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蜜雪冰城的主题曲爆火出圈。 歌词只有一句:"你爱我呀我爱你,蜜雪冰城甜蜜蜜。" 简单好记,旋律轻快活泼,而且还有14个国家的20种语言版本,蜜雪冰城的主题曲,在这个夏天迅速成为了一首洗脑神曲。 蜜雪冰城官方更是抓住热点,推出"到蜜雪冰城部分门店唱主题曲就免单"的营销活动,把主题曲梗从线上玩到线下。 随后,又衍生出了"蜜雪冰城社死现场"等讨论度颇高的话题,彻底爆红出圈。 不得不说,这是一次非常成功的营销,仅靠一首主题曲就收获了超高的关注度,背后当然有很多值得分析的地方。 在大部分商家拼命讨好年轻人,收割流量的时代,蜜雪冰城的这次爆红,为品牌自身赢得了超高关注度,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一种全新的营销方式。 提到蜜雪冰城,消费者将它视为"贫民窟女孩"的福音,冰淇淋只要3块钱,柠檬水4元一杯,整体消费水平在6-10元。 最近几年,蜜雪冰城甚至被称作茶饮届的"拼多多"。 然而,蜜雪冰城并不认为品牌形象"低端"有什么不好,反而视为一种全新的优势,并且打着薄利多销的算盘,极速扩张,开了10000家门店。 据媒体报道,蜜雪冰城已经完成首轮20亿元的融资,估值超过200亿元,比喜茶的160亿估值还要高。 创始人兼CEO张红甫更是直言,在打造平价奶茶的同时,还要进军平价咖啡行业,用5年时间复制一个蜜雪冰城,打造幸运咖品牌。 蜜雪冰城有10000家店,遍布在三四线城市以及大城市的城中村、学校旁,覆盖31个省份,一年的营收超过65亿元。 用5年时间,再开10000家平价咖啡店,打造一个全新的咖啡品牌,张红甫哪来的自信? 实际上,这种自信,是来源于蜜雪冰城成功的创业经历。 谈论蜜雪冰城的发家史,不得不从创始人张红超和张红甫两兄弟的人生经历说起。 张红超兄弟出身于河南商丘农村,弟弟张红甫还在院子里玩泥巴时,哥哥张红超已经初中毕业,开始跟着爷爷做小生意。 一开始,张红超在家里搞养殖,养了很久也没养出名堂,就紧跟进城打工的热潮,到省会城市郑州闯荡。 1996年,年轻气盛的张红超来到河南郑州,考察了一段时间后,他认为做销售员最赚钱,就决定应聘销售员。 可惜,他初中毕业,学历太低,实在无法找到满意的工作,于是参加了河南财经学院的自学考试,考上了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成人教育公关文秘专业。 (张红超) 上学这段时间,张红超为了赚学费,开始了勤工俭学的兼职之路,销售奶粉、食品,做药品问问卷调查,忙得不亦乐乎。 快毕业时,他想找一件长期稳定的事情做下去,恰好那时国内正流行辞职"下海",张红超顺应潮流,也萌生了创业的念头。 可没本钱,没资金,没人脉,做什么好呢? 他想起了小时候在老家吃过的一种水果刨冰,把大块大块的冰刨成雪花状,浇上糖浆,然后再撒上一层碎花生、山楂条,和时令水果。 在炎热的夏天,能吃这样一碗这样的冰,特别凉快爽口。 更重要的是,当时在郑州根本没有这种吃法,这很可能是一个巨大的商机。 张红超打定主意,说干就干,立即回老家拜师学艺,学成后给奶奶做了一碗,老人家吃了赞不绝口。 他立刻趁机说明想开店创业的想法,老人家不但没有反对,还把压箱底的3000元钱拿出来交给他,作为启动资金。 当时治安混乱,小偷盛行,张红超带着3000元钱独自前往郑州,奶奶不放心,特意在他的内裤上缝一个口袋,把3000块钱装进去,再把口缝上。 身上带着"巨款",张红超一路上提心吊胆,紧张得直冒汗,火车一到郑州,他就赶紧下车去银行存钱。 