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南达杰,这个名字对大多数人来说,可能有些陌生,但对藏族同胞们来说,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大英雄。 他,用生命守护着可可西里的每一寸土地,与藏羚羊偷猎者作不懈的斗争,被称为"可可西里无人区的保护神"。 01:昆仑山口的雕像 去美丽的西藏有4条路线,但最安全,最可靠,距离最短的是青藏公路,虽不及景观大道G318那样的雄伟壮丽,但它却经过了"鬼吹灯"里说到的昆仑山口。 而只要经过昆仑山口,大家都会记住杰桑·索南达杰,他的名字在可可西里已经成为一种信仰,以他为原型拍摄的《可可西里》,也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的反响。 1994年1月18日,在与盗猎者的搏斗中,不幸大腿中弹牺牲,那年春节,整个可可西里都沉浸在一片的寂静中,没有一声鞭炮响。 如今的海拔4768米昆仑山口,树立着索南达杰的雕像,很多路过游客和巡查队员,都在下车献哈达,缅怀这位为保护藏羚羊而牺牲的先驱。 02:杰桑·索南达杰是谁? 索南达杰的家乡是可可西里,那是一片看不到尽头的辽阔无人区,也是长江源头,至今还保留着青藏高原形成后的原始地貌。 这里的全年平均气温低于0 ,最低气温会达到零下40 ,氧气稀薄,氧含量只有平原地区的一半,被称为人类生命的禁区。 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异常恶劣的气候条件,也赋予这里独特的物种多样性:230多种野生动物和202种野生植物,加上远古的地貌,构成了让人叹为观止,也最为复杂的生态系统。 1954年,索南达杰出生在普通的牧民家庭,大学毕业后,他来到无人区工作。 那时的可可西里,是近百年来最黑暗的时刻,非法采矿,非法盗猎藏羚羊,短短的两三年之内,藏羚羊由原来的20万剧减到不足2万只。 他,不允许自己的家乡被这样的"魔鬼"如此破坏,为了守护好这片净土,守护好可可西里野生动物的最后家园,必须立马行动起来。 1992年7月,他组织了中国第1支反盗猎队伍,又称野耗牛队,以此来打击可可西里的盗猎行为。 资料图:野耗牛队 第1次进入可可西里无人区巡逻,队员们虽已做好了十足的准备,但过程的艰辛,还是把所有的巡山员给愣了一下。 为了尽快地完成巡护的任务,每天只睡4个小时,饿了啃一口干粮,渴了就抓一把雪,白天赶路,晚上大家挤在车里睡觉。 直到目睹了藏羚羊被杀的场面,所有队员泪眼蒙眬,一眼望去,到处都是剥了皮的藏羚羊,还有几只刚出生的小羊,正在寻找着母羊妈妈。 此情此景,看在眼里的巡护队员们,眼里饱含泪水,立马追了出去,不抓住这些"魔鬼",绝不收队。 在近两年里,索南达杰先后带队十二次深入无人区进行巡护,查获了8个盗猎团伙。 杰桑·索南达杰 1994年1月初,这是索南达杰最后一次进入可可西里,不知是预感,还是命运的提醒,他特意去县长和公安局分别借了手枪等武器防身。 最初的几天异常顺利,他们抓获了不少的盗猎者,为了防止意外的发生,收缴了盗猎者的武器,并全部把枪栓给卸了下来,统一放在了汽车的底座下面。 1月15日,队员们继续向前巡逻,来到了泉水谷的河谷,在宽广的河床上,又发现了很多的轮胎印,一定是不久前盗猎者在这里经过,很可能就在附近活动。 在这天夜里,他们又抓获了12人,缴获了多种武器,以及一整车的藏羚羊皮。 而在这些盗猎者中,有一人大腿受了枪伤,不断地在呻吟,还有一个人得了高原肺水肿,不停地咳嗽,再这样下去他们活不了多久。 索南达杰只能在五人的队伍里,挑了两人把病人先送走,并把最好的武器留给了其中一位押送人员。 被抓的盗猎者本来人就多,送走两人还剩18人,这也对之后的队员被偷袭埋下了伏笔。 盗猎者也在寻找时机,想着逃跑,根据后来被捕人员的陈述: 原计划想把索南达杰的吉普车油箱拧掉,等机油漏光了,索南达杰也就无法开车了,到那时他们就能趁机逃跑。 可惜一个晚上索南达杰都在守夜,盗猎者根本没有机会下手。 