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史海揭秘9中印边境冲突缘何而起(1)?

  阅读提示:
  从6月开始,中印边境冲突再起。6月16日,我西部战区新闻发言人张水利大校就中印边防人员冲突对外发表声明:6月15日晚,在中印边境加勒万河谷地区,印军违背承诺,再次越过实控线非法活动,蓄意发动挑衅攻击,引发双方激烈肢体冲突,造成人员伤亡,严重损害两军关系和两国人民感情。
  印度军方表示,印度军人在加勒万河谷肢体冲突中死亡人数已增加至20名,引起印度舆论的强烈反响。
  实际上,中印两国的边境冲突自中印战争之后从来没有停止过。
  1947年8月15日,印度宣布独立;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随着中国和印度这两个亚洲大国现代政治制度的建立,两国经历了"印中是兄弟"的蜜月期,到兵戎相见的中印战争,再到延续数十年的边境冲突,这其中有怎样的恩恩怨怨?
  引 言
  24年前,一名军事战略家
  预言的中印战争
  在2亿多年前,印度大陆板块缓慢但却执著地漂过古地中海,向着亚洲大陆板块袭来,预示着印度和中国将发生对抗。
  而在大约6千万年前,这两个大陆板块迎面发生碰撞之后,形成了世界上最高的山脉--喜马拉雅山,由此构成了20世纪中印冲突的地理环境。
  明铁盖达坂山口。2000年1月25日。
  四天时间,中国人的筑路工程队在被毁坏的二号公路上,向前推进两公里。眼睁睁看着坑坑洼洼的路面被一点点修复起来,印度人几乎无计可施。
  新德里每天都在等待二号公路的消息,得到的全是中国人今天又向前推进了多少公尺的报告。印度人呢?难道他们不是挡在那些黄面孔前面的吗?塔帕尔总理的质问通过桑杜部长、奈尔上将、普拉卡希中将、巴蒂少将的嘴,传到了拉奥中校的耳朵里。
  拉奥中校苦苦思索。现在才得出同中国人对抗本身就是个错误的结论,已经为时太晚了。事态发展到这一步,只能硬着头皮走下去。既然如此,既然与中国人的交火不可避免,拘泥于谁先开第一枪,何时开第一枪,就未免太过于陈腐。
  历史是战胜者用战败者的血写成的,战败者不会有权力和机会,追究战胜者先开第一枪的责任。但战败者却能让自己一方先开枪的那个倒霉鬼成为替罪羊。拉奥中校继续苦苦思索。他想在既开第一枪把中国人击退,又避免万一失手成为替罪羊这两者之间,找出一条路来。
  很难。
  先开第一枪你也未必能把中国人打退,打不退中国人你就肯定会成为替罪羊。可如果眼睁睁看着中国人把路修通,你的下场也比当替罪羊好不了多少。
  权衡之下,不干要比干的结局更糟。那么,干吧。他决定赌一下。
  有时候犹豫再三,你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一旦定下决心,办法反而跟着就来了。拉奥中校命令全营官兵登机时,他认为他想到了一步妙招。
  在空中整好队形后,拉奥下达了攻击命令:放过中国人,全力攻击已经修复的公路!
  "雌鹿"武装直升机
  数十架直升机排成长长的一列纵队,跟在拉奥的"雌鹿"后面,相继爬高,又相继俯冲,一架接一架对准那段黑油油两公里长的路面发射火箭和投放燃烧弹。
  眨眼间,两公里长的沥青路变成了一条两公里长的火龙。
  中国人的后路被切断了。望着身后熊熊的大火,看上去他们有些慌乱。拉奥把他的"雌鹿"悬停在中国人的头上,俯看那个大个子如何安抚他的部下。
  战火常常是被一粒意外的火星点燃的。
  就在拉奥看着中国人面对大火不知如何是好,为自己这一妙招倍感得意时,那粒小小的火星蓦然迸出来,溅到了一点就燃的干草堆上:一块火箭弹片呼啸着从烈火浓烟中飞出,不偏不斜,正正地嵌进了一名中国小伙子的眉心!
  小伙子连叫一声都来不及,就直挺挺地仰躺在了路边。
  流血的时刻终于到来了。
  中国人炸了窝,不等那个大个子下令,就纷纷爬到每辆车的驾驶楼里,拽出一支支烤蓝锃亮的自动步枪。一个矮个子中国人动作最快,别人还没有打开保险,他已经端枪冲上了一侧山坡,朝着那些廓尔喀士兵扫射起来。
  战神的降临总是让人猝不及防。尽管已经整整参加了十天的对巴战争,拉奥还是无法相信瞬间发生在眼前的事情:
  中印战争就这样爆发了吗?
