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静画作,局部剪影 贵州画家顾静, 清华大学毕业后, 没有选择留在一线城市北京, 而是回到贵阳, 成为了一名教授中国画的大学老师。 性格内向、不爱社交的她,痴迷画猫, 把作品发到微博上以后,收获了一大群爱猫的粉丝, 大家纷纷把自己猫咪的照片发来,希望可以成为她的作品之一。 董桥 录 徐志摩《偶然》绢本,顾静配画 董桥 录 《四九年后的周作人》绢本,顾静配画 被董桥先生"钦点"的合作画家 几年前,因为偶然的机会,顾静开始为董桥先生配画。 两个人一直合作到今天,很有默契。 "我通过画画和外界保持着关联,但它又把我挡在了身后,没有功利的世界,真好。" 2013年,一次偶然的机会,松荫艺术请到董先生写了一些书法作品,他们找到顾静,想请她帮董先生配画。 当时,董先生的作品一共有6件,书法和绘画是分开创作的。顾静在深色的仿古绢上画了一些素色的花草,董先生抄录《落花诗》,两个部分最终装裱在一起。当时的顾静非常紧张,花了好几个月的时间,才完成了这个系列的作品。 顾静为董桥先生配画,局部剪影 清华大学毕业,却跑到贵阳蛰居 顾静出生在贵阳,从10岁开始系统地学习,大学毕业后,画画至今已经快20年了。除了在清华求学的几年,顾静基本都生活在这座西南地区的小城。 "清华博士毕业的时候,导师很希望我可以留在北京。但因为性格比较内向,不爱社交,只要给我一个画案,一张方桌,就可以创作。" 顾静 画 《醉花阴》绢本,2019年 现在,顾静在贵阳的一所大学里当老师,教中国画。她的爱好特别少,平时除了工作,大部分时间都在画画、看书或者旅行。 "也许正是贵阳地域的独特性,恰恰成就了我。我想即便我不是一名教中国画的老师,也会始终保持对绘画的喜爱。" 刚开始工作的时候,顾静一直在画主题性的内容,比如少数民族题材的作品。 2009年,女儿出生,顾静需要每天在家里陪伴她。从那个时候开始,她创作的绘画内容慢慢发生了变化,开始画一些生活中的小器物,就像一个小孩在摆弄自己的玩具一样,独处却很自在。 画猫成瘾,微博粉丝纷纷寄来猫的照片 顾静家有个非常大的画案,即便工作再忙,每天下班她都要在画案前坐一会儿,心里会非常踏实、安静。 顾静 画 《一曲相思》绢本,2017年 顾静 画 《幽兰》绢本,2016年 她从2013年开始写微博,在微博上发布的作品,主题主要是花卉植物、文房器物、空荡荡的庭院和猫,可能正是这种很日常、很静谧的感觉,让关注顾静的人变得越来越多。 她痴迷于画猫,最初画的大多是黑色的猫,它们出现在顾静的水墨画上,在山水和云石之间,总是有一双明亮透彻的眼睛,非常灵动。 后来因为家里养猫,可以更加近距离接触到它,对于一个不爱出门、不爱社交的人来说,猫是最容易观察到的对象。 顾静家的波斯猫非常漂亮:"它跟我的性格非常像,安静、守规矩、好奇心不强。它似乎从一开始就知道什么对我是重要的,从来不去碰触它们。至今为止,它没有破坏过我的任何一个画卷、一个茶杯。" 顾静 画 《倦书斋》绢本,2019年 顾静 画 《待清风》绢本,2018年 顾静 画 《无声》绢本,2018年 顾静说自己画的猫是"拟人化的猫"。她喜欢捕捉它们最温情、最憨态可掬的一个瞬间,就像在表现一个人的某种感受。 把自己画猫的作品发布到微博上之后,越来越多的粉丝开始把自己家里猫的照片发给她。顾静会选择一些自己喜欢的画下来,再分享给别人,至今收到的照片不计其数。