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10日 北京 国家博物馆 北京出差,忙里偷闲去逛了一次心心念念的国家博物馆。酒店在王府井,从东四沿着东交民巷以前的使馆区慢慢得走,想象着1900年义和团在这里忙活了两个多月,10万多人居然就没有打下来。慈禧"老佛爷"就住在近在咫尺的紫禁城内,估计天天都能听到枪炮声,不知道她这两个月是怎么过来的,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她这两个月过得不会踏实。 进入天安门广场要安检了,站在人民英雄纪念碑前看天安门,心中会自然涌起一股豪情,这就是发自内心的爱国之情吧。 这几年在全国各地出差,只要有时间,都会去逛一下当地的博物馆,特别是省级的博物馆。国家博物馆的藏品基本上在各地博物馆内就是"镇馆之宝"级别的文物了。那天在朋友圈发了九张照片,都是代表中国历史进程的文物了。 第一张是新石器时代人面鱼纹彩陶盆。这是1955年出土于陕西省西安市半坡,为新石器时代前期陶器,多作为儿童瓮棺的棺盖来使用,是一种特制的葬具,它是仰韶彩陶工艺的代表作之一。新石器时代人面鱼纹彩陶盆,高16.5厘米,口径39.8厘米,由细泥红陶制成,敞口卷唇,口沿处绘间断黑彩带,内壁以黑彩绘出两组对称人面鱼纹。 第二张是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玉龙,这是是新石器时代的玉器(祭器礼器),于1971年出土于内蒙古自治区翁牛特旗三星塔拉遗址。玉龙墨绿色,高26厘米,完整无缺,体蜷曲,呈"C"字形。吻部前伸,略向上弯曲,嘴紧闭,有对称的双鼻孔,双眼突起呈棱形,有鬣。龙背有对称的单孔。龙身大部光素无纹,只在额及颚底刻以细密的方格网状纹,网格突起作规整的小菱形。玉龙由墨绿色的岫岩玉雕琢而成,周身光洁,头部长吻修目,鬣鬃飞扬,躯体卷曲若钩。造型生动,雕琢精美,被誉为"三星塔拉红山文化玉龙",也称为"中华第一龙"。 第三张是象首耳卷体夔纹青铜罍,这是一件西周早期的青铜器,1980年在四川彭县竹庄出土。它是一件容器,有盖,直口,方唇,双耳,圈足。盔形盖,饰四鸟形突棱,突棱恰成夔鼻。盔形盖中饰夔龙,肩部饰立体长鼻象双耳,双耳间各铸一立体卷鼻象首。肩上中间为一蟠龙,两边间以夔纹。腹部为卷耳大眼之夔龙,通体以云雷纹为地。器身的卷龙纹、牛纹等是周人的代表性装饰纹样。它出土于四川,表明中原文化与蜀文化在西周初年就有很好的交融和交流。 第四张是四羊方尊,它是商代晚期青铜礼器,祭祀用品。1938年出土于湖南宁乡县黄材镇月山铺转耳仑的山腰上,现属炭河里遗址。四羊方尊是中国现存商代青铜方尊中最大的一件,其每边边长为52.4 厘米,高58.3厘米,重量34.5公斤,长颈,高圈足,颈部高耸,四边上装饰有蕉叶纹、三角夔纹和兽面纹,尊的中部是器的重心所在,尊四角各塑一羊,肩部四角是4个卷角羊头,羊头与羊颈伸出于器外,羊身与羊腿附着于尊腹部及圈足上。同时,方尊肩饰高浮雕蛇身而有爪的龙纹,尊四面正中即两羊比邻处,各一双角龙首探出器表,从方尊每边右肩蜿蜒于前居的中间。据考古学者分析,四羊方尊是用两次分铸技术铸造的,即先将羊角与龙头单个铸好,然后将其分别配置在外范内,再进行整体浇铸。