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娃养成记-周打卡挑战# 文|CC爸妈 公众号:CC爸妈 ID:CC-bama 做父母后,有很多为难的时刻,比如冲娃发脾气这件事。 虽然理论上讲,父母情绪要稳定,家长好脾气,孩子才能有好性格。 话是没错,但很多人总是过分解读,慢慢地就成为了家长不该发脾气,不能吼孩子,不能惩罚…… 反正就是你内心崩溃地如山体滑坡、火山喷发也得堵住,面对孩子你也得如春风拂面。 周末和闺蜜公园约玩,CC一直带着DD树上上蹿下跳,我一直在旁边胆战心惊,一会拽下来大的,小的就窜上去了,一会按住小的,大的又没影了,二胎老母亲独自带娃要的不是勇气,是命! 最后,忍无可忍,大喊着把两个娃提溜回来,告诉他俩我有多生气。 妈妈老了,追不上你们,我很累,你们要等等我知道吗? 你们一直爬树很危险,我很担心哪个摔下来,我一担心就会想吼你们….. 就在我委屈至极地跟两个孩子"哭诉"完,闺蜜都傻眼了"你原来也和孩子发火,还有这样也行……" 我当然也发火,而且,也并不算是一位脾气温柔的妈妈。 许多妈妈后台留言: 面对娃各种作妖,不发火?憋出内伤。 发火吧,怕伤害孩子幼小心灵,发完火自己还又悔又懊,也没好受到哪去。 反反复复一直是忍着、没忍住、后悔、暗自发誓下次绝不发脾气,但下次依然忍不住发火的死循环里。 这题有解吗? 有! 做到这些,你也可以像C妈一样,实现"发火自由"。 01
妈妈可以发火,前提是,孩子要明白,发火不等于不爱他 没有人规定父母不能发火。 所以,请先自我接纳,正视自己的情绪。 偶尔发火并没事,可怕的是习惯性发火,可怕的是没有和孩子及时解释为什么发火,让孩子认为你的愤怒、无奈都是因为他。 记得后台有妈妈问我: 孩子睡前哭着入睡,晚上就总是做噩梦,一晚上哭醒很多次,问我有没有什么好办法改善孩子的睡眠情况。 后来询问才知道,妈妈总是因为孩子磨蹭着不睡觉而生气吼孩子,每天母子俩的互动都是以批评结束的。 妈妈还说,我知道发脾气不好,但当下总是控制不住,晚上孩子哭有时我也跟着哭,一遍一遍地和孩子说对不起,发誓明天开始绝对不凶孩子了。 后来,我建议她,每天不管上床前发生了什么,孩子躺在床上睡着前都亲亲孩子,和他说一句"妈妈爱你"。 哪怕你很生气,哪怕你演演戏。 后来这位妈妈说,虽然睡前依然鸡飞狗跳,但孩子睡得安定多了。 其实,孩子怕的不是妈妈发火,而是妈妈不爱自己了。 所以,如果平时你表达的爱足够多、给孩子的肯定足够多、甚至给予他的盲目自信足够多……只要确信爸爸妈妈爱自己, 那么偶尔发脾气,其实伤不到孩子,也伤不到亲子关系。 那天我口不择言,气得冲CC吼叫,"你可真讨厌,我早晚被你气死"。 她毫不示弱地回复我"你且爱着我呢,你都爱到骨头缝里了 (忘了什么时候这么形容过) ,你想不爱都做不到,你不就是嫌带着DD闹腾的你没法工作么?" 我一时竟不知道该难过还是高兴,反正心里还挺痛快。 你平日给予的爱已经给孩子筑了一道坚固心防,你伤不了她,就挺好。 所以多表达爱,可以让孩子内心也坚定,明白大人发火只是因为某件事,并不是因为他。 02