她说:"这种有选择性的创作,是我观察自己与这个世界的一种方式。" 顾静 画 《相见欢》绢本, 2009年 第一次创作的关于黑猫主题的作品 顾静画的第一张关于猫的作品,是满幅的太湖石。摊开画卷,左下角慢慢冒出一只黑色的、圆圆的、毛茸茸的、只探出了一半身子的黑猫,它瞬间打破了原本宁静的画面。这种触动关系,既存在于粉丝和猫,也存在于顾静和绘画之间。 在瓷器上画画, 吸收生活中的温暖气息 中国瓷器上有绘画这件事情,是非常早期就有的,每个时期的瓷器有着不同的美。比如,元代的青花瓷,最大的特点是层次丰富,纹饰构图丰满;而清代的瓷器,色彩丰富,艳丽照人…… 对于长期伏案画画的人来说,尝试在瓷器上搞创作,本来就是一件很娱乐的事情。所以,每年顾静都会空出10天左右的时间,到景德镇画瓷。 顾静说,每次到景德镇画瓷,都觉得自己特别像一个匠人。日出而做,日落而息,全神贯注在这件事情上。对于现代人而言,这是一种极大的挑战。 她选择的大部分器物,都是小而精微的。大概分为两种,一种以文房器具为主,比如花瓶、笔筒、学生多年前为顾静打造的砚台...... 顾静 绘 清供香炉 另一类是茶具。家里的画案旁边是顾静平时喝茶的地方,喝茶对她来说,是一种放松和休息,她会在这些茶具上画一些比较可爱、比较有趣味的东西。"我觉得选择什么样的器物、搭配什么样的画,是一个人的本能。从审美上来说,我会凭着自己的直觉做判断。" 虽然从来没想过自己创作的瓷器会有什么用途,但大多是被收藏了起来。顾静家里画案上的小花瓶、笔桶、印泥盒,包括喝茶的杯子,都是自己画的。她不会在器物上画得很满,做到点缀就很好。 无论是一个人安静的喝茶,还是和朋友一起分享,这些小小的器物,会让人感受到生活中温暖的气息。 现在因为要照顾孩子,不能常常出去写生。顾静就在家里的花园种了各种各样的植物,闲暇时画它们。家里的植物都不名贵,却能自由生长。每一株植物都可以取一个局部,成为她创作的灵感来源。 对顾静而言,在瓷器上的绘画更享受和想要表现的,正是在小小的物件上的"情绪之美"。 画画让人与世界保持适当距离 顾静会把自己的作品归类于中国工笔画。但她并不把画得精细、写实的作品当作优秀的范本。"画画的时候,如果总是想要定义自己会成为哪一种风格的画家,反而失去了乐趣。" 很多人常常以为工笔画一定是非常精细、严谨的,一步都不能错。但顾静觉得,绘画有趣的地方,恰好是这种不稳定性。 北宋画家 郭熙 《早春图》 北宋著名画家郭熙的《早春图》,创作过程中有很多画错的地方,把这种错保留在画中,从其它地方重新画出新的东西,并将错就错地完成,反而让他的作品平添了更多的变化和丰富。这种完美不是刻意人为的,反而变得更高级。 顾静从小就很内向,希望自己能做一个幕后工作者。而现在她的生活就很简单:教书、画画和照顾女儿。 顾静书房剪影 书房是她经常画画和品茶的空间,这里有一张非常大的画案,即便工作再忙,每天下班她都要在画案前坐一会儿,心里会非常踏实、安静。"很多人因为在网上看到我的作品,喜欢我、认识我,我们在网络上交流,我再也不用面对面告诉别人我是谁。我通过画画和外界保持着关联,但它又把我挡在了身后。每当进入创作过程,我就会完全忘掉生活中的烦恼,得到一种重复的、专注的快乐。没有任何功利性的感觉,挺好的。" 顾静在景德镇画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