整个器物用块范法浇铸,一气呵成,巧夺天工,显示了高超的铸造水平 ,被史学界称为"臻于极致的青铜典范",位列十大传世国宝之一。 第五张是战国时期的青铜缶,它于1978年出土于湖北省随县擂鼓墩1号墓,是战国时期曾国的物品,高124.5厘米、口径48.4厘米。缶盖上有4个环钮,盖用环链扣在肩上的龙形拱钮上。腹部有4个环钮,大概是供移动时捆绑绳索所用。缶的颈和下腹部饰有蟠虺纹组成的蕉叶纹,其上为3匝蟠虺纹,颈部有"曾侯乙乍持,用冬(终)"的铭文,表明它是曾侯乙王室所用的大型储酒器。这是目前 中国 发现的最大铜缶,也是战国时期最大的铜器。这件青铜缶采用分段铸造再拼合的工艺,器身分两次铸接,即先铸上半截,再铸下半截,从内壁上可以清楚的看到接合处有凸起的箍带。器表有四条纵向接范的痕迹,由于范块结合不整齐,所以上下的范痕线不在一条直线上。器耳和钮是单独铸造然后拼接上的。多范合铸技术代表了青铜时代范铸法技术的高峰,这种工艺的熟练应用为大型精美的青铜礼器铸造提供了前提。曾国是一个姬姓小国,战国时期为楚国的附庸国,与楚国的关系极为密切。曾侯"乙"在位时间是公元前453年-前433年,被称为曾国的"中兴之君"。 第六张是秦兵马俑。国博的秦兵马俑展厅是两人一马,后面则是秦兵马俑的实地照片。秦朝留存至今最著名的文物,当然是西安的兵马俑和铜车马。秦兵马俑的雕塑技艺和雕塑手法极其精致,每一件都精雕细刻。大到身体结构,小到须发眉毛,都雕刻的一丝不苟。秦代工匠在雕刻技法上,把圆雕、浮雕、线刻有机地结合,对细部做了精细的刻画。如武士俑的铠甲,甲片的叠压关系和编缀方法被表现地清晰明了。在面部细节方面,制作者没有拘泥于刻画毛根出肉的真实,而是借用夸张手法,把一些细节塑造得有角有棱, 比如说俑的眉毛和胡须,有的竖起、有的翻卷起来。这种夸张使人并不感到意外和失真,反而有助于人物精神、气质的表现,使其个性十分鲜明,诚挚地、逼真地再现了秦军的形象。2019年我才去了陕西历史博物馆和秦兵马俑博物馆,真正领略了当年秦汉的波澜壮阔。 第七张是东汉击鼓说唱陶俑,它于1957年出土于四川省成都市天回山东汉崖墓,为东汉明器。东汉击鼓说唱陶俑高56厘米,以泥质灰陶制成,头上戴帻,两肩高耸,着裤赤足,左臂环抱一扁鼓,右手举槌欲击,张口嘻笑,神态诙谐,动作夸张,活现一俳优正在说唱的形象。东汉击鼓说唱陶俑被称为"汉代第一俑",是一件富有浓厚民间气息和地方风貌的优秀雕塑作品,属国家一级文物。 第八张是东汉的石天禄,出土于河南洛阳西郊,颈背阴刻"缑氏蒿聚成奴作"七字,表明是缑氏(今河南偃师 )蒿聚村工匠成奴作所作。天禄辟邪是东汉时期立于墓前的神兽,常与辟邪配对。 第九张是西周的大盂鼎,于清道光年间(公元1849年)出土于陕西郿县礼村(今宝鸡眉县常兴镇杨家村一组,即李家村)。它是西周早期青铜礼器中的重器,因作器者是康王时大臣名盂者而得名,与之同出的小盂鼎已佚。大盂鼎器厚立耳,折沿,敛口,腹部横向宽大,壁斜外张、下垂,近足外底处曲率较小,下承三蹄足。器以云雷纹为地,颈部饰带状饕餮纹,足上部饰浮雕式饕餮纹,下部饰两周凸弦纹,是西周早期大型、中型鼎的典型式样,雄伟凝重。器内壁铸铭文19行291字,记述了周康王二十三年九月册命贵族盂之事。 这个鼎的收藏故事有点曲折,它出土后,被贩卖至文物市场,清朝道光时期的岐山首富宋金鉴把铜鼎买下,因为器形巨大,十分引人瞩目,鼎很快被岐山县令周庚盛占有,他把鼎转卖到北京的古董商人。