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夏季的一个午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伊利市,一个秃顶的中年男人走进了当地的一家银行。 他走到柜台前,把一张纸条递给了柜员。纸条上写着:"赶紧给我的包里塞满25万美元,你只有15分钟的时间。"柜员很快就意识到这并不是一个玩笑,因为男人掀开了自己的T恤衫,露出了锁在脖子上的一个盒子。 盒子上面写着:"这是一颗炸弹。" 遇上这样的威胁,谁都会紧张,于是柜员赶紧往男人的包里塞钱,然后胆怯地告诉他,因为现在进不了金库,能给他的钱就只有这么多。 粗略一看,就知道包里面的钱远没有达到男人索要的25万美元。 但男人没有继续纠缠,接过包便准备离开银行。 他走之前,注意到银行的柜台上放着糖,于是顺手拿起一颗,剥开包装纸,塞进了嘴巴里。之后他出门,开车,扬长而去。 银行监控录像中的秃顶中年男人 图源:参考资料1 他似乎并不知道,这段银行拍到的监控录像,将是他这辈子留下的最后的几段影像之一。 这个男人究竟是谁?他脖子上的炸弹是真是假?为何在抢完银行之后,他还能如此淡定地吃着糖离开? 今天我们要聊的,就是发生在美国的这个真实的#离奇案中案#。1 就在抢劫银行的秃顶男人驾车一路狂奔时,警察已经调查出了他的身份信息:他叫布莱恩(Brian Douglas Wells),是一家披萨店的送餐员。 为了第一时间逮捕他,警察已经在各个路口做好了埋伏,而考虑到布莱恩身上的炸弹,他们决定在一个人流量小的地方抓捕他。 15分钟之后,在一个停车场里,警察包围了坐在汽车驾驶座上的布莱恩。看到无数的警察拿枪指着自己,他没有负隅顽抗,只是举起双手走出了汽车。几名警察迅速冲上前,把布莱恩按倒在地,将他的双手反扣在背后。 被制服后,布莱恩开始向警察解释,他说自己送披萨的时候遇到了一群黑人,他们用枪指着他,把一个炸弹锁在了他的脖子上,逼迫他去抢银行。他们还说会一直盯着他,如果他不按照他们说的做,或是选择报警的话,他们就会在远处引爆炸弹。 布莱恩越说越慌,最后,甚至绝望地喊出:"它就要爆炸了!我没有说谎!" 这时的他和之前抢银行时气定神闲的劫匪完全判若两人。 警察们并不是完全不信布莱恩说的话。 但事发突然,拆弹小组还在赶来的路上。为了避免不必要的人员伤亡,他们决定立即散开,将布莱恩一人围在中间。 被包围的布莱恩,T恤衫下鼓起的部分是炸弹盒。 图源:参考资料1 被隔离开后,布莱恩的情绪似乎缓和了下来,他盘腿坐在地上,还和一名离他比较近的警察聊起了天:"你们通知我的老板了吗?记得告诉他我没有旷工。" 那名警察还没来得及回答他,布莱恩身上的炸弹开始发出"滴滴滴"的声音。 这就是炸弹即将爆炸的信号吗?在场的所有警察都不敢妄下结论。 但这时的布莱恩又开始变得焦躁不安,他好像意识到什么,开始用手拼命地拽锁在自己脖子上的炸弹,身体不停扭来扭去,想要把它拆下来。 嘭! 转瞬之间,炸弹爆炸了。 强烈的声波穿过在场每一个人的耳膜,震动着他们的心脏。幸好早在爆炸之前,警察们已经散开并戒严了周边环境,没有造成不必要的人员伤亡。 然而布莱恩就没那么走运了,虽然炸弹的威力没那么大,没有把他炸成碎片,但他的胸部还是被炸开了一道口子。人们看到他最后吸了几口气,然后无声地倒在了地上,再也不能动弹。 爆炸发生3分钟后,拆弹小组终于赶到了现场,拆弹小组的警察正在检查布莱恩 图源:参考资料4 就这样,布莱恩在众目睽睽之下被炸死了。 警察们心情沉重,因为他们很快发现,那枚害死了布莱恩的炸弹一点也不寻常。2 收集了散落在现场的炸弹碎片以后,警方判断,这是一个制作精良的自制炸弹。 它主要由两个部分构成,一部分是金属项圈和数码锁,这部分紧紧地卡在布莱恩的脖子上;另一部分则是一个铁盒子,里面装有两枚6英寸的管状炸弹。 这个炸弹上还安装了两个厨房专用的计时器,似乎可以通过给炸弹定时来远程操控爆炸。 