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野缂丝作品《女孩和蒙德里安》 2020年10月,一幅当代艺术家刘野的缂丝作品《女孩和蒙德里安》在北京保利拍卖夜,以322万的高价被拍得。 丁乙缂丝作品《十示》 中国缂丝,于2009年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2005年,无锡人林玲从荷兰留学回到国内,当时30出头的她机缘之下接触到缂丝,发现这项传统技艺不仅缺少年轻的传承人,缂丝作品本身更缺乏创新。 于是她放弃了政府的公职工作,在苏州招募缂丝匠人,开始缂丝研究和创新尝试。 张晓刚缂丝作品《头戴荆冠的男子》 2008年开始,她与中国当代艺术家们合作,丁乙、刘野、张晓刚、周春芽、谷文达……将他们的当代作品用缂丝技艺转化呈现。 观众惊呼:从没见过这样"长了毛"的绘画,也从没见过如此"时髦"的缂丝,这才是中国真正的奢侈品。 刘野缂丝作品《女孩和蒙德里安》正面 刘野缂丝作品《女孩和蒙德里安》背面 刘野的缂丝作品《女孩和蒙德里安》在北京预展时,很多年轻观众围在它附近,对它好奇空前: "为什么它长着长毛?为什么它仿佛发了霉?这是刘野吗?" 一张缂丝和当代艺术结合的作品,第一次公开拍卖就拍出如此高价,让不少人惊讶。非遗往往给人"老气"的刻板印象,为什么这些缂丝作品还能吸引到刁钻的年轻收藏家们? 黄渊青缂丝《无题》,色彩丰富,尤其受到年轻观众的喜爱 当代缂丝作品"一画两面",匠人不再剪去背后的毛线 "不少人说我‘盘活’了非遗。"第一次试水成功,林玲却说自己短时间内不参加拍卖了,"大众花不了几百万去买缂丝作品,所以我觉得写一本缂丝的书更好。" 疫情期间不能出门,她花了9个月时间,将过去的研究与实践集结梳理、写出新书,内容涵盖缂丝的前世今生。 林玲在中国苏绣艺术博物馆 15年缂丝研究, 复刻"最牛"的古代缂丝书画 林玲认为自己从年轻时就比较离经叛道,刚生完孩子就出国留学。2005年,从荷兰留学回国后,还放弃了政府体制内的工作,毅然"下海"做起了缂丝的研究。她找到了苏州丝绸博物馆合作,工作室在博物馆里一开就是15年。 2010年,苏州刺绣研究所私有化,归入了一个石油开发企业,一群科班出身的匠人一夜间变得无用武之地,林玲看中这个时机,一举请走了几位老师傅,其中就包含缂丝工艺大师王金山的两位师妹。 但开始得还是很难:匠人只有技艺缺乏当代审美,作品题材老气,缂丝购买者数量下滑……更严重的问题是,这一行,10年出师,30年才能精通,常年招不到学徒。 "所以我处理得很佛系。"相处了十几年,林玲给匠人们定了个弹性工作制,每周40个小时,有4小时弹性,"天气冷了你可以不来或者少做点,阳光明媚心情佳的时候,就多做一些。平时上美术课,辽宁省博物馆办缂丝展览,每人一张机票,飞的去学习。" 现在工作室最年轻的缂丝匠人46岁,从业刚满10年,成为工作室的"小师妹"。 维也纳艺术史博物馆缂丝典藏 林玲回忆起自己最初为什么选择做缂丝研究,她先做了个调查: 十几年前,大都会博物馆、大英博物馆等世界一流的博物馆,收藏最多的中国古代艺术作品就是缂丝。 其中台北故宫博物馆有175件缂丝收藏,涵盖宋、元、明、清的极品缂丝书画,数量质量都是世界之最。 北宋缂丝高手沈子藩的缂丝山水,现藏于台北故宫,鲜少被展览 林玲团队选取其山水部分进行了复刻 "它的作品太好了,因为都直接来自清宫。但专门的缂丝展览却特别少,最近一次在2009年,观众很难一睹真容。"2015年,林玲给业内出了名"严苛"的台北故宫写了一封信,特意用了文言文:"希望用今天的缂丝技艺,补前人不能传播和收藏之憾事,此乃国宝之幸事也。" 花了3年的功夫,她终于得到了台北故宫的认可,选择其中30件作品复刻,山水、花鸟、人物、静物各有特点。 宋朱克柔的"朱缂"被认为中国缂丝技术的高峰,其作品成为当时官僚文人争相抢购之物 减少了部分收藏章后的复刻品 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馆的米芾书法缂丝原件 复刻的米芾七言诗添加了图样,修改了章的位置 因为是1:1还原,为了在制作上留下让后世之人分辨两幅作品的办法 "我们的作品上去掉了一些书画上原有的不重要的章,既区别开了原作和刻录,又摆脱了一些累赘,有些作品则只选择了原作的部分片段进行制作。" 传统的缂丝荷花 刘野现代缂丝《瓶花》 和中国当代艺术家合作, 让缂丝年轻起来 一切最终的突破点还是在于如何解决传统作品的"老气","如何将缂丝这项非遗技艺演变成当代的我们能接受的美?"林玲认为,只有和当代艺术结合,"因为当代艺术代表着未来。" 