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云南日报 匹河乡怒族传统民居"千脚落地"房 怒族是云南8个人口较少民族之一,也是怒江和澜沧江两岸的古老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福贡县、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和泸水市,其中福贡县是怒族最大的聚居地,分布在匹河、知子罗、老姆登、普乐、果课、木古甲、固泉及鹿马登等地。此外,在迪庆藏族自治州的维西傈僳族自治县和西藏自治区察隅县也有少量的怒族分布。 怒族主体居住在一个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一方面为他们提供了不受外族与野兽侵袭的屏障,但也束缚了他们向外扩展和发展的空间。因此,他们必然要在这样的生存环境中认识和利用自然,长期依靠当地有限的各种资源在抵御各种灾害中生存发展下去,并在应对灾害过程中,日积月累、逐渐形成和发扬、创新认识、利用和保护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的传统生态知识。这些防灾减灾知识对传承、发扬和丰富怒族的生态文化具有重要作用。 盛行万物有灵的自然崇拜 怒族传统上盛行万物有灵的自然崇拜,在他们看来,自然界中的日月、星辰、山川、河流、大树、怪石等一切现象和事物都有"神灵"存在,并支配着人们社会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因此它们都是必须崇拜的对象。像兰坪菟峨乡怒族一般会在树木枝叶茂盛的六七月份举办祭祀林木的山林节。大家聚集在一片被视为"神林"的树林前面参加祈求神灵保护森林的祭祀活动,以求能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免除森林各种虫灾、火灾等灾害,使林木长得树高干粗。又如福贡老姆登村现在依然有几棵枝繁叶茂、苍翠挺拔的大杉树,当地村民认为它们是神树,禁止砍伐、折枝,而且怒族知道森林中储存有水,可以源源不断地提供生活所需用水,因此严禁砍伐水源林,为了保证水的干净,水源林附近不能放养牲畜,这些做法都是朴素的生态保护观。 此外,老姆登村村民们还把环抱着村子的羊角山视为神山,因为在怒江地区,由于山高路陡,山石松脆,大风经常会把石头吹掉下来,威胁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而羊角山石质紧密,植被保护完好,既挡住了来自碧罗雪山的大风,也保证了石头不会掉下来,村民们认为之所以能够正常生产、生活,全仗这座山峰的庇护。所以出于对羊角山的崇敬,当地人甚至不敢在此山乱砍树木、乱丢石头,村规也约定神山内不得随意放牧,甚至不得在神山林中捡拾薪柴。正是出于对自然的敬畏,怒族有了许多乡规民约和禁忌,不仅体现了怒族人民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一面,客观上还保护了村落的山林和水土,保护了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同时也起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作用——部分具有特殊的科考意义和较高经济价值的稀有植物被保护了下来。 "神树""神山"以外的林木资源,怒族群众也有一套较为科学的管理和利用方式。怒族自古以来就是采取刀耕火种轮歇栽培的传统农耕生产生活方式,但怒族以往并不是对任何森林都进行刀耕火种轮歇栽培的,他们经常会选择树木不太粗大、土层深厚、水湿条件好的地方(怒族称之为火烧地)进行农耕生产。而其他没有耕作的森林可供砍伐木材建屋和砍伐薪柴取火,也可以去狩猎、去采集各种类型的森林食物,一定程度上也保护了当地的生物多样性。无论是轮歇栽培的农耕方式,还是林木资源的利用方式,都是怒族在充分认识土地肥力和林木资源以及严格的土地分类的基础上产生和不断实践得来的。此外,在其他耕作生产方面也具有这样朴素的生态思想。例如,兰坪兔峨乡怒族一般在当年清明节前后第一声春雷响起的时候,沿着春雷响起的方向开始水稻育秧,同时在播种时要举行祭祀仪式,即在秧田的田埂上,插一枝代表吉祥的桃花、一炷香,摆放一个鸡蛋、一坨米饭和一块肉祭祀天地,祈求水稻生长期间风调雨顺、无病虫害。田埂的修建主要是防止耕地水土流失,同时还能作为一个防火隔离带,将农田一个个隔断开来。