  以上的故事在进入二十一世纪的时候,并没有真实发生。他只是一名军旅作家、后来成为军事战略专家的乔良先生,在24年前一本叫做《末日之门》的预言小说中的一段描写。
  当我在引用乔良先生的这一个"桥段"时就在想:幸好这次边境冲突虽然死人了,但仅限于肢体冲突,没有意外的火星迸出来,否则是不是战神真的就会让人猝不及防地降临,使乔良先生的预言成为真实,让所有的人都目瞪口呆地问道:
  中印战争就这样爆发了吗?
  01
  中印两个大国之间的"蜜月"   1947年8月15日,印度宣布独立;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随着中印现代政治制度的建立,经过近两千年时断时续的文化交往,中国和印度这两个亚洲大国终于开始将对方视为现代意义上的政治实体。   因为相似的殖民地经历和共同的"反帝"诉求,中印这两个亚洲古国在建国初期开始了短暂的"蜜月期"。   周恩来访问印度时与尼赫鲁在一起   进入到20世纪50年代,中印两国都在努力建立起自己的国际地位。中国的主要目标是与资本主义作斗争,并且于1950年参加了朝鲜战争。印度则将自己视为第三世界的领袖,并且将中国的支持和协作作为外交政策的关键因素。   1949年4月,尼赫鲁向印度各邦首席部长的信中介绍了中国的形势,并认为从世界角度看,最重要的事件是中国共产党军队在中国的胜利。   1950年4月1日,中印两国正式建交,互派大使,印度也成为世界上除社会主义国家外最早承认新中国的国家。   尼赫鲁在著作《印度的发现》中,用了相当的篇幅突出介绍了过去2000年的中印交往。按照他的说法,西方国家的控制使得中印之间的交往被终止。但随着中印两国自豪、独立地重新屹立在世界舞台,两国可以将这些交往继续下去。   他在书中充满激情地写到:"如今,命运已经峰回路转,而过去的记忆仍然印刻在中印两国人民的心中。新一代虔诚的朝拜者越过高山来到对方的疆土,带来了佳音和祝福,建立起新的、富有生命力的友好关系。"   在中国和平解放西藏之后,印度在1950年的联合国大会上仍然支持中国。在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问题上,尼赫鲁不顾美国的反对和威胁,一直对此持积极的支持态度。   为此,尼赫鲁首先在印度议会关于外交政策的辩论中支持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席位,并最终获得了议员们的支持。   1950年,苏联代表在联合国安理会会议上提交了一份要求安理会成员决定不承认国民党的决议草案,除了苏联和南斯拉夫的赞成,另外那一个赞成票就来自印度。同年9月19日的联合国大会上,印度代表散发了一个决议草案,号召给新中国以席位。   1954年4月,中印两国签订了《中印关于中国西藏地方和印度之间的通商和交通协定》。协定开头有这样一段话:"双方同意基于(一)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二)互不侵犯,(三)互不干涉内政,(四)平等互惠,(五)和平共处的原则缔结本协定。"   这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首次在外交文件上出现。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中印关系奠定了新的基础,迎来了中印友好合作的第一个高潮。1954年6月,周恩来总理访问印度,中印两国总理发表的联合声明中重申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同年10月,尼赫鲁偕女儿英迪拉·甘地回访中国。这是新中国成立之后接待的第一位非社会主义国家政府首脑。中印在4个月内实现了两国总理互访。   尼赫鲁总理到达北京当天,毛泽东主席就会见了他,朱德、刘少奇、周恩来、宋庆龄、陈云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陪同会见。   