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打退休后,就爱上了写作。可面对着电脑时间一长,就会觉得浑身不自在,就会觉得腰背酸痛,腿脚无力,关节僵硬。我知道,这是坐的时间久了的缘故,用过去的一句老话说,就是"地气接的少了。" 何为"地气"?《辞海》中说:地气乃"地中之气"。《礼记》中说,孟春三月,"天气下降,地气上腾"。地气,就是"地中之气,是土地山川所赋予的灵气",用现代语言,就是指健康的自然环境,其由环境、气候、空气等各种条件综合而成。古人所言这个"地气"字,就是现代科学中的磁场,就是能量。 古人认为,天为阳,地为阴,反映到人体,如果体内的阴阳不平衡,就会导致疾病。只有保持体内的阴阳平衡,生命活动才会旺盛。大地之气为阴,因此经常赤足踏地,就可使地之阴气通过涌泉穴升入体内,从而起到养阴的作用。 古人还认为,"地气"就来源于大地,任何一个人,只要离开了大地,人就会变得孱弱,就会顿生百病。现代科学也证实了这一点:宇航员在天上待久了,骨质就会酥松,肌肉就会萎缩。在古希腊神话中,也有如此的描写。说是大力士安泰的母亲是大地之神盖亚。由于他的身体一接触到大地就能吸取大地母亲给予的力量,所以他力大无穷,而且从来不会感到疲劳。后来,他的对手发现了安泰不断得到力量的秘密,于是就趁机抱起安泰,让他双脚离地。由于得不到母亲给予的力量,安泰最终死在他的对手的怀里。 不知你是否有这样的感觉,只要你跑到旷野,仰八叉地躺在草地上,放松自己,尽情地接受那温润的地气,享受那凉爽清新的气息,顿时就会感到精力倍增,就会感到神清气爽。 现代人很少有过去那种时常赤脚在土地上走来走去的体验,其实,赤脚走在土地上,确实能使人感到放松,感到心情愉快,这可不是胡编乱造堵转出来的理论。 至今,小孩子们就不爱穿鞋,就喜欢脱了鞋袜在沙滩上疯跑;少女们也喜欢脱了鞋袜,把脚泡在河水里,就感觉到特别的轻松和愉悦。而心情的放松和愉悦,就是身体健康的最基本保证。反过来,如若你给宠物或狮子老虎穿上鞋,你看它愿意不愿意? 难道这是一个生活习惯问题吗?不是。这是其实是动物的本性,这就是为了接地气。为什么?用现代科学来解释,人体就是一个导体,常会吸收和产生静电。当人体内静电积存过多,又没有通"放电",静电就会在人体内作怪,影响人体内分泌的平衡,从而也就干扰了人的情绪,导致失眠、疲惫、烦燥和情绪失控,不闹出点病来才怪! 因此,为了健康,人们就应常与大地有"肌肤"接触,多多赤足行走或赤足坐、躺在草地上,不仅人会感到格外的舒服和清爽,还可以消除失眠、烦恼等症状。 在国外,"接地气"之举也很很流行。只要你去国外走走,就会发现哪里的人特别喜欢接触大自然,不仅喜欢赤脚跑步,也喜欢攀登、潜水和徒步旅游,这其实是动物的本能。 也就是说,为了自己的身体健康,你其实不必去看医生,也不必请专职体能教练,你只要每天光着脚走一会儿路,每天坐在草地上上晒一会太阳,或是时常在湖中游一会儿泳,或是时常侍弄一下生长在庭院里的花草,你体内的那些困扰你的慢性疾病,就可以慢慢地消除。有人或许会撇撇嘴,说,都什么时代了,还如此这般,太慢了。没错,你可要记住那句老话:平常不养生,得病就不轻。一旦被慢性病给缠上了,那可就有你的烦恼和难受! 总之,现代人虽然很有知识,却千万不要由此就认为古人很愚昧很落后,往往,古人们思考的问题比现代人更为深刻。只是由于你正忙着玩游戏看电脑,没时间去完整地了解古人的思想和智慧。 我们的先贤们在长期的观察中,发现宇宙中还真就存在着一种看不见、摸不着,但可以感知到的巨大力量,这种力量非人力可以转移, 却对人类的生存环境、生产活动、起居饮食乃至身体健康等有着极大的影响, 古人将之命名为"气"。 逐渐的,这个"气"已经深深融合进入我们中华文明的方方面面,我们的老祖宗还创造出了很多和"气"字组合在一起的词汇。