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分钟迅速了解中国公园进化史,我们真的需要公园吗?
你知道吗?我国2021年新建了"口袋公园"2万余个,如果不是特意去查,我真的没想到。
口袋公园其实是指规模很小的城市开放空间,常见的各种小型绿地、小公园、街心花园、社区小型运动场所等都算是口袋公园。
口袋公园
为什么现在需要修建这么多口袋公园,或者说公园?于是我去挖了挖我国公园的老底,找到了个算是合理的答案。属于中国人的公园
1988年,中国的第一座城市公园——外滩公园,在当时的"上海租界"正式对外开放,一块印有"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牌子挡在所有中国人的面前。虽然后来很多人对是否有这块"牌子"有过争议,但关于各地的租界公园区别对待华人,各方历史资料都有证实(相关报道、申报截图),这类租界公园整体建筑风格为主要为英国风景式或法国规则式,在功能、布局、风格上都有着当时西方殖民式的特征。
外滩公园一角
也是这个时期,国人开始倡导并争取中国人应该有自己的公园,于是20世纪初的中国便有了对国人开放的近代城市公园,如广州"越秀公园"、汉口"市府公园"(现为中山公园)、北平"中央公园"(现为中山公园)、等。
这些公园大多是在原有的风景名胜基础上改建而成,有的原本就是古典园林,有的是参照欧美的公园进行扩建、新建。这一批公园,其实才算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批属于国人的公共园林,公园。适应生活需求的公园
而后的几十年,虽然中国一直处于动荡时期里,但中国的公园建设走向却开始逐渐适应国人生活所需。到1949年之前,虽然我国的公园数量很少,容量也很有限,但已经初步具备了动植物展示、儿童活动、运动、展览等设施和功能。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恢复和发展,适应国人生活需求的公园建设成为了城市建设发展的必需之一。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与苏联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当时苏联的《绿化建设》、《城市绿地规划》、《苏联城市绿化》等著作受到了国内专家们的青睐这一时期的公园设计,苏联成为了主要借鉴对象。
莫斯科高尔基公园
在城市公园设计理论方面,采用苏联的"文化休息公园设计理论"。这套理论为我国的公园建设提供了现有的框架,在建国"百废待兴"的背景下,得到了广泛应用。
比如当时的北京的陶然亭公园,就区分了四个功能区,其中包括了东北侧的成人游憩区、西侧的儿童活动区、中部的文娱区、西南侧的安静休息区。诸如此类的公园还有合肥的逍遥津公园、大连的星海公园等等。这些适应城市居民需求的公园的设计,有不少也延续到现在。
北京陶然公园平面图改变城市居住环境的公园
改革开放以后,由于城市规划再度被重视,城市公园建设得到了更大的发展。不过这之后的公园发展,更像因为城市土地政策而进入了一个"绿地"的螺旋。
一开始,这一时期中国城市规划理念受《马丘比宪章》影响,我国在绿地建设方面,注重对居住环境的建设,像是宅间绿地、集中绿地、道路绿化等做法在当时备受欢迎。
而后,从上世纪90年代到本世纪10年代早期,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建设也逐渐完善。受经济社会发展诉求的带动以及土地财政影响,城市规划建设更强调城市物质空间建设。城市居住环境对于绿地的需求增加,包括公园在内的绿地规划成为影响土地价值的因素之一。
简单点来说就是按规划建设绿地,然后绿地影响土地价值,再然后又因为土地价值加大绿地规划。
关于土地政策内容相对来说较多,让我们回到公园。这一时期,受到城市土地政策影响,不仅公园建设需求量变大,而且种类也变多了起来。这些时期建设的城市公园不但延续了此前的公共服务性,公园形态已经有了细化的区别,比如适应不同城市特色、人群需求而建设的城市主题、运动、娱乐等各类公园。
运动公园
前面说了,由于公园绿地建设可以有效带动周边土地升值,也成为驱动城市新区发展的重要手段,所以城市中便有了许多以公园为中心的岛式社区生活圈。如果你仔细回想,或许曾经见过不少写着"公园中心"等广告语的地产广告。
麓客岛(成都麓湖)
不过这个时期,城市和公园的规划建设尚未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城园融合",直到"公园城市"的出现。提高生活品质的公园
公园城市是什么?
从2018年"公园城市"的提出,到2019年的年度热词,到现在的全国建设公园城市。不可否认,当下的"公园城市"已经是今后未来城市建设的总要方向。
公园城市不像之前的花园城市、园林城市那样的城市+公园形态,而更提倡像是一种城市生态方式。简单点来说就是"不是在城市中建公园,而是把城市变成大公园"。
拿率先开启"公园城市"建设的成都来说,自2018年起,成都便不断在推进"公园城市"
城市规划理念、发展方式、营城路径全方位变革。同时将海绵城市、低碳城市建设等元素考虑在内,因地制宜建设覆盖成都城乡、均衡布局的公园城市体系。完善公园城市空间布局的同时,推动生产生活方式向绿色转型。
四年来,实施增绿项目8263个、建成天府绿道5034公里;开展生态环境导向(EOD)开发模式试点,打造国家级生态价值转化示范区10个、生态价值转化场景380个;推动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生态环保产业产值突破1000亿元,促进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并且还在优化公共服务供给、提升城市现代治理水平等方面,从生态到经济为成都带来新的改变。
成都天府绿道
到这儿,差不多就是目前中国"公园"发展的完整历史了。受的不同时期的经济、政策、城市、人群等各方面因素影响,公园一直在发生变化,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经济快速发展才是公园快速发展的重要支撑。我们真的需要这么多公园吗?
需要,从需要属于中国人的公园,到需要适应生活需求的公园,再到需要改变城市居住环境的公园,再到现在需要提高生活品质的公园,中国公园的发展,一直是国人需要的。
从中国第一座"公园"的诞生,到现在的"公园城市"概念。我们需要的,从来都不仅仅是那一小片园林的公园更是适合我们生活以及生存的健康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