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贾军平 这些年,攀登过商州很多山,唯有麻街大悲岩一直盘踞在心里,从未到达。所以,留下了一个心结,时不时蠢蠢欲动,总想攀登这座让人敬畏的山。 对大悲岩山的了解,除过当地的一些传说之外,更多是基于阅读了对民间文化颇有探究的闵天良老师的文章,他对大悲岩的地理特点和人文历史比较翔实的解读,激起我攀登这座山的欲望。 正好,人文麻街周末组织了一次大悲岩实地探秘采风活动,我们一行20人一大早就结集安山驿,在当地一位七十多岁老向导的带领下,正式向大悲崖山出发。 在我以为,旅游、探险、攀登、说大了就是完成一种心愿,获得意志和生命的真实体验,说小了,就是走路,是长途跋涉,通过一路所经历的不同感受,领悟人在旅途那种自由快乐的心境,在山水鸟鸣里,释放平日在市尘积郁的沉腐和污浊之气。当然,也会在一路上经历的艰难惊险,面对危险的惊魂场面里,找到那种刺激和心跳,享受轻舟已过万重山的释放。 站在安山驿,在向导的指引下仰视远方那神秘莫测的大悲岩。但见一尊睡佛在天地间,被若隐若现的云雾依偎着,呈现出神秘莫测的威仪之势。雨后的五姊妹山翠绿欲滴,出脱的灵秀俊俏,像五位仙女,经过了梳洗打扮,提眉粉黛,婀娜多姿地张开眉眼,欲笑还羞地出现在我们眼前,迎接一场春雨过后有缘人的造访。 想到今天就要一步步地接近这人间福地,可以在大慈大悲的观音菩萨面前,观赏灵崖松舞,聆听松涛竹鸣,悲悯人间沧桑,为天下美好的事物祈福祷告,为家里的亲人祈求平安,心就不由躁动起来,随即问向导:攀登上山需要多长时间?向导说,大约需要四个多小时。 四个多小时!可见路途崎岖遥远,也不是很容易攀登。不过,风光美景在险峰,再远再长的路,都会被双脚的坚韧丈量出它的长度,再高再险的山,也会被攀登的意志征服它的高傲。可谓心之所诚,意之所坚,志之所坚,步之才能所达啊! 就这样,大家谈笑风生,轻松惬意,似乎没有把高耸入云的大悲岩放在心上。置身在这种快乐的气氛中,连我这个经常登山的人也一时受到感染,竟忘了平时在登山前养成的习惯,站在山下,仰望着大山的主峰默默祈祷,由内心升起由衷的虔诚和敬畏。 这时候,发现20人里有四位年龄四十岁左右的美女,有十四五岁的两个一脸稚气的中学生,更让我惊奇的是还有一位大约五岁的小朋友。他比谁都高兴,活泼可爱地跟在妈妈身后。还有一位年近七旬的长者,其余多是中年人。我暗暗为由妇女儿童,老中青组成的登山队的英雄气概所佩服,但同时又想到此时,伟岸高耸的大悲岩,俯视着脚下这群太过业余的登山队,会不会哈哈地地笑出声,质疑我们小瞧了它,然后用一路的艰难险阻来阻挡我们攀登的脚步,检验我们的真诚,考验我们的意志呢? 在平路上不觉什么,跟着老向导上了几个坡坎,走了几个弯道,脚下就不是那样轻快,时不时就有人发出尖叫,跌到在路上。于是,大家都很谨慎,每一步都要小心翼翼。我们沿着一条叫年沟的路向上攀爬的。说是沟,其实就是两座山底部形成的一条小溪,向导说顺着水走,藤蔓荆棘少,也不会迷路。又指着那位5岁的小朋友说:"还是不敢让孩子上去,路会越走越艰难,娃娃肯定耐不下来,不安全。" 其实,孩子妈妈知道孩子是凭一时的好奇,闹着要上山。劝了几次都不行,甚至还让别人旁挑侧击地哄孩子说再往前面走就会遇见很多狼,想吓退孩子。谁知这个孩子竟然意外勇敢,攥着小拳头,睁着大眼睛,一脸懵懂可爱地说他不怕狼。