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座博物馆都是华夏民族文化基因的宝库, 每一件文物都蕴藏着让人为之叹服的生命轨迹, 八百里秦川文武盛地,五千年文化辉映古今。 今天让我们走进有着古都明珠、华夏宝藏之称的——陕西历史博物馆。 陕历博的前世今生 陕西历史博物馆为什么不像其他博物馆一样叫"陕西省历史博物馆"呢? 让小编来带你来扒一扒陕历博的前世今生~ 陕西建立博物馆历史是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的。 1944年6月20日,陕西历史上第一个博物馆公章启用,而当时该馆的馆址设在宋元佑二年(1087年)始建的西安碑林,后该馆更名为西北历史文物陈列馆,成为陕西历史博物馆的前身。 建国初西安碑林 1973年,周恩来总理在参观陕西省博物馆时,向陪同的陕西省革命委员会负责同志(李瑞山主任等)说:"陕西文物很多,展室窄小,在适当的时候,新建一个博物馆。陕西需要新建一个博物馆,馆址可选在大雁塔附近。" 之后,经过文物工作者10年的不懈努力,1983年,陕西历史博物馆开始筹建。 1985年10月中旬正式定名为陕西历史博物馆,国家级,建筑面积50800平方米,占地面积104.5亩。 直到1991年6月20日,我国最大的现代化历史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在西安开馆。 陕历博展示的不仅仅是陕西的古代文明,而代表着古代中国的历史浓缩,展示了中国古代历史文化和中国古代文明的艺术殿堂。因此,也只有陕历博在全国各大博物馆中,被命名为陕西历史博物馆,而不能称为"陕西省博物馆"。 细数陕历博的馆宝 为何将陕历博称之为华夏宝藏? 陕历博馆藏周秦汉唐四代辉煌, 不论是商周青铜的精美绝伦,还是历代陶俑的千姿百态、汉唐金银器的独步全国,亦或是唐墓壁画的举世无双,171万件的藏品浓缩了中华民族的历史精华。 今天我们来细细品味陕历博里的馆宝~ 葡萄花鸟纹银香囊 1970年出土于何家村窖藏,通体银质镂空,内层球体可自由旋转,通过钩链和活轴与外壁相连,使球囊能够随意转动而香料不会洒出。千余年后仍能灵活转动,令现代人叹服。 杜虎符 1973年被西安市南郊北沈家桥村村民发现。其上有错金小篆铭文9行共40字。杜虎符铭文是所有出土虎符中铭文最长的一件,且保存完好,特别是错金字,精致优美。虽历经两千多年,仍然熠熠闪光。 懿德太子墓壁画《阙楼仪仗图》 1971年出土于乾县唐懿德太子李重润墓,罕见展现了唐代王宫一座母阙、两座子阙的【三出阙】建筑形象,雕刻花纹、挑檐斗拱均描绘细腻,清晰可辨。 镶金兽首玛瑙杯 唐朝的文物,1970年窖藏出土于陕西省西安市南郊何家村,唐镶金兽首玛瑙杯由红、棕、白三色相杂的玛瑙雕成,层次分明,浓淡相宜,晶莹鲜润。圆雕技法琢制,造型生动优美。这件玛瑙杯不但是一件极其珍罕的古玉雕艺术品,也对我们研究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参考价值。 鎏金舞马衔杯纹银壶 从外形上看,壶身呈扁圆形,是模仿我国北方游牧民族契丹族使用的皮囊壶制作而成。唐朝初期政权统一,很多少数民族移居中原,其中包括很多契丹族人。而这件文物恰是少数民族文化与中原文化交流和融合的产物。 皇后玉玺玉印 国宝级文物。玉玺印面为正方形,上雕一只螭(chī)虎形象做纽,四面刻有云纹,印面篆书"皇后之玺"四个字,书体流畅,刀法自然娴熟,可见当时的篆刻艺术已达到了高超的水平。此玉玺质地为新疆和田的羊脂玉,温润洁白、有着凝脂般的光泽,极具观赏性。 相比于周秦汉唐的雄姿, 这些文物不过是陕历博馆藏的冰山一角。 待疫情结束后期待大家亲临陕历博, 目睹千年华夏珍宝。 温馨提示疫情防控常态化期间,景点关闭,云上观景也精彩,疫情结束后再看长安盛景,请大家增强防控意识,减少人员聚集,主动配合,做好个人防护,确保安全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