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铁匠胡同里的小学,藏着我的童年
东铁匠胡同西口
西单路口往南走,第二个路口教育部街,在百年之前曾属于其西侧的东铁匠胡同。
胡同形成于明代,初称铁匠胡同,猜测应为铁匠聚集地。到清代胡同析为东、中、西三条胡同此段在东,故名东铁匠胡同。1911年,胡同东段弯折的部分改为教育部街析出。
1914年《北京地图》中的教育部,其西侧便是东铁匠胡同。
关于教育街,此前曾在《西单教育街藏着一座古建 鲁迅在这里工作了14年 》一文中详细介绍过:胡同里曾有庄亲王府,清宣统年间改为学部,民国初改设教育部,后又改为市党部,而胡同也因此从教育部街改为市党部街,最后与1965年定名为教育街,沿用至今。鲁迅、蔡元培、章士钊等曾在此工作,梅贻琦等第一批留美生的选拔考试在这里举行,解放后,这里还曾是北京三十三中北院,后成为北京市外事服务职业高中的实习饭店。
如今,清学部已经成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今天,咱们不说教育街,不妨来看看老街坊眼中,70多年前东铁匠胡同小学是怎样的情状。
1948年9月,还是我三哥托人情,勉强让我上了东铁匠胡同小学的五年级。东铁匠胡同在手帕胡同南、察院胡同东口斜对面儿,离家不远。
1948年《北京地图》中的东铁匠胡同
备取学生另待遇
因为我只考了个"备取",而且名次还在最后几名,按说上这个学校没什么希望。偏巧学校为装电表和我三哥打过交道(当时他在冀北电业公司)认识校长高腾海,于是便借机疏通,直到开学两三天以后,校方才勉强同意"破格录取",但附加条件是:必须自带桌椅。
三哥和爸爸一说,也没什么更好的办法了,谁让这孩子没出息了。只好拿家里的一个旧茶几和一个小杌凳凑数。
去上学那天,是我四哥带着我去的。他扛着茶几、我端着杌凳,出了察院胡同东口,过马路斜对面就是东铁匠胡同,沿着胡同再继续往东走。一路上四哥再次告诫我,为让我能上学,让家里费多大事?这还不都是不好好念书造成的?以后再不学好,怎么对得起家人?
到了学校(路南)找到校长,告说五年级是在北院,于是派人把我们带到北院,找到五年级甲班教室。进门、向老师鞠躬、说明情况。老师一看我们搬来的"桌椅",太"出众"了,尽管学校的课桌课凳都很破旧,但是茶几和杌凳也太"另类"了,而且都比比课桌、课凳高,只好放在最后一排;又一看我的个头又最矮,本想往前安排,可又让谁去坐那个特殊的位子呢?算了,还是先让我坐去吧!安排好以后,我四哥就走了。
这下,我成了班上的"中心"。先不说上课的时候,大家回头张望。刚一下课同学就都围过来了,先是对这套特殊的"桌椅"评论一番,而后又问我原来在哪个学校,为什么还要自带桌椅等。最后的结论是:"原来是没考上的!"。
大概过了个把星期,级任老师(叫谢胥忠)叫班上的几个大个子同学把我坐的位子搬到教员休息室,又从那里搬来一套和大家一样的课桌课凳;而后重新调了座位,把我调到了最前面。从这以后,我才真正成了东铁匠胡同小学五年级甲班的正式生。我从心里感激谢老师!同时也下决心,一定要好好念书,做个好学生!
