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个叫"保障性租赁住房"的新物种闯入业内,国家对此也非常重视,并明确了在"十四五"期间,我国住房工作重点就是保障性租赁房。从业多年的朋友咨询我,是不是长租公寓以后就没有希望了? 下面,就保障性租赁住房对长租公寓的影响和对策,和大家做个交流。 01 政策基调变了 近期,明显感到,国家更强调大力增加保障性租赁住房,推进共有产权住房发展,让住房体系由公共属性主导。对长租公寓,貌似冷落了,这和之前很大不同。 记得在"十三五"时期,国家大力扶持机构化、规模化租赁,主要就是长租公寓,也是长租公寓最美好的一段时间。 比如,近期支持保障性租赁住房的几个供应渠道,包括闲置商业办公改租赁,集体土地建设租赁住房,园区配建租赁住房,出让租赁地块等等,在过去几年一直是扶持长租公寓的主战场。现在,城头变换大王旗,他们撇开了长租公寓,都开始向保障性租赁住房转变了。 比如,过去几年对于长租公寓,资本市场很青睐,风险投资、上市融资、专项债券等等,都抛出橄榄枝。前几年,开发商为实现融资突破,都在积极发展长租公寓。现在,这些融资对长租公寓开始冷淡了,都向保障性租赁住房转变了,保障性租赁住房的贷款都不纳入集中度管理。 再比如,2015-2016年,房企系、酒店系、互联网系、房产中介系等公寓品牌纷纷进入市场,国家队也不甘示弱,很多城市都推出了租赁地块或者配建、自持租赁住房。但现在,很多品牌都开始退出,有的开始转让项目或转向轻资产输出,配建、自持的项目也停滞不前。 2015-2016年长租公寓的蓬勃发展期 总之,前后的反差太大了,不忍直视。 02 出了什么问题? 仔细推演的话,发现形势变了。 首先,国家发展机构租赁,本来是想构建"先租后买"的住房新制度,让年轻人、新市民在城市顺利扎根。但这几年,长租公寓表面上红红火火,但暴雷、炒租金、租金贷等,让政府觉得,靠市场来解决租赁问题是不太可能的,回归公共属性的保障性租赁住房,可能更合适。 其次,疫情后这一轮房价上涨,年轻人和新市民不仅"买房难","租房也难"。 根据贝壳的数据,2021年一线城市月度套均租金约4394元,新一线城市约2097元,二线城市约1794元。受访者42%的人月租金支出集中在1001-2000元。在一线城市,合租单间租金已达2000元,意味着他们很少会选择整租。近期,租赁价格再次上涨,相对体面的租赁越来越难实现了。 再次,尽管租赁体验好,但长租公寓租金要比周围商品租赁房租金高出30%左右,有的租金甚至翻了一倍。同时,疫情后房价上涨,收入越低的人受到的冲击越大,中低收入人群是租房的主力军。由此可见,长租公寓可能定位为"小众"了,并不是未来国家发展租赁的重点了。 最后,长租公寓前期探索出了一些问题,让管理层比较头痛,最典型的就是利用租金贷制造"资金池"、搞资本运作,产生了一些暴雷、跑路和金融风险、社会稳定等问题,管理层有点怕了。去年下半年以来,从国家到各个城市都实施了长租公寓监管细则,最典型的就是租金一次性收取不超过三个月,且要进入监管账户,这让资产比较重的长租公寓无疑陷入了困境。 03 新定位 当然,对长租公寓也并没一棍子打死。 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解决好大城市住房突出问题,通过增加土地供应、安排专项资金、集中建设等办法,切实增加保障性租赁住房和共有产权住房供给,规范发展长租房市场,尽最大努力帮助新市民、青年人等缓解住房困难"。 这里的长租房市场,指的就是长租公寓。 近期,我到某一线城市住建部门调研,咨询他们关于长租公寓该怎么发展的问题? 对方告诉我,他们现在工作的重心全部已经转到保障性租赁房上面了,长租房发展现在基本处于搁置状态。 我认为,当前对长租公寓为代表的长租房市场,管理机构的态度是既不鼓励、也不抑制。 我初步判断,在行业定位上,未来长租公寓应该是一个"小众产品"。当然,在互联网平台经济影响下,年轻人已把租房作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我们在研究时留意到,对许多年轻人,能买得起房肯定最好,但买不起,他还希望在大城市生存下来的同时,要能"住得好,住得舒服"。 简单来说,就是 "我买不起,但是我要生活品质",这给长租公寓创造了空间、提供了机遇。 特别是,大城市房价涨到这个份上,以后不管是继续上涨,还是停留在现有的水平上,越来越多的人会选择租房,这是不得不为之的选择。政策也会因势利导,鼓励这方面的需求。 根据调查,特大城市租房群体主要由80后和90后构成,占租房总人口的62.9%。这批80后、90后年轻租客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拥有本地户籍的租房群体,占26%;另两类是没有本地户口的外地租客,他们是主体,占全部青年租客约74%,其中45%的人拥有大学及以上学历,他们的受教育年限最高,平均有16年,另外29%是大学以下学历的外地房租客。 