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诗人说过:有的人活着却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却还活着。死去的人活着是因为其人格精神长留人心而永不泯灭。王竑的故事在人民群众中传播了近六百年,不仅是他官至尚书的职务,也不仅是"铁笏击奸"的惊天一举,而是他留给后人的丰富精神遗产。王竑的精神遗产,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他在国难民艰的危局中挺身而出敢于担当的无畏无私精神,二是他在入仕履职中勤政尽责一心为民的为官理念,三是他在秉权或退隐后时时处处廉洁慎微正直坦荡的做人风范,四是他始终不弃故土萦怀家乡的赤子情怀,五是他孝俭重德不染官宦之习的家风传承,六是他留下许多庄重清丽的诗文佳作,丰富了中国文学宝库。今天,我们纪念王竑,最重要的意义就是要继承发扬王竑精神,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增添优秀传统,充沛正能量。 一、敢于担当的无私无畏精神 明王朝的政治极度危诡,明太祖废除宰相,六部直属皇帝,建立极端君主专制制度,臣子稍有不慎就会遭到廷杖杀头之祸;成祖发动"靖难之役"后宦官势力逐渐膨胀,这群假皇权以肆虐的奴才,随时像恶狗捕咬政敌,吓得大部分官员战战兢兢谨小慎微。到英宗正统年间后期,在"三杨"辞世或致仕后,以王振为首的太监集团凭借英宗的宠信而成为左右朝政的邪恶势力,即使在"土木堡之变"后监国的郕王朱祁钰,对王振死党不敢也不愿予以彻底弹压或清除。就在这种险恶的政治形势中,王竑以一个官阶不到七品的给事中身份,在朝会中率起捶击马顺等奸宦,不是仅凭一时之愤而是有足够的思想准备——在国难当头不采取非常之举就无法挽转局面。这就需要置生死于度外的担当精神。群臣奋起共击奸宦,为何唯独王竑留有英名,就因为他是率先奋起最敢担当的臣子。 在淮扬救灾中,面对遍地饥民,他在运用常规办法和体制内准行的措施外,还采取冒险之策,下令打开国家重点粮库徐州广运仓余积存粮,"欲尽发之"。当典守官员坚守制度加以拒绝时,他郑重告曰:"民旦夕且为盗。若不从,脱有变,当先斩若,然后自请死耳"。中官惮竑威名,不得已从之,竑乃自劾专擅罪。在面对万千饥民的生死与个人安危之时,他选择以民生利益为重,又一次置生死于度外,这是他在危难局面中敢于担责的再次体现。 就是对自身职务外的渎职行为他也敢于挺身而出加以匡正。景泰四年,山东济宁因灾饥馑,景泰帝派尚书沈翼带国帑三万两前去济赈。谁知沈翼却吝财不愿全部散发,仅发出五千两,其余二万五千两归还京库。王竑知悉此情后,立即上疏弹劾沈翼不察灾情吝财渎职的行为,请求用节吝之钱购米备赈,在进一步查明灾情后散赈于民,朝廷以为王竑请求合理予以采纳。其他如"先后劾治贪污吏,革粮长之蠹民者"之类事更多。挺身而出,敢于担当,不虑个人得失,无私才能无畏。王竑的这种精神与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是一致的。 二、勤政爱民的为官理念 从封建王朝的政治体系上分析王竑的归属,当然也是封建王朝庞大官僚组织中的一员。但在为官理念上王竑有其特质,主要表现在勤政爱民上。 王竑历任过户科给事中、右佥都御史、左副都御史、淮扬三府两州巡抚、漕运总督、两淮盐课兼理、兵部尚书等职,在每一个职位上都是恪尽职守,善于深察实情举措务实力求实效,最忌隐瞒虚报敷衍塞责应付混事行为;在危难困境时刻,不空发唉叹或束手无策,而是以民为贵以救死扶伤为第一,千方百计排难解危,不惮劳苦不谋虚名不虑官职升贬。 