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称皇帝始,到1912年"末代皇帝"溥仪退位,在2132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大地上共诞生了422位皇帝。本编遴选出对中国历史社会发展进步起到推动作用的十位明君,供诸位参考。 前259-前210 1.秦始皇-嬴政 千古一帝:中国历史上首位完成华夏大一统的政治人物,采用了三皇之"皇",五帝之"帝",构成"皇帝"的称呼。 秦始皇在中央实行三公九卿,管理国家大事;地方上废除分封制,代以郡县制;同时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对外北击匈奴,南征百越,修筑万里长城;修筑灵渠,沟通长江和珠江水系。 始皇是古今中外第一个称皇帝的封建王朝君主,对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产生深远影响。他把中国推向大一统时代,奠定了中华二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明代思想家李贽称之为"千古一帝"。 前202-前157 2.汉文帝-刘恒 文景之治:汉文帝刘恒登基后,为稳固帝位,励精图治,兴修水利,厉行节俭朴素,废除肉刑,实现国家强盛,百姓小康, 开启"文景之治" 的发端。 汉文帝刘恒在位23年,车骑服御之物都没有增添;屡次下诏禁止郡国贡献奇珍异宝;平时穿戴都是用粗糙的黑丝绸做的衣服;刘恒为自己预修的陵墓,也要求从简。在中国历代帝王中,刘恒是一生都注重简朴为世人称道的皇帝。 文帝谨慎对待诸侯国势力过大及匈奴入侵中原等问题。对待诸侯王,采用以德服人、以武平乱的态度。对待匈奴,采用和亲止战的方式,营造安定团结、休养生息的政治局面。流民还归田园,户口迅速繁息。文帝的政治方针和措施,使当时社会经济获得了显著的发展,统治秩序也日臻巩固,汉朝社会开始进入治世。 前156-前87 3.汉武帝-刘彻 雄才伟略:汉武帝登基后,进一步削弱诸侯王的势力,颁布大臣主父偃提出的推恩令,以法制来推动诸侯王分封诸子为侯,使诸侯王的封地不得不自我缩减。 同时,他设立刺史,监察地方。加强中央集权,将冶铁、煮盐、酿酒等民间生意编成由中央管理,禁止诸侯国铸钱,使得财政权集于中央。 汉武帝施政,思想上,采用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为儒学教育在中国古代的特殊地位铺平了道路,在长安创立专门的儒学教育——太学,这是当时的最高学府;对外积极扩张,大破匈奴,平定闽越、南越、卫氏朝鲜,开发西南夷,经营西域,开辟丝绸之路。 汉武帝时期,汉朝亦不曾缺少法治思想。在宣扬儒学的同时,汉武帝亦采用法规和刑法来巩固政府的权威和显示皇权的地位。因此,这是以儒为主以法为辅,内法外儒的一种体制,对广大百姓宣扬儒道以示政府的怀柔,而对政府内部又施以严酷的刑法来约束大臣。 569-618 4.隋炀帝-杨广 运河之父:人们一谈起隋炀帝,首先想到的就是与"万里长城"齐名的人类大工程——"京杭大运河"。杨广在位期间,在前人修的众多运河基础上疏浚修隋朝大运河,营建东都洛阳,迁都洛阳。改州为郡,又改度量衡依古式;频繁发动战争,西征吐谷浑、三征高句丽,滥用民力、穷奢极欲,引发全国范围农民起义。 尽管后人对隋炀帝批评颇多,但是,其开拓的南北大运河,功盖千秋,福荫后代。 大运河从北方的涿郡到达南方的余杭,南北蜿蜒长达五千多里。隋朝大运河以会稽、洛阳、涿郡为三点,江南河、邗沟、通济渠、永济渠四段,将钱塘江、长江、淮河、黄河、海河五大水系连接起来。 大运河的开通,促进了运河两岸城市的发展,江都、余杭、涿郡等城市很快繁荣起来。当时运河上"商船旅往返,船乘不绝"。大运河对隋朝时期南北经济、文化交流,维护全国统一和中央集权制的加强,都起了促进作用。 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南至会稽,北到涿郡(今北京),全长2700公里,跨越地球10多个纬度,纵贯在中国最富饶的东南沿海和华北大平原上,经过浙江、江苏、安徽、河南、山东、河北、北京七个省市,通达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海河五大水系,是中国古代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在中国的历史上产生过巨大的作用,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的水利建筑工程,也是世界上开凿最早、规模最大的运河。 后人说:炀帝开运河,功高百代,而祸及于其一世。然而,正是此河沟通运输,使得盐米之利达于西、北,故而唐宋皆仰之以食京师。 598-649 5.唐太宗-李世民 贞观之治:唐太宗李世民在位初期,听取群臣意见,虚心纳谏。对内文治天下,厉行节约,劝课农桑,实行休养生息,使得国泰民安,开创"贞观之治"。 李世民对外开疆拓土,攻灭东突厥与薛延陀,征服高昌、龟兹和吐谷浑,重创高句丽。设立安西四镇,与北方地区各民族融洽相处,获得尊号"天可汗"。 唐太宗十分重视吏治的清明,曾命房玄龄省并冗员,派李靖等13名黜陟大使巡察全国,考察风评;同时又亲自选派都督、刺史等地方官,并将其功过写在宫内屏风上,作为升降奖惩的依据。另又规定五品以上的京官轮流值宿中书省,以便随时廷见,垂询民间疾苦和施政得失,百官遂自励廉能,大大提高政府效率。 在军事上,李世民多次对外用兵,先后平定突厥、薜延陀、回纥、高昌、焉耆、龟兹、吐谷浑等,使得唐朝声威远播,四方宾服。 