也就是说,租房的人越来越多,他们的收入不一定比买房的人要低,但由于首付还不够,家庭总收入不足以支撑买房,不得不接受租房,甚至是长期租房。所以,长租公寓还有发展空间,但由于支撑高租金的人比较小,竞争红海,加上同质化倾向严重,这个领域新增空间并不大。 04 被动应付VS主动出击? 有国家政策扶持,大规模建设保障性租赁房,对长租公寓具有分流和替代效应,长租公寓该怎么应对? 大势已变,与其被动应付,在红海里挣扎,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越来越内卷,不如主动出击,因势利导,变不利为有利,变被动为主动,凤凰涅槃,闯出新的盈利模式。 我认为, 最重要的是长租公寓企业一定要看清形势,努力搭上保障性租赁住房红利这班车。 据我了解,各地"十四五"保障性租赁住房筹建的任务特别重,比如上海、广州要筹建42万套、60万套,远比商品房要大。长三角、珠三角几乎每个城市都有任务,且任务都不轻。 但怎么做、怎么落地,各地住建部门还是一头雾水。 所以,"存量纳管"就是必然的落地渠道, 长租公寓一定要抓住难得的机会,让部分在投项目被纳管进来。这样,既完成了各地的任务,又能够享受到税收、规划和普惠金融等红利。 有人问了,被纳管就要补齐全套资料,接受租金管制,甚至是纳入监管平台,过去靠逃税求生存的模式也搞不下去了。这就需要长租企业自己掂量了,地段好、成本高、溢价显著,未来成长性好的项目,可以继续向白领公寓方向运营,在原有的赛道里面占据一席之地。 投前盈利测算没那么高,没那么明朗的项目,可以向保障性租赁住房方向转。有人又说了,现在项目都不怎么赚钱,租金管制(低于市场租金)了,岂不是更难发展?这个观念要改,政府已考虑到了这一点,推出很多扶持政策,包括税收减免、水电费调整、普惠金融、规划红利等。 这些政策能够落地的话,即便有租金管制,也是可以赚钱的,因为国家推出这些优惠和红利,目的就是打通租赁市场不赚钱的"痛点"和堵点。这些优惠和红利落地了,前期成本会明显下降。 当然, 建议长租公寓主动对接住建部门,推动项目认定书落地,就可以拿这个尚方宝剑去享受这些优惠了。 据了解,现在建行普惠贷款、发改专项资金拨付都在等项目出炉。 05 懂得创造机会 目前来看,对于保障性租赁住房的新增量,各地政府还是依靠本地国有租赁平台来落实和推进,比如广州的城投和珠江租赁,深圳的人才安居集团,上海的城方,南京的东南集团。但对于管理和运营,地方国企平台的效率比市场要低很多, 长租公寓可以主动对接地方租赁国企,输出轻资产服务, 包括项目策划、运营管理、拓客招商,甚至是申请优惠等等。 对于新的筹建渠道,比如国有企事业单位利用自有用地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而这些地块原来是生产、科研、教育、医疗用地,一直是禁止搞地产开发的,现在对租赁住房放开了。对这个新事物,地方政府也是一头雾水,不知道怎么协调相关部门,不知道怎么走程序才合规等等。 用地主体更是一头雾水,有的想搞房地产开发,想对接开发商一起赚钱,但这条路堵死了。搞保障性租赁住房,他们觉得程序太冗长,涉及环节和部门太多,无法实现一次性落袋的可观收益,积极性不高。 对此,本着服务政府、打通环节、获得信任的原则,长 租公寓要积极作为、主动对接用地主体和政府,牵头推进项目落地,赢得各方信赖,掌握市场的主动权。 此外,长租公寓要顺应形势,调整产品结构。目前,我国长租公寓行业所供应的公寓产品主要包括服务式公寓、白领公寓和企业公寓(或叫蓝领公寓),其中白领公寓为市场主流。规模排名前20的房企系公寓品牌皆布局了白领公寓,而涉及企业公寓业务的房企仅有1/4,明显偏少。 这明显高估了白领公寓的需求潜力。未来,随着经济增速回落,长效机制下房地产告别高速增长,相关链条一损俱损,金融去杠杆持续推进,中高收入人群的租赁需求潜力也会有所下降。同时,热点城市前期出让的租赁地块开始陆续入市,现在又有保障性租赁住房大规模筹建,这些都会分流一部分租赁需求,特别是新引入的人才,可能都会受到人才租赁住房的分流。 新蓝领人口为就业主力 。去年我国874万人普通高校毕业生中,高职学生就业率达到了85.95%,大大高于本科生的79.23%。这意味着,初入职场的蓝领人员更多。 另外,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我国9亿劳动人口中,4亿人为蓝领,是白领人口的2倍。而4亿蓝领人口中,1.2亿人就业于新型服务业,是"都市新蓝领",约1亿为制造业的流水线工人。 因此, 长租公寓应更多去拓展蓝领公寓,园区集体公寓,青年驿站,大型企业定向租赁服务等更差异化的租赁供应体系。 并且,将这样的租赁供应嫁接到保障性租赁住房的赛道里,借助政策优惠和红利降低项目前期开发成本,另一方面避开竞争,探索长租公寓的新蓝海。(本文转载自公众号:珊瑚数据,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