她和刘野、丁乙、周春芽、张晓刚等共9位中国当代艺术家合作的"当代大师"缂丝系列,和传统缂丝在视觉上产生极大差异。 "我们和丁乙老师的合作了第一张缂丝当代艺术作品。"林玲说,刚开工作室的时候,有人提点她,为什么不去找丁乙合作呢?他画的是十字,缂丝也是十字。 当林玲在2008年找到丁乙时,他已是备受关注,爱马仕正在跟他合作韵律丝巾。"丁乙老师对自己作品的合作对象是非常挑剔的,色调、审美、格局,缺一不可。" 丁乙《十示》的缂丝小样 最后打动丁乙的,还是3个月后给出的小样,每一厘米纬度有50根左右的丝,每一厘米经度有24-30根,"爱马仕给他确认了16个颜色,我们给出了76个颜色。 " 缂丝《十示》最后呈现为一画两面:正面是丁乙最经典的《十示》,徒手在格子布上画出成千上万个十字;背面保留了缂丝原线,远看是一片和谐的绿,会觉得像是一片森林。 林玲告诉我们,这幅《十示》主要的色调是绿,把这张画稿转化成织物,其实是缂丝的优势。宋朝时期,颜料还相对匮乏,但染织技术已经十分成熟了,各大染坊分别加工一种大类色,例如绿色、蓝色、黄色、红色等,每一个按照色阶由浅及深有28-36种。 周春芽2.8米X2米的缂丝作品《桃花浅深处》 每个局部用色都超过上百种 2017年《桃花浅深处》在成都展览,一周后就成为了网红打卡地 如果说丁乙的《十示》表达了极简抽象的美,那之后与周春芽合作的《桃花浅深处》则是一出现,就给人一种引爆和释放的感受,2×2.8米的巨幅作品,给人扑面而来的狂热。 桃花代表温情,也有情色的暗喻。制作这张作品时,老师傅们创新地用了4层纬线,把画分成了11个局部,77个主色调,每个颜色都由3-4种极细的原始丝杂糅成新色的绞花线做法,整幅作品用色超过1000种。 林玲团队自己重新染色的丝线 一根丝可以劈出最多50根丝,通过不同色系丝线粗细的结合,就可以做出一根独一无二的新色线。因为工厂染出来的桑蚕丝太过艳丽,大家有空就会研究新的染色方法,让色调贴近画稿的原始色。 张晓刚缂丝作品《头戴荆冠的男子》的荆冠处,用了大量的金线 部分作品会有流光溢彩的感觉,匠人们就会用到金线和银线,艺术家张晓刚是丁乙的好友,林玲团队跟他合作了一幅《头戴荆冠的男子》,荆冠和羽毛部分用金线嵌入,在灯光下会闪闪发光。 有趣的是,正因为作品内镶有金丝、银线、翠鸟毛、孔雀毛,部分古代缂丝作品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会被收藏者携带,才未遭到摧毁。 余友涵的原作常年在国外借展,做成缂丝后更利于保存 余友涵被誉为"中国波普之父",他选择将画作制作成缂丝的原因更有意思——因为原作常年被国际上各展览借展,边角出现了明显的磨损,所以他便借助缂丝传承千年、不破不损的特点。 缂丝相对一般的丝绸,并没有那么怕水,而且因为可以卷起来,大型作品也更易完好留存,"比画更长久"。 苏州盛氏代代相传的缂丝《庭院婴戏图》,因头发使用的染料腐蚀,无缘博物馆典藏 比如来自苏州盛宣怀后人收藏的一件《庭院婴戏图》,据说是慈禧御赐之物,原本悬挂在苏州留园的门厅。仔细看,只有儿童头发的地方有100多个腐蚀的洞眼,原来是当时的作者仅在头发处用了颜料,其余缂丝的部分丝毫未受到损坏。 其实,在缂丝技艺里,有明确对于头发的处理,叫做"木梳戗",拍出322万的《女孩和蒙德里安》就在小女孩的头发处使用了这一技艺。而小女孩的红晕处,则用了"晕色"的办法,艺术家刘野在收到作品后,也表示这比原作更细腻。 谷文达的《二十四节气》14米长缂丝至今仍在制作 一张作品就可以撑起一个500平米的空间 在做到第7、8张作品的时候,林玲团队的技术逐渐成熟,没想到挑战就来了——水墨画家谷文达提出希望可以做一张14米长的"二十四节气"书法作品。 "我们刚开始很犹豫,因为14米的作品实在太耗时耗力。"一个极富经验的缂丝好手,通常一年也只能做出一件缂丝袍料。 谷文达书法原稿 "谷老师曾在外国的博物馆里看到过这样的缂丝长手卷,他认为为什么不利用这个机会,把缂丝最长可以织到30米的技巧延续下去呢?" 在做了半年后,他们又经历了一次作品作废。 艺术家指出:背景的素地并未一气呵成,没有显示出和拼接作品的区别。"全部作废重来,中间也对色彩有了更精密的调整,书法缂丝乍看只有灰黑两色,但我们一共用了30个灰30个黑,所以它才会在光阴的效果下有色泽的流转。 从2014年开始,这是制作这张作品的第7个年头,已经有不少展览在排队等它了,工匠们笑称:2021年底前终于能完成了。 缂丝《二十四节气》背面的丝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