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北京出发,自驾车进藏旅游,我经历过许多次。但2022年2月的这一回,与以往不同。首先,它是我首次冬季进藏;其次,它是我首次从青藏线进藏。两个"首次"叠加在一起,所产生的最大感受,就仨字:真不易。 以往,我都是取道四川,走川藏南线、即国道318线进藏,回程时,才会走青藏西线、也就是沿国道109线返京。这次,我的目的之一是阿里,而距离阿里大环线最近的地方,是109国道上的那曲,于是,我决定走109进藏,可以用最快速度进入阿里。 109是北京到拉萨的国道,全程3900公里。目前,北京到格尔木全程高速,那曲到拉萨也是全程高速,唯有格尔木与那曲之间的820公里,是真正沿109行驶。我本人最快的一次,从拉萨出发,单人驾驶,3天半就回到北京了。 想法虽然挺好,可没想到,接二连三遭遇挫折,最终没能以最快速度进入阿里,而是改道去了拉萨。这是怎么回事儿呢?容我为您细细道来。 先说说此行的车辆——雪佛兰开拓者。 西藏的公路已经发展的非常不错,对于绝大多数游客来说,越野车早已变得毫无用武之地。至多是没去过的人,坐在屋里遐想,才会把一个并不困难的自驾游,理解成艰难探险。而我这回之所以选择性能较为强悍的开拓者,主要是考虑到路上肯定有冰雪,为了加大保险系数而已。 这辆开拓者是2021款650T四驱7座擎版,带48伏轻混,指导价32.99万元,加上优惠,落地33万多一点儿。在中大型SUV里,开拓者恐怕是性价比最高的。一方面,它与海外版基本一致(2020年1月,我在美国自驾游时,曾接触过开拓者);另一方面,即便是25万左右的两驱中低配,内容也不算很寒酸。喜欢四驱的话,不超过30万就能拿下。与德系、日系同级车比,它显得颇为厚道。 该车动力有三大亮点,第一是2.0T可变缸,无论需要强动力,还是需要强经济,它都能靠变缸实现。此行中百公里最低油耗是6.5升,当我在公众号里晒出照片,有人说我作弊了,可几位估计是开拓者车主反驳道,路况好时,它完全能达到这个水平。 第二是变速器,这款9速自动变速器(9AT),明显优于时下流行的无级变速器(CVT),动力感十分直接,加速时令人感到特别舒畅。 第三是四驱,该车前后桥之间,有个开放式的差速器,动力来到后桥,左右各有一个离合器,此举可以对两侧车轮的动力进行独立控制,据说能在0-100之间任意调整。一侧车轮打滑,不会影响另一侧车轮,脱困能力相对更好些。正因如此,它的驾驶模式不仅分为两驱、四驱、运动,还多了个"越野"。 在仪表屏上,它还多了个姿态显示——爬坡时,坡度究竟有多大,看一眼仪表屏就知道了。毕竟,多数人都会把坡度进行夸大,比如当年浙江温州那个著名的汉兰达坡,实际坡度在15-17度之间,可当时几乎所有报道,都说那是个30度的坡。 实用方面,开拓者有4大亮点。第一是出风口倍儿大,风力强劲。您别小看这一点,这次出门,全程几乎都是在冰雪中,白天最高气温基本上都在零下10多度,晚上最冷的一天是零下31度,幸亏它的空调很给力(当然也包括方向盘加热和座椅加热),才使我高枕无忧,舒舒服服地走完了全程。 途中,我把几个水壶,装满水放在副驾地板上,靠空调热风,居然能把水吹到微烫的地步,究竟多少度我不知道,但拿来泡方便面、泡咖啡,正合适。 第二是后排座的独立空调,每当在雪地里把围巾、手套、袜子等弄湿,我都把它们挂在这儿吹干。外套则一直平铺在后排座上,拿起来就是热乎的——该车的后排也具备座椅加热。 第三是电源接口多——前后共有4个USB、Type-C接口,用于手机、平板电脑、GPS等充电。此外,它还有个220伏电源插座,这一路上,相机电池、笔记本电脑的充电,都靠它完成。 