后来知道,谢老师是山东人,是北京师范大学的学生,他教我们的时候还在念书。他的妻子原来也是我们学校的老师,后来他们结了婚,还生了一个小女孩。
马路分开南北院
东铁匠胡同小学分南北两院,中间隔着胡同的马路。南院是"主"校,院子大,教室多;校长室、办公室都在南院;全校集会也都在南院。北院是个东西长、南北短的狭长小院,只有南面三间教室和北面的一间教员休息室。当时北院只有三个班:五年级甲班、五年级乙班和四年级一个班。
这是我上过的三个小学中环境条件最差的一个学校。学校面积小,没有专门的操场,课桌、课凳破旧,教室不敞亮。就拿我们教室来说,只有南面较高处有两扇小窗,窗外就是胡同马路;北面有一个门,其余都是墙壁。教室里没有电灯,根本见不到阳光。所以一到阴天,或冬天早上上课都觉得光线太暗。
学校北院和师大第二附小(正门在手帕胡同)只隔着一道山墙。当时我弟弟正上二附小的幼稚园,我去过二附小。这个学校可是太好了!当时就想,如果能够把我们这个北院墙打通,把我们合并到二附小该有多好啊!那时,我才后悔我先前怎么就不知道用功?才懂得,只有学得好,才能上到好学校!
西单欢迎解放军
1948年年底到1949年初,北平解放前夕,解放军围城。我和四哥去复兴门那边"看动静",只见国民党的部队用沙袋把复兴门堵得严严实实的。离城门老远就用铁丝网拦了起来。当时,光听见炮声响,却没见有炮弹打进城来。
五年级第一学期期末好像都没考试就停课放了假,也没留寒假作业,这个寒假最是轻松,成天就知道玩了。四哥总跟我说,解放军对老百姓特别和气。快解放了,生活要好起来了。
终于北平和平解放了。好像刚过完年没几天(经查阅资料,那天是1949年2月3日,正月初六),四哥告诉我说,今天解放军从西直门进城,到西单就能看到,我们去欢迎解放军!我们到了西单,马路两旁站满了人。有不少人举着上写"欢迎解放军"的彩色三角旗。过了一会儿,解放军的队伍由北面开过来了,他们穿着灰布军装,扛着枪,还不时地向两旁的人群招着手。我随着欢迎的人群一遍一遍地喊着口号:"欢迎解放军!""中国共产党万岁!"那天,真是兴奋极了。
参加学校秧歌队
北平解放后不久学校就开学了。我特别愿意上学,天天都有新鲜事。谢老师天天给我们讲解放区的事。讲歌剧"赤叶河"、"白毛女";讲解放区的大生产运动;教我们唱"东方红"、"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光明赞""团结就是力量"等革命歌曲;把全班分成六个学习小组,让我们从家里带个小板凳来,下午课外活动的时候,都到院子里,每个小组坐在小板凳上围成一圈,象解放军那样,开讨论会,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学习讨论今天的作业,造句、背课文等;有时候全班围成一个大圈做游戏、讲故事、教唱革命歌曲、学扭秧歌等;因为形式新颖,同学们的情绪都很高。
后来,谢老师选了一些秧歌扭得好的同学参加学校的秧歌队,我也被选中了。秧歌队要求我们按解放区扭秧歌的标准打扮回家准备服装。我让我妈给我准备一条白毛巾、一件白色的中式短褂(我没有白褂子,是用大人穿的给改的),还要一条长围巾;下身的裤子好办,黑的、蓝的都行,平时穿的就是这个;我们扭秧歌时,男生上衣穿白小褂、下身穿深色裤子,腰上系条围巾,两边还要甩出一段可以用手攥住来回甩动;头上用白毛巾包上头在额头上打个结;女生的打扮,上衣是花褂子,头上不带毛巾,其余都和男生一样(到后来才知道这个打扮模仿的是陕北老乡)。秧歌队里还有几个男生负责锣鼓,课外时间,他们都要"锵、锵、七、锵、七"地敲打起来。
最早是谢老师教我们扭秧歌,后来上面派来一位军管会的同志,由他来教我们扭秧歌。我们发现,这位军管会的同志扭的秧歌动作特别大,不但两手甩得高,而且步子迈得大。扭起来风风火火的。扭一会儿就都出汗了。他还教我们男女两队交叉、原地扭十字步等花样。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老师说可以上街了。
