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西山戒台寺,不仅以"天下第一坛"著称,还以古松称奇,以丁香闻名京城。 戒台寺院墙 走近戒台寺,一拢丁香从红色院墙上探出身子。 丁香红墙 戒台寺,始建于唐武德五年(公元622年),原名慧聚寺,是当时以戒行见称的智周禅师隐迹之地。辽咸雍五年(1069年),法均大师在寺内创建菩萨戒坛。明宣德年间,对寺庙进行重修,英宗皇帝赐名为万寿禅寺,因寺内建有全国最大的佛教戒坛,民间通称为戒坛寺,又叫戒台寺。 景区大门 寺庙建筑,坐西朝东,是我国北方目前保存辽代文物最多、最完整的寺院。 山门殿 山门殿,面阔三间,单檐庑殿顶,灰筒瓦覆顶,门额上挂"山门殿"斗子金匾,四角挂有风铃。门前这对石狮子,是清代高僧实山上人还在当石匠时凿刻的,作者在《游记千灵山》里介绍过这个故事,千灵山以前是戒台寺僧人的隐修之所。 山门殿 山门殿 前,有康熙撰文的"万寿寺戒坛碑记"石碑。 还有古槐一棵,为法均大师所植。法均大师,于辽咸雍五年(1069年)冬奉诏佐绿金台松务,他在寺内创建菩萨戒坛,广度四众,为戒台寺"开坛演戒"第一人。 古槐 山门殿,前后贯通,中间为通洞。殿内两侧各立一尊护法神塑像,一为密执金刚,一为那罗延金刚。 山门殿门洞 穿堂而过后,回头看山门外的剪影,这就叫一步一景,舍不得的风景。 山门殿门洞 第二进院内,天王殿,面阔三间,单檐庑殿式,顶覆绿色琉璃瓦,门额悬挂"天王殿"斗子金匾。 天王殿 天王殿前一侧为钟楼,创建于明景泰年间(1447年),歇山顶楼阁式双层檐。一株丁香斜倚在旁。 钟楼 天王殿前一侧为鼓楼,创建时间和规制与钟楼一样,汉白玉雕龙旗杆与两楼相衬托。一株迎春斜倚鼓楼,春天的戒台寺里的花最美,古建筑似乎成了陪衬。 鼓楼 院内对称古松两棵,曰"龙松"和"凤松",树龄500-600百年。龙松,敦实雄壮,遍布虬结,皮似龙鳞,宛若苍龙翘首,其树干扭曲向南;凤松,线条顺畅,挺拔俏丽,扭颈向北;两松形成龙凤交颈的美丽造型。 碑趺 院内有明正统七年(公元1442年)"敇赐万寿禅寺碑"。碑文记述明朝司礼太监王振、阮简等等人对戒台寺进行修建的情形,当时修了七年,落成之时,英宗皇帝赐名"万寿禅寺"。 敇赐万寿禅寺碑 天王殿内正中供奉木质漆金弥勒佛坐像。 弥勒佛 天王殿内两侧为泥质彩绘的四大天王立像。 四大天王 四大天王 天王殿后的壶门内有韦驮立像。 韦驮立像 进入第三进院内,大雄宝殿坐落在近两米高的月台上。朱自清形容是 空阔疏朗。 大雄宝殿 大雄宝殿 "莲界香林"雕龙横匾,为乾隆手书,楹联为"禅心似镜留明月,松韵如莫振舞风"。 大雄宝殿 大雄宝殿内供明代铸造铜质三世佛,正中为释迦牟尼佛,南侧为阿弥陀佛,北侧为药师佛。 释迦牟尼佛 院内,南侧为祖师殿,北侧为伽蓝殿。 伽蓝殿 院内有古白皮松一棵,参天蔽日。清诗人赵怀玉写诗赞曰:潭柘以泉胜,戒台以松名。遥看积翠影,已觉闻涛声。入门各相识,俯仰如相迎。一树具一态,巧与造物争。 白皮松 从大雄宝殿外右侧,望见一株古松矍立于院墙上,松下石碑有"卧龙松"三个楷体大字,据说是清恭亲王奕䜣所书。 