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笔之前,我激动了好久。已经很久没有一款笔记本电脑,能让水水如此兴奋了。在我这个臭打游戏的眼中,轻薄本一直都是 "中庸无趣"的定位,纵使是去年横空杀出的黑马——搭载 M1 新品的 MacBook,也只是让我从生产力的角度惊讶了一会儿。 幻 13 的出现,给那些喝着枸杞菊花茶欺骗自己,不愿背健身器材出差的年轻人,开出了一个无法抗拒的换机理由——「便宜又全能」,8499 元的起步价冠以 ROG 的品牌和 Logo,四舍五入就跟白送一样。当然,ROG 幻 13 最大的魅力,还是它在形态上抓住游戏群体的独特创新,一个真正兼顾了游戏、生产力、便携属性以及多场景需求的二合一轻薄全能本。外观与设计 为了便于各位理解接下来的内容,我这里先放上 ROG 幻 13 的配置: 处理器:AMD 锐龙 9 5980HS/锐龙 7 5800HS,8 核心 16 线程,默认 TDP 35W,手动最高 45W; 显卡:内置 NVIDIA GeForce GTX1650,4GB GDDR5 显存; 可选配 ROG XG 外置显卡扩展坞,包含 150W 功耗 NVIDIA GeForce RTX3080 显卡和 280W 电源; 内存:16GB LPDDR4x 4266MHz,双通道; 硬盘:1TB PCIe M.2 SSD,TLC 颗粒; 电池:62Wh,100W PD 快充电源适配器; 其他:Wi-Fi 6、蓝牙 5.1、ROG Boost、Dynamic Boost、360 度翻转触控屏、侧边指纹识别,电容手写笔支持。 ROG 幻 13 作为 ROG 高端产品线中的新成员,包装也焕然一新。纯黑的扁长形盒子,乍一看还以为是哪个机械键盘的包装。盒子上面的图案,暗示出幻 13 的 3 个设计细节,分别是镜面金属铭牌、斜切分割线和其独有的流体引力波纹理设计,连包装上的 ROG Logo,都是引力波错位视觉形成的。 内部的配件倒是十分简单,只有一本说明书和一个 USB-C 接口、100W PD 协议的小巧适配器。 轻薄是幻 13 的第一个特点,轻约 1.3kg、薄至 15.8mm,捧在手里就像是一本书。不过,你拿上手的第一印象除了轻薄之外,还有坚固。得益于 ROG 这次独特的 "引力波"设计,幻 13 的镁铝合金金属机身,不仅更有质感和层次感,也更加的坚固防滑,而且不易沾染指纹,可谓是一举多得。 左侧底部的镜面金属铭牌,配合一道道斜切设计的引力波,展现出非对称美学的独特气质。我相信,这样的设计对于纯黑党来说,真的非常有吸引力。 为了放大设计上的精致与小巧,幻 13 的铰链处理的比较 "Mini",机身边缘的倒角也做得圆润但不张扬。在掀起屏幕的那一刻,能感受到那种恰到好处的阻尼感,以及单手开合的轻松惬意。 你可别小看这两个铰链,它们是幻 13 多面形态的核心。实际上幻 13 依旧保留了 ROG 经典的 ErgoLift 转轴设计,在掀开屏幕时能够垫起一部分 C、D 面的机身。不过,由于铰链支持 360 度翻转,使得这个特性反而没有那么的重要了。 在 360 度 ErgoLift 转轴设计的加持下,ROG 幻 13 一共具有 4 种不同的使用形态,即常规的笔记本形态,翻转后倒立在桌面上的 "帐篷"形态,翻转折叠后的平板形态以及连接专属外置显卡扩展坞的满血性能形态。我们一样样来分析。 其实,很多已经发售的二合一设备,都能做到幻 13 的前三个形态。但几乎所有的轻薄本在设备变形方面的努力,都是奔着轻度生产力的,唯独幻 13 是兼顾了轻办公和游戏娱乐,甚至还有散热。这其中共同发挥作用的,除了前面提到的铰链,还有屏幕和散热设计。第一个常规笔记本形态不用我多说,它肯定也必须要有,毕竟大部分的场景中用户还是通过常规形态去使用的。 而在聊第二个形态前,水水要先说说幻 13 的散热。ROG 幻 13 搭载了拥有双绝尘风扇、超薄散热片、三出风口、四热管设计的冰川散热架构。其中超薄散热片可以增加风阻,增大散热面积,LCP 材质、84 片扇叶风扇,可以让风量增加 15%,自带除尘通道,减少风扇内部异物和污物堆积;幻 13 甚至还用上了暴力熊液态金属导热,相比标准硅脂最高可降低 10 度 CPU 温度。这完全就是游戏本的待遇,毕竟从文章开头的硬件配置上,大家已经能够感受到幻 13 蕴藏的性能潜力。 接下来的内容非常关键,由于在常规笔记本形态下,C、D 面背部的 2 个出风口会被屏幕面遮挡一部分,热空气也会直吹屏幕,散热会受到一些影响,在持续高负载的游戏中,保持稳定、满血的性能输出也会有所掣肘。