尼赫鲁访问中国时同毛泽东在一起   毛泽东在会见尼赫鲁时说:"朋友之间有时也有分歧……这种吵架同我们和杜蕾斯(美国国务卿)的吵架,性质是不同的。中印签订了关于西藏某些问题的协定,这有利于消除引起怀疑、妨碍合作的因素。"   4天后,毛主席再次会见并设宴招待尼赫鲁总理,如此高规格的接待,说明中国政府对印度及对中印关系的高度重视。   尼赫鲁访华结束回国时,毛泽东主席以"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的诗句赠别。   同一年,尼赫鲁再次来到中国,与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达赖、班禅等一起出席了印度驻华大使馆举行了招待会。   在1955年4月于印尼万隆举行的亚非29国会议上,印度仍然积极支持中国政府和周恩来总理,并推动中国与亚非国家的交往。   1956年11月,周恩来总理再次访问印度,贺龙副总理陪同访问,受到印度政府和人民群众隆重而热烈的欢迎。   在首都新德里等地,有上百万人欢迎周总理一行。中国代表团所到之处,无不受到印度群众的欢迎。   "印中人民是兄弟"的口号响彻印度大地。   周总理发表讲话说,我们两大民族之间的友谊有两千年的历史,但是,今天,我们之间的友好关系超过了历史上的任何时期。   但是,"蜜月"期太短暂了!   02
  "中印兄弟"是什么时候开始产生裂痕的?   在中印两国的"蜜月"期,出于外交的需要,中印边界领土争议曾一度被搁置,中印双方都默契地对这个话题"避而不谈"。然而,这并不意味着问题已经解决,中印间的领土纠纷,就像一座休眠的火山,潜伏在和平友好的表象之下。   实际上,就是在"印中人民是兄弟"的口号响彻印度大地的时候,印度人在领土问题上并没有闲着。1950年代开始,印度趁中国参加朝鲜战争无暇顾及西藏边陲之机大举北进。   1951年,印军占领达旺并强迫西藏地方政府撤出,而达旺就是第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出生地。到1953年印度全部控制藏南9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后并建立行政区。   1954年印度在侵占区设立"东北边境特区",这就是后来的"阿鲁纳恰尔邦"。而此时,作为不结盟运动的领袖,尼赫鲁在国际上的威望如日中天。   但就是在此时的"蜜月时期",中国从印度在一系列涉及中国外交的重大问题的态度上,开始重新认识尼赫鲁的不结盟的"中立"政策。   不结盟运动会场   1952年11月17日,印度向联大提出解决朝鲜战俘问题的方案,提议由中立国印度、波兰、捷克斯洛伐克、瑞士、瑞典成立一个遣返委员会,来处理朝鲜战争中的战俘问题。   12月1日,联合国政委会以53票对5票通过了印度的提案。这个提案被我国视为是"荒谬和非法的"。   在1958年台湾海峡危机期间,尼赫鲁在1958年11月初向美国驻印度大使明确表示,他坚决反对中国试图以武力夺取沿海岛屿。   基于印度的这些政策,我国领导人开始认为,"在国际事务的许多重大的关键问题上,尼赫鲁经常是站在帝国主义一边,基本上是对帝国主义采取‘小批评、大帮忙’的政策。"   而在当时印度的领导层,从解放大军一进藏开始,就已经意识到将对中印关系可能造成的影响。   内政部长瓦拉巴伊·帕特尔在致尼赫鲁总理的一封信中表达了自己的关切:"历史上,我们几乎没有担心过东北边境的安全。喜马拉雅山一直是北部威胁难以逾越的屏障。友好的西藏不会给我们带来麻烦。但随着中国军队进驻西藏,中国的势力范围几乎抵达我们的家门口,可能会使印度重新处于危险的境况。"   帕特尔进一步分析道:"中国内战已经结束,而中国坚持对西藏拥有主权,这意味着印度与西藏进行的所有谈判都可能不为中国所认可。"帕特尔认为,中国人难以捉摸,自高自傲,以自我为中心。中国似乎以轻视的态度看待印度在地区、在亚洲以及在世界的地位。   真正的裂痕出现在1954年中印协定签署之后。在印度看来,协定解决了中印之间包括边界在内的所有悬而未决的问题。中国的沉默使印度更加坚定了这种看法。   