卧龙松 一株丁香默默地在殿后绽放。 噢,丁香!在古代,寺庙中种植花木,首选就是丁香。北京的寺庙中,以南城古刹法源寺和京西古刹戒台寺的丁香最为著名。戒台寺有丁香一千多株,其中二百年以上的古丁香二十多株。 大雄宝殿后的丁香 踏阶而上,花朵欲坠,香气醉人。 丁香 登上台阶,是千佛阁所在地。 千佛阁是戒台寺的藏经楼,原建筑已毁掉了。现在眼前的千佛阁,是近年在原址上重建的。千佛阁内供毗卢遮那佛铜像,里面砖墙镶以琉璃壁饰,遍布阁龛,每龛内都供一尊佛像,共计1680尊,是名副其实的千佛阁。殿前左侧石碑是民国大总统徐世昌撰文,右侧石碑是恭亲王奕䜣撰文。因为疫情原因,千佛阁不能进入,但是不要遗憾,因为著名的"戒台五松"就横向布局在千佛阁前面。 千佛阁 戒台寺有五棵奇松,曰:九龙松、抱塔松、卧龙松、自在松、活动松。北京,以姿态奇绝和古老树龄而著称,具有"天下名松集北京"之美誉,其中戒台寺古松军团应该占头魁。 图片来源于网络 登上千佛阁前平台,台阶右侧是"卧龙松"(戒台五松),台阶左侧是"自在松"(戒台五松),两松对称而生。朱自清说:此地最宜低徊流连,不是匆匆一览所可领徊。 自在松 往左行,是"活动松"(戒台五松),乾隆特别喜欢它,留诗曰:老干棱棱挺百尺,缘何枝摇本身随。咄哉谁为挈其领,牵动万丝因一丝。 活动松 一般我会顺道,穿过那个小门,沿台阶往山上行。 寺院 先经过南宫院,再顺着低矮的红墙,走过上院和下院。 寺院 戒台寺的南宫院,原来是皇帝来寺里进香时的休息场所。上院和下院是僧舍。 屋脊 红色的山墙依山势而建,寺内建筑层层迭起。 千佛阁 千佛阁,三重檐楼阁式木结构建筑,阁高30余米,其殿顶是"大五脊庑殿式",高峻宏伟,于群岚叠翠之中。 千佛阁 无论转到哪个角度,千佛阁都是正心。 千佛阁 戒台寺古时泉水丰富,共凿水井72口,这是遗留下来的两口水井之一。丁香伴古井,清泉留韵声。 古井 位于最高处的幽僻院落叫"九仙殿",门联曰:登高瞩目开莲界,下殿临阁伴老君。 九仙殿 为啥佛教寺院会有道教的殿堂?寺庙碑记载由许多民间组织起来的"会",如"地藏会"、"三元大悲会"、"大悲随心经会"、"广益米会"、"五显财神圣会"等等,曾纷纷在寺内空地建一些小殿,如财神殿、娘娘殿、老爷殿、地藏殿等,使得这座佛寺中出现一些非佛教之殿。 九仙殿 从九仙殿绕下来,即是观音殿。联曰:座中眺梵海,松下生白云。 观音殿 观音殿内供奉着一尊陶制漆金的白衣观音大士立像,其左手托净瓶,右手持柳枝,立于莲台之上,下为海水涌潮。观音左侧是龙女,右侧是童子,二人双手合十,朝观音膜拜。 观音殿前台阶 千佛阁、观音殿、九仙殿,从低到高依次在一条轴线上。 观音殿前台阶 从观音阁下来到千佛阁后侧,一个个小狮子立在栏杆上。 千佛阁后石狮子 小狮子与千佛阁都是2015年同时期新塑的,几年时光,它们像沾了佛门仙气似的,充满佛性。 千佛阁后石狮子 这个石狮子比较威武些,压制着西北戗脊上的仙人走兽。 千佛阁后石狮子 骑凤仙人在前,紧跟着龙、凤、狮三个走兽,感觉很悠闲。 