮河山"的历史遗物来保存了。
正定城垣有东南西北四座城门,分别是迎旭、长乐、镇远和永安。经历史的变迁和岁月消磨,西、北城门已无昔日之风采,东城门在上世纪六十年代被整体掩盖在国防工事下面, 直到2019年12月,东门迎旭门复原工程开始,修复后的 东大门正中门洞上方,刻有"迎旭"两个字,瓮城和月城在此门的北侧。
此前南城门城楼及两侧各50米的城墙,是正定县政府号召百姓捐献旧城砖,并投资399万元人民币,于2001年修复完成的。修复建成的仿古城楼,依稀留住了昔日的印记。今天人们所看到的南城门长乐门,高10多米,两侧各有50米的城墙。城门分上下两层,上屋檐下的"长乐门"牌匾为著名书法家启功所书;城楼下面陈列着青龙刀、蛇矛、戟、棍等古代兵器模型。走在两侧的城墙通道上,有古旧的大炮,能看到城外残留的原城墙遗迹;极目北望,正定四塔历历在目。
比两个城门更有历史价值的,应该是城南门内南大街上的"九楼"之首阳和楼,古建专家梁思成先生1933年来正定考察,他确信阳和楼为宋代遗筑,并把阳和楼比作意大利罗马的君士坦丁凯旋门,可惜阳和楼在解放前被拆毁主楼,后来 剩余的砖台和楼前的关帝庙也被拆为平地。2016年启动修复,修复后的阳和楼,外形很壮观,形神兼备还是有形无神,这就见仁见智了。
继中国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功之后,中国明清城墙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之路也开始迈出了第一步。"中国明清城墙申遗"名单中,除了南京、西安、荆州等城市外,还包括了河北宣化、正定、河南开封、福建长汀和广东肇庆等5地的城墙。
京外名刹之首隆兴寺
除了古城墙,正定最为精美的古建,是几个年代久远、造型各异、精湛绝伦的古寺古塔,尤其是 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国10大名寺之一的隆兴寺。 始建于隋开皇六年(公元586年)的隆兴寺 ,原名龙藏寺,是宋代开国皇帝赵匡胤亲自敕封扩建的,历时百年,以大悲阁为主体的一组气势恢宏的宋代佛教建筑群落成,被誉为"海内丛林第一大观",后虽经金、元、明、 清等几代重修,但仍保持了北宋时期的总体布局。隆兴寺自肇建之初至清末,一千多年来一直倍受历代帝王的青睐,尤其是清朝康熙、雍正、乾隆、嘉庆、光绪、慈禧等曾多次巡幸驻驾,拈香礼佛,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赐额"敕建隆兴寺"沿用至今。
寺庙中运用典型的宋代营造手法建筑平面十字形的"摩尼殿",被梁思成先生赞誉为世界古建筑孤例;"倒坐观音"壁塑,被鲁迅先生称为"东方美神";中国早期最大的"转轮藏",被物理学家称为牛顿定律运作的典范;字体由汉隶向唐楷演变实例的隋龙藏寺碑,是中国国内著名古碑刻之一,曾被康有为推崇为"隋碑第一";还有高22米的大佛,是我国现存最早最高的铜铸立佛;明万历皇帝朱翊钧为其生母慈圣皇太后祝寿所御制的中国古代最精美的铜铸毗卢佛等6项文物,为全国之最。
占地82500平方米 整座寺院建筑,大小殿阁十余座分布在中轴线及其两侧,气势恢宏、错落有致,寺内汇集着隋唐以来大量的雕塑、壁画、碑碣等艺术珍品, 保存完好,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被著名的古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誉为"京外名刹之首"。得到悉心保护的隆兴寺,向世人展示着东方建筑文化与佛教艺术瑰宝的无穷魅力。
同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四个精美绝伦的古塔