尽管大家都很担心,但孩子妈妈却胸有成竹地对大家说不用担心,她知道怎么办,说完又拉着孩子跟着队伍往前走。 沿着山溪汇成的小河,走在河床沙石上,高一脚,低一脚的前行,队伍中的有些人干脆折个树枝当做拐杖拄着走。我发现两位中学生步履开始蹒跚,额头慢慢冒汗,而刚才还拉着妈妈手走路的小朋友已经蔫了下来,不小心跌了一次爬起来,又坚持了一段路后终于抬起头撅着小嘴,告诉妈妈他走不动了,妈妈笑着说那咱们下山去,等着他们回来好吗?小朋友点着头,妈妈又补充了一句:今天你是最棒的,等你长大了,咱们再来登山。 看见这位小朋友被妈妈抱在怀里,向大部队招手再见,我突然感到这是一位很睿智的妈妈,教育孩子很了不起,有自己的一套方法。孩子显然是童心未泯,不知天高地厚,大人心里明白,心中有数,但不说破,把陪太子读书演变成陪孩子走路,让孩子从小就接近真实的生活,面对脚下的困难,知道怎样选择,孩子的事情让孩子做主。这对孩子以后走更远的路大有好处。如果一开始就拒绝否定孩子,不让他走人生这一段路,那么,就给孩子的精神世界留下了一点遗憾,就打压了他的天性,对塑造孩子人格也非常不利。 孩子止步,让我对爬山有了新的认识。人生的有些路必须要自己来作出决定,别人代替不了。感觉力不从心,危机四伏,就要有张有弛,养精蓄锐,不敢盲目乐观自大,埋头走到天黑,最后身遇困境。如之前所料,随着山势的提高,路越来越难走。严格说,脚下慢慢也就没有了路。这时,我们一行好像是被两山挟持着,一会儿在长满茅草和布满苔藓的河床上行走,一会在满是荆棘藤蔓和整片树林里穿行。手上沾满了污泥,脸上被荆条抽出了血印,头发被汗水打湿又被树枝茅草挂乱,身上的衣服凌乱起来,在大悲岩的腹地,实在无法顾忌尊荣。再也不像开始登山时那样说笑自如,步履轻松。一个个上气不接下气,没有气力。 终于,又有一个人说他膝盖疼痛的支撑不下来了,顺势坐在地上揉着疼痛的膝盖。休息了一会还是不行,只有很遗憾地告诉大家说,这条腿之前做过手术,平时登山走路一直没有感觉,今天来登大悲岩,实在没想到路这么崎岖,才走了一半路,就坚持不下去了。 望着居高临下的大悲岩,谁知道后面的路还有多么的艰辛。看着这个人转过身,带着遗憾返回时,每一个人的心里都很复杂,无语的和他挥手再见。这时,天上云缝里的太阳也挤出来,好奇地打量着已经是汗流浃背,一身疲惫的我们。高高的大悲岩,俯下身子看着狼狈不堪的我们,浮现出一丝狡黠的笑。 看着他下山的背影,我想,能在困难和危险到来之时迅速做出决定的人,也不失智者的风采。在特定的环境下,在大自然面前,在眼前的大悲岩,人的力量其实也是非常渺小的,所谓人定胜天,只是精神世界的法宝,在现实面前,我们还要抱着敬畏的心面对皇天后土,面对宇宙苍穹。 人要和大自然相依为邻,和睦相处,要遵循科学发展观,根据实际情况做出明智的抉择才能利己利人,造福后代。 那个特殊的年代,在麻街曾留下"暂断东岭,造田百亩"的豪言状语,但是,那时候物资匮乏,靠架子车,人工担挑,全民会战,东岭依然没有斩断,只是被腰暂。好在及时醒悟,才没有造成更大的劳民伤财。放在现在,别说一个东岭,就是两个东岭,也会被机械化的轰鸣夷为平地。 可见,实事求是,急流勇退,俯首陈臣,苦海无边,回头是岸。这些警句佛言,绝不是宣扬无为和退让,更多的是教化人在生活的旅途怎样思考,怎样走路,怎样做出客观的抉择。 