经李世民君臣二十三年的努力,社会安定、经济恢复并稳定发展,对外武功显赫。奠定了后来的大唐盛世的基础,史称贞观之治。 685-762 6.唐玄宗-李隆基 开元盛世:先天元年(712年),李旦禅位于李隆基,李隆基于长安太极宫登基称帝。后赐死太平公主,取得了国家的最高统治权。 唐玄宗在位前期,注意拨乱反正,任用姚崇、宋璟等贤相,励精图治,开创了唐朝的极盛之世——开元盛世。 李隆基不仅慧眼识贤相,还对吏治进行了整治,提高官僚机构的办事效率。他采取了很多有效措施,第一,精简机构,裁减多余官员,把武则天以来的许多无用的官员一律裁撤,不但提高了效率,也节省了政府支出。第二,确立严格的考核制度,加强对地方官吏的管理。在每年的十月,派按察使到各地巡查民情,纠举违法官吏,严惩不怠。第三,重新将谏官和史官参加宰相会议的制度予以恢复。第四,重视县令的任免。李隆基认为郡县的官员是国家治理的最前沿,和百姓直接打交道,代表了国家形象。所以,李隆基经常对县官亲自出题考核他们,确切地了解这些县官是不是真正地称职。如果考试优秀,可以马上提拔,如果名不副实,也会马上遭到罢黜。李隆基知人善任,赏罚分明,办事干练果断,这是他能开创开元盛世的主要原因。 927-976 7.宋太祖-赵匡胤 建隆之治:北宋初年,国家处于分裂的局面之下,赵匡胤称帝后,采取"先南后北、先易后难"的战略,使国家逐步统一。 宋太祖通过"收其精兵,削夺其权,制其钱谷"的三大纲领,以及"杯酒释兵权"、削弱相权、"罢黜支郡"、"强干弱支"、"内外相维"、"三年一易"、设置通判、创差遣制度等措施加强中央集权。赵匡胤还澄清吏治,劝奖农桑,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这些举措不仅恢复了五代以来的战争创伤,也使国家呈现出相对稳定繁荣的局面,出现了历史上享有盛名的"建隆之治"。 赵匡胤深知兵权的重要性,采取了军权集中,解除禁军将领兵权,并调往外地充当节度使。继而削弱节度使实权,使其徒有虚名。接着,将禁军的统领权一分为三,都直接对皇帝负责。设立枢密院,枢密院有调兵权但不直接统领军队。而统军的将帅却没有调兵权,使其互相牵制。 实行更戍法,实行"守内虚外"、"内外相制"政策。驻军一半京师,一半各地。 宋代的军事建制几乎传承至今。 1162-1227 8.元太祖-铁木真 一代天骄:元太祖孛儿只斤·铁木真,尊号"成吉思汗"(Genghis Khan),蒙古族乞颜部人。大蒙古国皇帝,世界史上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 铁木真生于漠北斡难河上游地区(今蒙古国肯特省)。早年投奔克烈部首领脱里,积蓄实力,于1189年被推举为蒙古乞颜部可汗,随后经过一系列战争,统一蒙古诸部。1206年春,在斡难河源即皇帝位,建立大蒙古国。建国后,实行千户制,建立护卫军,颁布了《成吉思汗法典》。多次发动对外战争,征服地区自东亚的金朝、西夏外,西达中亚、东欧的黑海海滨。 1227年,铁木真兴兵征伐西夏,途中染病,于西夏投降前夕病世,终年六十六岁。临终前定下"联宋灭金"的战略,死后被秘密安葬。元朝建立后,累赠谥号为法天启运圣武皇帝,庙号太祖。 铁木真及其子孙建立的帝国版图横跨亚欧大陆,成为名副其实的大帝国。毛泽东评价为"一代天骄"。 1360-1424 9.明成祖-朱棣 永乐盛世:朱棣在位时期,励精图治,延续洪武政策。政治上,继续实行削藩政策,加强中央集权;改革官制机构,设置内阁和东厂。军事上,五次亲征蒙古,占领安南,东北设立奴儿干都司,西北设置哈密卫, 西南设置大古刺、底马撒、底兀刺等宣慰使司和贵州承宣布政使司。还委派郑和下西洋,加强中外友好往来和对南海地区的经营。文化上,编修《永乐大典》 。同时,为了加强对北方地区的控制,疏浚大运河,迁都北京。 朱棣统治期间,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史称"永乐盛世"。 但其五征蒙古、派郑和下西洋以及迁都北京等举措都耗费了很大国力,后世颇有微词,但并不影响其历史功绩。 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郑和下西洋,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如今的北京紫禁城成为世界第一大宫殿,而郑和下西洋开创了世界航海史。明成祖的两项伟大工程,均载入中华文明的光辉历史。 1662-1722 10.清康熙-玄烨 康乾盛世:康熙帝8岁登基,14岁亲政,在位61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 康熙帝执政初期,国内国际形势非常严峻。面对严峻局势,他坚持大规模拥兵,以实现国土完整和统一。康熙帝少年时就挫败了权臣鳌拜,完全夺回朝廷大权,开始真正亲政。 成年后,康熙二十年(1681年),平定三藩之乱;消灭在台湾的郑氏海商集团政权;挫败沙俄侵略军,签订《尼布楚条约》,确保清朝政府对黑龙江流域的领土控制;三征噶尔丹,并取得胜利;创立"多伦会盟"取代战争,联络蒙古各部。 康熙帝在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标榜仁政,笼络汉族士人,同时注意休养生息,发展经济。但是康熙帝晚年倦勤,出现吏治败坏的现象。 康熙帝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奠定了清朝兴盛的根基,为创造史称的"康乾盛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