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众多的临高边远乡村中,大多数人只知其附近的一些村名,远一些的几乎都是不会知道其名的,而透滩村却例外,它因王佐而远近闻名。 在海南的读书人,几乎无人不知道王佐这个名字,但要知道他较为具体的情况,相信会是少之又少的。在两年前的我,对王佐这位古人的情况也是知之甚少,但近两年我走访了海南的好多古村落,尤其是走访了琼山地区的古村,了解了有关王佐的好多情况,今天的透滩村一游,又有新的收获,有人说"足行万里路,胜读万卷书",虽然是夸张的说法,但也有一定的道理。 说来说去,王佐究竟有佐么过人之处?请听我慢慢道来。 请看官们先看看在礼魁坊旁边一块记述王佐历史的石碑碑文(上图):"据《琼台府志》记载,王佐以弱冠正统丁夘年(1447年)乡试中解元"。从这个记载中,我们知道王佐是在当时的广东省乡试录取举人的考试中,得了一个第一名。广东省的广州地区、潮州地区人材济济,要想取得头名举人(解元)谈何容易!! 碑文继上文接着说:"次年乡荐赴京应礼部试,本房阅卷官评卷为第一等,欲置魁选,终被妒者所黜。" 假设没有被"妒者所黜",得到魁选,那么咱们海南就有头名进士了,不过历史不允许假设! 碑文还接着说:"后继续在京师国子监读书,每试第一,誉延阁老。" 国子监是个什么东西,国子监是古时的最高学府,就如现在的清华大学。王佐在国子监里每试第一,又是谈何容易!!碑文里的"誉延阁老"几个字,我可不清楚是什么意思?有懂得的请指教。 碑文的最后,是说关于上图这座"礼魁"坊了:"景泰6年(1455年),代宗敕令监察御史彭烈、广东按察司检事陈廉……等到透滩村,为学冠‘两监’的才子王佐建竖‘礼魁’,以昭示后人。"。 没到透滩村之前,我从各种媒体已经知道透滩村有个"礼魁"坊是皇帝敕令为王佐而建的,总以为是王佐逝世后皇帝敕令所建,今日亲临透滩村,方知以前我之"以为"是错的,真是百闻不如一见!王佐1428年生,1512年去世,享年85岁,而此"礼魁"坊建于1455年,也就是他27岁时所建。 "魁"者,为首者也,第一者也。我想,皇帝为王佐建了这么一座牌坊,而他在之后的好多次争取进士及第的考试过程中,都落榜了!他的心情会是个什么滋味!牌坊这样夸奖自己,而自却是老考不中,他的处境会是何等的尴尬!按照他在国子监所取得的成绩,按理,他取得进士,应如囊中取物那么容易,怎么就没考中?命运玩弄人啊!按照碑文所说"妒者所黜",是不是这样,回答这个问题那是历史学家们的事了,咱们不得而知。 这么偏僻的透滩村,怎么就出了个大人物(海南四大才子之一),我觉得很奇怪,但经过走访名古村落之后得知,王佐之所以能取得这么大的成绩,是与琼山的攀丹村有关(上图是我在攀丹村留影)。从上图的石碑所写可知,海南的名人进士唐震、唐舟、唐胄都是攀丹村人。攀丹村有个书院叫西洲书院,这个书院简直是个进士的摇篮!除上面说到的唐震、唐舟、唐胄之外,丘浚、许子伟、海瑞、等等进士和举人都出自这个书院!然而今天我们说的这位主人翁王佐的母亲叫唐朝选,她是攀丹村人,唐舟的侄女,她的父亲是个县令!王佐有这样的一位知书达礼的母亲和当县令的外祖父,以及大名鼎鼎进士唐舟叔外祖父的教导和培养,上面所说的奇怪就不奇怪了。据说文渊阁大学士宰相级人物丘浚是王佐的老师。 明代的海南是最辉煌的时代,广东省以考中进士人的数字多少而排名,那么除广州地区和潮州地区名列第一第二之外,海南排在第三位,有人统计整个明代海南(琼州府)考中进士者有57名。王佐并没有考中进士,然而这么多进士却没资格被人称为大才子,而我们说的这位主人翁却被人们称为海南四大才子之一,这是为何?(四大才子丘浚为著绝、张岳崧为书绝、海瑞为忠绝、王佐为吟绝)这是他的真才实学得到人们的认可。 王佐著有《鸡肋集》《经籍目略》《琼台外纪》等书。其中《鸡肋集》是其诗文集,流传至今,最为著名,王佐自谦说:"弃之有味,而不忍弃之也。"