存钱的时候,柜员还问他钱怎么是湿的。那个时候还不算热,他一路上过分紧张,出的汗把这些钱都浸透了。 这些创业经历,后来在弟弟张红甫的创业日记中,全都汇聚成了"艰难"二字。 (手绘的刨冰机原理图) 在当时,3000元钱是一笔不小的数目,可张红超明白家人的一片苦心,丝毫不敢浪费。 无论是租铺面还是买设备,他都是能省则省,很多电器设备都是花钱从二手市场买的,比如冰柜,就是从二手市场花800块淘的。 没有刨冰机,他就自己动手画图纸,上手自己做。 他就买了一个电机,自己焊了一个架子,架子上装了升降调节螺纹,电机的一头焊接上卡冰块的转盘,转盘下面自做了一个刀盘,一台刨冰机就造出来了。 费尽千辛万苦,张红超终于成功开了第一家刨冰店,正是蜜雪冰城的前身。 张红超开的这家刨冰店,取名叫"寒流刨冰",十分寒酸。 那是一个只有两平方米左右的橱窗,进去最里面是一台冰柜,靠着窗口是一张桌子,桌子上面一台刨冰机...... 除掉这些设备之外,里面做产品的位置大概能站下两人。 吊扇旁边挂着一个磁带随身听,随身听有一根线,连着一个声音特别大的音箱放着呼呼通通的流行音乐。 根据张红甫的描述,这与其说是一家刨冰店,不如叫做"刨冰档口"更合适。 为了让这个档口活下来,张红超舍不得花钱请员工,销售、进货、做产品……所有事情都是亲力亲为。 那时候冰块不能自制,每天早上,张红超都要骑自行车到附近的肉联厂买冰砖,冰砖长1.2米,宽60公分,厚30公分,体积庞大,至少有150斤重。 自行车不好放,张红超就用随身带着的刀把冰砖砍成四块,再用蛇皮袋装好。 有时候,正在城里上大学的弟弟张红甫会过来帮忙,张红甫骑自行车驮走大部分,剩下的张红超自己扛,兄弟两合力运冰,轻松不少。 可张红甫不在时,对当时瘦弱的张红超来说,运兵十分艰难。 有一次,他在半路上摔倒,挣扎着爬起来,却无法把装着冰块的自行车扶起来,他只能小心翼翼地把冰块卸在地上,把车扶起来再绑上去。 在烈日的暴晒下,等他把这一切弄好,冰已经化了三分之一,他自己浑身都被汗水打湿,还损失了进货费用。 张红超顾不上气馁和难受,因为在他的创业生涯中,这样的小插曲实在太多,他就像是光脚走在荆棘之路上,从一开始的疼痛难忍,到后来的越挫越勇。 那几年,人们生活水平不高,刨冰这样的零嘴对老百姓来说,只能一时尝尝鲜,也不能天天吃。 所以,张红超一年时间变着法子开了三家刨冰店,全都关门大吉。 第一家店开在城中村,虽然人流密集,但是周围人没有消费能力,第二家店因为附近修路,被迫关门。 第三次跟人合伙,生意好不容易有点起色,可管账的是合伙人,一年下来张红超根本没有分到钱,两人不欢而散,店也关门了。 三家店折腾了整整一年,钱没赚到,冬天来了,冷饮店哪还有生意。 张红超心灰意冷,他认为合肥的经济比郑州更发达,一定遍地是黄金,脑袋一热,就跑到合肥卖冰糖葫芦。 然而,合肥冬天天气潮湿,裹在冰糖葫芦外面的冰糖很快返潮融化,卖相不佳,根本就卖不出去。 在合肥吹了一个冬天的冷风,张红超根本没卖掉几支冰糖葫芦,只能重回郑州开冷饮店。 1999年春,张红超在郑州重新开了一家冷饮店,取名"蜜雪冰城"。 寓意是:像雪花一样的碎冰,浇着甜蜜蜜的果酱,吃起来就像甜蜜的雪,再加上一百多种冷饮产品,干脆就叫"蜜雪冰城"。 弟弟张红甫刚上了半年大学,就退学回家,跟哥哥一起开店,张红超有了帮手,生意好做不少。 新店面开在张红超的母校财经政法学院附近,这里高校云集,有广播影视学院、冶金工业学院,客流量大,生意红火。 可还没一年,市政府就发了拆迁通知,张红超不得不被迫搬迁。 可他搬迁选址时,因为看中高校附近的人流量,第二家新门店仍旧选在附近的1.5公里以内,导致新店面刚装修好,就又被纳入拆迁范围之内。 