1954年10月23日,北京群众欢迎尼赫鲁访问中国   而周恩来总理的态度则不同。他表示,边界问题之所以没有被提及,只是因为解决的条件还不成熟。从那年起,双方开始竞相指责对方侵犯本国领土。   当时的印度虽然刚从英帝国主义的殖民统治下脱离出来没几年,但其强烈的大国主义情绪却毫无收敛。在西藏问题上,尼赫鲁设计出一个"理想边界",将克什米尔、尼泊尔、锡金、不丹和阿萨姆邦作为印度的防务内线,把西藏作为"缓冲国"纳入印度的势力范围,而"麦克马洪线"正是他眼中印中边界的理想分界线。   1958年12月,尼赫鲁给周恩来写了一封长信。这是印中两国总理正式交涉边界问题的第一封信,正式将中印边境问题"摆上台面"。尼赫鲁言辞强硬地提出,"麦克马洪线"以南的地区毫无疑问是印度的。   周恩来与尼赫鲁   1959年1月,周总理在回信中声明,"麦克马洪线"是英国和西藏地方当局代表,背着中国中央政府代表,用秘密换文的方式决定的,它从未被中国任何政府承认过。   1959年11月7日,周恩来总理代表中国政府致函印度总理尼赫鲁,建议两国武装部队立即从实际控制线各自后撤20公里,脱离武装接触,同时建议两国总理尽快举行会谈。但尼赫鲁置若罔闻。   为了表明中方的态度,1960年4月19日傍晚,周恩来在外交部长陈毅的陪同下,从缅甸仰光起飞,前往印度。从19日至25日的6天时间里,周恩来与尼赫鲁进行了20多个小时的会谈,但因为印方态度强硬,始终没能取得任何有实质意义的进展。   临回国的最后一天,周恩来作出了一个轰动世界的决定:在新德里单方面召开记者招待会,让世界人民知道中国的和平态度。   4月25日晚7点30分,来自世界各地的记者早已守候在印度总统府圆柱厅。周恩来带领陈毅等人,快步由边门走进会场。   正在这时,对中国素有好感的《泰晤士报》记者韦尔娜突然闪了出来,焦急地向周恩来提醒:"有人准备不顾外交礼仪,将向中方发难,总理务必小心!"   周恩来微微点头致谢,继续前行。韦尔娜又善意地提醒说,这次记者招待会就像是"射击场",周恩来将成为唯一的"靶子",上千只"枪口"都瞄准了他。   周恩来坚毅地说:"新德里的子弹打不倒我。"   尽管周恩来在45分钟的记者招待会上,用自己的儒雅和机智赢得了长达7分钟的掌声,但这番努力终究没能拉回心意已决的尼赫鲁。   1961年11月28日,尼赫鲁在印度人民院发出战争的信号:"在这些地区(中印边境)打仗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这是必须的,因此我们必须为此进行准备。"

我是个性张扬的汉DM之前我对车也不算很了解,在身边的朋友一个个都买了车以后,我慢慢的对车也开始了解了,经常也看一些汽车方面的报道。在顺利拿到驾照以后,我也拿出这几年的积蓄,准备买我的第一辆车。我个人倾比亚迪汉,养起来方便跑起来快比亚迪这个品牌其实我是比较了解的,因为有个亲戚之前开的一款车就是比亚迪的,在买车前我还开过,觉得这款车的操控是很牛的,驾车的时候完全在把自己当作一个车手,充分激发了我的驾驶欲望,所我家眼中的靓丽风景线汉DM工作了好几年有了一些积蓄,所以就想着要提升一下家里的生活质量,现在基本上都是每家每户都有私家车,我们夫妇俩就商量着准备买一辆好一点的车,以后上下班也方便,接孩子上下学也会方便很多,我的汉颜值与性能并存虽然说第一次看到这款车就很喜欢它的外观,但是真正让我爱上大马的原因,必须是它的性能了。我觉得开车还是操控体验感最重要,操控性是不可忽视的,一款好车必须要有好的性能。这款车操控起来流开着汉游广州博物馆广东省博物馆2010年建成,总占地面积6。7万平方米,是广东省唯一的省级综合博物馆,也是国家一级博物馆。广东省博物馆的外形仿如一个宝盒,里面盛满了各式各样的奇珍异宝,吸引着观众揭开唐,高性价比之选最满意唐的部分当然是唐的外观了,我相信这也是大部分人选择唐的一个很重要的理由,这个外观真的是非常的炸裂,这个造型真的而是深深的抓住了我的心。其唐的操控,真的是非常不错,我开车也算是性价比最高的爱车汉在买这款车的时候,我其实还是对比了其他车型的,发现同样的配置,其他车型的价格要贵,所以我就选择了这性价比最高的汉。