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复生 牧村行 牧村名叫吉忽伦图。是五当召周围蒙古族牧民聚居的地方。几个"独贵龙"(村小组)合成一个嘎查,环绕在内蒙古著名旅游胜地五当召的崇山峻岭间。平均海拔一千多米。翠绿挺拔的油松和白云般的羊群相映生辉,情趣盎然。 初夏,我走进吉忽伦图牧村,明丽的阳光下,满山遍沟的山杏、山樱桃然放着堆堆粉红或白色的花的焰火;不知名的小黄花和小蓝花在草丛中闪现招展;清新的空气中,飘荡着一股股松香和花草的芬芳、响着婉啭的鸟声…… 吉忽伦图的七个"独贵龙"耕地很少,六万多亩草牧场可利用面积只有三分之一。一万多头只牛羊很难在日益退化的草场上维持生存。 一九八五年,自治区和包头市在这儿搞"现代化草牧场建设"试点,种植优良牧草、围建草库伦、植树造林,同时引进良种绒山羊。那时候,牧民们还不能完全理解"科技兴牧"会带来什么变化。十几年过去了,引进的盖县良种绒山羊、阿尔巴斯细毛羊经过几代繁殖,嘎查山羊百分之九十实现良种化,产绒量提高两倍左右;紫花苜蓿、沙打旺、白柠条等优良牧草和杨柳、榆等人工林在一个个草库伦里生长起来,牧民人均收人翻一两番。我们走进叶贝沟,立即被一排高大的砖瓦房和耀眼的银白色电视接收器所吸引。陪同的嘎查干部告诉我们,这是老共产党员、市县人大代表、"科技示范户"郝阿迪亚家。 刚进院子,主人就迎出来。当我们在铺满地毯的炕上坐下来时,女主人端上热气腾腾的奶茶和炒米馓子。我们边享受蒙古人的优厚礼遇,边拉家常。然后话题自然转到畜牧经济上。 "说来说去",阿迪亚兴奋地说,"我们全凭沾党和国家政策的光。一九九零年我开始自己繁育良种,种优良牧草,一年下来,纯挣万元,以后年年增加。" "那后来你是怎么发展的?" "后来我打了井,上了自来水,又围了草库伦,开了个果菜园子,日子就更宽余了。" 陪同的干部们你一言我一语替主人算帐,卖羊绒、羊毛、羊粪收入两万元,出栏牛、羊收入大几千元,售出良种羔羊收入大几千元,除饲草料开销,纯收入少说也有二万多元,人均年收入六千元左右。 阿迪亚点头微笑着,深有感触地说:"像我这样的户还挺多,当然还有差的。下一步再发展,不容易。还得靠科技,把牧畜多草坡紧的势头扭过来。"他老伴应和着说,前些年还放不开手脚,现在是干得又多又累,买了车、摩托和饲料粉碎机,虽省下点人工,还是忙不过来。岁数大了,更得靠科技了。 从屋里出来,顺便看了他们的果菜园和羊棚圈,地没来得及整,厚厚的羊粪还未出圈,说明主人真有点力不从心。不过,老俩口送出我们时,仍表现得满有信心,对前景充满更大希望。 嘎查新貌 牧业嘎查是石拐区蒙古族聚居的纯牧业山区,属吉忽伦图苏木管辖,在阴山名寺五当召周围分布着七个独贵龙。群山环抱,松柏苍翠。 在蒙古包度假村和吉忽伦图苏木街头,不时可见穿着蒙古袍的老人和身着紫红袈裟的喇嘛,他们用蒙语交谈,十分纯朴亲切。 改革开放后,这个熟悉的老地方有了日新月异的变化。我亲眼目睹了牧业嘎查人的风采,领略了别具一格与时俱进的两个文明建设成果。 走进牧业嘎查会议室,给人一种新鲜扎实的感觉:四面墙壁上,挂着自治区、包头市和石拐苏木多面锦旗、奖状,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党支部书记简明扼要地介绍说:"牧业嘎查一多半是蒙古人,其余是汉族、藏族、满回等兄弟民族。眼下牧民同心协力养牧、种地、封育草牧场、退牧还林,发展生态旅游业,加快参与西部大开发的脚步……"。 我们走向牧村,远望一片高大的树林,走进一看,在树林的外面,顺沟垒筑起一条二百米的石坝,高大的杨柳树带围起二十多亩平整的梯田。刚刚深挖修建的机电井敞着大口,还未来得及收拾。井口旁是电杆、水泵、胶管、电缆等配套设施。靠西山畔的梯田里,几个小山般的饲草料垛,暗示着主人饲养着大量牲畜。四间红砖瓦房前,停放着农用汽车、摩托车、铡草机、脱粒机……房屋东侧是圈养大棚和畜舍。几十个刚刚引进的良种羊和成功孵化出壳一个多月的三只小鸵鸟,再加上牛、猪、鸡、狗的走动蹦跳,牟咩鸣吠,合奏出一首特殊的田园交响曲。 观赏兴致正浓,牧民的妻子从屋里走了出来,她一边喊丈夫接电话,一边招呼我们进屋里喝茶。