这以后,每逢解放一个城市,我们就都上街扭秧歌庆祝。这项活动一直坚持到新中国成立。
登台演出小歌剧
六年级上学期,我们的教室调到了南院。谢老师调走了,我们都舍不得他,送他走时,班上一些女生都哭了。新调来一位杨老师担任我们的级任老师。他就住在学校里。开始总觉得他不如谢老师好。后来他经常让我们到他宿舍里去玩,和我们聊天,一来二去也就熟了。他没有老师架子,他还会拉二胡。女生在全校集会上跳舞:"掀起你的盖头来""达坂城的姑娘",都是我们男生伴唱、杨老师给伴奏。
没过多久,新调来一位语文老师,她叫傅睬,后来又代替杨老师当了我们的级任老师。1949年9月,为了迎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傅老师教我们做国旗、唱国歌,剪字贴标语等。当时满大街都贴上了标语,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我记得清清楚楚,西单牌楼上挂了一条横幅,上面还把"中华人民共和国"写成了"中华人民民主共和国"。
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全校开了庆祝会。当然,是少不了扭秧歌的。
快过年的时候,傅老师找了我们三四个同学,还有杨老师,一起开了个会,说是要我们排练一个小歌剧,参加区里的新年联欢会。这个小歌剧是说一个在刚解放的农村,因为还有国民党反动派的敌特活动,翻身农民不能就只想过安稳的小日子,还必须提高警惕,武装起来,和敌特分子作斗争的故事。我在剧里演一个民兵小伙子,另外两个女生分别演小伙子的母亲和他的媳妇,而傅老师演女特务;杨老师用二胡为我们伴奏。
联欢会是在西单十字路口西北角的大光明电影院(后改为二七剧场,今中国人民银行大厦的位置)的举行的。演出的过程我已经记不详细了,只记得当时我一出场就弄了个满场哄笑:因为我的个子比我"媳妇"矮一头,身上又背着一条比我高好多的大步枪(真枪);还有傅老师用她抽烟的姿势和她的眼神把个女特务扮演得很阴险;我们的演唱总的来说还是很成功的,最后赢得了全场热烈的掌声。
演出及联欢会结束后,因为太晚了,老师让我们住在学校,六年级乙班有一个男生叫尚作奎,是乙班的班长,像个老大哥似的照顾我。晚上杨老师就让我们住在他的宿舍里,到第二天早上我才回家。
少先队员第一批
1949年冬天,父亲被调到太原铁路局工作,过了年,即1950年春天母亲带着弟弟迁居到了太原;当时爸爸的工资由解放初期在北京的600多斤小米一下子调整到在太原只拿300多斤小米,生活很是窘迫,所以不可能把家搁在北京。因为我还差半年就小学毕业了,所以家里决定让我在三哥家暂居半年,等毕业后再去太原考中学。当时三哥还在念大学,三嫂工作,我的侄子、侄女都很小,三嫂的母亲(我叫她伯母)身体不好,有严重的气管炎,有时咳嗽起来,成宿不能卧床。当时三嫂家租住在头发胡同小市38号。离东铁匠胡同还不算太远,因此对我来回上学没有太大影响。
1950年春天,北京市成立中国少年儿童队(后改名为中国少年先锋队),我是第一批队员,我们六年级甲、乙两班都集中到乙班教室,由老师带着我们学唱了由郭沫若作词的"队歌":"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继承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少先队成立了,我带上了红领巾,心里觉得美滋滋的。
这一年我在北京过了第一个"六一"儿童节。
那天,我和几位平时要好同学吴庸、常振镗、李保良一块去北海公园玩。六一儿童节那天,所有的公共电车、汽车对孩子都免费,所有的公园对孩子都开放。我们在北海主要玩的是钻山洞(假山山洞)、捉迷藏,既惊险,又有趣,玩得十分开心。
回来时还在长安街的新新电影院(后改为首都电影院)看了半场电影(已经开演了)"西伯利亚狂想曲"——这一天电影院对儿童也是免费的——虽然没看懂,但是也享受了一回节日的待遇。