这里典出《三国演义》,原话为:"食之无肉,弃之有味"。王佐以"鸡肋"自谦自己的诗文。但正如日本学者小叶田淳在《海南岛史》中说:"以诗文论,在海南人士中,首先推王佐。"特别是他的诗,尤为值得称道。 诗写得好的人,骨子里是有浪漫主义的,哪怕是杜甫这样的悲天悯人,也能在情起之时写出"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这般柔情诗句。王佐的浪漫体现在他对花的喜爱上,他究竟有多爱花?王佐有别号为"桐乡",世人也称他为王桐乡。 取"桐乡"这个别号,正是缘自王佐家乡多种刺桐。这种海南的乡土树种,每到春季,刺桐花便会开满大街小巷,它色彩艳丽,红艳动人,极为壮观。古人曾有诗云:"初见枝头万绿浓,忽惊火军欲烧空",可见刺桐开花时的壮丽。 王佐在诗文中热情赞美刺桐树与刺桐花,如这首《刺桐》: 东君三月剪猩红,分著枝头片片工。 海国乡村随处有,田家门巷一般同。 离披风火欲生焰,烂熳晴霞几闹空。 地迥幸无车马到,闲看花候毕农功。 这首诗中生动形象描写了刺桐花开的场景,尤其是颈联两句,写出了红花怒放如烈焰朵朵的场景,如今这样的场景还能在海南的许多地方见到。 咱们的王佐,称为吟绝,名符其实! 上图是王佐的祠堂,很漂亮。临高本地人都有不要拍照神像的风俗,尊重这个风俗,我没有拍下王佐的神像。王佐的家乡建纪念王佐的庙宇,理所当然的。然而我想不通的是,在海口市的得胜沙路老五层楼后面有一座很大(三进院落)西天庙,王佐是在里面被供奉的唯一的神,这是为什么?有人给我释疑说,原来的海口市地盘里都是临高人,临高人纪念王佐有什么奇怪。只不过后来的海口外来人多了,被同化不见讲临高话了。 下图是我游西天庙所摄。说到西天庙,我还真的感叹王佐在海南文人中是别人无法与相比之处,那就是后人对先人的纪念,建庙宇供奉是以他的为最大!没有之一。 上图是海口市得胜沙路老五层楼后面的西天庙。 在礼魁坊前面还有一座与礼魁坊大小高低几乎一样的节孝坊。 上图为节孝坊。在来透滩村之前,通过各种媒体我知道该村有个节孝坊,并且听说是纪念王佐母亲的,今日一见方知又错了(上面已讲一错)。然而这座牌坊又是为了纪念谁而建?请看下图碑文。 碑文是这样的:"节孝坊,清乾隆年间为纪念王峻极妻子符氏而立。符氏乃为临高文贤村庠土(碑中写土字,可能是士字误为土字),符璜之三女。婚后生长子王一圣,次子王一贤。符氏二十三岁丧夫守寡,历尽磨难送两个儿子进国子监读书。长子王一圣中恩贡候选儒学教渝。次子王一贤中拔贡既选直隶州州判,符氏以忠义节孝誉满京城。为了旌表她的懿德,乾隆特御旨敕令太子少保,临高知县第等亲临透滩村建坊旌表。符氏荣膺七品儒人。萗祀节孝祠。享年88岁。" 读碑文之后,知道以前的印象错了。从这碑文中也窥见透滩村文风之盛,名人之多。毕竟能得到皇帝敕令建坊旌表的有几人? 咱们在游览透滩村兴趣正浓之时,天公不作美突然下了一场大雨,躲避来不及,被淋个半湿。被淋了是个坏事,但这个坏事里面却包一个大好事,我这个重于关心人文景观的摄影爱好者,只重于观察坊上的文字,碑中的记载,没有注意到这个好事,而精于摄影的师傅们却很敏锐的注意到了这个好事,什么好事呢?那就是雨后的广场积了清晰的雨水,在那儿可以拍到倒影。上图是师傅们教我为董老师留下一个很美倒影图。 游览透滩古村后,董老师诗兴大发,写下了一首热情洋益的词: 作者:董彦卿 满庭芳•游透滩村 古树横斜,牌楼高矗,楹联句意深长。透滩王佐,乡试解元郎。帝赐礼魁圣匾,高挂在、青石牌坊。流连久,歌吟诗绝,肝胆欲开张。 正情怀缱绻,天昏云黑,雨骤风狂。待初晴,水中倒映虹光。村部便民摄影,赠相片、共赴康庄。菠萝蜜,石榴青柚,寻迹觅苏郎。 美丽的透滩古村!再见! 文 / 幽默茶客 2022.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