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 道德经第七十八景点——大爱之门 第七十八章 宇宙最伟大的力量——大爱 天下莫柔弱于水, 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 以其无以易之。 弱之胜强, 柔之胜刚, 天下莫不知, 莫能行。 是以圣人云: 受国之垢, 是谓社稷主; 受国不祥, 是为天下王。 正言若反。 (《道德经妙解》p176) 78.0 【主题结构】 本章总结全经柔弱之意,强调要知而能行、落到实处。强调柔弱而能承受国家屈辱、苦难者,堪当国家、天下大任。可分三段。 开篇至"以其无以易之"为第一段,水柔而攻坚无敌,为全文做铺垫。 "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为第二段,柔软之胜,天下知而不行。紧承上文,笔锋一转,感叹世人有宝不用。 余下为第三段,推出本章主旨——柔弱之至而能承受国家屈辱、苦难者,堪当国家、天下大任… 可分三段。 开篇至"以其无以易之"为第一段,水柔而攻坚无敌,为全文做铺垫。 "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为第二段,柔软之胜,天下知而不行。紧承上文,笔锋一转,感叹世人有宝不用。 余下为第三段,推出本章主旨——柔弱之至而能承受国家屈辱、苦难者,堪当国家、天下大任。 78.1 【柔水伟力】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于,比;攻,攻击,此指水冲击;莫之能守,倒装句,莫能胜之;易,换,替代。天下万物没有比水更柔弱的,而水冲击硬物无坚不摧,没有谁能抵挡它、胜过它,因为它力量之大没有一样物质可以替代它。 水滴尚可穿石,遑论滔滔水流透岩穿石、摧坚削障、移山填海、涤污去垢、所向披靡之力。无论是点滴而落,还是结伴同行;无论是逶迤绕道,还是飞流直下;无论是地底奔流,还是高空飞渡:无外乎柔软、处下、不争。正因为如此,故非雷霆而常有雷霆之力,非造化而常有造化之功。 特别重要的是,水是重要的生命元素,构成我们的身心,是我们生命的源头与支撑。水分是身体不可或缺的物质,水分占到人体体重的60%到70%。水维持身体的正常细胞结构,协助新陈代谢,运输身体中所需要的营养物质,调节身体的体温,滋润皮肤、眼睛、嘴巴、鼻腔等。在细微精致的皮肤、毛孔、细胞、肌肉、骨骼、经络、血管、脏腑间,不停息地奔走、穿越,送去养分、带走废物,送去大爱、带走不安,这是怎样的力量,这是怎样的情怀? 这是柔软、柔婉、柔顺、柔美、柔韧的非凡力量,这是大慈大悲、利物不争的伟大情怀。 没有柔软处下,没有利物不争,没有慈悲大爱,就不是水,也就没有蓝色的地球,没有动物、植物、一切生命,没有你我他。 78.2 【知而不行】 "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弱之胜强、柔之胜刚的道理,世间莫不知晓,但不愿认认真真去落实。 这里说,柔弱胜刚强,天下莫不知、莫能行,其实还是第七十章所谓"莫能知、莫能行"。 为什么? 如果真的知晓、相信柔弱胜刚强,一定能做到。知,只是知其皮毛,未知究竟,故平常不过似信非信,关键时刻则干脆不信,还是相信拳头就是力量。如此,要他行出来、做出来,只能是讲故事;打死他都不会信,打死他也不会行。时下,不少人劝美国高层要相信柔弱胜刚强,不要以世界人民为敌,尤其不要跟中国斗,他绝对不信,他信的是刚强胜一切、霸权敌四方;也就下不了角斗场,害苦了世界,也最终会害死自己! 老子、孔子、佛陀不然。他们相信柔的力量,柔的力量就是道的力量、爱的力量,所以它无坚不摧、一往无前。正因为信,老子把广传大道、劝善教柔作为教育的本质,作为其人生的使命;孔子广收门徒,讲仁讲爱,不外一个柔字;佛陀一代时教,莫不劝人净化心灵、回归清净本心、解脱自在,亦不离柔字。 