4年间,因为张红超始终不愿意搬离高校附近,一共被拆了四家店,钱没赚到,反而写下一大沓欠条,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还得完。 直到2003年,他租下一家间废弃的铝材厂,建立第5间店面,生意才稳定下来。 张红超在铝材厂一口气租下1500平方米店面,除了卖冷饮之外,也卖家常菜,场地很大,同时可以容纳200多人用餐。 而他的目标客户就是附近的学生群体,所以整个餐厅的装修主要以温馨浪漫为主,还打造了一排独具的秋千架。 渐渐地,蜜雪冰城在附近积累了不错的口碑,周围的学生和朋友约酒、情侣约会、生日聚会等,都会选在蜜雪冰城。 就这样,张家兄弟的生活和事业渐渐稳定下来。 一开始,创始团队只有两三个人,发展到2007年,已经有了好几家分店,营业额持续走高,还成立了公司,租下了办公室。 2011年时,公司从两家店,开到了近100家分店,最后迅速扩张到2000多家,到现在,蜜雪冰城的店面已经超过10000家。 为了压缩成本,实现薄利多销,2012年,蜜雪冰城开始投资建厂房,自己生产核心原料,并建立自己的供应链。 可随着蜜雪冰城的极速扩张,内部管理的问题越来越多。 首先是兄弟俩经常产生意见分歧,弟弟张红甫年轻气盛,想要极速扩张,哥哥张红超建议稳扎稳打,节约俭省。 然而,在张红甫的主导下,门店在短时间内极速增加,营业额不降反升,这一切搞得张红甫飘飘然,谁的意见都听不进去。 在一次会议上,兄弟俩再次发生分歧,张红甫怒怼兄长,让张红超最好离开公司,还放话说,如果没有张红超阻挠,他可以把公司发展得更好。 张红超听完,果然从公司走了,不再管理公司业务。 可哥哥刚走了没多久,公司内部就逐渐暴露出更多问题,设备、原材料频繁出问题,行业竞争越来越大,业绩逐渐下滑。 张红甫愁眉不展,离开公司的张红超却打来电话,跟他说:"你带着高管去店里看看吧!" 巡店的结果触目惊心,虽然生意不错,可后厨脏兮兮的,糖浆散在地上也不拖,时间一长,几乎能把脚上的皮鞋粘掉。 店员服务态度就更不用说了,冷漠敷衍,和其他品牌形成鲜明对比。 张红甫意识到,这都是不顾后果极速扩张的效果,立即把哥哥张红超请回公司,并加强内部培训管理。 这之后,兄弟俩一人管工厂,一人管加盟招商,联合起来,在创业路上一路高歌猛进,创下数亿身家。 其实,在张家两兄弟的创业故事里,最重要的一个词就是坚持。 从1997年开第一家刨冰店,到2021年的10000门店,他们经历了漫长的24年,创业的酸甜苦辣,实在不足为外人道也。 相信无论是谁,只要能把想做的事坚持20年,都会成为"行家"。 然而,因为极速扩张,张家兄弟一手打造的蜜雪冰城,口碑一直参差不齐。 一方面,消费者喜欢低廉的价格,另一方面,蜜雪冰城的产品一直有各种卫生问题,前段时间,还被官媒曝光为了节约成本,修改原材料过期时间。 对加盟商来说,动不动就罚款的管理方式,也让他们无法承受,为了应付公司总部的检查,各种手段层出不穷。 而且极速扩张的门店数量,也会分手一部分加盟商的客流量,变成了内部互相蚕食。 逐渐有一种说法流传:"公司只管开店,加盟商能不能挣钱,不在公司考虑范围之内。" 实际上,会出现这种情况,是各种加盟品牌的必然结局。 因为加盟门店越多,管理就越困难,产品质量就很难把控,只要有其中一家门店出问题,对品牌形象都会造成巨大的负面影响。 但根据网友的评论来看,在很多三线城市,以及四、五线小县城,蜜雪冰城加盟店的生意很火爆。 对此,你怎么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