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游古都游走正阳门南中轴线时突然知道了一个新了知 明城墙遗址东南角楼处的券洞让我怎么也没想到,我曾经穿过这个券洞登上东南角楼,而这个券洞却是当年穿过中国最早轻轨铁路 北京环城列车的券洞,真是京城处处有历史啊。 券洞 一种建筑结构。简称拱,或券,又称券洞、法圈、法券。它除了竖向荷重时具有良好的承重特性外,还起着装饰美化的作用。其外形为圆弧状,由于各种建筑类型的不同,拱券的形式略有变化。半圆形的拱券为古罗马建筑的重要特征。 环城铁轨穿过券洞 图自群学 这里是明城墙东南角楼,京奉铁路从城墙处新开了豁门。右侧建筑为站房,左侧穿过券洞的铁路为京师环城铁路。 这是明城墙 它的南侧是内二环 他们的中间位置也就是现在的绿地就是京奉铁路线 摄影徐杰 1915年4月 ,为改善城市交通与煤炭和粮食运输,当时的交通部总长朱启钤向袁世凯呈送《京师环城铁路勘定路线并修改瓮城情形绘图呈请钧鉴文》,提出修筑京师环城铁路。当时的京张铁路起点为西直门,顺着城墙向东延伸经过德胜门、安定门折向南方,经过东直门、朝阳门,到达东便门后与京奉铁路接轨,而后直达正阳门东站。这是中国第一条城市铁路,全长12.6千米。 1954年7月 ,为了减少京师环城铁路对城市交通的影响,北京市政府封闭了德胜门站、安定门站、东直门站和朝阳门站。 1971年8月 ,这条存在了 55年零7个月 的京师环城铁路被 全部拆除。 在这里我们注意到,京师环城铁路终点为正阳门东车站,他在哪里那? 北京正阳门城楼的东侧现在有一座欧式风格的老建筑,它,就是北京火车站、前门火车站,曾经的"京奉铁路正阳门东车站",始建于1903年,1906年正式启用,一直用到1958年【这一年的二月我刚刚出生】。京奉铁路正阳门东车站存续了55年。 也许我们很多的人都看到这座建筑,也都知道他是火车博物馆,是否我们脑中存有火车站的模样,现在的年轻人估计想不到,一百一十九年前车水马龙的前门地区确实有座火车站!而且是两座。还有一座正阳门西车站,但西站现在没有任何遗迹存留了。 难得的西站留影 影自个人图书馆 难得的西站留影 影自个人图书馆 1900年庚子国难后,英国侵略者为了军事运输需要和加强对北京城的控制,强行将铁路从永定门延伸到了大清朝统治者的眼皮子底下—正阳门。 只不过,当时的车站连站房都还没有建好,正式竣工并开通使用则是1906年的事了。建成后的车站是当时全国最大的火车站,车站站房建筑面积3500平方米,站内三座站台,长度377米,候车室总面积达1500平方米。它也因此而成为了当时中国最大的交通枢纽。 正阳门东车站自打建成那天起就一直担负着北京的交通重任! 解放后它曾一度改名为"北京站"。直到新"北京火车站"正式投入使用后,正阳门东车站才退出历史舞台。 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北京修建地铁时,正阳门东车站没有像其它老建筑被拆掉而是幸运地保留了下来,虽不像其他建筑那样被拆除,但您来比较这两张照片,您看您发现了什么,照片洗反了? 新车站楼子 铁路博物馆正阳门馆 老车站 还真没洗反,而是在修建地铁之时以钟楼为中心来了个"180 的"镜像对称平移",将位于钟楼左侧的中央候车大厅拆掉,并将其在钟楼右侧重建,只有钟楼以北西墙和北墙西边一段真正保留了原有的结构和砖墙,其余的墙体没有了灰、红相间的颜色。但车站的建筑外观仍然比较真实地保存了历史原貌。 从车站三层平视前门箭楼 摄影徐杰 前门 正阳门大街方向看车站 摄影徐杰 正阳门车站 铁路博物馆 摄影徐杰 在北京前门的东侧 欧式建筑,尖塔拱顶与附近的正阳门对比,十分特别 正阳门火车站 影自奇妙 正阳门东火车站见证了无数的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 1905年【清光绪三十一年】,革命志士吴樾在这里的月台上,刺杀受清政府派遣准备出洋考察的五大臣,当场壮烈牺牲 民国成立后孙中山北上,袁世凯在此主持欢迎仪式。 1924年孙中山扶病北上,李大钊和10万民众也是到此迎接。 孙先生病逝,其灵车由正阳门东车站南返浦口。 1928年6月4日,国民党的北伐军步步进逼,张大帅最后看了一眼前门楼子,来一句:妈了个巴子滴,就撇腿上了停在正阳门火车站铁轨上的专列,回家转了,结果没到家,直接奔阎王殿了。 1937年日军发动"七七"事变,在8月8日占领正阳门东车站,并改名为前门站,到1938年又改称北京站。 站台上的小日本 北平学生组成的"南下救国团",是从这里出发投入抗战的。 1949年国庆前タ,毛泽东主席曾在这里迎接北上的宋庆齢先生。 毛泽东主席也由此启程,首次对苏联进行国事访问。 1958年之前这里一直是新中国外交的"迎宾门":金日成、胡志明造访中国,都是从这里开始社会主义兄弟的友谊之旅。 