中医上常用的有脾气、胃气、肝气、肾气,中气、邪气、气血;养生家们则多用元气、精气、浊气、先天之气、气脉等词;还有诸如仙气、小气、泄气、心气、雅气、凶气、秀气、妖气、稚气、壮气、争气、正气、义气、勇气、运气、习气、土气、才气、底气、赌气、风气、福气、骨气、服气、豪气等许多词汇。 古人认为,大地是有灵气的,是能够给天下万物以生长的力量,地气能催发人气。地气随春天醒来,让人耳目一新,还会让你感觉到神清气爽,精神焕发。 所以常听人说,长久躺在病床上的人,就需要下床走走,接接地气,才能有助于康复。可地气究竟是什么?谁也说不清,谁也没看到过。按照西方人的逻辑,既然没有看到,也无法看到,那就是没有!那就是一些中国人杜撰出来的"玄妙"的虚无。确实,谁也没有看到过"地气",但这并不等于它就不存在。没有看到过,不等于没有感受到。谁看到过"疼"是什么样的?谁又看到过"酸"是什么样的?可谁又没有尝受到"疼"和"酸"的感觉?什么是地气?照一些老人的说法,就是"地气无处不在","多吸几口田野上的新鲜空气,多在河边水旁走走路,多吃几口新鲜的菜蔬,就是接地气了,人也就气血畅通,精神焕发。"不信,那你就去试试!至少,所有的医生,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他们劝导人们的最常说的,就是"多接触一下大自然,就会有益健康!""接触大自然",用中华养生理论的说法,就是"接地气"。 确实如此,每逢路过街边空地或是公园,总能看到许多人或是兴致勃勃地跳舞,或是猛做各种难度指数颇高的体操动作。每到此时,我也不由心生羡慕:你看人家那个活泼劲儿,咱怎么就不如人家?其实,和那些人相比,我的遗传基因也差不到哪儿去,我不如人家的精神矍铄,主要就是接的地气少了。寻根溯源,那就是如今的人们大都住进了楼房,很多人甚至就长时间蜗居在楼上,泡电视,看手机,很少下楼出门走走,难得接到地气,所以也就容易引起各种疾病。 "福不可多享,苦不可少吃",别看很多人对这种说法不屑一顾,其实,世上还就认这个理。人有了汽车,就不愿多走一步路,于是人的走路机能也就随之退化。过去,一个人一天走上个五六十里路,很是平常;如今,你让那些现代人走走看,估计能走下来的没有几个。人住进了楼房,吃喝拉撒睡,不用出门,就全都解决了;烈日晒不到,寒风吹不到,雨水淋不到,小日子确实比过去舒适多了,可接踵而来的则是患"高贵病"的人也多了起来。 记得小时候,许多孩子就像野草一样,皮实得很,不怕摔不怕打,时常光着脚丫子(那时叫"打赤脚")追逐打闹,多高的树也敢爬,多远的路也能走,看到草丛或是树上的野果,摘下来就敢往嘴里放;满世界地摸爬滚打,虽说冬天也会冻出冻疮,夏天也会被晒得脱皮,却丝毫无妨个个茁壮成长。一个人,确实从小就得历经揣打,多受折磨,才能安稳长大。" 这也就是老辈人常说的一句话:"人要活,就得接地气。" 北方农村的土炕,也是一个接受地气的好地方。长时间睡在在土炕上,就会令人感到踏实,感到精神倍增,就不易得病。而在城市里,楼房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把自然界的气息和磁场都给隔离开了,使人们接受的地气大大减少,人们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难以接触到大自然的地气,体质就会逐渐衰弱。所以在城市中生活的人们就需要经常到公园、到田野里走走,补充地气,保健身体。 到了当代,地气,又衍生了另一种涵义,就是指最普通的百姓。 对于一名公务员来说,地气就是民心民意。要做一个合格的公务员,就必须要接触地气,也就是要深入接触百姓的普通生活,与群众打成一片,解决普通民众的愿望、诉求、利益,这也叫"接地气"。 对于一名文艺工作者来说,地气,就是大众的乐闻喜好,你搞出的作品符合民众的喜好,就会受到民众的欢迎;如果你的作品全都是些想当然的"高大上"或是毫无依据的"假大空",那谁还会把你当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