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网上又重翻旧事,刷起了几年前的照片,那是一张当年被传疯了的照片: 一个小男孩站在课桌旁,头上顶着一片冰花,小脸被冻得通红,身后的同学看着他,个个笑得合不拢嘴。 他叫王福满,他还因此被网友称为"冰花男孩"。 2010年,王福满出生在云南一个偏远小山村,他上有一个姐姐。 由于村子里生活条件差,村里的年轻小伙只能外出谋生,王福满的父亲便是其中的一员。 他出去赚钱,家中就留给妻子打理,妻子负责料理婆婆的起居,还有两个孩子的饮食、学习。 但妻子本身就是个弱女子,让她一时之间担起一个家,说实话她有点难扛,在王福满还在地上打滚时,她就悄悄地溜回娘家了。 第二天,老太太醒来,感觉周围静静的,就知道不太对劲,因为往常儿媳妇五点就起床,在厨房里忙活。 然而,现在都七点了,一点锅碗瓢盆的声响都没有,老太太摸索着到儿子的房间一看,衣柜里的衣服空了,只留下儿子几年不穿的衣服在那里积灰。 桌子上的面霜也一概不见了,老太太一琢磨,知道孩子他娘估计逃跑了。 她也没想去找,一来她不认识儿媳妇的家,二来她放心不下两个孩子。 就这样,王福满和姐姐跟着奶奶生活,他被迫早早地习惯,他的生活只有姐姐和奶奶。 爸爸在哪里?奶奶说出去赚钱了。 每次问"妈妈去哪里了",奶奶总是一言不发,只是一个劲儿地叹气摇头。 虽说有奶奶照顾,但其实王福满什么事都需要靠自己。 没人教他走路,是王福满在地上爬腻了,看着姐姐老在自己面前晃悠,他扶着桌脚学着走路的。 当别人家的小孩还在玩捉迷藏时,王福满已经背着小篓包到山上摘草根,洗碗、洗地、收拾房间等一切琐碎家务,早就被四五岁的王福满承包了。 到了该上学的年纪,王福满没有要求要上学,他知道自己没有资格读书,更不知道该向谁索要上学的权利。 每天早上,他摸黑起床煮粥,当掀开锅盖,暖气扑上脸时,附近该上学的孩子们也开始稀稀拉拉地出现。 等到人多了起来,王福满马上搁下勺子,神不知鬼不觉地跟在人群后面,跟着他们走了几里路,听他们讨论昨日上课发生的趣事,王福满仿佛身在其中,那是他一天当中最开心的时候。 因为,那样子好像他也是个学生,一个能坐在教室、抬头挺胸看黑板的学生。 这种感觉有保质期,等到走到校门口,王福满就要强迫自己停下脚步,他终究不能进去学校,即使他很想读书。 目送其他人走进学校后,他会绕到学校后面的垃圾场,徒手扒垃圾,寻找断截的铅笔、背面没写过的作业本。 有一次,学校的老师看见了,给他一本全新的作业本,王福满愣了一下,问:"这要给钱吗?" 老师摇摇头,表示免费送给他,可王福满却不知道怎么拿,他左手擦一擦,右手抹一抹,生怕自己的手太脏,拿了新作业本会留有痕迹。 可惜,他的衣服没一处是干净的,那是姐姐穿小了后,传给他的衣服。 把作业本拿回家后,忙完家务活,王福满会躲在厨房角落,看着捡回来的旧作业本上的字,一笔一画地模仿着。 那时,他以为这是他离书本最近的时候,这辈子都没可能走进学校。 毕竟,富人家孩子生下来学会的第一件事是"享受",而穷人家的孩子生下来学会的第一件事是"接受"。 后来,王福满的父亲休假回家,他攒了一些钱,能供一个孩子读书。 姐姐和王福满,供谁好呢? 其实,奶奶和父亲心里早有答案,只是王福满想把这个名额留给姐姐,可姐姐不肯,乖巧懂事的她早就看得出来爸爸这次回来的目的。 就这样,7岁的王福满得到了上学的机会,爸爸下决定的那晚,王福满开心得睡不着觉。 读书的问题解决了,但更棘手的问题还在后头,因为父亲将他送去镇上的小学,离家有4.5公里,来回加起来就有9公里。 家里没有任何交通工具可以给王福满用,住在学校也付不起住宿费,眼下只有一个办法:王福满每天走路去上学。 可一个7岁孩子要走4.5公里的山路,恐怕得要天不亮就出发,天黑了才能到家,起码得4个小时,来回就8个小时了。 而那个小镇天亮得特别晚,暗得也很早,这就意味着王福满需要一个人走夜路上学,走夜路回家,他才7岁。 父亲将这些现实问题都跟王福满讲,问他的意见,王福满哪有心思想这个,听到能上学,他的心思就飞到九霄云外了。 他点头说愿意,只要能上学,无论做什么都愿意。 夏天还好,王福满摸黑走山路,既凉快又好走,完全不影响他的速度。 