第四是空间,它的后排空间非常宽裕。此行是单人单车,后排座的乘坐用不上,但宽裕的伸腿空间,正好用来放行李。因为,只有把行李都固定住,行驶时才更安全,也不会出现异响。 该车的后两排座椅都能电动折叠,长度略超2米,地板很平,可以用来在车里过夜。 考虑到是冬季,又是单人单车,装备带得比较多——加热器、防滑链、拖绳、羽绒睡袋、羽绒服,以及21天的水+食物,等等。 每当需要在车里过夜,就折叠一个后排座,行李旁移,腾出一个细长条,铺上垫子,形成一张单人床。有人喜欢把后部改成床车,我认为必要性不大,因为那样做会影响日常使用。只要能够铺成床铺,还有足够大的空间带装备,就行了。 接下来,为您讲述旅行过程——从北京前往藏区。 在家忙活了一整天,才把所有装备收拾停当,并逐一装上车——回来后,卸车与归位,同样需要一整天时间。看似麻烦,可实际上,只有装备齐全,驾车在外遇到各种事儿,才不至于让自己受困。 出发当天,正值假日,先与家人出去喝早茶,聊到快中午,才驾车踏上旅途。当晚23时,来到陕西省境内,在一个服务区睡了多半宿,天亮后继续前行,不久,穿过宁夏,进入甘肃省。 以往,连续驾驶主要靠的是充沛精力,这几年,多了一些驾驶辅助,比如自适应巡航、车道保持等,连续驾驶就更省劲儿了。每当路况好时,我都会开启自适应巡航,既能彻底解放腿脚,又不会超速,一举两得。事实上,后者可能更重要。就拿这辆开拓者来说,它的动力很强,变速器又很平顺,再加上车里有主动降噪,车厢里特别安静,如果自己踩油门,经常会在不知不觉中,踩到140公里左右。如今路上的探头一天比一天多,必须控制车速,以免被罚。 上午11点多,经过兰州,加油后继续往西,不仅进入青海省。在这里,我第一次遇到防疫检查,昨天出发时做的核酸检测,在这儿发挥了作用——顺利通过。 京藏高速在西宁市区北侧,擦边而过。过市区不久,海拔逐渐上升,从西宁的2200米,升到了日月山的3500米。日月山属于祁连山支脉,是黄土高原上的农耕区,与青藏高原上的牧区的分界线,因**公主入藏时,在这儿打碎"日月宝镜"而得名。 过了日月山,正式进入青藏高原。接下来的一段路,我故意离开京藏高速,沿109国道行驶,因为国道紧贴着青海湖,我想看看冬天的青海湖什么样——像个巨大的冰场。 青海湖畔的109国道,里程碑是2100多,这是以北京阜成门为起点的公里数。刚才说到,109国道全长3900公里,也就是说,青海湖距离拉萨,还有1800公里。 太阳落山后,回到京藏高速上。在夜间行驶,很快就发现它的一个优势——后视镜自动防眩目。每当后面的车不懂礼貌,毫无顾忌地开着远光灯时,后视镜颜色加深,犹如戴上一副"太阳镜"。 当身后没有刺眼的照射时,后视镜又会自动恢复成常态。毫无疑问,这个设计非常实用,对安全也很有好处。 这天晚上,抵达格尔木。以北京德胜门为起点的京藏高速,目前的终点就在这儿,全程2583公里,过路费950元。 第3天一早,离开格尔木,沿109国道进藏。或许,从这开始,才算真正踏上青藏西线——也就是青藏公路。事实上,它的东边还有个214国道(唐蕃古道),也是青海到西藏,所以,我觉得这两条路,应该分成青藏东线与青藏西线,才更准确。 因为走得早,路上很安静。路的正前方,是昆仑山,它从新疆西部起源,连绵2500公里,在我国有着图腾一般的神圣地位,被称为"龙脉之祖",传说中的西王母,就住在这山里。 公路旁,伴随着昆仑河。不一会儿,经过纳赤台时,河畔有座昆仑泉,它是昆仑山里最大的不冻泉。20年前,我第一次驾车经过这儿时,泉口处有个简单的小亭子,如今的建筑规模有所扩大,还增加了文字说明,但内容有待商榷——牌上说这泉与**公主有关,可她入藏走的是唐蕃古道,不是这儿。 