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1935-1936年期间,民国记者范长江来到大西北,进行了历时十个月,行程6000多公里的深入考察,所著旅行通讯在《大公报》上连载,引起了全国轰动,范长江也一举成为闻名全国的新闻记者。这些通讯后来被辑为《中国的西北角》一书出版,半年内即重印7次,后被翻译成外文出版,产生巨大影响,在中国的通讯史上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以下节选范长江在青海期间(1935年12月),对回族新年的记述。 范长江(1909 1970),著名记者、编辑纵马夜驰 在塔尔寺附近,有个市镇叫鲁沙尔。是羊毛贸易的大市场,各种民族混住其间。藏女之美丽,尤为吸引游客的一大力量。我们当晚住在鲁沙尔街上一位朋友家,晚饭吃来吃去总是羊肉,制法也粗糙,吃起来总有点不顺口。 1930年代的塔尔寺 我们想尝尝夜间骑马的滋味,所以在十二时稍过,我们就起身上马,离开鲁沙尔回向西宁。 此时星月在天,冰河雪霜与星光月影相映射,整个大地披上了深银灰色的外景。一小队夜行的征夫,纵马于高岗浅阜之间。此时万籁无声,只有偶然的马蹄触石声,与我们同行者问答声,才是打破寂寞的唯一音响。 连过几条小冰河后,人马皆异常兴奋,于是我们纵马狂奔,旋乃引吭高歌,青年积郁之气,几乎全部发泄以出。同行者唱马仲英军中歌谣,使记者深感兴味,歌曰:"骑大马来背钢枪,富户门前要粮饷,大姑娘捎在马上,大姑娘捎在马上。"这一个歌谣,充分表示出,一群不能解决食色两问题的农村游民所组成的武装团体的性质。 二十五日的清晨,许多人还在温柔乡中,我们已经到达西宁城。回族的新年 假如我还在少年时代,我希望住在青海。因为这里有三个年可过,汉回藏三族各有一个"年"。平常人只能过一个"年",热闹一次,青海是三个"年",可以热闹三次。 藏族的年怎样过法,记者没有亲见过。这一回却详详细细地看了一个回族过年,这一个年给人的印象,大可注意。 回族年节的规定,是依据阿拉伯历法,每年年节不在相同的时间,今年如果在十月,明年就在九月。在这一月中,所有教徒都"奉斋"。即是这一月里面,每天日出以后,日入以前不进饮食,饮食的时间只能在日出之前和日落之后。据说,这中间的意思,是令一般人知道饥饿痛苦,好真心救济贫穷。又有一说,,谓回教教主穆罕默德尝与人苦战,每日黎明以前略进饮食之后,即出外战争,至日落始归家就食,故以后教徒皆每年奉斋一月来纪念他。 这个大典的举行,是在二十七日,上午十时左右。西宁附近的回民男子,都先后齐集马步芳平日练兵的校场。我看不到有一个人在指挥他们,而他们老老少少的自动向西方坐成很整齐的行列。一种庄严的伟大印象,透入每个参观者之心中。此时北风劲烈,记者重裘无温,而席地而坐之整万回民,没有丝毫浮动气象,不能不谓为难能可贵。 西宁东关清真大寺老照片 这个大典表现了几种非常大的意义: 第一,回族内部的团结太好了。这成万的老百姓一切都是自动的组合成功。而所有礼拜及大典中各种活动,没有不万众一心,动作一致的。那天天气如此之冷,因为搬运播音机差不多耽误了二小时以上,旁观的人许多已经受不了,相率退去,回民中却没有一人半途而逃。 第二,教主的权威太大了。那天播音机到了以后,这样新式的东西对于青海回民总算是一种特别的刺激,可以吸引他们的注意,然而在场中的成年回民,没有一个离开坐位来看的,只有少数的小孩,实在抑不住好奇心,跑到了播音机的旁边。后来那位总教主讲话了。他一句话是:"小孩们!大家一齐坐好!"我一面听着这一句话,一面立刻看到小孩子们都很快地依行列坐了下去! 第三,回族目前政治趋向非常良好。青海总教主每年对回民的训话,有绝对的权威,他是不轻于说话的。他讲话先用阿拉伯语,然后自己用临夏(河州)土话翻译出来,另外一位朋友又用西宁土话翻译给记者。 教主今年训示他们两点:第一,要把个人看小点,个人不要不知足,国家才可以安定,才可以太平;第二,要服从有能干的领袖,不管他是汉人也罢,回人也罢,藏人也罢。要这样才可以团结,才有力量,才可以不受外国的欺侮。他这话有多少理论的价值,暂不管它。不过,他这话确代表一种趋势,我们不能忽视。 西宁的大礼拜寺,表面并不堂皇。而他的教权所支配的区域,却包括整个的青海,以及青海系回军所支配下的大夏河流域和河西地方,教权与军权合一,其前途就不单纯。 记者对于《可兰经》教义,毫无所知,不敢有所论列。惟对于回族问题,颇感兴趣。在青海所遇新旧朋友中,对于回族问题比较有正确见解者,首推刘希古先生。他因为思想锐进,性格倔强,故时遭颠沛,现尚仅以小学教师糊口。而一般环境较顺之朋友,又多忙于现状之应付,大问题之研讨,似又无暇及之。 西宁对于外间去的游客,还有两种力量可以令人惊讶。即回军的骑术和藏女的歌舞。记者参观过两次回军骑术表演,骑士在马上仰卧上下,或马上倒立,或马腹藏身。有人能用中国旧式土枪,在一趟马程之内,在马上连放七枪,真属绝技。惟回军之集团训练不够,与有组织的军队不能作战。其次西宁有几位歌舞兼长的藏女,她们善唱情歌,舞姿和情歌虽比较单纯,而其歌声与态度,亦能令人心.醉。 青海骑兵 东方的朋友常常轻侮的批评西北人,称其一切都落后,似乎不可以有为。而记者则认为不当。东南人有东南人的长处,西北人有西北人的长处。人的本质上没有什么区别,只是看环境如何,自己所得的训练不一样。关于近代工商业社会的生活能力,东南人比西北人长些,但是关于高原农产和牧畜生活的技巧,西北人比东南人又多些。西北人的骑术是一端。记者离西宁前曾看过西宁中级学校所举办的游艺会,演员对于西北乡村社会生活的表演,技术非常成功。 欢迎关注:青格研习社 以青海的历史为主线,呈现大西部的精彩 期待你的 点赞、评论、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