20人的队伍,剩下了16人,可这16人并不都是兵强马壮。一行人再没有谈笑风生的气力,一个个猫着腰一步一步地向上爬。四位美女早已花容不在,脸上交织着汗水,身上挂满了枯叶灰尘,一身疲态。特别是麻街中学的那位美女教师遇到了难题,她的儿子这时候精力枯竭,坐在一块石头上再也走不动了,不停地央求她带着他下山。 可是路都走了一多半了,就要到达山顶了,回过头下山,在长满苔藓的乱石中行走,下山的艰辛不亚于上山的难度。这时候,妈妈的鼓励,同行人的帮助,一路上你拉我推,让这个孩子大受鼓舞,咬着牙度过了人体的极限。经过休息补充水分,大家一再鼓励,他增强了信心,重新走上了更艰难的路段。 最忙的还是活动组织者郭建辉,多次清点人数,生怕把谁丢了。还有麻街齐塬和自愿村的两位年轻的村支书,他们作为东道主为大家提着水和食品负重前行,还要拉这个,推那个,比谁都累,不由联想到他们在村上一定是任劳任怨,心系群众的好干部。 大悲岩啊,简直都把人能爬哭。望着刚才还要哭鼻子的中学生,这时可怜的弯下腰脚手并用,昏头昏脸的跟着大人往上爬,让人着实有点心疼。 我想,人生的有些路是要靠亲情呵护,朋友的支持,和对的人同行,有了这些才能闯过难关到达终点。在困难的时候再坚持一下,就会有一步两重天的惊喜。 我随之想起了关于路的很多名句,比如,世界上本来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往往只有几步…….这些,都是教人如何走路,如何处世,而今天大悲岩的艰苦攀登,让我对人生如何走路有了新的理解。" 我们先去看看右边山崖下的求雨洞,再回来就马上要到大悲岩庙上了,"老向导的话,在向导的带领下,大家相互搀扶着匍匐前行,有人滑倒了,大喊大叫着抓住树枝爬了起来,带着哭腔说今生没有走过这么难的路。 为了缓解疲劳和紧张,那位网红商州神偏站在高处说了个段子,逗乐了大家。我第一个攀上了求雨洞。发现这是一个很开阔的洞,大约有一分地开外。洞里冷飕飕的,一股凉气逼过来带着寒意。我发现洞壁还挂着薄冰,洞底是一块长得像人的咽喉一样的钟乳石,从它的两边溢出了一股泉水,把整个洞渗透一湿,然后沿着暗道流向洞外,这是年沟小河的一处源头。过去天干旱时,老百姓就抬着供品,到洞里求雨,所以此洞就叫求雨洞。站在空旷的洞里,大喊了一声,这声音瞬间形成回声传了出去。与此同时,洞顶的石缝中忽的一声飞出了一只猫头鹰,在洞的上空盘旋了一圈后突然飞出洞,落到对面的丛林中。 猫头鹰是神鸟,会给求雨洞带来神秘的色彩。我们要接近神的福地,就要触摸到一片佛光,照亮心中的愚钝,迎来紫气祥瑞了。 马上就要见到供奉着大慈大悲的观音菩萨的神坛,心里开始激动起来了。这时候,都爬进了这洞天福地,一个个喘着粗气,环视着洞里的天地,连声称奇。大家一起合影,休息了一会,然后听向导说,出了洞,沿着侧面的斜坡往上爬大约500米,就是大悲岩的山顶了。不过,这也是最难最陡的一段路了。 终于就要到山顶了,我赶在了向导的前面,沿着他手指的方向向上爬。这段路的确出奇的难走,坡度大,脚下多是沙石,容易打滑,也没有树木藤条可抓,只能寻找一窝窝茅草用手抓紧。 很多时候都是趴在地上休息,不敢回头看,只有脚腿并用,一步步地往上爬。我费劲九牛二虎之力,终于接近顶峰了,这时慢慢回过头来看身后的同伴,发现大家几乎都是趴在地上,每走一步都相当困难。 