背着侄子听评书
三嫂家生活很是艰苦。三哥大学没毕业,他自己和三嫂都让他坚持把大学读下来,因此家里的生活全靠三嫂一人工作挣钱。可是三嫂那时还背着个"历史问题"的包袱,接长不短地就得去"学习"、"受训"(直到文革以后才知都是冤案!);伯母身体不好,三天两头的犯病,一喘起来不但不能做家务,就连觉都没法睡,有时我早上起来看她整整趴在被垛上坐了一宿。侄子三岁、侄女不到一岁。因此带孩子是我的主要家务活。
每天下学以后,抓紧时间把作业做完,而后就帮助带孩子。因为是带侄子出去玩,所以我也顺便可以玩玩,只是有看护的责任。当时住在小市附近,都是做木器家俱的;人多、路窄,出来进去的很不方便,特别是小孩,最容易磕着碰着。于是我都是把侄子背起来,带他到大街上去玩。三转两转,后来找到了一个最合适的地方,就是在西单南大街路西的"元长厚"茶庄门口。
茶庄在门口放了个收音机,成天播放节目招徕顾客;每天下午5点半的节目是王洁奎先生说的评书《小五义》,我就天天到那里边听评书,边带侄子玩。直到现在我还爱听单田芳说的《白眉大侠》和《七杰小五义》,这都和原来听过评书《小五义》有很大关系。
王洁奎先生在说评书的节目中,他每说一小段,他儿子就给做一段广告。评书内容只讲一次,可广告内容却天天都要重复两三遍,我都能背诵如流了。所以直到现在我还记得那些广告的内容:"骆驼牌爱尔染色,能染白布五尺、毛线半磅"、"明明眼镜公司有高级技师为您验光配镜"以及什么"口香糖牙膏精"等等。
三哥启发我上进
我住在三哥家的时候,三哥还在念大学。我的三哥和四哥在解放前夕同时考入的是北平的中国大学(位于西单大木仓胡同,今国家教委所在地)数学系,解放后,我四哥放弃了学业,参加了中人民解放军南下工作团(四野),我三哥还继续读书。1949年国家对大专院校进行院系调整,中国大学理学院并为北京师范大学第三院,后又调整到山西大学理学院,据三哥说,当时他们数学系总共9个学生,他们这个年级就有6个学生。但是他非常喜欢数学的。
这又要说点我三哥的历史经历。我三哥从北平四中初中毕业后就没有去读高中,因当时日本统治时期家庭生活困难,是我三哥主动提出要帮助我爸共同负担家庭生活,所以就提前工作了(是在当时日伪的广播电台做机务);日本投降后,又转到冀北电业公司做营业员。解放前夕,正值我四哥在四中高中毕业,就跟着我四哥一起温习功课考大学,最后考取了北平的私立中国大学。
我三哥非常喜欢数学,而且学数学完全是靠他的天才。他常常对我说,一定要好好念书。他看到我在小学六年级的功课确实很不错,也是非常高兴的。
一次他带着我去逛太庙(劳动人民文化宫),还路过前门大栅栏请我吃红果冰棍(那是我第一次吃这种冰棍);我们边游边谈。他对我说,你上学早,脑子也不笨,条件比我们都好,最好是念两遍大学,先念数学系,而后再选一门其它理科,这样一定会学出成绩来。别看现在我们的生活艰苦,只要肯念书,什么都能挣出来。我很信服我三哥的话。所以从那时起,我对学习更不敢有丝毫的怠慢,直到小学毕业。可以说我在东铁匠胡同小学是一名好学生。
小学毕业离北京
1950年夏天,我在东铁匠胡同小学毕业了。爸爸给我请了一张免票(当时铁路员工家属有这个待遇),并交待给列车长帮忙照顾。11岁的我便离开北京独自乘火车去太原了。
这是我生平第一次坐火车。无论什么都感到很新鲜。当时列车的车厢装饰虽然陈旧,但是普通硬座车厢里也给配备有茶杯,这是一种很厚实的瓷质茶杯,外面印有一个很大的蓝色铁路路徽;旁边有一位年轻的旅客,他不用这种茶杯喝水,而是用自己带的搪瓷茶缸,我就觉得他是很"讲究"了。周围的旅客向我问这问那,我都很礼貌地回答他们的问题。列车长也过来照看我,问我吃饭了没有?渴不渴?并一再叮嘱我,有事找列车员,千万别在车停站时下车,只能趴在车窗上向外看看景。
我在列车上和周围的大人们交谈;可以在列车行进中去上厕所,;用车厢的水龙头洗手;坐在座椅上吃着三嫂给我带的烙饼和煮鸡蛋,喝着开水……;感到很自豪——觉得我已经长大成人了。
关于东铁匠胡同小学,您还有哪些故事?
