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尽美 (1898年-1925年8月19日) ,原名王瑞俊,山东省诸城市枳沟镇大北杏村(今属诸城市)人,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山东党组织最早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在党的创建和早期革命活动中,做出了卓越贡献 。 1920年,王尽美与邓恩铭等人发起成立"励新学会",创办《励新》半月刊,研究和传播新思想、新文化。1921年,作为代表参与中共一大会议。1922年7月中下旬,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终日的奔波中,王尽美积劳成疾感染了肺结核病,他以带病之身,奔走于济南、北京、上海、广州等地,1925年8月19日,王尽美病逝于青岛,时年27岁 。 2009年9月10日,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 。 王尽美外婆家-----------五莲县高泽街道辉沟子村 青岛中非商会 陈祥勇 辉沟子村,位于五莲县高泽街道北部,与诸城市接壤。明崇祯三年(一六三六年),孙姓迁此立村,后臧、陈、王、刘姓陆续迁入。村名乃因村民好习练武术,以练习铁钩子为主,行话说"会钩子"故名,后演变为灰沟子、辉沟子今名。 据老一辈流传,辉沟子村祖辈好习武行侠仗义,在明朝倭寇入侵我国沿海地区时期,有流窜至本村的流寇,被本村先民用铁钩子痛击,吓得倭寇听闻有会钩子的人就落荒而逃。附近村庄,乃至枳沟等地,多年后仍有到辉沟子村请师傅去教习武术的习俗。另外,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该村是诸城、五莲、胶南等地区的鞭炮主要生产地,俗有"南有古家沟,北有灰沟子"之称。此鞭炮有震天雷、霹雳连环、单打一等系列,"地老鼠"更是深受老百姓喜爱,逢年过节来辉沟子村采购鞭炮的人络绎不绝,鞭炮买完后,还不忘在村大队部看上一场地道的五莲茂腔。 辉沟子村,南与潘村相通,东与杨家沟村相连,北与诸城市枳沟镇徐家沟村山川相依,东北则与东云门村相望。村西有齐长城遗址,遗址西为山东省第六大水库---墙夼水库。1960年修建墙夼水库的时候,该村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不光出民工二百余人参与墙夼水库的建设,还无偿提供村西肥沃的几十亩口粮地用于库容区。同样,墙夼水库的水淹地,绝大多数是位于五莲县境内,如潘村、东云门、西云门、前后张仙、大小仲固等等几十个村庄,都为墙夼水库的建设出工、出力、出土地,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前几年,国家也对当年的库区移民做了连续20年每年每人600元的补助。 近代,辉沟子村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中华儿女,如建国前老党员臧丰臻、秦四光、陈淑业等,还有远近闻名的经纪人陈淑富等。中共一大代表王尽美同志的母亲刘氏也出生在这个小山村。刘氏出生于1879年,在家中排行老大,下面有一个妹妹、三个弟弟,刘氏从年轻时就显示出与常人不一般的气质,她吃苦耐劳、心灵手巧,是邻居们眼中的巧嫚,不到十八岁时,经人介绍嫁到大北杏村王兴业儿子王在升,孕育了中国共产党的一大、二大代表王尽美。王尽美小的时候,经常跟着母亲去辉沟子玩耍,辉沟子村地处丘陵地带,盛产的五莲小米色泽金黄,软绵香甜,王尽美每次去都会喝上一大碗。后期,刘氏的亲侄子刘贤德也经常的去大北杏村找王乃征兄弟俩,带的随手礼也是五莲小米。据刘氏在辉沟子的孙侄女刘加叶讲,王乃征在革命时期,依托刘氏的亲戚关系在辉沟子村一带开展抗日活动,刘贤德曾经出生入死的送过情报并给与了很大的帮助。在那段困苦而又艰难的日子里,辉沟子亲戚在农忙季节拉着牛、扛着锄去大北杏帮忙的影子一直停留在王乃征老人的记忆里。往事如斯,相关人员都已过世未留只言片语,代远年湮了。笔者在祖籍上学时,学校经常组织去大北杏村给王尽美烈士扫墓,这也是对于尽美精神的尊敬和传承吧。 刘氏嫁到王家时,王尽美的爷爷王兴业已经去世,家里只有父亲王在升与奶奶相依为命;王尽美出生前四个月,王在升由因故去世,刘氏面对年迈的婆婆和即将出生孩子,又独自撑起这个贫寒的家庭;王尽美因革命活动东奔西走积劳成疾在青岛去世后,又是刘氏亲自陪伴儿子的灵柩一路小脚走回大北杏,擦干眼泪带着婆婆、儿媳,尽心尽力的照顾着年幼的王乃征、王乃恩,无比坚定的支持两个孙子加入"你父亲的那个党"!王尽美同志唯一的一张照片,更是刘氏冒着生命危险在那个恐怖的年代用油包纸糊在土墙里保存下来的。刘氏的一生,可以这么说,是伟大的一生!没有刘氏的深明大义、坚韧不屈,就没有中国共产党一大、二大代表王尽美同志;没有刘氏的忍辱负重、奉献周全,就没有王乃征、王乃恩两位优秀革命者。刘氏,是伟大的!刘氏精神,也是尽美精神的源泉所在,我们发扬尽美精神,也要把以刘氏为代表的中国农村女性默默奉献、任劳任怨的家国情深发扬赓续。 辉沟子村三面环岭,东岭核桃、北岭黄桃、西岭板栗,瓜果遍地;村前有一条小河发源于东北沟水库,绕村流入西南沟水库与墙夼水库混为一体。村民传斌在小河流经处修整几处鱼塘,偶有乡亲去拿条鱼吃,淳朴的传斌也会笑呵呵的给予了;西北沟水库的水源来自诸城市徐家沟村横岭南下来的水,从水库出来的水浇灌了村西肥沃的土地后也流入墙夼水库;村容村貌在现任党支部书记陈维俊的带领下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入村口新建村民文化广场、休闲中心、小憩驿站等,大街小巷全部硬化,自来水通到了锅台上,极大地增强了村民的幸福感、获得感。我想,这一切都是来源于老一辈革命者抛头颅洒热血,来源于继承者的不忘初心继往开来!正如党中央提出来的:一任接着一任干,敢叫日月换新天! 文字没有声响,但显然在诉说着一种历史回忆。想起消失在全村人记忆当中的洋教堂,突然意识到,及时地、真实地记录和保存历史,便是一种厚重的责任感。一个家族和一个国家文明,有了文字的记录,才能够得以延续。位于莒北大地上的尽美故里,是一块经济腾飞的热土,也是一片文化灿烂的地方。这个叫作辉沟子的中国普通乡村,正日益成为蓬勃发展的新生活的一个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