这时候,看着眼前的情形,不由想到了上甘岭战役,想到了红军长征爬雪山过草地,第一次在大悲岩领教了登山的艰难。这时候,郭建辉看到这段路的确危险,几个人趴在地上腿都在颤,为了安全,立即做出决定,让后面人不要向上爬了,就近操山粱上比较平摊的路返回。同时嘱咐我们爬在前面的四个人要注意安全,随后在山梁处汇合。 我终于爬上了大悲岩,一屁股坐在大青石上看着向导在身后推着作家段红芳向上爬。段红芳满脸汗水,头发帖在脸上,有了欲哭无泪,死去活来的感觉。心想,这个曾在麻街闯王寨上翻沟溜渠,放过牛羊,打过猪草的放牛娃,也开始叫苦不竭了,可见,这大悲岩绝对不是一座简单的山,通往它的路堪称天路一点不为过。尽管闵天良老师身体素质好,经常户外活动,但跟在向导身后,也是大汗淋漓。 在大悲岩下,人欲哭无泪。但人生的有些路还得自己走,谁也代替不了。最困难的时候不能心生退意,下山比向上攀登更危险,一旦一脚踏空,后果不堪设想,没有退路,只有狠命往上爬!一路上虽然艰苦,但我都没有惧怕,但这500米的攀爬,着实让我折服了!我从心里敬畏这座佛教神山,是咬紧牙关,用尽洪荒之力,攀登上来的。 山顶地势很平谈,大约有四份地,地形为巨大的岩洞,里面的石桌上供奉着观音菩萨的画像,还有一些供品。岩洞北边是一堆相连的巨石,横七竖八地卧在前方,据说是岩洞塌方所致。向西就是我们攀爬上来的大悲岩。向下一看万丈高崖,让人后怕,实在不敢不相信是怎样沿着这天路上来的。 山顶空旷的吓人,对着远处的群山大吼一声,树丛中一只羊鹿受到惊扰,忽然跳出来,翘起白色的尾巴,跑进远处的树林,一些看不见的鸟儿,发出稀奇古怪的叫声让我顿时感到了大悲岩的神秘。 老向导坐在观音菩萨像前,饶有兴趣地对我们说,过去大悲岩山上有座庙,庙里供着观音,有几个和尚每天按时敲响观音殿里的一口大钟,让麻街方圆都能听到洪亮的钟声。据说这里的观音灵验四方,为百姓祈福送子,功德无量,前来朝拜的人络绎不绝,常年香火不断。 关于大悲崖山的历史文化文献里有记载,我不再重复了。让我感叹的一行20人登山,最后只有4人爬上了大悲岩。一路的艰辛和磨难让我联想到了西游记唐僧取经,人生每个人都要沿着自己的路走,要走好每一段实在不容易,和志同道合的人,有缘的人一同行走,是人生的一大幸事。走好每一段路上都非常重要啊!同时,那两个中学生今天走了一次不同寻常的天路,这将是他们一生的最难忘,最有意义的精神财富。 韩飞是一位有情怀的企业家,一直想开发这座富有传奇的佛教名山,我建议首先要给这座山正名,让佛教大慈大悲的思想成为商於古道文化的一个补充,使安山驿开发增添一处文化亮点。什么戴百年、戴北牙、睡佛山,都没有本来的大悲岩更有文化底色。 一天都在走路,一直和路较劲,和路作战。谁知返回时,我和阶运兄带着两位美女,竟和大部队走散,误入一处树林。我们只好攀着树,拽着草艰难的下山。在光秃秃的陡坡地带,人几乎是贴在山坡,一直遛到缓坡地带,再一次和路发生了摩擦。 我好不容易下山了,阶运还照顾着爱人在小树林里艰难的行走,等他们下山和我们聚到一快,在一处清凉的山泉里洗完脸,我随即给他们拍了一张合照后,才有了彻底逃生的安全感。和强者同路是一种快乐,和弱者同行会感到温暖。我们相互搀扶着终于走上了平坦的坡梁。 回过头再望一眼通往大悲岩的天路,心里五味杂陈,没有力气说话,让我对人生的路有了新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