在"土木之变"后的北京保卫战中,他以文职领兵有方,殊死拼战攻守有略,还善于发动民众参战。在指挥彰仪门、菜市口的激战中,王竑率军奋勇激战,与居民一起顽强抵抗,使敌陷于腹背夹击撤军溃逃。在敌逃遁中又善于把握时机乘胜追击,在涿州祁沟大败敌军。在镇守居庸关时,精简士马,遣散冗兵,修缮隘塞,处劾不称职将领,制订严密巡防战策,日夜巡查各处哨点,使壁垒森严一新。 在巡抚淮扬三府两州中,一到任就马不停蹄查看灾情,"巡行无暇日"。在巡查中尤重百姓疾苦,但见"方春正二月,久雨苦霖霪。陇亩寒偏重,疮痍痛不禁";"积水荒农业","困穷愁岁歉"。面对严重的灾情,他感叹:"无限伤心事,临炊不忍餐";"为怜黎庶苦,夜夜不成眠";"添成忧国泪,滴碎万民心"。他立即上书景泰帝:"请责诸臣痛自修身,省刑簿敛,罢无益之工,严无功之赏,散财以收民心,爱民以植邦本"。不待朝廷令下,他就在凤阳、淮安一带开仓放粮。在库存很快告罄后,他又自劾专擅开仓之罪打开徐州广运仓赈济放粮,还"请令死罪以下,得于被灾所入粟自赎",并下令沿淮上下所有商舟按载货量多少捐粮救济灾民。以上措施"全活百八十五万余人"。又力劝富户捐米二十五万余石,散发给五十五万七千家饥民。设施粥棚救助饥民,全活男女九万七千七百余人。为流徙过路饥民提供道食,全活四千六百余人。对难民中生病的人千方百计施医救治,组织当地医生药户设棚收治和沿途巡诊,免费发放药品,共计救活一千四百余人。对死亡无力埋葬者由官府买棺安葬,共计二千三百余人。因灾被迫鬻妻卖子的人家由官府出资赎回,共计一千二百四十人。在救命的同时又积极安置灾民和生产救灾,解决七万四千户人家的耕牛种子,安置本地五千五百户饥民复业生产;安置从外地流徙而来的一万六百户灾民,对自愿返归家乡的灾民发放路费并下令沿途官府予以照顾。详查灾情、开仓赈济、捐粮救助、设棚施粥、提供道食、医治病患、安葬死民、赎回妻女、安置灾民、发放畜种、资助返乡,种种措施,浸透着王竑深切的爱民之心。公道自在人心,口碑全凭行迹。老百姓"生我者父母,活我者巡抚"的呼声,"人忘其饥,颂声大作"的口碑,自发建立生祠永志不忘的感恩,无不反映王竑至诚于民的耿耿大爱。 三、清廉奉公的做人风范 历史上有作为的文官武将颇多,但能做到既会干事又能廉洁清白的人却较少。如万历年间的大政治家张居正,治国理政的本领极强,但在清正廉洁方面却玷污多多。王竑无论任何职,抑或休致居家,始终恪守清廉奉公克己自律的做人风范,品格高尚言行如一。 王竑曾两度监理漕运和巡抚淮扬,经手的都是钱粮赋税,在一般人看来都是轻易敛财中饱私囊的绝好肥缺。治河理漕要掌管工程征收赋税,巡抚淮扬要散粮发赈监察地方官纪,稍不留心就会发生虚冒截留行贿受贿的腐败行为,若自律不严更易贪占肥私徇情枉法。王竑却能始终做到严格律己清正廉洁,更能细察散粮放赈的每个环节,严厉治贪肃腐。在淮扬救灾中,他发现天灾固然是百姓苦难的一大原因,但朝政不修、官吏贪腐、赏罚不明、赋重徭繁等人祸则是加剧饥馑民不安生的催化剂。他上书景泰帝直谏"十条":"戒逸乐、绝异端、进忠良、远邪佞、公赏罚、宽赋役、节财用、戒聚敛、却贡献、罢工役"。其中蕴含的刚正不阿、清风正气足可羞煞一切慵懒贪腐之徒。 留在老百姓口中长传不衰的"仁义巷"故事,更能体现出一位身居高位的京官严于自律让利于民的高风亮节。"仁义巷"的故事影响后人甚广,康熙年间文华殿大学士张英,家中因地界不清与邻居方姓人家发生争执,双方都是高官望族,县令不敢断决。张英接到家书后以诗代言:"千里捎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于是在安徽也出现一条"仁义巷"。