欢迎在留言区分享~
· end ·
致谢和声明
本文图片部分源自网络,侵删。
本文来自读者供稿,
原题《我的小学》,作者"落叶飘飘"。
彰义门 往里看:南北线阁多大院,报国寺里看墨宝
一首胡同谣,从老北京的彰义门说起
彰义门 往里看:烂缦胡同多会馆 绳匠比丞相的辈分高
彰义门 往里看:菜市口 骡马市 湖广会馆把戏听
彰义门 往里看:珠市口 南城最繁华的地界儿
去西藏旅游怎么避免上当?西藏跟团游防骗指南2022年即将到来,有很多朋友都会选择找西藏旅行社报团游玩。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现在出门游玩都是在网上联系旅行社了。那么游客在网上报名西藏跟团游,如何才能避免上当受骗?旅行社网站那么
奇葩别墅!建造在10万吨巨石上,回家要爬200米陡梯,到家已累倒众所周知,世界有许多著名的景点,比如印度的泰姬陵,中国的万里长城,韩国的济州岛,美国的塞班岛,柬埔寨的吴哥窟埃及的金字塔等,皆是人们不可错过的景点。其中不难发现,有些景点是来自于大
文化和旅游部演出经纪人员应持证上岗来源新华网文化和旅游部关于印发演出经纪人员管理办法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化和旅游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文化体育广电和旅游局为加强演出经纪人员队伍建设和管理,促进演出市场繁荣健
用勇气行走西藏Tibet,他们眼里只有漫天星河序你总会去到那些地方,雪山洁白,湖泊干净,全世界都在对你唱情歌。张嘉佳让我留在你身边前言这几年,每次和朋友们谈到关于旅行的话题,我总会毫不犹豫地说在
去大西北旅游与少数民族喝酒真那么可怕吗?我告诉你真相提起大西北少数民族,很多人脑海会浮现出大碗喝酒大块吃肉草原汉子形象。觉得与少数民族朋友喝酒是鲁班门前卖大斧,非醉死不行。实际真不是这么回事,与少数民族朋友在一起喝酒,是件很爽的事,
看完天山脚下这部纪录片的感想作为一个出生在新疆的新疆人,看过很多关于新疆的新闻报道以及纪录片,但是印象中,都是大多数讲的都是新疆的美景,所以看完后,作为本地人,觉得导演还没有拍到新疆的精髓,总感觉,就像是去一
2000人民币兑换9000泰铢左右,在泰国能干什么?让当地姑娘告诉你泰国是一个距离我国比较近的国家,也是我国的邻国。虽然位于东南亚地区,但是这里属于热带气候,因此泰国有许许多多美味可口的食物。(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一般去泰国游
老工业园区中的网红打卡地二七厂1897科创城国庆假期,走进位于京城西南丰台区的长辛店,游览昔日工业园区,今日网红打卡地二七厂1897科创城。提起二七机车车辆厂,京城百姓都十分熟悉。它曾经是中国现代史上二七工人运动的主要策源地
额尔古纳河南岸在额尔古纳河南岸,站在观景台上,隔着这条中俄界河可以看到俄罗斯的一个小村庄奥洛奇,丝丝缕缕的炊烟从房屋头顶缓缓飘散。上午八九点钟,深秋的蒙兀室韦,气温很低,加上徐徐清风,裸露在外的
去新加坡打工,你适不适合?新加坡工作得我优势首先,签证速度很快。最常见的WP工作许可证可在2天内完成。你可以在一周内离开这个国家,这比申请旅游签证要快。也许你的行李还没有打包完签证就已经解决。第二,招聘职位