压抑情绪,反而会伤害孩子 孩子的心思和感知能力是很敏感的,他们可以轻易地察觉你情绪的波动和氛围的改变。 所以,当你因为某些原因感到愤怒、难受、委屈等时,不要试图用自我感动式的爱压抑自己的负面情绪。 首先,即使你不发火,你也隐藏不了自己的负面情绪。 你生气或不耐烦时,语气也会不自觉的变得急促,肢体动作也粗暴很多。 孩子是很敏感的,这些他们可以轻易察觉到。 而你刻意的隐忍,会让事情更糟。 孩子察觉到了大人情绪的变化,但却不知道改变的原因。 我们都知道人与人相处,都是一个测试对方底线的活动: 觉得对方可以退一退,你就进一步; 觉得对方不肯退,就按兵不动; 觉得对方太强势,自己就不得不退一步。 孩子跟父母其实也是如此,他们会通过观察父母的反应,决定自己下一步的行为路线。 但隐忍的状态下,孩子其实是看不到你真实的态度的。 你看上去没生气,但是你的行为又变"坏"了。 这种 行为和情绪的不对应 ,会让孩子不知所措、患得患失不知道该如何调整自己状态来面对父母。 反而让孩子感到更加不安、惶恐。 所以,不如直接让孩子知道你真实的情绪。 格桑泽仁老师曾所说,"愤怒与快乐对人的作用是同等重要的。" 孩子有权利愤怒,也有权利感知别人的愤怒。孩子应该知道他人对自己行为的真实情绪反应。 你可以向他描述你的真实感受,前提是宣泄而不是指责。 比如: 可以说"我刚刚收拾过的积木现在被扔的到处都是,我感觉劳动成果一点也没受到尊重,我好生气!!" 但是不要说"你这孩子怎么回事,一天到晚给你收拾800遍都不够你扔!真讨厌"。 而且,对孩子,示弱比逞强更好使。 比如我常用的句式,"哎~我的工作好难啊,我一直都做不完,我又累又烦,CC还不让我工作,还要让我陪她玩,我真的太难了,呜呜~~" CC就会说,"别哭了,别哭了,你工作吧。" 其实孩子还是很懂事, 只要不是赶在他情绪也很崩溃的时候。 你赶在他崩溃之前先崩溃,他其实是会体谅你的。 人类生来就有怜悯之心,对比自己更惨的人,通常都会表示同情。 只有你表明了自己的感受,才能激发孩子的同理心,他才会通过你的真实情绪去衡量自己的行为,调整自己的行为和情绪。 03
看父母发火到冷静的过程,也是一种学习 当你感觉很累,已经游走在暴走的边缘,与其违背本性压抑情绪,倒不如利用正确的方法去表达自己的负面情绪。 让孩子看见父母调节情绪的过程,也是他学习的过程。 情绪不对时要及时表达出来,给孩子心理预警: 我很累着急,我想早点休息说话可能声音会大一些,如果你觉得害怕或不舒服,可以离我远点。 及时表达出自己的诉求,以及可能发生的结果。 在情绪爬坡的过程,就将其扼杀在摇篮里,避免情绪累积造成更大的伤害。 情绪崩溃,隔离冷静: 我现在有点激动,需要冷静一下,我再说下去就要爆出难听的话了。 当情绪脑占据上风,自己已经没办法思考,那就先自行隔离,冷静后再处理。这样也可以有效避免造成更严重、更直接的伤害。 发火后的重建: 解释发火原因,让孩子明白情绪是如何来的,又是如何一点点爆发的,下次是否可以避免。 若是自身原因造成的发火,及时道歉,"对不起,妈妈刚刚没控制好,大声吼了你….." 。 我们无法永远保持冷静,但事后冷静下来,要对自己失控的行为负责,为自己的错误及时道歉。 父母自己从发火-冷静-冷静后重建的过程,其实就是孩子从父母这里学习处理情绪的过程。 若一味展示「为顾及孩子(他人) 感受而压抑自己」的自我牺牲式情绪管理大法 ,反而是在给孩子一种错误示范。 所以,不要随意发泄自己的情绪没错,但也不需要刻意压抑, 大人学会如何正确地处理自己的情绪,比教会孩子更重要。 CC爸妈:"中国父母学习计划"推行者,C爸-中国医科大学硕士,三甲医院医生;C妈-报社育儿主编,《家长好脾气 才有好教育》作者。 养育CC&DD两姐弟,带领更多父母加入科学养育大队伍,一起少走弯路,做"中国好父母"!原创公众号"CC爸妈"(ID:cc-ba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