过昆仑泉70公里,是昆仑山山口,海拔4768米。昨晚住宿的格尔木市区,海拔大概在2800米左右,从市区到山口,仅仅150公里,高度上升之快,由此可见。更要命的是,109国道在这儿升到4000多米之后,就一直保持在这个水平——唐古拉山乡4530米、雁石坪4710米、安多4800米、那曲4510米、当雄4290米,只有到了拉萨,才降为3650米。这种情况,与318国道完全不同,后者犹如驼峰,高一下,低一下,容易适应。而109没有缓冲,一飞冲天,适应起来的难度比较大。 过了昆仑山山口,随即进入可可西里。据说,历史上的可可西里,比现在成为保护区的可可西里更大。如今可可西里的范围,大致上是指昆仑山以南、阿尔金山以东、沱沱河以北、109国道以西。 也就是说,109国道实际上穿越了可可西里。每一位沿公路进藏或出藏的人,都从头到尾全程观看了可可西里。所以,那些自称穿越可可西里无人区的游客,实际上都是沿109国道走一遭而已。可可西里的腹地才是无人区,但不允许游客进入,而公路沿线的乡镇里都有人,算不得无人区。 走到109国道2952公里处时,路旁出现了几座建筑,它是索南达杰保护站。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不断有人进入可可西里猎杀藏羚羊,因为当时一只羊皮能卖400块钱,仅仅几年工夫,藏羚羊的数量就从100万只降为5万只。1992年,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治多县县委副书记索南达杰,创建治多县西部工作委员会,成为可可西里野生动物保护第一人。2年后,索南达杰英勇牺牲。长江漂流的勇士杨欣得知,用自己《长江魂》一书的收入,于1998年在109国道旁建了一座保护站,命名为索南达杰保护站。 后来,这座保护站移交给了可可西里保护局,并进行了大规模扩建。而杨欣在唐古拉山乡,修建起了我国第2座私人环境保护站,站里终年有志愿者服务,如果您日后走109国道出藏,别忘了去保护站一趟,帮忙把志愿者们收集的不可降解垃圾,带往格尔木。 再往前,又经过了官方的沱沱河保护站。20年前我看到它时,只是一顶帐篷,如今的设施进步多了。 设施的进步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保护工作的硕果——如今,沿着109国道,时常能看到藏羚羊、藏圆羚、藏野驴等野生动物,数量一年比一年多。 自索南达杰保护站算起,行驶200公里,抵达唐古拉山乡。这里以前叫沱沱河沿,它与109国道上的其它乡镇一样,都是因为50年代开辟这条公路才诞生的居民点。唐古拉山乡紧靠长江源头沱沱河,因而被誉为长江源。 过了唐古拉山乡,又走了一段,公路上出现了"西藏欢迎您"的大门,这里是青海与西藏的省界。 进入西藏后,头一个镇子叫雁石坪。铺面房连绵好几公里,有许多餐馆和旅馆。镇子的尽头处,有座检查站,当我正在接受检查时,一位货车司机凑过来说,你得快点跑,马上就要下雪了,晚了就过不去山口了——显然,他看出我是游客,好心告诉我的。 所谓山口,指的是唐古拉山山口,驶过雁石坪镇,还得往前99公里才到。此时,天气阴沉,狂风怒吼,我不敢迟疑,加大油门往前冲。说来也怪,抵达雁石坪之前,公路上时不时还能遇到车,自雁石坪开始直到唐古拉山山口,一辆车也没遇到。不知是不是看到变天了,大家都猫在镇上休息了。 下午5点半,我来到海拔5231米的唐古拉山山口(上图)。山口的景色,与20年前相比,没什么变化(下图)。我下车转了一圈,忽然感觉头重脚轻,几乎无法站稳,心想大事不好,这是高反要来了,赶紧上车坐着不敢动。 