不同的是张英家与官宦人家发生纠纷而让却,而王竑家与平民邻居因扩修而发生退让。此处值得强调的一点是安徽"仁义巷"在当时王竑曾巡抚淮扬的地方,清朝张英一定是熟悉明朝王竑的故事而加以效仿的。 王竑致仕回家后以平民自处,从来没有以故尚书自居发余威干涉地方事务或与民争利,更无扩田产、广修舍的行迹,依然严于自律。《明史•王竑传》记载:"既归,改曰‘休庵’。杜门谢客,乡人希得见"。养重自爱,不以故大臣名份立异乡曲而尚矫激,不置产业(实际也是无钱置产业)不参与地方事务,在吟咏读书之余课读子孙及乡亲子弟。只身赴京任高官,两袖清风归故乡,王竑清正廉洁的风范是最宝贵的精神遗产。 四、热爱家乡的赤子情怀 河州不是王竑的原籍,但他生于斯长于斯,就对这块土地及其人民产生了挚爱。他以清理的诗文歌颂家乡的山水草木,用凝重的文风记颂为家乡做出贡献的清官良吏。他将东部地区先进的生产技术引进到家乡。赤子情怀、乡土之恋始终伴随着他的一生。 王竑对家乡的青山绿水草木花卉名胜古迹充满感情欣赏不已。他的诗文中对河州的凤凰山、雪山(太子山)、大夏河、东皋(东大坡)、驼冈(南龙山)、天坛(宝觉寺)、三清观、打鹰山等景点古迹都有吟诵。对横磨庄周围的环境更是倾注爱至入心的情愫,《西溪有感》、《西溪八咏》、《西溪杂咏》的系列诗篇中,池塘溪泉、小桥花径、茅亭独阁、柳堤水磨等皆入诗成趣,赋予灵动的清姿秀色。后人因他的诗句"长桥一里跨长河,宛若长虹饮碧波"而引申为河州"八景"中的"长虹卧波"——折桥;"冈阜高低一望中,浓云暗淡雨溟濛"而引申为"东阜烟雨"——东大坡;"琳宫高倚北山隈,天与银蟾同皎洁"而引申为"天坛夜月"——北坛。李白"月是故乡明",李贺"有酒唯浇赵州土",王竑"归兮寓迹在山阿",都是同样的乡恋之情。 王竑对任职家乡的清官良吏著文纪念,意在"铭书功行垂后人"。徐州人蒋斌,字文德,在正统年间镇守河州兼任河州卫都指挥使十年,在任期间廉慎精勤忠厚仁德,殁后葬于河州城西。王竑因其在河州有德政欣然为其撰墓志铭,述其在任期间督农务、广屯田、资衣食、兴学校、尚礼义以敦教化的施政举措,在十年间呈现兵民足食、羌戎帖然、教化兴行、风俗淳厚、异藩宁谧的安定局面。表彰廉勤、行垂后人,丰富了家乡的人文史实。他还对家乡官民捐资重修万寿观玉皇阁写《重修通明阁记》,旨在"余乡人也……书此以识岁月日,与同乡者共劝为善也"。 民间传说中的平轮水磨、麦垛累法、双檐瓦房等都是由王竑引进河州的。虽然缺乏史实佐证,但在王竑诗中对平轮水磨吟咏颇多,如"磨枕西溪巧制裁,两围巨石自转推。半由曲艺机关转,多是长河水力催"。王竑长子王经在《水磨赋》中有"予验其气数之盛制作之优,未有过于河州也"的感叹。从父子钟情平轮水磨的事中,可以看出平轮水磨在河州的广泛普及可能与王竑的引进有关。 五、孝俭乐读的家风传承 王竑的家风传承突出表现在孝敬父母、勤俭持家、善待友邻、轻名重读和不染官宦之气等方面。人才的成长取决于社会环境、家庭教育和个人努力三方面。家风传承、家庭教育因各个家庭的不同而各有特性。王竑的祖上,从曾祖王景、祖父王贵到父王佐,都是文武双习、博学能诗的有德之人,宽厚仁慈、体恤百姓、处世清廉、奕师业儒等词语是文献对他们数代人的评语。王竑就是在这种家学渊源中熏陶成才的。到王竑成为家长时,这种优良家风自然得以发扬光大。 王竑十分孝敬父母,但他的孝敬不是子贵父荣锦衣美食的那种官宦气息,而是敬重报本、谨守庭训、慎重追远。王竑赴京在户部观政刚两年,父王佐病逝,即回河州守孝,丁忧未及三年母又病殁,他连续在家守制六年。后任职八年之多才请假回河州一次,主要是祭奠父母并立碑。