锁在布莱恩脖子上的金属项圈 图源:参考资料1 总而言之,这个炸弹并非粗制滥造,而是经过精心设计的。而它被锁在受害者的脖子上的这一特征,让许多人联想到了此前在美国发生过的一些自杀性恐怖袭击事件——当时,恐怖分子将炸弹绑在自己身上,在人流量密集的地方引爆,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难道布莱恩的案子,也会和这些恐怖组织有关? 这事非同小可,警方赶紧对布莱恩进行了深度调查。没想到这一查,事情就变得更为复杂了。 他们在布莱恩的车里发现了一些写满指令的奇怪字条。 字条上说,首先,布莱恩需要去抢劫银行;然后,他要根据指令找到藏在各个地方的密码,拿到拆炸弹的钥匙;最后,拆完脖子上的炸弹,他就能获得最终的通关指令。 就像布莱恩生前说的那样,字条上要求,布莱恩必须按照指令行动。 但这系列指令,怎么看都不像是恐怖分子的要求,更像是一个以生命为代价的寻宝游戏,难道布莱恩被卷入了什么奇怪的变态赌局吗? 案发地点示意图 图源:参考资料2 因为布莱恩只完成了指令中的第一步,为了找到设局者的线索,警方按照纸条上的指令开始了下一步搜索,他们连续找了两个地点,最终发现了一个罐子。 但当他们小心翼翼地打开罐子后,却发现里面空空如也,既没有打开炸弹的钥匙,也没有下一步行动的指令。 看来,有可能是幕后凶手看到布莱恩抢劫失败,提前取走了罐子里的东西;或者,这场游戏压根就没准备给布莱恩一个Happy Ending,从头到尾就只是一个骗局。 游戏的设计者很聪明地将自己掩藏在指令的背后,让警方的调查陷入了迷雾。 直到一具已经冻硬的男尸的意外出现,扭转了这个案子的僵局。3 " 布莱恩抢劫银行案"发生不到一个月后,一个叫罗斯坦(William Rothstein)的人拨通了当地警方的电话。 罗斯坦 图源:参考资料1 他说,自己车库的冰柜里藏着一具被冻僵了的男性尸体——他担心自己会因为这具尸体而被灭口。 这通报警电话听起来非常匪夷所思,但警方赶到现场后发现,罗斯坦的话中另有玄妙。 罗斯坦说,一个月前,他的前女友玛乔里(Marjorie Diehl-Armstrong)找到了他,让他帮自己一个忙。很多人在分手后便和前任撇得一干二净,但罗斯坦显然还顾念着一点旧情。他开车去了玛乔里的住所,发现亲爱的前女友大大方方地给自己展示了一个血腥的案发现场。 死在血泊里的是玛乔里的现任男友詹姆斯(James Roden)。据玛乔里所说,他们吵了一架,玛乔里一不小心就开枪打死了男友。现在,她需要罗斯坦来帮忙"料理后事"。 当时罗斯坦也不知道是出于什么心态,勤勤恳恳地帮她打扫了现场,然后把詹姆斯的尸体带到了自己家。他本来想把尸体溶解掉,但是实在不敢下手,每天都非常恐慌。 这个秘密让他寝食难安。他担心玛乔里最后也会杀自己灭口,所以报了警,希望警察能保护他。 警方对冰柜里的詹姆斯的尸体进行了检验,发现罗斯坦没有说谎。 于是,54岁的玛乔里被逮捕。2005年1月,在法庭上,玛乔里承认杀死了男朋友詹姆斯,但表示自己有精神疾病,最终她被判处20年监禁。 入狱以后的玛乔里 图源:参考资料1 这起案件证据确凿,被告也主动认罪,所以定案速度非常快。 但这跟之前的银行抢劫案又有什么关系呢? 这还要回到罗斯坦身上,因为正是他的一句话引起了警方的怀疑。 在警方调查该案时,他专门强调了一句,玛乔里杀死男朋友跟银行抢劫案没有任何关联。 这就很奇怪了,因为谁都没有把这两起案件联系起来,他为什么要专门强调这一点呢? 警方进一步盘问罗斯坦,他却始终没有正面回答。于是警方决定试探一下玛乔里,看看她会有什么反应。 2005年4月,警方在监狱里见到玛乔里后,主动跟她提起了银行抢劫案。此时,离抢劫案的发生已经过去快两年了。因为线索不足,警方对这次试探并没有很大的把握。 没想到玛乔里很快就上了钩。 