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和"邪"同音,所以成为民间送礼的忌,送礼不能送鞋。确实是有点邪乎,我多次出行时,看着好好的一双鞋。突然就坏了。2015年6月。到新疆的赛里木湖,看着挺新的户外旅行鞋掉底了。当时天上下着雨夹雪,挺冷的,可不能光着脚。湖边开满了黄色和白色的花,但就是找不到藤状的植物,好不容易找到几根结实一点的茅草,把鞋底绑在了脚上。另一次是2014年去黄山,在广州转机时,脚上穿着的鞋掉底了。还有一次是2018年去哈尔滨。在南宁机场后机的时候,鞋子就掉底了。这样的事件还发生过好几次,都是旅游鞋,每次都是出行时掉底了。这些掉底的鞋平时不穿,尽管鞋面看着挺新的,时间长了就脱胶了。好多东西,买回来就要经常用,不用反而容易坏。鞋是这样,其它如家用电器更是这样。 我第一次穿皮鞋是上大学以后。因为脚出汗太多,听说皮鞋不容易臭,下狠心买一双皮鞋。因为没有皮鞋的相关概念,还是请一位同学帮买的。花了一个月的饭钱,买了一双猪皮的尖头皮鞋,后来才知道,牛皮鞋更好,但当时一个月的饭钱也只能买到一双猪皮的鞋了。那时的皮鞋真的是结实,那双鞋一直穿了好多年,直到参加工作,能买得起牛皮鞋了才换掉。皮鞋确实比起球鞋没那么臭脚。 再以前还穿过"真皮"鞋一一打赤脚,那是在1970年随母亲下放农村的时候。下田插秧,耘田自不用说,挑担走在泥泞的山路上,只有打赤脚才不容易被滑倒,因为打赤脚走路时,可以用脚指头用力抓地,"真皮"脚板也不会粘上厚厚的泥。小伙伴们会比赛看谁的脚板厚,光着脚去走碎石路,走刚割了草的草根地。真的不觉得痛,脚板厚厚的一层老茧。穿草鞋走泥路也不滑,而且不沾泥,那草鞋是用稻草编的,至今仍觉得很神奇! 1970年代,农民都穿自家做的布鞋,有一个颇为壮观的场面,在全公社万人大会上,台下散坐在各处的妇女整齐划一的手起手落都在纳鞋底,那时候大家都会很积极的参会,因为能挣到工分还能干私活。农村三级干部多数穿解放鞋,但一般的解放鞋和真正的军鞋还有不同,一双真正的军鞋,如同一顶真正的军帽一样,会引来众人羡慕的眼光。而对于爱打球的人来说,一双白色半高帮的回力鞋是最爱了。那时在体校训练,发了一双回力鞋,鞋的布面已经起毛边了,是上一届的学生毕业后留下的。我当然是如获至宝,精儿养护,经常洗刷不说,还买来白鞋粉认真打磨,因为穿着白色回力鞋比绿色的解放鞋威风多了。曾以为,在改革大潮中,回力鞋早已死在了沙滩上了,没想到现在回力鞋又回来了,还成为女孩的时尚,当然也不再只有白色高帮一个款式了。 1970年代还自己做过木板鞋,先用锯子横着锯一个口,其他就用砍柴的刀砍出鞋底的形状,上面钉一块车轮胎胶就是一双木板鞋了。木板鞋走起来哒哒个响,时髦的年轻人不喜欢,他们爱穿起人字拖鞋,配上喇叭裤,但这样的穿着当时被当成流氓烂仔的打扮。有几次学校突然全体集合,工宣队拿着剪刀当场把喇叭裤剪掉,把人字拖也没收了。 现在家里各种鞋太多了,走路有走路的鞋,跑步有跑步的鞋;冬天有棉鞋,夏天有网孔的通风鞋……。户外旅行鞋就只有去户外旅行时才穿一下,所以大多数时间是放着不用的,而一旦想穿时,又总是坏了。 唉,其实也不是邪呼,还是用的太少了! 疫情早点结束吧,不然我的旅游鞋又要掉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