醇香的奶茶散发出迷人的香味。炒米、奶酪、馓子、手把肉摆满了桌子。女主人热情的招呼我们坐好后,怪怨中露出爱意地说:"家里铺排下这么大一滩,还整天揽事,给这家买草料,为那家换良种,贴上路费盘缠机器车马为人们办事。" 中午,我们又走访老党员小康户。是养种并举的蒙古族牧民。他有一大片果菜园和宽敞明亮的蓝砖瓦房,屋里屋外干净利落。墙壁上,挂着锦旗吊毯和成吉思汗画像,画着吉忽伦图五当召山水风景,格外醒目。靠墙一溜摆着现代化家具,家用电器,美观舒适。 嘎查达乐呵呵地介绍:"老人家七十年代任过党支部书记,最早实行科技养牧,他为全嘎查牧民提供了上千只公羊,收到很好的经济效益。他的几个儿女,有的在区里当干部,有的在外面搞科技,所以他更新观念早,科技意识强,做事生活不同一般牧民,有城市色彩。"他高兴地告诉我们:"我家搬到了新居,为的是接受新信息,学习新知识,做出新贡献"。 在返回的路上,每经过一个独贵龙或典型户门前,嘎查达情不自禁地介绍道:"这是蒙古族牧民办的饲料加工厂,这是蒙汉牧民合开的旅游饭店,这是蒙古族青年和汉民开的药店,这又是蒙汉牧民合营的度假村……" 我听着看着,眼睛突然转向山坡的松柏,风雪中,它们依然挺拔苍劲,生机勃发,郁郁葱葱。它们正是象征着党的事业,象征着山村牧民最基层的力量,象征着"改革开放"焕发出来的精神! "沙圪台"上水记 爬榆树位于五当召西十公里处的五当沟上游,是吉忽伦图苏木下辖条件较好的嘎查之一。 从石拐至固阳县最近便的大道穿村而过。春季,当你路经此地时,香飘四溢,花团锦簇的果园,大片翠绿平整的农田就展现在你面前。 但由于人多地少,农民增收缓慢,村北,有百十亩土地,却显得与这个村子很不协调,裸露的黄沙石子、杂乱的野草,凹凸不平的地表;这一切告诉人们这还是一处未经好好治理的旱地。 这地方叫"沙圪台",顾名思义,高而多沙也,由于地处风口,土壤逐年减少,地质越来越差,风调雨顺亩产不足百斤,一遇旱年,颗粒无收。过去人们只采取一些救急措施,高扬程提水上来,顺势浇灌,水土流失严重,费用大,不耐旱。 近年来,几十年不遇的大旱给人们敲响了警钟,农民们迫切要求改变现状,平地上水。 经测算,需投资5000元左右,集体没钱,受益村民集资困难,真是左右为难。 改革开放后,上级为民办实事、办好事,就从这件事做起,一件一件抓下去,马上行动。 早春的后山,乍暖还寒,最难将息。从西伯利亚和蒙古高原南下的寒流带着黄沙尘土,铺天盖地滚滚而来。路上的车辆行人稀少,但就在爬榆树"沙圪台"上,一行人抗风冒寒在测量工程。他们就是区苏木的领导。 经过半个下午的实地勘测,一个详细周密的工程方案形成了:从东侧的大井提水,通过管道一直输送至西头和北头,这样,不仅可使80余亩旱地变成水地,还可以浇灌大道西边的树木,经济效益至少可提高一倍,直接受益的有28户86人。 方案定下后,村委会发动村民挖沟整地,人们冒着春寒,在沙尘暴的肆虐下大干苦干。连续不停的沙尘把早先挖好的放管沟又填平了,只好再挖,尽快开通管沟,村民们早出晚归,中午不回家,与天斗、与地斗与沙尘暴抢时间争进度,提前十天开通管沟。 由于实际工程的扩大,原先计划的资金和塑料管件不够用了,重新集资又很困难。怎么办?来调研的主要领导当即拍板:一方面协调贷款,另一方面帮助解决管件水泵等。两级领导干部分头行动,在沙尘中日夜奔波。经过三天的操劳筹措,贷款解决了,管件拉回来了。苏木领导和村干部亲自动手带领村民下管组件,安装掩埋。为村民办了一件大好事。 春风化雨、 渠成水到 阴山北麓、黄河中上游的五当沟流域,群山环抱、沟壑纵横。这一带的农牧民世世代代在坡梁地上耕种、放牧,十年九旱,增收艰难。 清明刚过,在石拐区吉忽伦图苏木南十公里的山沟里,一辆灰色越野车由西向东缓慢的行驶着,颠簸的车后不时卷扬起团团土尘,不均匀地散布在山谷间。车里坐着石拐区委领导,到联系点前坝村,帮助村民完成一百多亩旱改水的管灌工程。 万事俱备,今天就要试水了。他们边走边谈,话题都是围绕着如何改变这一带的面貌、生态建设、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牧民的收入等。 车子在白菜沟后面的土坝上停下。