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型独特的双环万寿亭 姜宝君 从永定门北望,最吸引人目光的是巍峨的正阳门城楼。在永定门和正阳门中间,便是不久前修缮完毕的御道。御道东侧,有一座气势恢宏的古建筑群,那就是天坛。它是明清时期祭祀上天并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皇家祭祀场所。如今的天坛,仍以严谨的建筑布局和瑰丽的建筑装饰著称于世,它也是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场所。 2019年,随着天坛内丹陛桥以及双环万寿亭等重要建筑修缮工程的完成,天坛以更加迷人的姿态迎接世人。 近日,天坛原总工程师徐志长以及首开集团房修一公司的司彪经理,分别向记者讲述了丹陛桥、双环万寿亭等建筑的历史以及修缮时的诸多细节。 丹陛桥 丹陛桥 现场打磨石砖 年过八旬的天坛原总工程师徐志长,在天坛工作了四十多年。他见证了新中国成立后,天坛逐步恢复历史原貌的全过程。虽然已经退休二十多年,但他仍然时刻关注着天坛。徐志长开玩笑称,这么多年来,自己一直在"推销"天坛,传播"天人协和"的传统文化。 徐志长介绍,天坛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最初称为天地坛,用以合祀天地。明初,整座祭坛的主殿名为"大祀殿",祭祀天地间的众多神祇。 明嘉靖年间,天地坛改制成了由大享殿(类似如今祈年殿)和圜丘坛组成的天坛,最终经过清乾隆时期的修缮和扩建,形成了如今的规模。 不管是明代嘉靖时期的改建,还是清代的扩建,丹陛桥一直没有变动。在明初,丹陛桥就是天坛的中轴线,将两端的众多建筑群连接成为一个整体。 徐志长介绍,丹陛桥非常特色。它南北长360米,宽29米,北端高4米,南端高2米,高度差达到2米,因此,当皇帝祭天时,缓缓往祈年殿走,就有一种"登天"的感觉。丹陛桥的命名,也颇具传统文化特色。所谓"丹",即红,"陛"原指宫殿前的台阶,古时宫殿前的台阶多饰红色,故名"丹陛"。丹陛桥上有三条宽窄不一的石道,分别代表为神道、御道、王道,根据祭祀礼仪,最中间的一条白石铺就的道路是专供天帝神灵走的,因此被称为"神道",皇帝作为"天之子",只能走神道东侧砖砌的御道,而王公大臣就只能走西侧的王道了。 近年来,因为风吹日晒,丹陛桥也出现了破损。2019年,首开房地集团所属房修一建筑公司开始对丹陛桥地面进行修缮。面对有着600年历史的丹陛桥,工匠们采用了"剔补"的方式进行修缮。所谓"剔补",就是指哪块砖坏了,就把它剔掉,再换上用传统工艺、传统材料制作的新砖。 在修缮丹陛桥路面的过程中,工人们先对地面进行"地毯式"检查,了解每一块石砖的状况,然后将糟朽严重、陷下去3厘米的旧砖标上编号,然后对这些需要剔补的砖进行修复。在修复时,他们也极具耐心。剔补完一块,就请文物专家鉴定,符合要求了,再继续往下修缮,不符合要求,则重修再补。 司彪经理介绍,剔砖时需要非常细心。在剔的过程中,为了不损坏旁边的古砖,工人们都是从中间开始凿,然后一点点向外凿。等整块坏砖凿完之后,再取走碎石。补砖时,砖瓦工匠要根据这块砖窝的尺寸,现场手工砍砖、打磨,直到完全磨平为止。补完新砖后,还要在砖缝之间刷上桐油,增加砖块的强度,让石砖更耐用。 司经理说,这项工程最大的困难是工期特别赶。修缮工程于2019年5月份开工,本来是计划9月份完工,为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庆典献礼。但后来因为天坛承接了与庆典相关的重要任务,修缮工程必须在8月底完工。首开房修一公司只好加大人力物力,将工人分成昼夜两班,昼夜不停赶工,"夜班的工人,打着头灯施工。"而且在修缮时,还不能影响游人的正常游览。工人们只好分区进行修缮,修完这片区域再修下一个区域。 除了工期非常赶,当时还有一个特别的困难:正值暑期,天气特别热,工人们完全没有遮挡。大家发挥聪明才智,自创了一款移动遮阳棚:在遮阳棚下装上四组轮子,遮阳棚就能跟着工人走了,工人修到哪里,遮阳棚就推到哪里。 正是在工人们的辛勤努力下,首开房修一公司如期完成了还包括祈谷院(祈年殿、祈年门等建筑)、圜丘坛内外壝(wéi)及棂星门在内的建筑群的修缮。 有趣的是,在修缮圜丘坛时,大型文化体验类节目《遇见天坛》正好到此进行拍摄,首开的几位老师傅,还在节目中"露了一手",向全国观众展示了首开人在古建筑保养修缮等方面的深厚积累:他们从基础入手,介绍材料配置、工具使用技巧,并在现场展示了如何安装古建筑重要配件——兽首,他们高超的技艺也令人们大开眼界。 