她提出,如果能把她换到另一个条件更好一点的监狱,她就把自己知道的一切告诉警方。 看到玛乔里竟然真的跟银行抢劫案有关联,警方立即答应了她的要求,安排她转移了监狱。 玛乔里也没有食言,她告诉警方,她参与了银行抢劫,但不是主谋,她只提供了厨房专用定时器用于制造炸弹,真正的主谋是她的前男友,也就是那个举报了她的罗斯坦。 但遗憾的是,罗斯坦已经在2004年7月由于淋巴癌去世,他无法再为自己辩护。 那么这对情侣真的是把布莱恩拉入死亡游戏的幕后设计者吗?他们俩究竟是谁在说谎?4 玛乔里并不是一个没有故事的女人。 早在2003年的银行抢劫案和枪杀男友詹姆斯案之前,玛乔里的档案里就已经记录了两起可疑的死亡事件。 第一起发生在1984年,那时候玛乔里35岁,她被指控谋杀自己的未婚夫。但她当时声称是由于遭受家暴,出于自卫她才用枪杀死了未婚夫,最终陪审团认为她无罪。 第二起发生在1988年,当时玛乔里结婚了,但是她丈夫却意外脑出血死亡。这起意外也是疑点重重,警方当时怀疑玛乔里杀夫,但一直没找到确凿的证据,所以她再次被无罪释放。 中年的马乔里 图源:参考资料3 看来,从未婚夫到丈夫、再到男友詹姆斯,玛乔里的恋人的死亡率一直居高不下。除了举报她的前男友罗斯坦(虽然最后也是因癌症病死),几乎都在她身边了结了性命。 但玛乔里身上的谜团不止有这些。 通过走访玛乔里的社交圈,警察了解到,她曾跟许多人透露过自己准备策划一起银行抢劫案。其中一人还作证,在抢劫案发生之前,玛乔里还亲口说过要杀死自己的男朋友詹姆斯,因为他们吵架的时候,詹姆斯威胁要去告发她抢劫银行。 这么说来,玛乔里当真是银行抢劫案的幕后主使? 几个月后,一个新人物出现了。 有人举报,一个叫巴恩斯的电视机修理工很可能参与了银行抢劫案。 据调查,巴恩斯跟玛乔里很熟,是朋友关系,而他和受害人布莱恩也有过接触。 警察立马将巴恩斯带回警局审问,当听说配合调查可以获取减刑的机会时,他立即承认自己确实参与了银行抢劫案,并且指出真正的主谋是玛乔里,自己只负责制造炸弹。 电视机修理工巴恩斯 图源:参考资料1 玛乔里又成了这个案子的核心。 但她为什么要策划这起银行抢劫案呢? 当巴恩斯说出玛乔里的动机时,所有人都大跌眼镜。 巴恩斯说,玛乔里的父亲很有钱,但同时也很奢侈浪费,玛乔里非常担心父亲会把财产挥霍一光,那样她就没法继承财产。所以她想通过抢劫银行,弄到一笔钱,然后雇用专业的杀手杀死自己的父亲。 这个逻辑听起来非常曲折。警方了解到,玛乔里父亲的名下大概有180万美元财产,的确小有财力。不过这位父亲在几十年前就和女儿闹掰了,因为她涉嫌谋杀,而且不好好工作,自那时起父亲便不再给她经济支持了。 看上去玛乔里的确有动机去杀死自己的父亲,但这整个计划也太匪夷所思了,而且她当时让布莱恩开着车到处找密码、开锁,不是会增加被警察抓到的风险吗?这么做的意义在哪? 对于以上的疑问,巴恩斯也并不能回答,说到玛乔里的动机时,他的证词甚至还有些混乱,但同时他也说出了其他的许多作案细节,而那些都有相应的证据可以佐证。最终警方采信了他的证词,认定策划2003年银行抢劫案的正是玛乔里。 玛乔里 图源:参考资料4 面对新一轮的指控,玛乔里始终没有认罪。 为了挖掘银行抢劫案的更多隐藏线索,警方只能继续调查,这一调查,他们发现了另一个疑点。那个被炸死的秃头中年男子布莱恩,似乎也不仅仅是本案的受害者……5 据炸弹制造者巴恩斯交代,当时玛乔里想要抢劫银行,但是人手不足,于是经另一个朋友介绍,认识了布莱恩。 布莱恩那段时间非常缺钱,当玛乔里告诉他抢银行能搞到不少钱时,虽然他有些犹豫,但最后还是欣然接受了这个任务。 而他之所以同意在脖子上戴着炸弹,是因为玛乔里骗他说那是一枚假炸弹,它和一系列写在纸条上的指令一样,都是诡计,如果布莱恩被警察抓住了,可以说自己是被威胁才去抢劫银行的,可以帮他脱罪。 这就可以解释在抢劫银行的时候,布莱恩为何能够如此淡定,因为他早就想好了退路。 然而,他并不知道戴在自己脖子上的是一个真正的炸弹。 