跨过山口,继续往前。此时,风更大了,还夹杂着雪片。尽管有些不舒服,经过3366公里的里程碑时,还是挣扎着下车,拍了一张照片。因为,20年前我经过这儿时曾拍过,把时隔20年的两张照片放在一起,多有趣。 继续往前80多公里,抵达安多县县城。此时的我已经极度疲倦,起身的力量都快没了。一只小狗出现在车旁,可怜兮兮的样子,顺手把一包饼干送给它。不禁感慨,我可以照顾你,可谁照顾我呀。 有人说,走青藏线别在安多过夜,因为这里海拔比较高。事实上,多数游客走109都是出藏,身体机能已经适应,高个几百米也无所谓,我自己就曾在安多住过好几次。但这次不同。一是冬季,空气更为稀薄,比其它季节容易出现高反;二是走109进藏,一下子升到4000多米,没有适应过程,高反很容易加剧。 果不其然,第二天一早,我感觉更加疲惫了,全身无力,喝了口水,不一会儿便吐了出去。于是,我决定不走了,原地休息一天。 多次上高原,除了头两次,剩下的均安然无恙。为此我很自豪。但这次,我很沮丧,原来在冬季的109上,我并不能像318或滇藏线那样健步如飞。高原反应是许多游客都会遇到的,对于它,我的看法是不用吃药、也不用吸氧,就靠休息,用休息换来身体机能的自我调整。 就这样,在旅馆冰冷的房间里,缩在厚厚的棉被中,躺了一天一夜之后,我感觉有精神了。站起来,望出窗外,居然是阳光和蓝天,这样的景色让心情也变好起来——过去两天,天阴如锅底,心情随之压抑,仿佛世界末日来临。 心情愉快,步履随之矫健。驾车出门,沿109国道继续往前。接近那曲时,来到前往阿里的路口,按原计划,我应该在此转弯,前往阿里。但考虑到体能尚未彻底恢复,加上刚刚下了雪,路面上冰雪较多,决定更改计划,首先前往拉萨,休整几天,再前往阿里。届时,路面也会稍微好走一些。 阳光虽然很灿烂,可气温还是很低,即使正午时分,依旧是零下15度。 因为雪后初晴,景色很漂亮,过那曲后,虽然有了高速公路,但为了看景,我依旧沿109国道走。尤其是当雄过后的念青唐古拉山,很值得一看。另一方面,自唐古拉山开始,路面也变得平整起来,比较好走。 由于冻土、沉降、货车等因素,昆仑山与唐古拉山之间的国道上,有些路段起伏不平,如果按照70公里的限速走,每遇坎坷,放慢车速即可安然通过;如果车速太高,面对坎坷反应不及时的话,就可能狠狠地磕一下。我曾在这条路上,亲眼见过一辆普拉多,以飞快的速度超车后,在不远处的坎坷路段翻车,落了个四轮朝天。 下午,进入拉萨市区。此次旅行中的第一阶段:沿青藏公路的进藏之旅,宣告结束。回想起来,它比春季或秋季走川藏公路进藏,难度更大一些,行走起来并不容易——您得面对冰雪、狂风、低温、缺氧、路面颠簸,等等。 来到布达拉宫东侧、北京东路上的旅馆。据里程表显示,从家门算起到这儿,共计3826.6公里,百公里平均油耗8.8升。上次走川藏线进藏,到拉萨的里程是4001公里。 我所去的北京东路上的那家旅馆,叫八朗学。它以前是个旅馆,倍儿便宜。如今已经变为酒店了。贵一些也还能接受,毕竟房间档次有着巨大升级。 昔日,八朗学最为诱人的,是走廊与屋顶花园。其中的走廊,每天都有形形色色的人,凑在一起侃大山,颇有乐趣。记得有一次住在这儿时,有个韩国人,因为语音不通,没法参加我们的聊天,自己跑出去买了件藏袍穿上,表示与藏人亲近。旅馆里的狗似乎不喜欢他,所有人进进出出都没事儿,唯独看见他,吠个没完。请别误会,我没有蔑视韩国人的意思,相反,韩国人给我留下的印象挺不错。我曾数次前往那个国家,把甲午战争遗迹和抗美援朝遗迹,逐个寻访,比如丰岛、砥平里,等等,还在三八线上眺望了上甘岭,每次探访,都能获得当地人的热情帮助。 