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浙江东临东海,南接福建,西与安徽、江西相连,北与上海、江苏接壤,地跨钱塘江、瓯江、灵江、苕溪、甬江、飞云江、鳌江、曹娥江八大水系,自然条件较优越。是一个美丽富饶的省份。 一 包容性发展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研究背景 包容性发展作为一个全新的发展理念和经济学概念逐渐被国际学术界和国际机构所认同,正在成为一个融合发展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和公共政策管理科学等多学科的亟待探索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 随着全球化和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全球贸易责任迫切需要加强,同时贫富差距,公平正义等问题也正在威胁着社会的和平,进步和发展。贫困和不平等的现实阻碍了经济的快速高质量发展,阻碍了社会进步,更阻碍了经济增长形成的福利向民众特别是向贫困人群和弱势群体的传导在这种增长成果惠及范围有限的背景和现实下,学术界更加关注"是什么导致了收入的不平等","怎么使经济增长更加公平","怎么使增长过程更加公平"等问题,因此,包容性发展的理念开始被关注和重视,在复杂的国际形势下成为一个新命题。 中国的经济发展相当迅速,实施包容性发展可以切实解决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不平衡问题,避免中等收入陷阱,并实现经济持续发展,构建城乡统筹和谐社会。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率先在全国实施城市化战略,创造性地提出"新型城市化"命题,遵循"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走出了一条极具浙江特色的新型城市化道路。 研究意义 由于中国实施新型工业化战略,势必要走新型城市化发展道路,新型城市化就是坚持实现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四位一体的互相协调,坚持实现农村与城市的统筹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坚持实现城乡公共服务的均质化,以城乡之间和城市与城市之间获取财富和分享财富的机会平等为标志,逐步消除城乡二元结构,达到社会和谐的城市化。包容性发展的核心思想就是在机会平等基础上的发展,保证社会各阶层都能平等的参与发展过程并从中受益。包容性发展的理念包含了城市化发展的思想,是中国未来城市化的发展方向,是城市健康发展的要求。 2014年11月,浙江省区被列入国家农村信息化示范省。浙江坚持走新型城市化发展的道路,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我们通过科学的数据计算浙江的城市包容性发展水平,并做趋势研究,为浙江的未来的城市发展提出合理建议,使浙江能更快更好的走新型城市化包容性发展的道路。 二 研究目标 首先建立新型城市化包容性发展的理论框架,其次通过对浙江新型城市化包容性发展的现状分析,准确把握浙江的城市发展历程,为以后城市化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三 指标评价体系 在参照刘耀彬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次从经济集约,社会和谐,环境友好,功能优化和城乡统筹五个维度来解释新型城市化包容性发展指数,建立新型城市化包容性发展指数的指标评价体系。 表1:包容性发展指数指标评价体系 四 数据选取与算法 从EPS数据库选取浙江省2000年-2020年的相关数据,选取17个指标,使用熵值法计算浙江省的包容性发展指数。以下给出一些数据的简单描述。 4.1 经济发展 截止到2020年末,浙江省生产总值为6461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2019年增长3.6%。从2000年到2020年,浙江省的生产总值一直处于稳步增长水平。从2012年开始,省内生产总值的增速变得较为平缓。 图1:浙江省生产总值增加值 分产业看,2020年浙江省的第一产业增加值2169亿元,增长1.3%,第二产业增加值26413亿元,增长3.1%;第三产业增加值36031亿元,增长4.1%。三次产业增加值结构为3.3∶40.9∶55.8。 从2000年到2020年,第一产业的占比从2000年到2007年有一个较快的下降趋势,从2008年到2020年则处于较慢的下降趋势,,总体也是呈现下降趋势。第二产业的占比则是从2000年到2008年,一直处于较平稳的占比状态,占比为50%左右,从2008年开始则开始呈现下降趋势,截止到2020年,稳定在40%左右。第三产业的占比则一直呈现上升趋势,从2000年的36%上升到2020年的56%。从这20年的三次产业占比的趋势可以看出,浙江省的经济发展成功的从农业过渡到工业和服务业,并且目前服务业占据一半。 图2:浙江省三大产业比重 4.2 社会和谐—教育 如图所示教育支出逐年稳定增加,教育支出占比逐年稳定,但是近几年呈现下降趋势。 图3:浙江省教育支出 4.3 环境友好-二氧化硫排放量 浙江省的二氧化硫排放量在2005年到2015年呈现缓慢下降趋势,2016年则显著下降,之后四年则是缓慢下降,整体呈现下降趋势,表明浙江省在环境改善方面有很高的成果。 图4:浙江省二氧化硫排放量 4.4 功能优化-人均拥有城市道路面积 浙江省的道路面积建设则是稳定的上升趋势,但是由于人口的变化,从而会使得人均道路面积出现波动,近几年由于人口的增长趋势也是较为稳定,使得人均道路面积波动较为平缓。 4.5 城乡统筹-城乡收入比与消费比 城市和农村的收入和消费差距一直存在,消除城乡收入和消费差距是实现城市化包容性发展较为重要的一个环节,浙江省的城乡收入比和城乡消费比整体呈现下降趋势,表明浙江省在为缩减城乡差距也作出了很大的努力与改善。 五 指数得分分析 5.1 浙江省的包容性发展指数 经过计算得到浙江省近20年的城市包容性发展指数,可以看到,浙江省的包容性发展指数综合得分在2000年到2003年出现小幅下降的状态,从2003年的0.17开始逐渐上升到2017年的0.84,从2017年到2020年则趋于平稳,总体呈现上升趋势。 图5:浙江省包容性发展指数 5.2 浙江省包容性发展指数的二级指标 从图中可以看出,包容性发展指数的5个二级指标中,社会和谐增幅最大,功能优化增幅最少,比重较低城乡统筹比重在2013年开始增幅较大,,究其原因是因为2013年的城乡收入和消费的数据统计标准进行调整。经济集约则一直保持着稳定的增长,环境友好在2009和2010年出现大幅度增长,究其原因是因为2009年和2010年的生活无害化垃圾处理率增高,并且工业废气排放量减少。 图6:浙江省包容性发展指数二级指标 5.3 包容性发展指数的指标权重 可以看出,在包容性发展的各个三级指标中,城乡收入比,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单位GDP电耗所占比重明显大于其他指标,而人口自然增长率,教育支出比重和人均拥有道路面积所占的比重较低。因此要提高城市包容性水平,需要提高缩小城乡收入比,减少工业二氧化硫的排放量降低单位GDP用电量的使用。由于教育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在这些年的变化较小,所以该指标的比重较低,因此需要增加教育支出在财政总支出的比重。 图7:浙江省包容性发展指数指标权重 六 总结 浙江的经济比较繁荣,并且第三产业的比重逐渐增加,经济逐渐向集约型经济过渡,是良性的经济发展。但是浙江的城乡收入比和城乡消费比差距较大,因此需要一些鼓励性政策来提高农村居民的收入和消费水平。浙江的城市包容性发展水平在逐年增高,最高值为1,在2020年已经达到了0.86,表明浙江省在发展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缩小城乡差距,实现机会平等和成果共享,缓和社会矛盾,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环境优化,推进城乡统筹发展,走可持续的城市化包容性发展道路。 数据来源:EPS数据平台"浙江数据库"和"中国宏观经济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