近几十年来,随着国家和政府宣传和政策引导以及社会各界对森林重要性认识的普遍提高,怒族群众已逐渐认识到以往刀耕火种轮歇栽培的生产方式的局限性,开始改变对植物多样性利用与管理的观念与方式。部分怒族群众积极配合政府实施的天然林保护工程和退耕还林政策,他们会在以前的轮歇地中栽种速生的冬瓜树(具有固沙保土,增加土壤肥力的功能)和其他林果树木,以使森林得到快速恢复。这些变化体现了怒族对原来朴素生态保护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作为山地民族,狩猎也是怒族先民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怒族男子在出猎之前一定会祭祀猎神,并诵唱《猎神歌》,借此表达对猎神的感激和敬畏,以保佑他们的生产、生活能和顺美满。虽然《猎神歌》内容上反映的是怒族对猎神的感恩情怀以及对自然山川的讴歌赞美,但其实质上是对自然万物的感激和敬重,是尊重自然、善待自然的心理体现,反映了他们内心深处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愿望和意识。正如怒族认为被狩猎的动物是自然给予他们的馈赠,在狩猎过程,他们狩猎有度,不会对野生动物赶尽杀绝。例如带头的野牛,怒族人民不会去猎杀它,因为要防止牛群溃散,带头的野牛被杀后,牛群可能会面临灭顶之灾。挖掘怒族这种热爱自然、善待自然的理念,将有利于唤醒人们的生态保护意识,从而减少人们生产生活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丰富的民间医药学经验 在缺医少药的年代,怒族人民在与各种疾病斗争的实践中能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动植物药用资源,积极探索防病治病的药物,积累了丰富的民间医药学经验,并逐渐形成了各种有效用的传统医术、药方、药材和疾病防治办法等。像福贡县老姆登村的"怒苏人"便在漫长的历史中慢慢习得了辨别草药的能力,虽然有些草药他们并不知道其准确的名字,但他们能牢牢记下其功能。村中有人生病时,便会上山采摘草药配制药剂为其治病。 此外,怒族民间医生对于风湿类疾病有其独到治疗方法和经验。他们认为:风湿、麻木、腰酸腿痛、关节炎等都属于风湿病的范畴。治疗风湿病,除了针灸、推拿、热敷、外涂药酒、拔火罐、保健锻炼外,怒族民间医生还会根据自己的行医经验,充分利用当地生长的医药资源,就地取材,像鸡血藤、马桑、雷公藤、五爪金龙等祛风湿药材,并总结出自己的处方,提供给患者内服,为风湿病患者解除病痛。 保护和传承民族优秀生态文化 为了有效保护、传承和发扬本民族传统生态文化,营造良好生态环境,我们需要进一步促进怒族传统生态文化的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一是充分发挥其生态效益,助力当地生态产业全面发展,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二是大力发展具有民族特色经济林果产业,种植多种适合当地气候的林果,产品对外进行销售,对内进行农业观光园建设。三是大力发展集观光、休闲、娱乐与文化体验功能于一体的生态特色旅游业,将独具特色的民族生态文化、节日文化、建筑文化、饮食文化等与现代旅游业相结合,以旅游服务产业开发来保护和传承怒族传统文化的传播。事实证明,怒族群众在参与生态保护、生态治理和生态产业开发过程中,除了退耕还林得到生态效益补偿外,当地还有一批农户通过发展生态林业和林下经济产业成功转变为林业产业工人,他们不仅壮大了生态保护队伍,还走出一条能带领当地人民增收致富的双赢发展之路,使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建立起有利于怒族人民生存发展和自然环境相互协调、有利于传统生态文化的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有利于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全面提高的生态发展模式。四是加强当地群众的生态文明和防灾减灾教育。结合民族传统生态文化内容,积极在学校、社区、农村、机关单位等开展宣传教育。 作者:民族时报全媒体记者 高燕 整理 终审:杨燕明 责编:庞玉珍 本文来自【云南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