戗脊上的仙人走兽 从千佛阁的西北角下行,迎春花护着一道石碑,这是建于金天德四年(1152年)的碑,称为金碑,记述戒台寺第三任主持传戒大师的生平。 金碑 从金碑前过去,是"真武殿",自然与九仙殿同。真武殿建于明朝,朱棣夺皇权后,称有真武大帝相助,于是在北京地区广兴道殿,以示感恩。 真武殿 下行,丁香粉白如云,香气袭人。 丁香 进入牡丹院,迎面是一座用太湖石堆砌的假山大影壁,塑像是恭亲王奕䜣。奕䜣 从光绪十年(1884年)开始,到这里"养疾避难",在这个院子居住长达十年,他在院内广种牡丹花。原来这里叫北宫院,现俗称"牡丹院"。 牡丹院 牡丹院是个二进院,两院之间以木质垂花门相连,门额上挂有奕䜣所题"慧聚堂"的匾额。后院三面的房屋皆有回廊相连,雕梁画栋。院子四角,用太湖石和花木建成的花坛各自成景。民国时期,文人豪客时有居住于此,修身养性,调养生息,比如梅兰芳、谭鑫培常在牡丹院内谈戏,在戒台寺参佛。 牡丹院 从牡丹院出来,往北行,寺院是坐西朝东,方位容易写混,有一块汉白玉石碑,上书"戒荤酒入山门"六个金字,昭示着众人,马上到戒坛,注意清规言行。 警示石碑 看见了巨松"九龙松"(戒台五松),气势磅礴,伫立树下,移目上观,但见古松枝干真如腾龙。 九龙松 旁有被玻璃罩保护起来的经幢式墓塔,八面石柱体,是元代高僧月泉长老的墓塔,月泉长老在戒台寺任过四年方丈。 经幢式墓塔 经幢上檐雕有伎乐图,乐伎手里分别拿着笛、琵琶、琴、排箫等乐器,载歌载舞形象生动。 伎乐图 明王殿,原名优波离殿,供奉优波离尊者。优波离尊者,是佛陀弟子之中的持戒第一,德高望重、明辨是非、主持公道,每当有僧众起诤事的时候,佛陀都是命优波离前往调解。清代后,改为明王殿,供奉弥勒佛和两大金刚,如今摆放着戒台寺的珍贵文物——雕龙佛龛。 明王殿 这尊木雕佛龛为明代遗物,周围饰满了各式龙纹与花饰,据说整个佛龛共雕了146条龙。 雕龙佛龛 前面,一棵粗壮古松扭转着"爬过"山墙,直向石栏杆下的古塔扑抱过去,两条枝杈架在塔的两侧,如一条巨龙伸出前爪"护卫"着古塔。(民国田树藩)有诗曰:更有新奇抱塔松,关心衣钵自斜倾。因何此寺多松怪,得道修成老树精 。这棵松树跟戒台大殿同时期,植于辽代,已过千年。在历代寺僧的呵护下,对抱塔松(戒台五松)树形进行了修整,使其枝杆盘曲横生,保护古塔,早就今日奇观。 抱塔松 从这里进入到戒坛院,原来明王殿是戒坛院的山门。 戒台院旁门 迎面就看到戒坛大殿,始建于辽咸雍五年(1069),距今近一千年。 戒台大殿 漆金大匾上"选佛场"三个大字,是袁世凯手书。 选佛场 殿内的横枋上挂有乾隆手书的"树精进幢"的匾额,横枋内侧挂有康熙手书"清戒"二字的匾额。殿内的天花板为金漆彩绘,殿顶正中部分是一个"斗八藻井"。藻井内纵深分为上圆下方两个部分。井口内壁雕有许多小天阁,每阁内都雕有佛龛,龛内则供有金装小佛,宝相庄严。藻井上层的圆形部分正中的穹顶上是一条木雕团龙,俯视下方。团龙四周的穹壁上还雕有八条"升龙",合为"九龙护顶"。 在寺庙里拍照,如同在做贼,只能这样了。 藻井 殿内,汉白玉方台为戒坛,坛上供奉释迦牟尼坐像。 