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市是一座有400多年历史的塞外名城。"呼和浩特"系蒙古语,意为"青色的城"。 战国置"云中郡","秦、汉因之"。唐置"白道川",贞观年间先后设置"云中都护府""单于都护府",并置振武军驻守。公元10世纪初置丰州,后金、元因之。明隆庆六年(1572年)阿拉坦汗建库库和屯城(今呼和浩特)。万历三年置"归化城",亦称"三娘子城"。清雍正十三年到乾隆四年,又新建一座军事驻防城,命名为"绥远城",即现呼和浩特新城。把原"归化城"叫"旧城"。 民国二年(1913年)设绥远特别行政区,并将"归化"与"绥远"两城合为归绥县。1929年改"绥远特别行政区"为绥远省,归绥县为省会。1937年"归绥"沦陷,日本侵略者将"归绥县"改为"厚和特别市",属巴彦塔拉盟。1949年9月19日绥远省和平解放。1950年1月20日成立归绥市人民政府。1954年撤销绥远省建制,设立内蒙古自治区,同时设立呼和浩特市,并定为内蒙古自治区首府。 地名文化的形成与移民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对呼和浩特地名的研究既会反映出该城市建设初期的移民来源、居住和生产生活状况,同时也会反映出本地区各个民族之间独特的文化适应、文化变迁现象。这为保护传承呼和浩特的地域文化、研究多民族共处提供一个新的实用思路。 呼和浩特地区在春秋战国时期已成为人口活动聚集地。公元前229年秦始皇设云中郡,将今托克托县、呼和浩特一带划入郡县管理内。此后,这一地区由北方游牧民族政权或中原政权频繁争夺统辖,对其称呼更改较为频繁。 明朝嘉靖八年(1529年),土默特部阿拉坦汗(俺答汗)率众迁徙至土默川一带长驻。明隆庆六年(1572年),阿拉坦汗在此破土动工建城,于明万历三年(1576年)基本完工,时名库库和屯,后明廷赐名,改称归化。这时期呼和浩特作为贸易中转城市进行建设,同时经营小规模农业生产。 明万历十年(1583年),阿拉坦汗去世,其夫人三娘子继续对呼和浩特进行扩建与完善。人口结构以蒙古族为主体,同时汉、回并存。此后直到19世纪中叶,关内大批人口向塞外流迁,即历史上所谓的走西口。这批迁徙人口以两种原因来到塞外,一种由政府为了屯田戍边组织而来,另一种则是受生活所迫逃荒而来。移民迁徙至呼和浩特及周边武川等地区,流散程度相对较高,趋于分散性。 迁入地有的因汉人较多而取汉语地名,多为俗称。在原来蒙古族人口较多的地方则直接以蒙古族人对此地称呼为公认地名,并以音译在地图上标注。"各厅村庄,其名之稍存古昔者,十无二三,余皆蒙古俗语,佶屈聱牙,借音成文,无一定字义,其俗之朴野,可知矣"。 明清时,外来移民主要在今呼和浩特东郊至托克托县城的大黑河两岸定居,"板升"房子绵延百里。汉人在战争中被蒙古贵族掳掠到阴山一带,在某种意义上也成为移民,建起大大小小的土屋"板升"。"板升"为移民住地地名。移民来到土默特,首先要解决的是安居问题。一般而言,移民以原有的传统和习惯搭建住宅,或搭建简易的房子,或"近山住户多凿崖为窑"。[10]作为栖身之所。蒙古族人居住的是传统的蒙古包,流迁而来的汉人所建的房屋结构造型与蒙古包完全不同。 当地给这种房屋取名不用汉语,而是采用蒙古语音译的方式,称"板升",或作"板申",简称"板"。"板"是蒙古语"房屋"的意思。板升"不仅广用于民间,也用于官方。 《明史·韃靼列传》:"时富等在敌招集亡命,居丰州,筑城自卫,构宫殿,垦水田,号曰板升。板升,华言屋也。""板升"由房屋义又引申指村落、城邑。据史书记载,明代华人叛归俺莟,所居之处为板升,用的是其引申义。《明史·蒙古传》:"俺莟任用之,为筑板升以居。板升,华言城也。其地曰豐州。" 《明史刘汉列传》:"丰州在大同右卫塞外中国叛人丘富,赵全,李自馨等居之,号曰板升。板升者,华言城也。"以"板"组成的地名有多种类型。有的地名纯粹根据地理位置而设。 桃花板,意为河湾处,因其坐落于大黑河一河湾处,故名。刀刀板,意为下边,因其位于大青山山坡下,故名。有的地名因房屋颜色而设。口可板,意为青色的房子。善友板,意为黄色的房子。以房屋的新旧大小命名。旭泥板,意为新房子。依肯板,意为大房子。有的以居住人口而设。古路板,蒙古语音译词,意为三个。清乾隆年间,此地早先只有三户人家居住。故名,即三间房。有的反映了蒙汉族聚居的历史。乃莫板,蒙古语音译词,"乃莫"意为八个,乾隆三年,此地有三户蒙古族和五户山西迁来的汉族居住,故得名。乃莫板意为八间房,即八户人家。 "板"作为地名的地区多是移民新村,房屋种类以中原样式居多,而人口结构上以移民为主,原住民相对较少。明清以后的地名,也有以汉语"房""窑"与其他词组合命名的。如一间房、大一间房、小一间房、四间房、半家窑、一间窑。窑是北方地区建制的供人居住的土室。这些词语本来表示房屋,人家数量也很少,却能够反映移民者是逐渐迁居到该地,而不是以组织性迁移的方式来此定居。后人口聚居,渐成村落,表示房屋的词语引申为村名。作为最初的村名,并没有因此改变,而是被延续下来。 与此类似的,有以"村"来组合命名的。如一家村。也反映了这种初迁状况。呼和浩特地区地名中有"营""村""房""窑"等,从其他角度反映了移民的情况。其中的"营"给人以军人居住区的印象,从字面意思上看很容易理解为戍边的人所聚集的地方。但实际上这里和军事没有任何关系,"这种村子里住的都是老实敦厚的农民,他们恐怕从来没当过兵、打过仗。"营"源于蒙古语"阿寅勒",意为牧场中的定居点。"村""房""窑"等是通名,以这些词组合的地名生动地反映了民族杂居地带的文化涵化特征。 参考文献 牛汝辰.中国地名掌故词典[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16:55. 高泽远.呼和浩特地名与移民之关系[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46(3):115-116. 贻谷.清末绥远垦务[M].北京:京华印书局,1923. 邱瑞中.内蒙古通史(第2卷)[M].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7. 胡云晖."走西口"与颇具特色的包头方言[J].阴山学刊,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