区乡领导站在高处,再一次审视着这个自治区、国务院领导曾来过的地方。当年大搞农田基本建设修筑的梯田、石坝都历历在目,只是至今缺少水利设施。小旱减产、大旱无收。 历史和活生生的现实,又一次使领导们深深感到:水利确实是农业的命脉! 过后坝东行,山洪冲涮过无数次的乱石沟中,道路崎岖不平,拐过九曲八湾,就到了前坝村。 前坝村居住着六十多户、二百五十多人。东与土右旗耳沁尧乡小淖兔村隔河相望,水利条件比不上人家。全村一千六百多亩耕地,能浇上水的也只有百十来亩。每到旱年,村民们就发感慨:"要是有小淖兔的水利条件就好了"。 一九九七年,在实施"八七"扶贫攻坚"380"工程时,这个村挖修了一口大井。当时计划一水两用:一方面上自来水解决人畜饮水困难,另一方面把一部分旱地变成水地,但后一项因缺乏资金而中途搁浅,以后一直无力开工。 此时正值春节期间,在人们还沉浸于"肥正月"的安乐日子里时,苏木主要领导陪同区委领导来了。一到联系点,直奔大井和上水工地。面对平整缺水的土地,沉思良久,然后详细询问了工程情况,挖管道需多少工日,要多少水管,劳动力和资金怎样,完工后效益如何?乡村领导告诉他,这项工程可使120多亩旱地变成水地,人均水地就可达到一亩。每年至少可增产粮食四万八千斤,如果加上种植结构调整因素,直接产生的经济效益就在三十万元以上,而且会逐年增加。但目前还缺450米水管急需解决。 区领导当即拍板:由他负责协调补贴4000元,春耕播种前竣工。他还一再嘱咐苏木嘎查领导,一定要抓紧把这件事办好,让农民今年就收到实效。 苏木嘎查领导马上行动起来,组织劳动力挖管道。 人们冒着早春的严寒,顶着沙尘暴大干苦干。未解冻的土地一块一块地被挖开,条条管道一寸寸延伸。就在这时,区领导第二次来到工地。人们看到区领导风尘仆仆,如此注重农民的切身事儿,虽天寒地冻,心理却热乎乎的。 就在管道临近挖通的前2天,区领导第三次来到前坝村。当他们把四千元人民币交到村干部手中时,人们激动的热泪盈眶。这岂止是四千元,这是党的政策的闪光,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金桥,它的实际价值和在人们心中的分量,是难以数计的! 工程提前半个月竣工,于是有了本文开头的情景。 排优解难系民心 白彦龙嘎查地处石拐区最北端,与固阳县新建乡接壤,除脑包贝独贵龙有点水地,其余三个独贵龙都是坡梁地,一道山沟十几里,偏僻闭塞,自然条件恶劣,水源奇缺,二百来口人靠天吃饭,常年向温饱线上挣扎。 由区领导牵头,率老干部局、财政局等部门组成的工作队,一行五人进驻白彦龙嘎查,开展了"串百家门,摸百家情、解百家难,暖百家心"活动。他们与村民促膝谈心,让群众把想说的话说出来,想提的意见提出来。能答复的当场答复,能解决的就地解决,一时不能解决的说明情况,定期解决。对不合理要求,耐心细致地做好政策和说服引导工作。 摸清了情况,理出了头绪,就从村民最关心的"吃水难"问题入手。白彦龙五个自然村这些年共打了五眼机井,由于严重干旱,水位下降,仅有两眼勉强能用。区领导协调老干局、财政局领导筹资2000多元,对原有机井深挖整修,并配套了胶管、塑料管等设施,使四眼机电井全部正常运转,保证了600多亩土地浇灌,使大灾之年农业不受损失。 工作队又协同有关部门派出工程技术人员对八十年代投资后因资金不足而搁浅的半拉子工程——旱改水项目重新勘察设计,在各单位资金非常紧张的情况下,以节约办公经费,减少不必要开支挤出4000元,平整土地,开沟挖渠,配套设施,使60多亩旱地上了水,种上了晚秋作物。直接经济效益四万多元。 解决了旱改水问题,工作队又积极协助村民联系销售黄芪、土豆、羊绒等农牧产品,想村民所想,急村民所急,踏踏实实办了十几件好事。 为了增加农民收入,工作队和党支部、村委会一起筛选调整农牧产业结构项目。他们引进的土豆新品种每亩增收500多斤,扩大黄芪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80多亩,增收十五万多元,在大旱大灾之年把损失降到了最低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