不过,如今的八朗学酒店,已经没有热热闹闹的走廊与屋顶花园了,只能坐在屋里,望着窗外的繁华街市。 窗外的北京东路,是拉萨东西向的主干道。大致而论,布达拉宫以东这一片,是历史街区,以西为现代街区。 这是因为,当内地处于唐朝初年时,吐蕃王朝的统治者**干布,在这儿建造了都城(此前的政治中心在山南)。所谓都城,主要就是一宫殿,也就是今天的布达拉宫。宫殿的东侧建了2座寺院,大昭寺和小昭寺。大昭寺在先,故围着它,形成了一座城镇——也就是今天的八廓街。之所以修建2座寺院,是为了供奉**干布的2位夫人带来的2尊佛像,尼泊尔的尺尊公主和唐朝的**公主。 如果头一次来拉萨,不可避免地要进行一些游览,布达拉宫、大昭寺、罗布林卡,这3个地方是最热门的。如果对历史感兴趣,还应该去看看博物馆。除了大昭寺,市区北侧有个色拉寺,下午去的话,能看到辩经,非常有趣,虽然听不懂,可那场面、那氛围,很值得看。至于逛街,主要是大昭寺周边的八廓街。 我已经来过许多次拉萨,根本用不着游览,每次来这儿,都是以发呆为主——找个咖啡馆、甜茶馆,一坐就是大半天,看着窗外的熙熙攘攘,挺有意思。这样的发呆,就是持续一周,也不会觉得无聊。 在拉萨,咖啡馆与甜茶馆很多,找个舒服的位子,坐下来,充分享受这份宁静,是我在拉萨最愿意做的事儿。 去年十一我在拉萨,见到满大街都是游客。尤其是布达拉宫广场,一堆一堆地,架满了手机,不知道的,还以为是手机展销会,其实都是在做直播。为了有更好的效果,许多人还在地上洒水,营造出宫殿倒影。这一回是冬季,极少见到游客,多数都是本地人。 转寺、念经、磕长头,我第一次到拉萨看到的景象,与今天完全一致。他们永恒不变的虔诚,令人感动。 旅游经验分享: 住宿建议,我本人最喜欢宇拓路,这条路的西端挨着布达拉宫,有个如家和拉萨百货宾馆,价格还算便宜。在拉萨百货隔壁,是迎宾馆,停车特别方便且挺有正规感。 这条路的最东端,挨着大昭寺,有个唐卡宾馆,房间与价位都挺合适,就是院小,停车拥挤,需要把车钥匙留给酒店,人家会帮你把车挪来挪去。宇拓路的中段有个金谷饭店,我没住过,看上去也不错。如果您的消费档次高,推荐香格里拉酒店和拉萨饭店。至于更高的,是洲际,大堂倍儿气派,可惜距离市区还有一段距离。 餐饮建议,喜欢藏餐的话,大昭寺周围有不少;我属于不喜欢藏餐的那一类,每次都是直奔肯德基、麦当劳和必胜客,当然,更具特色的西餐馆,在八廓街一带也很容易找到。 旅游感受分享: 有人询问,去西藏旅游是不是可以净化心灵?也许有人可以,我没这种感觉。刚才说到,藏人的虔诚令人感动,但对于游客来说,拉萨这座城市,与我国其它城市,没什么本质不同。马路上,即使绿灯走在人行横道里,照样有车冲过来,吓人一跳;汽车之间相互鸣笛催促,更是极为常见。 西藏距离遥远,昔日交通不便,由此产生一种神秘感。而这种感觉在独特风土人情的衬托下,显得颇具魅力。这魅力或许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始终存在。当然,如何看待这魅力、从哪个角度理解这魅力,每个人都会有属于自己的答案。 在拉萨发呆2天,正经事就干了一件,到雪佛兰的4S店做了个保养。在市区西侧的拉贡大道上,有上汽通用雪佛兰的康达4S店,规模很大,店面很气派,里面的设施与服务,与我在北京所接触的4S店,没什么不同。 得知我的来意,店家非常热情,迅速登记、给座椅和方向盘套上防护套,然后开进车间。整个保养过程的操作也很规范,工人得知我是从北京前来,接下来还要去阿里,还特意帮我把轮胎气压与备胎气压,都检查了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