屋漏偏逢下雨天,在索南达杰行到太阳湖西岸时,乘坐的卡车两个前轮爆胎了。只能吩咐另两名巡护员加速前进,拦住前面的盗猎者车队,让他们停下来烧水做饭,再派车来接自己,和大家汇合。 可可西里的巡护车 因为一时大意,其中的两名巡护员,中了盗猎者的埋伏。 在索南达杰赶来之前,他们被盗猎者打伤并捆绑起来,等索南达杰赶来时,一排排的枪口已经对准了他。 索南达杰下车后,立感不妙,随着"叭叭叭叭"的声音响起,几番搏斗过后,大腿中弹的索南达杰寡不敌众,趴在零下40度的雪地上,已经没有力气反击。 最后冻成一副冰雕,被发现时,还保持着射击和拉栓的姿势。 影片里的索南达杰 索南达杰自然保护站 1996年,为了纪念索南达杰的巨大贡献,成立了以他命名的野生动物保护站。 时刻提醒人们保护自然环境的意识,向英雄致敬的同时,也成为青藏线上的一道风景。 如果你也经过青藏线,那么一定要在昆仑山口下车,对雕像缅怀,向英雄的索南达杰致敬。 索南达杰的雕像 03:藏羚羊的濒危,祸起于"沙图什" 沙图什,披肩界的天花板,有羊绒之王、纤维之王的美誉。 沙图什的发音来自波斯语,最早起源地在克什米尔地区,在唐朝玄奘游记中,也有"质地轻如纱"的记载。 藏羚羊经过长时间的进化,已经完全适应了海拔5千米以上的生活环境。 也正是这样的特殊地理环境,使得它们长出了特殊的羊毛,不仅轻盈还十分保暖,这给它们带来了灭绝性的灾难。 17世纪60年代,沙图什被一法国人带去了欧洲,因其质地柔软和价格昂贵等特点,在欧洲的上流社会备受欢迎,物以稀为贵,也逐渐成为上流社会身份和地位的一种象征。 早在印度的北部地区,沙图什就是作为传世的宝贝,如果女儿要嫁出去,沙图什就是嫁娶礼品中的昂贵嫁妆。 类似于我国古代的玉镯一样,被视为传家宝,由婆婆送给媳妇,代代相传。 沙图什取材于藏羚羊腋下的绒毛,只有人类头发的1/5粗细,一条披肩百克左右,十分轻盈,柔软到可以穿过一枚戒指。 当沙图什传入欧洲后,因为轻盈、柔软、保暖等功能,在上流社会的贵妇圈非常受欢迎。 一条披肩可以卖到5万美金,其身价可比黄金贵多了,但这是一种带着血腥味的美丽。 04:贩卖者编织美丽的谎言 藏羚羊毛以其高昂的价格,在业界被称为"软黄金",藏羚羊也曾被盗猎者屠杀98%,几近灭绝。 一开始,欧洲人并不知道他们购买的"沙图什",来源于无情的杀戮,因为贩卖者编造了谎言:羊绒来源于藏羚羊的自然脱毛。 而这一谎言,后来被国外一博物学家揭露。 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他在可可西里考察期间,亲眼目睹了这些偷猎者,利用藏羚羊在繁殖阶段"聚集"的习性,从而大范围围杀,手段异常残忍,看到之人无不愤怒。 很多小羊还在母羊腹中,就已经被无情地剥去皮发,随后皮发被带走,余下部分被随意丢弃。 满地的藏羚羊皮 在金钱和暴利面前,盗猎者大都会携带武器,开着大型卡车,一次作案甚至可以带走1000多头藏羚羊皮。 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截至上世纪90年代,可可西里等周边地区的藏羚羊数量,相比百年前已经急剧下降了90%;而且这样的盗猎行为,还有愈演愈烈的趋势,每年以2万只的速度快速递减;如果在这个时候,再没有人出来制止的话,5年之内藏羚羊就有灭绝的可能。 05:可可西里无人区的真正主人 可可西里如今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也赋予了更多的神秘性和神奇的色彩。 同样,也是充满灵性和信仰的土地,藏羚羊、藏棕熊、野生耗牛,在这些精灵肆意奔跑的背后,是一代代可可西里野生动物保护员的劳动成果。 索南达杰组建的"野牦牛队"队员回忆:巡山像进战场,每次巡护必须带武器。他们克服常人意想不到的困难,甚至付出生命的代价,谱写了可歌可泣的英雄赞歌。 无人区里的藏羚羊,藏野驴,野牦牛等野生动物,它们自始至终生活在这片神秘的土地上,它们才是可可西里无人区的真正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