在给皇帝的请假疏中他恳切写道:"自考妣继逝,迨今十四年余……臣屡奉敕命,往来南北,提兵御虏,战守防边,经略江淮,总漕巡抚。先垅远隔,祭扫久荒。虽追思之念,恒切于中,而王事之重,罔敢或怠"。拳拳孝心令人感动。 王竑是一位多子之父,生有九子,皆都从小读书成长,其中有四人考入太学。王竑为了培育子女读书成才,尽力延请饱学之士课读。王竑的长子王经,曾拜邱濬为师。邱濬是明代著名的理学大师,孝宗时任过文渊阁大学士。王经在景泰丙子科考取举人,曾任直隶广平府同知、山东按察使司佥事。在致仕后王竑专心在家课读子孙,子孙中虽未出过大官,但轻名重读、不染官宦之气的家风得以承传。父亲的言行教育和家风的熏陶传承,使儿辈也成为孝俭重德之人。王竑次子王纯,是河州历史上著名的孝子,《河州志•孝义》称王纯"好学善吟,成化甲午,乞恩入监,思亲告回。授职县丞。父有疾,纯夜不解衣,汤药亲尝。及卒,哀毁骨立,须发尽白。母疾母丧亦如之"。 从王竑曾祖到其儿辈,五代人培育传承的优良家风是一种无形的约束力,它会长久发挥作用。历史上的名人家庭其兴也勃焉,其衰也忽焉,家风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六、庄重清丽的诗文佳作 王竑还是一位杰出的诗人。王竑平生作诗千首以上,他在《西溪有感》之二中有"半生落魄诗千首"句,当不是夸张之词。据文献记载王竑有《戆庵集》、《休庵集》两本诗集,但至今能见到的只有收在《乡贤逸诗》中的五十九首。这五十九首可分为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在淮扬救灾中的感慨和伤时之作,如《除夕至淮安有感》、《徐州孟春久雨有感》、《过韩淮阴庙》。这几首诗表达出对受灾百姓的深沉同情和悲悯。"为怜黎庶苦,夜夜不成眠";"添成忧国泪,滴碎为民心"等诗句已成为评价王竑爱民思想的标志。二是吟咏家乡山水风光和归隐生活的作品,字里行间浸透着对故乡山水草木的热爱,如《西溪有感》、《西溪十二景》、《西溪漫兴》、《西溪杂咏》、《凤凰山》等。这部分诗是王竑诗歌中的重点作品和精品,诗情浓淳,风格高雅,格律严正,意境阔远,充满着达观恬淡、襟怀自然、舒卷自如的情愫,未有一句怨天尤人悲观自叹的忧愤情绪。三是赠答酬唱、送别友朋的作品,如《和启东抒怀韵》、《送河州吕二守荣致还乡古歌》、《次蒋都司咏雪韵》、《送巡抚贾都宪》等。这部分诗抒发了诗人对朋友的真诚友情、殷切希望和难舍之意,几乎每首诗都流露出对国事民瘼的关心牵念。如"从此还朝应不远,愿将民隐尽敷陈";"穷经致用志匡济,宾兴献策朝明堂";" 烽燧息,伫看褒诏下云边"等诗句。 除了诗歌,王竑还留有许多理周辞要、言贞义弘的奏章表议和标序盛德、峻伟清风的铭记之文,如《蒋斌墓志铭》、《重修通明阁记》、《论边事疏》等,均是不可多得的文章佳篇。 王竑的诗文在明代就受到文人的高度评价。文学家杨慎(字升庵)在其《诗话》中收入王竑诗八首,惊叹王竑不尽直节英名,而且文藻亦出众。康熙年间诗人王余臣读了王竑诗后感慨道:"志载诗篇犹纪胜,遂歌愧与古人俦"。道光诗人张和在编辑《乡贤逸诗》时赞叹"窃谓公一代名臣,关陇豪杰。今读其诗,犹想见泰山岩岩之气象"。 留存在河州志书中的诗文,按时序和份量,解缙为第一人,王竑为第二人。王竑的诗文传颂五百多年,至今仍是河州及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传世名作。 今天,我们纪念王竑,最重要的应是弘扬他留给我们的这些精神遗产,在为人做事时扪心自问:你是否愧对民族的脊梁和家乡的先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