可到了冬天,由于常常下雪,路上积雪严重,为了不耽误上学,王福满必须比以往更早起床,有几次凌晨三点他就背着书包,出门了。 2018年1月8号,那是期末考试的时候,天特别冷,以往早起的姐姐今天都缩在被窝里,赖一会床,奶奶也在烤炉前缩成一团。 但王福满起得却比平时更早,他知道今天天气恶劣,自己得早点出门。 他帮姐姐喂了猪圈里的猪,蹲在烤炉边吃了个烤红薯,裹上爸爸买的大衣,背上书包,又像往常一样,走上了那条上学路。 天特别冷,以往路过小树林,树上的小鸟还会叫个不停,可今天小鸟也没出现,连之前老是碰到去镇上赶集的大叔,今天也没遇到。 王福满将脖子缩进衣服里,但单薄的衣服也不抗风,冷风还是一个劲地往里钻,王福满露在外面的手已经被冻僵,小脸蛋也冻得通红。 天气越来越冷,王福满却一个劲地给自己加油打气,走一会跑一会,让身体散发热量,可以抵寒。 赶到学校,天已经亮了,王福满一走进教室,全班同学抬头一看,个个笑得前仰后合,王福满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他害羞地挠挠头,不知所措地站在课桌旁。 原来,他的头发和眉毛上结出了一层透明白色的冰晶,脸和耳朵已经被冻伤。 班主任问他,为什么不穿厚点的衣服再来? 由于在寒风中活生生扛了5个小时,王福满此时说话都有些哆嗦,他回答老师:"这已经是我最厚的衣服了。" 那件衣服,他穿了一年多,一到冬天他就拿出来穿,都快成为他冬天的"标配"了。 班主任给"冰雪人"王福满拍了一张照,发到网上,希望有人能帮忙改善一下他的生活。 然而,班主任这一举动,却无形中给王福满挖了一个坑。 班主任将王福满的"冰雪人"造型发到网上后,引来了众多的关注。 有的人住在城市里,根本无法理解村里的生活,他们觉得不过是炒作自己的小把戏罢了,在网上疯狂骂王福满。 也有的"正义侠客"已经"亲切地问候"了几次王福满的家人,一时之间,王福满被冲上了风口浪尖。 有记者来采访,但他们只是拍了几张照片,回去拼凑一下材料,把它当作一个新闻小料而已。 也有的人把王福满当作"流量",坐车跑来合照几张,就收工回家了。 但还是好心人居多,有的媒体来到云南小山村,采访了王福满,并将王福满的事迹做成个小视频,几方转载。 通过王福满,人们看到了蜗居在小山村里的众多"王福满",他们都跟王福满一样,家长在外打工,小小年纪成了留守儿童。 有关部门开始向这里输送物资,建学校,配备教师,给孩子学习补助,让每个孩子都能上学。 为了能让家长陪在孩子身边,大家还在小镇上给王福满的父亲找了一份稳定的工作,每天都有一两百块收入。 如今的王福满,脱掉了三年前稚嫩的外表,长高了不少,已经是新街镇中心学校的学生。 他现在上学,不再需要走几公里山路,住在学校的宿舍里,下课还能与同学们打打球,生活比以前好了很多。 姐姐也能上学了,每周五下午放学,王福满跟姐姐就要步行几公里的路回家,周日早上再一起返校。 父亲用他的积蓄买了一辆面包车,如果活不多,他还会专程赶来接送两个孩子,但如果正好碰上土豆收获的季节,那就没办法。 虽然时隔两年,但现在依然有人在给王福满写信,希望他能继续坚持下去,早日实现自己的"警察梦"。 当时,听说王福满长大后想当一名警察,辽宁省抚顺市警察李曹亮还为他写了一封信,信中写道: "求学的路就算再辛苦也不要退缩,因为只有靠知识才能实现理想,而你的理想是做一名警察,和叔叔小时候的理想一样,就让这理想成为你努力学习、拼搏向上的力量吧。" 因为王福满收到的信太多了,他需要一个个地回,而等李曹亮收到他的回信时,已经隔了大半年了。 打开回信,字里行间都可以感受到王福满的幸福,他先是感谢了李警官的支持,并告诉他,他一定会坚持自己的梦想,向他一步步靠近。 在信的结尾,王福满写道:"到了那一天,如果可以,我希望妈妈能回到我身边,与我共享这份快乐。" 当年妈妈离开家时,王福满还在地上打滚,还不会走路。 当他学着走路,一次次地摔跤时,奶奶让他别着急,慢慢走慢慢学,王福满用他不多的词汇量说:"不行,要快,才能找到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