宋金鉴在考中翰林后出价3000两白银又购得了宝鼎,在他去世后,后代以700两白银卖给陕甘总督左宗棠的幕僚袁保恒,袁深知左宗棠酷爱文玩,得宝鼎后不敢专美,旋即将大盂鼎献给上司以表孝心。 咸丰九年(公元1859年),左宗棠遭朝廷议罪。幸得时任侍读学士的潘祖荫援手,上奏咸丰皇帝力保宗棠,且多方打点,上下疏通,左才获脱免。潘乃当时著名的金石收藏大家,左宗棠得大盂鼎后遂以相赠,以谢当年搭救之恩。此后,大盂鼎一直为潘氏所珍藏。虽然也时而有人觊觎此鼎,但毕竟潘氏位高权重,足可保全大鼎无虞。至潘祖荫故,其弟潘祖年将大盂鼎连同其它珍玩一起,由水路从北京运回苏州老家。大鼎作为先人故物,睹物思人,弥显珍贵,堪为传家之宝,不轻易示人。 民国初年,曾有美籍人士专程来华找潘氏商谈求让大鼎,出价达数百两黄金之巨。但终为潘家所回绝。三十年代中叶,国民党当局在苏州新建一幢大楼。党国大员忽发奇想,要在大楼落成后以纪念为名办一展览会,邀潘家以大鼎参展。以图无限期占有大鼎。然此拙劣伎俩为潘氏识破,婉言拒绝了参展。 1937年日军侵华时,苏州很快沦陷。国将不国,人命难保。此时,潘祖年已作古。潘家无当户之人,皆妇孺。英雄出少年,当此危难之时,潘祖荫的侄孙潘承厚、潘景郑等商定将大鼎及全部珍玩入土保全。经反复遴选,决定将宝物藏于二进院落的堂屋。这是一间久无人居的闲房,积尘很厚,不会引人注目。主意已定,潘家人苦干两天两夜才将全部宝物入藏地下。又将室内恢复成原样。整个过程除潘家人以外另有两个佣工和一个看门人参与其中,均被反复叮嘱要严守秘密。此后不久,潘氏全家即往上海避乱。潘宅一时竟成了日军搜查的重点。经过反复的搜查并挖地三尺均无所见,日军也只得作罢。日军占领期间,潘家的看门人曾几次盗掘了若干小件的珍藏,卖给洪姓古董商人。但大鼎过于沉重,无法搬动,得以幸免。 光阴荏苒,在历经十余年战乱之后,中国解放了。潘家后人见人民政府极为重视对文物的保护,认为只有这样的政府才可托付先人的珍藏。全家商议后,由潘祖荫的孙媳潘达于执笔,于1951年7月6日写信给华东文化部,希望将大盂鼎和大克鼎捐献给国家。同时也希望将两件大鼎放在上海博物馆展出。7月26日,文管会派专员在潘家后人的陪同下赴苏州,大鼎得以重见天日。为表彰潘达于的献宝壮举,华东文化部于10月9日举行了隆重的颁奖仪式。1952年上海博物馆落成,大盂鼎藏入此馆。1959年,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现中国国家博物馆)开馆,上博以大盂鼎等125件馆藏珍品支援,从此大盂鼎入藏中国国家博物馆。 走走停停,整整逛了六个小时,才算走马观花般逛完了整个国家博物馆。据说有文物爱好者用了整整三个月,天天来这里,认真观赏每件文物,做了扎实的笔记,才算对国博的文物小有了解。我在2020年计划用半个月时间走一下北京的大街小巷,主要看看名人故居和博物馆。没想到疫情居然肆虐全球已经两年了,还是未见好转,只能悻悻作罢。待到明年春暖花开的时候,但愿疫情能暂告一段落,想着能在胡同走走,再逛一次国博,再次感受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风采。 PS: 文中关于文物的详细描述,大多数来自于国家博物馆关于该文物的详细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