双环万寿亭长廊彩画 双环万寿亭 为每一块瓦编号 在天坛公园西北侧,有一座独特的建筑,它由一对重檐圆亭紧紧套合而成,结构紧严,造型匀称。它就是双环万寿亭。万寿亭原是西苑里的皇室旧物,根据资料记载,它是乾隆皇帝为其母祝贺五十大寿所建。 上世纪七十年代,双环万寿亭从中南海迁建到了天坛。徐志长介绍,这组建筑群在西苑时,本身是一个庭院,有万寿亭、方胜亭、扇面亭以及长廊等建筑组成。迁移时,这座木质古建筑群被完全拆除,所有构件移至天坛。为了严格按照建筑的原样进行恢复,负责修复的师傅们还到北京大学图书馆找到与这座庭院相关的资料及六张老照片。 经过数十年的风雨,这组建筑的瓦面出现了脱落,彩画也有损毁。2018年开春,首开房修一公司承接了双环万寿亭的修缮工程,经过他们的精心修缮,万寿亭再一次恢复了昔日的风采。 站在这座精美的建筑前,司彪经理告诉记者,万寿亭修复过程中,最核心的问题就是更换琉璃瓦。这些琉璃瓦不仅颜色少见,它的形制也非常特殊:瓦面下面大,上面小,而且还是两座园亭紧紧相扣,这就使得每一块琉璃瓦的尺寸都不一样。在修复瓦面时,首开房修一公司的师傅们,凭借多年的修缮经验,决定在每一块瓦上都做编号。这看起来是一个笨办法,但其实是最有效的办法:需要修补哪块瓦,就测量这块瓦的尺寸,再进行修缮。因此,双环万寿亭需要修缮的每一块瓦,都经过了师傅们的现场"放样"(即测量瓦的尺寸),根据这个尺寸烧制完成的新瓦,需要再按照编号进行替换。 除了尺寸要一模一样,新瓦还要烧制出和老瓦一模一样的颜色:孔雀蓝。这是一个非常细致的环节,首开的古建团队和合作的琉璃瓦厂进行了密切的沟通,在他们的严格要求下,瓦厂经过一次又一次的调试,最终烧出与实物一样的颜色。司经理说,仅是修缮瓦面这一项,工期就长达数月。 2019年,首开房修一公司还对整个建筑群的彩画进行修缮。司经理告诉记者,为了保护文物的彩画,文物局出台有相关政策,文物修缮时,彩画和文物本身要分开进行,彩画的修缮方案必须单独进行批复。因此,师傅们对彩画的修复也格外谨慎,而整个修复过程也是首开人"工匠精神"的体现。 首开房修一公司油饰彩画施工工长曹振铎讲述了彩画修缮过程中的细节。修缮之前,他们请来相关专家到现场进行多次论证。在这个过程中,他们非常幸运找到了一张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万寿亭的彩画照片,根据照片,曹师傅判断,这是传统工艺中非常少见的做法。为此,他考证了很长时间,确定这是极为罕见的"搭夫子"的传统工艺。然后他根据这种工艺要求做了小样,给专家审核。最终,他们结合万寿亭的尺寸和比例,并按照这种传统工艺的规矩,制定了修缮方案。 曹师傅说,考证彩画的工艺确实下了一番功夫,但他们在所不惜,"因为油画工最看重的就是规矩和传承。" 在修复彩画时,师傅们严格按照古代彩画的传统工艺进行制作,比如制作地仗(相当于彩画的基础层)时,按照"一麻五灰地仗"的工艺("一麻五灰"是中国古代建筑彩画地仗的基层施工做法),确保彩画基层的质量,并延长其寿命。 在双环万寿亭上,能看见亮闪闪的线条,这是按照传统彩画制作要求实施的贴金工艺。贴金箔是一项极为考验工匠们功力的环节。他们从苏州采购来库金(纯度为98%,含金比最高),制作金箔的师傅们,经过千锤百炼,将这些库金打磨成非常薄的金箔,彩画师傅再用金夹子将金箔贴在彩画表层,贴完后再用光油罩一遍金箔。听起来似乎很简单,操作起来却是相当不容易。 曹师傅回忆当年修缮彩画的细节,仍然感慨颇深:"贴金是个大活。"师傅们先要根据修补的图案,把金箔撕成非常小的细条,这些金箔又非常薄,人在呼吸间,就能把它吹飞了。如何让如此薄的金箔听从自己的"使唤",这就是师傅们的"独门绝技"。在贴金的过程中,还有一系列环节,需要掌握好手法,差一点过一点,都不行。 整个贴金环节,处处都能体现师傅们的工匠精神以及尊重传统工艺老规矩的意识。曹师傅讲述了一个小细节,师傅们使用的金夹子都是自己做的竹夹子,"自己做的夹子,适合自己的手型,适合自己的受力点,贴的时候更‘趁手’。" 在首开工匠们严苛的制作工艺下,双环万寿亭建筑群的彩画恢复了往日的色彩,这座建筑群也变得更具神韵。再加上此后不久,丹陛桥、圜丘坛等古建筑群的修缮,天坛公园以全新的面貌向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献礼。 本版图片 宝君 摄 【来源:北京晚报】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