释迦牟尼坐像 像前有十把雕花木椅,是举行授戒仪式时"三师七证"的座位。 戒坛 戒台,用大青石砌筑而成,平面呈正方形,通高3.25米,台分三层,下大上小,每层台均为须弥座造形,上下枋雕有流云藩草,束腰处雕有佛龛,龛内均有一尊泥塑彩绘的戒神像,共计安放着戒神113尊,这是1980年整修戒台寺时重塑的,出自第四代"泥人张" 之手。 戒坛 这些戒神,泥塑金身,神形各异,栩栩如生。这是迄今为止,北京地区绝无仅有的一组戒神塑像,难得的艺术珍品。 戒神 戒台寺,与杭州昭庆寺、泉州开元寺戒坛并称中国三大戒坛,以戒台寺规模最大,可授佛门最高戒律——菩萨戒,被誉为"天下第一戒坛"。 戒台大殿明代铜质鎏金宝顶 从戒坛院出来,去探被古松抱着的古塔去。 两座辽代砖塔,一座是法均大师的墓塔(北),七层密檐砖塔,塔刹是一朵莲花,塔身下部也采用了莲花的托座。另一座是法均大师衣钵塔(南),存有法均大师袈裟、食钵、度牒等物。 法均大师衣钵塔(南) 法均大师(1021—1075),从咸雍五年带僧众修慧聚寺,并新建戒坛一座,为戒台寺"开坛演戒"第一人。同年十二月,辽道宗召见法均,授其"崇禄大夫守司空,并传戒大师之号"。法均圆寂后,朝廷和众僧为其在后花园西侧建立墓塔及衣钵塔,并立碑铭文,以颂法均大师无量功德。 法均大师的墓塔(北) 园内有古松,形似一朵秋菊,凌空怒放,名菊花松。 菊花松 园内栽满了丁香,芳菲满目,清香远溢。 丁香 丁香因花筒细长如钉且香故名。 丁香 丁香 丁香 丁香,花序硕大、开花繁茂,花色淡雅,丁香花的意义是光辉,丁香花拥有天国之花的光荣外号,自古是佛院圣花。 丁香 朱自清当年,不断地听人说起潭柘寺和戒台寺这两座庙,于是骑着毛驴来了。他描写当时的三株名松:"卧龙松与抱塔松同是偃仆的姿势,身躯奇伟,鳞甲苍然,有飞动之意。九龙松老干槎桠,如张牙舞爪一般"。"潭柘以层折胜,戒坛以开朗胜;但潭柘似乎更幽静些。戒坛的和尚,春风满面,却远胜于潭柘的"。 有趣有趣。园内立有石碑一块,记载着朱自清先生这段有趣的忆事。 丁香 丁香花朵纤小文弱,花筒稍长,故给人以欲尽未放之感。丁香花未开时,其花蕾密布枝头,称丁香结。 古寺丁香 诗人常常以丁香花含苞不放,比喻愁思情结,"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 古寺、佛铃、丁香,还真有这感觉。 古寺丁香 此门出去,还有地藏殿、日光殿、月光殿,等等。 古寺丁香 最后描述一下这口钟。 寺院东北角6米多高的台基之上,背后三面环山,前方东望平原,居高临下,这里有钟亭一座,卷棚顶,四根支柱呈八字形叉开斜立,式样别致。原亭内挂一口大铁钟,名叫幽瞑钟,现挂明景泰铜钟。曹雪芹的祖父曹寅,在《马上望戒坛》写道:"白云满山谁打钟?马首西来路不逢。据此相看如一梦,因缘还欠戒台松"。 明景泰铜钟 写不完的美景,描述不完的鲜花。 春天,戒台寺,佛塔矍立,戒坛庄严,古松劲展,丁香飘雪,旷然扉豁,超凡脱俗。 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