当然,除了它的价格满足我的预算之外,配置上完全足够使用了,而且外观遇见最美的你我觉得对于唐这辆车来说,它颜值方面的魅力应该没有人会置疑吧,我第一次看到它是在公司楼下,不知道那个客户开来了,看一眼就觉得,这车的颜值有种让人惊艳的感觉,那时候对车了解的不多,只觉比亚迪唐,选车时最正确的决定我在创业前期开一辆面包车,所以现在经济条件稍微好些了就想买一辆比较稍微好一点车来代步,我不那种崇尚价格人,我看重性价比,因为工作原因,有时候需要接送客户,如果档次太了也不好,后来去说走就走的旅行,还是比亚迪入手这两比亚迪其实也是有段时间了,因为我我的老公都是属于工作忙的类型,也是在暑假的时候,想着我们家人也是会久没有去旅游了,这次怎么样也是要带着孩子出去玩趟了,所以就两个人都请了假,女友的选择,我很支持要说满意的地方,车子的外观应该是我最满意的地方,当然其它的因素也有,比如操控不错,发动机变速器的质量不错等等,但是对于一个90后来说,应该是外观占绝大多数的因素,车子前面看前杠,中
去北戴河旅游,是住在海边农家院划算,还是住市里划算?有什么好的建议?我的北戴河之行是安排在八月十五过后,刚刚过了北戴河的旺季,天气又没有太冷还可以下水。因为听说旺季沙滩人非常多,所以我的原则就是人少,离沙滩近,价格不要太高。我选择了外交人员宾馆,据白俄罗斯已经正式免签,送你一个白俄旅游全攻略中国白罗斯两国对普通护照正式免签生效!免签正式生效!以后,我们的朋友,父母,家人,到白俄再也不用繁琐的邀请函旅游,探亲再也不用到白俄驻华使馆办理签证了(说实话,真厌恶办理签证那小哥中国旅游界良心景区,3月游客免费游肇庆七星岩景区因七座排列如北斗七星的石灰岩峰而得名,景区由星湖阆风岩玉屏岩石室岩天柱岩蟾蜍岩仙掌岩阿坡岩七座石灰岩山峰组成,游览七星岩除却其秀丽美景之外,尤如科谱一部精彩的人文历史距乌镇仅30分钟车程,私藏着一个更为小众古镇,50元尝遍小吃尽管这几年来,很多游客总会觉得古镇太过于商业化,仿佛早已经不是我们心目中那样淳朴的印象,但这些古镇曾经也都是让人憧憬,如果换一种方式去欣赏,古镇的安静依然如初。江南地区的古镇众多,浙江这十个绝美古镇,都不收门票,周末自驾游玩好去处浙江的古镇,大大小小不下几十座。除了最知名的乌镇西塘,浙江还有不少小众的古镇,风景一样美,关键不收门票,免费的。小编对这些古镇做了个盘点,出发寻找绝世美景吧。1安昌古镇(绍兴)始建数据告诉你,北京到底有多大!凡在北京生活过的人,都说北京很大在北京谈恋爱,只要不在一个区,都算是异地恋随便出趟门逛个景点,来回路上的时间就足够刷两三部90分钟时长的电影。这样说,大多数人对北京之大,还是很模糊一系列壳型酒店和旋转公寓塔围绕中心岛而建海水云天,湖光山色风景十分绮丽近些年前往菲律宾旅游的人越来越多度假村这项旅游产业在菲律宾办得蒸蒸日上就在不久前有一位比利时设计师为菲律宾设计了一个螺旋形的度假村位于其著名的珊瑚三角石家庄抱犊寨一日游,周末登山游玩的人很多抱犊山,旧名萆山,抱犊寨不是一个村庄,而是一座名山的名称。它位于鹿泉区境内,东距省会石家庄仅16公里,是一处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于一地的旅游景区。2001年11月,抱犊寨景区被国家你去过最美的我国的地方是哪里?然乌湖最美的天然景区。然乌湖是大小两个景区,2018年去的然乌湖,风景超美挽如仙境一般。这么美的两个景区,还是非常良心的景区,全免费。我们先去的大然乌湖,在停车场(很小,也就停十几或许,你喜欢索玛花开吗?成都周边看花十四集说起来时间过得真快,从第一集写到现在已经第十四集了,想得到的春天的观赏花卉差不多就到这里了,谢谢大家的喜欢呀。把索玛花放到最后呢,是因为想用这个来压轴,我太喜欢这个花儿,以至于甚至3月最佳旅行地,春天来陕西必做的20件事!春天到了整个世界都在拼了命地绽放光彩春天来了鸟语花香开始莺声燕语哝哝作响春天近了细雨蒙蒙万千柔情化作相思恋情春天最适合做de事有两件一是谈恋爱,因为春心荡漾最多情二是去旅行,春意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