78.3 【柔者为王】 "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 圣人云,此指古圣的教诲;受,忍受,承受;垢,污垢,此指侮辱、责骂;受国之垢,忍辱负重,《左传·宣公十五年》有"川泽纳污,山薮藏疾,瑾瑜匿瑕,国君含垢,天之道也"(川泽之水容纳污浊,山林薮泽包藏毒虫恶兽,美玉包含瑕疵,因此,国君包容,忍辱负重,这是自然的规律)之句;社稷,指国家;国不祥,国家面临祸患,孔子谓"释贤而用不肖,国之不祥也;圣人伏匿,愚者擅权,天下不祥也"(《孔子家语·正论解》);天下王,天下之统帅,古印度叫转轮圣王,广传大道、奉行正法之圣王。所以古圣留下这样的谚语,一个人如心地柔软,能坦然迎受国人的指责、侮辱,不仅没有怨尤,还不改初心、一心为民,他就可以担当国家之重任;能主动承受国家之祸患,不仅不逃避,还积极去应对、为民解难,他就可以统领天下迈向和平。 柔在实际生活中,到底有多大用处? 这里举了治国、平天下两个例子。 在治国理政中,利益各殊、众口难调,难免会有各种各样的不解、非难、指责,甚至谩骂、侮辱。若有道者,能柔软以对,不怨不悔,且将大伙的批评、责骂当做警钟、化作动力,把工作做得更好,把服务做得更优,让人民群众得到更多的利益,则国泰民安可待。 在平天下方面,国家、天下面临巨大祸患,主要是奸佞( jiān nìng, 奸邪谄媚者)当道、圣贤蒙尘、政治腐败、人心晦暗、世风败坏之际,若有道者,能柔软相向,不见人短、不向外求,反躬罪己、改变自身,引领世人明道守德、从我做起,则天下太平可期。 真的是,柔则身修,柔则家齐,柔则国治,柔则天下平。 第十三章云,"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注重、乐于全副身心为天下,不惜牺牲之人,完全可以将天下大任交给他。第五十九章云"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则可以有国",强调勤俭为民者,积累深厚阴德,无难不克、无坚不摧,涵养巨大的智慧与能量,可以担当国家大任。均与本句相应,强调柔的力量。 小时候,聂盛经常听母亲说一句俗话,"吃不得几碗冷鼻涕,你成不了仙。"要想成仙得道,要吃得几碗人家的鼻涕,而且是冷的。对这话,聂盛一直不受用,感觉太恶心;虽然不受用,但还是经常拿来鹦鹉学舌般教儿子。今天悟到,其实是不懂这句话,用圣人的话解读,这句话就是"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若要翻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不妨就用"吃不得几碗冷鼻涕,你成不了仙"。或者说,当不了冤大头、做不了背锅侠、当不了替死鬼、上不了刀山、下不了火海,就坐不了江山、平不了天下。 78.4【正言若反】 "正言若反。" 正言,真理之言;反,相反,相悖,不同。真理之言,好像与世间的思维截然不同。第六十五章亦云,"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玄德、阴德这些观念非常深奥,与一般人的认同完全相反。 为什么"正言若反"? 世间人认为越刚强越好、越厉害越好、越争越多、越斗越有。而真理实相呢?越柔弱越强大、越不争越富有。"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强大处下,柔弱处上"(第七十六章),刚强则死,柔弱便活;强大惹祸,柔弱呈祥。"少则得,多则惑"(第二十二章),做减法,越减越有越自在;做加法,越加越少越麻烦。 世人以为要什么就能得什么,不要什么什么就没有,即要X就有X、不要X就没有X;而实际是要X不得X、不要X反得X。如"不自生,故能长生""以其无私耶,故能成其私"(第七章),天地不为自己活而活,不为自己长生计,偏偏得长生;圣人不谋私利、一心为公,却能在生成功安乐、身后辉同日月。"不自以为大,故能成其大"(第三十四章),大道从不认为自己了不起,独自默默奉献付出,故能成就其无与伦比的伟大与辉煌。"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第七十五章),不为自己活着而作为者,才是真正善待生命之人。 不是正言、实相要跟着世人怼,而是世人不听正言、不观实相,眯着眼、弓着身,一股劲往前冲。未知南辕北辙,越用力、越快速,距目标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