海南有哪些景点适合带父母游玩?看完它你就明白了文章来源兔管家旅行网(IDTgjtripcom)这个冬天很冷,要不要带着父母去舒适的海南度假呢?让他们来这里看山看海看最美风景,体验一次舒适且惬意的海南之旅。那么海南究竟有哪些地方
美食天下之鱼生鱼生在中国史书记载中称为脍或鲙。中国鱼生文化历史悠久,内容丰富。中国食鱼生的历史可以上溯到先秦时期,历经众多朝代,数度兴盛,形成了丰富的鱼生饮食文化。鱼生的做法还是比较讲究的,首先
18种夏季休眠盆栽的种植经验夏天来了,大家有没有发现家里有些盆栽出现代谢缓慢生长停滞的现象?这是休眠期的症状。这个时刻是重要,不要放松警惕,因为它们正处在生死关头!那该如何让它们顺利度过休眠期呢?花花为你一一
为什么广东人爱喝XO?不是广东人爱喝XO,是你本人犯了一定的幸存者偏见。这里说的一定,就是说广东人喝XO还是有一定道理的。广东这个地方还有很多穷人,并不像外界所想的那样,每家每户都是不愁吃穿,都是拿这政
广东人爱喝的本地白酒,有你喝过的吗广东位于我国的南部,在人们印象中,广东人貌似不太能喝白酒。以前小编也是这么认为的,后来发现,广东人也很喜欢喝白酒,而且它们对白酒的关注度不比任何省份差。打开百度APP看高清图片不过
广东喝酒口头禅唔好养金鱼(不要养鱼)广东人喝酒,讲究随意,一杯烈酒分三口,摸杯底再干。威士忌碰白酒红的碰啤的,在广东的酒桌上都能看到,只要杯中有物,相互就能碰一碰。广东不同地区喝的酒大不相同,佛山流行石湾玉冰烧酒潮汕
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介绍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坐落在广州市越秀区中山四路42号,旧址原为番禺学宫(孔庙),始建于1370年(明洪武三年)。农讲所是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由共产党人彭湃等倡议,以国民党名义开
广州趟栊门内风雨情趟栊门,对于广州的新生代和新客家人来说,可能不知所云。很小的时候住过同福路有趟栊门的老房子,中学时很多同学是西关人,常去他们家玩。有趟栊门的房子称为西关大屋,是清末豪门富商在广州荔
在清朝富甲一方的广州十三行,到底有多牛1822年,广州西关附近太平门突发大火,大火7天不灭,波及住宅1。5万余户,商行11家。大火熔毁白银多达4000多万两,洋银熔入水沟,长至一二里。被焚毁的商行是广东十三行的一部分,
怎么判断你戴的玉活了俗话说人养玉三年,玉养人一生,现在不少人对于佩戴玉佩都是比较喜欢的,而且许多人都是比较喜欢戴这些东西。毕竟这些东西的风水寓意上都是比较不错的,那么怎么判断玉已经戴活了,初次戴玉需要
玉一般戴多久就认主人玉佩戴的时间并无定数,主要还是根据主人的佩戴情况来看,若是主人经常佩戴玉,其认主的时间自然会缩短。玉认主人原因主要还是佩戴时间长了,吸收了人体分泌的油脂汗液,将认了主的玉佩戴在身上
广东人爱喝的佛山玉冰烧,用肉酿的荤酒你喝过没?玉冰烧产于广东佛山。选用优质大米为原料,以小曲为糖化发酵剂,采用传统工艺酿制成米香型白酒。放入陈年肥肉缸浸酿,所用肥肉需经加工及陈藏处理,肉酒比例合理,浸肉时间达数十天,再经澄清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