当他被警察包围时,为了混淆警方的视听,他并没有供出玛乔里,反而故意说自己是被一群黑人威胁去抢劫的。 尽管布莱恩并没有第一时间背叛玛乔里,但这个狠心的女人显然并不放心,她害怕自己会因为布莱恩而暴露,于是引爆了炸弹,在众目睽睽之下炸死了他。 2010年,玛乔里被陪审团认定有罪,被判处终身监禁;七年后,由于身患乳腺癌,她死在了监狱里。直到死,她也没有说出自己策划这起抢劫案的真正理由。 于是,人们只能从玛乔里的成长经历里去挖掘她的犯罪动机。 据玛乔里的高中同学回忆,她曾是一个非常聪慧的女生,对文学、历史和法律都非常感兴趣,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她患上了躁郁症。 少女时代的玛乔里 图源:参考资料3 成年以后,她的症状越来越严重,而且她对金钱的态度越来越偏执,非常渴望能够获取大量的财富。她跟父母也无法和平相处,时常争吵,后来几乎不再来往,但她始终惦记着父亲的财产。 由于精神疾病的原因,她的生活方式很古怪,她不清理卫生,房间里时常充满了大量的垃圾;有一次她甚至在家里囤积了180千克黄油和350千克奶酪,由于来不及食用,结果全都腐烂了。 玛乔里房间里的垃圾 图源:参考资料4 但就像起诉玛乔里的检察官所说的一样,她的确患有精神疾病,但精神疾病并不是她犯罪的理由,其他的精神病人并不会把炸弹套在别人的脖子上,也不会去策划这么一起复杂的抢劫。 而关于精神病人犯罪的讨论,小站之前cue过的《我们与恶的距离》这部剧中,也做了比较深入的探讨。剧中无差别杀人的李晓明、精神分裂后绑架幼童的应思聪、连续杀害两名幼童的狂躁症患者陈昌……引发了社会对精神病人的极大恐慌。 得了精神病难道就一定会犯罪吗?当然不是。 精神疾病有很多种类,并不是所有的精神病患者都有暴力和犯罪的倾向,就算有暴力倾向的精神病患者,也可以通过药物和其他治疗方式进行控制。谈精神疾病色变,大部分是出于对疾病的不了解。恶意,在身体健康的人的身上也同样会产生。因为无知而对精神病人施加暴力的健康人,内心的恶意恐怕要更强烈吧。 但反过来,像玛乔里这样残忍的凶犯,可以用精神疾病作为自己的"免死金牌"吗? 最近留学生章莹颖一案的审理中,辩方律师同样曾试图以精神疾病作为辩护理由,这也引起了很多人的不适。 老秦在《守夜者2》里曾经这样写过: "精神病鉴定本身就是一种主观性的鉴定,其结果取决于鉴定人本身的能力。而精神病鉴定的进行是要求在有精神病鉴定资质的精神病医院进行,鉴定人并不是公安机关的法医,所以,在很多时候,精神病鉴定成了犯罪嫌疑人的‘免死金牌’。其实,精神病鉴定是需要把握一个主旨的,就是‘社会功利性’。所谓的社会功利性,就是指杀人的行为,如果有目的、有利益,就不该被纳为精神病杀人的行列。比如,这起案件,杀人可以达到复仇的目的,这个就是有社会功利性的,即便杜舍真的存在精神病史,也不应该被纳为精神病杀人。" 那么,你是如何看待今天的案子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想法。 为生者权,为死者言,更精彩的#离奇案中案#,敬请关注6月14日上映、由法医秦明小说《尸语者》改编的#首部法医秦明大电影#《秦明·生死语者》。参考资料 [1]. THE INCREDIBLE TRUE STORY OF THE COLLAR BOMB HEIST. [2].维基百科 [3]. Evil Genius: The True Story of America"s Most Diabolical Ban [4] .Mania and Marjorie Diehl-Armstrong 本期编辑团:主稿-齐敬;审稿-鲁鲁修/包包;质检-天空 本文系原创文章,未经授权谢绝任何形式的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