被誉为河北四大古建之一的开元寺须弥塔,高42.5米, 俗称"砖塔",开元寺始建于东魏兴和二年(540年),唐开元二十六年(636年)奉敕改名,这座砖石结构的九级密檐型方塔, 外形与西安小雁塔很相像,也是国宝级的古代建筑,1961年被列入 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开元寺虽然已是遗址,但里面有唐代的砖塔和钟楼一座, 开元寺的唐代钟楼与古塔左右对称的营造手法,是我国佛教寺院建筑格局,由以佛塔为中心向以佛殿为中心过渡的唯一实例。简洁古朴、厚重端庄的须弥塔,塔高九级,平面为正方形,底层四角雕刻姿态各异8个力士, 正面辟石券门,门框刻以花瓶、花卉图案,门循浮雕二龙戏珠 。
开元寺除了唐代的砖塔和钟楼外,更有2000年6月出土的唐末五代时的青石质巨型赑屃,这个五代时期成德军节度使安重荣纪功碑碑座,重达107吨,其体量之大,也是当世同类石刻之最。赑屃是民间传说 龙之六子,力大无穷,多在寺庙中作为负重扛碑者。
同样被列入我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广惠寺华塔,始建于唐贞元年间(785-805年)华塔与一般造型的塔大相径庭,十分珍罕。 梁思成来正定考察时说,这种塔的样式是 国内绝无仅有的一座海内孤例 。 华塔全部用砖砌,是金钢塔与花塔的巧妙结合,主塔底层四隅各附建一座六角形亭状小塔相连,小塔环抱主塔,高低错落,主次相依,塔身上半部分装饰有各种繁复的花饰,看上去好像巨大的花束。华塔第四层通体彩塑力士、兽首、狮、佛、菩萨等艺术造型,错落有致,不啻是一件令人耳目一新精美绝伦的建筑艺术品。在明、清两代,广惠寺的香火极为兴盛,乾隆皇帝曾多次到寺拈香礼佛,临塔观景题诗作赋,并钦题额匾,曰"妙光演教"。
临济寺 澄灵塔,始建于唐咸通八年(867年),由唐懿宗赐名,因为檐是青色的,所以俗称"青塔", 为 八角九级的 砖塔, 是佛教临济宗创始人义玄法师的衣钵塔,在四塔中体量最小,但是梁思成对它情有独钟,说它"清新秀丽",堪称"塔中上品"。临济寺是佛教临济宗的发源地祖庭, 临济寺在宋金战争中毁于战火,仅存残塔,现在寺庙为旧址新建,有僧人主持宗教活动, 也是目前四塔里唯一一座有香火的寺 ,中国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之一,现在只对信众开放。 南宋时期(1127-1279年),日本僧人荣西两次前来宋朝学习佛法,回国后首创日本佛教临济宗,临济宗在日本"学徒云集,朝野尊尚",成为日本佛教主要宗派之一。此宗认定临济寺为其祖庭,视澄灵塔为其重要的祖塔之一。临济寺的澄灵塔已经成为中日友好的见证和纽带。
被誉为我国木制阁塔之首凌霄塔的天宁寺,是正定八大古寺之一,始建于唐懿宗时期(762-774年),原名永泰寺,宋大观二年 (1108年)奉敕改名为天宁寺,鼎盛时期是一座布局严谨、规模可观的寺庙。 天宁寺寺院建筑早已无存,只存凌霄塔一座,为宋代砖木结构。 俗称木塔的 天宁寺凌霄塔, 得名于它的高耸挺拔,巍峨直插云霄。凌霄塔虽称木塔,但确切地说应该是砖木塔, 该塔结构既不同于一般木塔,也有别于一般砖木结构塔, 因为它1-3层为砖结构,4层为砖木混合结构,5-9层为木构架,本来木结构应该用梁,但是4层以上又保留着对稳定塔身极为重要的塔心柱结构,这在我国现存实物中属于孤例,其在古塔建筑史上的地位不言而喻。
正定几座古塔无一相同,各有特点,各自精彩,十分耐看。除了古城墙与古寺塔,列入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的,还有唐代的风动碑、始建于五代时期的 县文庙大成殿等好几处。梁思成曾经说过"我从未在如此小的地方,如此短的时间内,亲眼目睹这么多历史古迹,其数量之多,年份之久远,造型之精美,意义之重大,亘古未有,以后也应该不会再有,这里仿佛就是一座露天古建博物馆,收藏了半部中国建筑史,见证了中国古人的非凡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