抗美援朝志愿军的英雄代表们从这里凯旋,周总理亲自到车站迎接……。 清朝、民国与共和国,各色人物在这正阳门东车站的月台上留下了历史的足迹。 历史造就了正阳门东火车站,正阳门东火车站演绎了历史。中国的铁路开启了历史的进程。 1865年 ,500米长的第一条铁路 德小铁路 在护城河畔建起来,严格的讲它不能算一条真正意义上的铁路,只是一种观赏性质的铁路。是英国商人杜兰德在北京 宣武门外 沿着护城河修建的,是一小型蒸汽机车行驶的模型铁路。开创了铁路与机车第一。这也许和当今销售房车差不多的意思吧 将房车停放在小区摆放在哪里,目的就是销售。 1876年 ,全长14.5公里,轨距宽762毫米,运行于吴淞和上海之间 吴淞铁路开通,这条铁路的开通在世界上都很出名,因为它是出现在中国的第一条营运铁路也是我国第一条正式的铁路,是英国怡和洋行擅自修建的公开运输旅客和货物的铁路。1877年 ,清政府以285000两白银的价格赎回并拆除。 1881年9月 ,全长9.7公里的唐胥铁路竣工试车,11月8日,正式通车,中国人民的第一条铁路,从此诞生了。铁路起自唐山站(今唐山南站)至胥各庄站。由李鸿章手下开平矿务局总办,修建铁路主要负责人之一的唐廷枢承建。铁轨采用1435mm的英国轨距,也就是后来的世界标准轨距。 大名鼎鼎的中国第一台蒸汽机车"龙号"的车头,可惜真品已失踪 龙号机车 图自猫君 这就是当时李鸿章经过与朝廷斗智斗勇生产的龙号机车,看到那机车上的龙图了吗,很不容易呀!这李鸿章终于斗过慈禧开通了铁路运输的先河了。 1886年 ,10年过去了,开平煤矿的产量与日俱增,已经占领京津市场。铁路延长是当务之急了,这李鸿章大喜得嘞:"挺好,那就干吧"。至此中国自办的第一家铁路公司 开平铁路公司成立了。 1887年 ,唐胥铁路延长至天津芦台,称为唐芦铁路。 1888年 ,铁路延长到了塘沽,铁路到达天津了。 这李鸿章啊,坐着自己的专车行进在铁路上这个惬意呦,为啥就不能将铁路修到北京去那?可老佛爷俩字:"不准"。 1890年 ,复兴大清一直是大美梦的光绪帝下诏书修建关内外铁路,将铁路从唐山延长至关外,即从北京通往奉天(今沈阳)的铁路。 1894年 ,铁路长度已达200多公里到达了山海关,甲午战争爆发了,修筑铁路被迫停工。 1899年 ,锦州站开通。 1903年 ,新民站开通。 1906年 ,铁路终于延长至北京正阳门东车站(今中国铁路博物馆)。 1907年 ,当时的终点站沈阳站开通,距离奉天城仅有3.9公里,自此,全长839.2km的京奉铁路初步贯通形成。 皇姑屯站(现已撤销)图自猫君 京奉铁路从北京到奉天(沈阳),火车从前门东站驶出先到东便门直向东行。在东便门出外城墙开凿出一个券洞,在明城垣前修筑了车站站台票房,为了保障行车安全在明城墙中部位置的南侧修建了一座铁路信号所。 京奉铁路信号所 明城墙遗址公园中段南侧 摄影徐杰 这是城墙遗址修建时挖出的百年铁轨 摄影徐杰 现在这里复建了一座二层小洋楼,它就是建于1901年的京奉铁路信号所,算起来如今已有121岁了。是由英国人金达所建【他于1896年至1906年期间先后任开平铁路局和中国铁路公司总工程师 其人是英俄斗争的产物】。 一段残存百年锈迹斑斑的铁轨诉说了那一段为人知的历史 1928年 ,张作霖就是在这条通往奉天的铁轨上一去再不复返。 京奉铁路主要车站示意图 图自猫君 在绿草碧树的掩映下,京奉铁路信号所这座百年老建筑显得如此宁静,很难与当年繁忙的铁路交通场景联系在一起。从这里向西一直到达前门 京奉铁路正阳门东火车站。 今天的笔游就到这里了,在结束这次笔游的时候,我在奉献上一个历史 事实: 在我们北京市区划内,一共有109座火车站 特等站4座、一等站5座、二等站10座、三等站10座、四等站72座、五等站8座。 青龙桥火车站,很不起眼,也就是四等小站,但历史上却是一座有意义的小站。 只因为青龙桥火车站在中国历史上留有浓墨重彩的一笔。建于1908年的这座火车站的建设通车与一个响亮的名字连在了一起 詹天佑! 中国铁路建设鼻祖詹天佑铜像 摄影徐杰 青龙桥火车站的设计师,叫做詹天佑。 詹天佑(Jeme Tien Yow,1861年4月26日-1919年4月24日),字眷诚,号达朝,祖籍徽州婺源,生于广东南海县,毕业于耶鲁大学,中国近代铁路工程专家,被誉为中国首位铁路总工程师,有"中国铁路之父"、"中国近代工程之父"之称。 詹天佑主持修建中国自主设计并建造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创设"竖井开凿法"和"人"字形线路,震惊中外。著有《铁路名词表》《京张铁路工程纪略》等。 中国不应该忘记詹天佑! 声明:该文仅代表我自己的笔游感受,只为自己了知历史,如有雷同您是我老师,如图片侵权请通知我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