于是 ROG 想出了一个巧妙的设计,当你将幻 13 的屏幕翻转过来,并像帐篷一样立在桌面上时,C、D 面背部的出风口和 D 面的进风口一下子就获得了最大的进气和出风量,机身温度最高可降低 8 度,同时用户可以外接手柄,让自己距离屏幕更近,视觉上更加沉浸,这意味着幻 13 的帐篷状态,才是打开满血性能释放的开关,所以买到幻 13 的小伙伴,回去以后千万别傻乎乎的用常规笔记本形态肝 3A 大作哦。 第三个形态是将幻 13 翻转 360 度以后折叠成平板形态,这种形态下用户一般都是竖屏手持状态,此时系统会弹出提示窗询问是否进入平板模式,确认激活平板模式后,应用会以 Metro UI 的形式呈现在桌面上。由于幻 13 的屏幕支持多点触控,所以在屏幕上点按滑动等操作都比较流畅自然。平板模式比较适合一些专业性较强或特殊的办公场合,比如手绘、文档、操作、演讲演示,甚至躺在床上玩一些轻度文字交互类游戏、追剧等等。同时幻 13 也支持触控笔的精准点按、书写操作,有意思的是如果你有一支微软的 Surface Pen,会发现它在幻 13 上的书写体验比 Surface Pro 还要好,据说幻 13 屏幕的触控技术采用了微软同款的 N-Trig,再加上 120Hz 的高刷新率,书写延迟低了不少,牛头人狂喜。 第四种形态也是幻 13 的终极形态,也就是外接内置 RTX3080 显卡的 ROG XG 扩展坞后的游戏形态,不过由于这一代幻系列不支持独显直连,所以再外接一台显示器才是幻 13 真正的完全体。 幻 13 的这套外置显卡方案与目前主流的显卡外置很不一样。首先,不少主流显卡外置方案都是基于雷电 3 接口的,理论上会造成一部分性能损失,无法 100% 发挥外置显卡的性能。 但幻 13 的机身左侧单独定制了一个特殊的 PCIe 3.0x8 接口,在连接外置显卡时最高传输带宽可达 63Gb/s,完全不会损失性能。这个特殊接口的插头上,有一个防呆开关,只要拨到闭锁一档,接口就会被锁死,不用担心操作不当导致接口脱落。 而且每次连接和断开,需要通过任务栏图标状态栏中的确认程序进行操作,起到双重防护的作用。 这个 ROG XG 外置显卡坞也是专门定制的。除了接口不同之外,它与传统外置显卡坞最大的区别就是体积和重量,整机只有 1KG 的重量和一本书的大小。它的内部还集成了一块 150W 功耗的满血版 RTX3080 移动 GPU、280W 的独立电源以及显卡散热风扇,这样不仅可以确保显卡的独立供电和满血发挥,也无需考虑幻 13 在 RTX3080 显卡高负载下的散热压力。 另外,这款显卡扩展坞的侧边还配备了 7 个扩展接口以及 1 个 SD 卡槽,以缓解幻 13 本体接口较少的问题。至于接上扩展坞后幻 13 的性能表现如何,水水在后面会具体分析。 这 4 种形态奠定了幻 13 全能轻薄本的定位,让用户在各种场景中能够以最佳的设备形态,达到最高效的使用效率或者最好的使用体验。回到设计部分,ROG 幻 13 的这块屏幕,也值得好好聊聊。首先材质方面,它是一块 IPS 镜面屏,支持翻转触控;设计方面,它采用三面超窄边框设计,顶部依旧保留了摄像头,而且素质不错,底部印有 ROG FLOW 的产品标识; 素质方面,它采用 13.4 英寸大小、16:10 比例、1080P 分辨率、120Hz 刷新率、30ms 响应时间、100% sRGB 色域,支持 Pantone 色彩认证和 Adaptive Sync 技术;后续还有一款搭载 4K/60Hz,82%NTSC 色域屏的高配版,可以说主流高端轻薄本应有的屏幕素质它都具备。 通过 AIDA64 软件可以看到,幻 13 的这块屏幕来自夏普,型号为 LQ134N1JW52,应该是定制面板。 具体的色域和色准,IT之家借助专业校色仪进行测试,实测其覆盖了 98.4% 的 sRGB 色域、70.2% 的 Adobe RGB 色域以及 73.8% 的 DCI-P3 色域; 色准方面,平均 Delta E 为 0.29,最大 Delta E 为 1.15,满足主流的游戏办公都不在话下。不过我不太建议你用这块屏去玩 FPS 游戏或者微操要求高的竞技游戏,30ms 响应时间和 13.4 英寸的尺寸,玩这类游戏多少会有些影响体验,何况幻 13 的定位也并非游戏本,如果真要玩还是外接一块响应时间短的高刷新率大屏显示器吧。 幻 13 的 C 面设计比较中规中矩,也有些细节上的小创新。转轴开口边缘做了一道橡胶垫层,防止盒盖时屏幕与键帽摩擦。键盘最顶部依旧是四个 ROG 经典的快捷按键,而键盘本体的布局在 13 寸的笔记本上比较主流,只不过最下面一排某些按键的面积进行了适当的缩小。 键帽采用透光字符,支持 3 档白色键盘背光。键程为 1.7mm,支持全键无冲以及 2000 万次敲击寿命,按键回弹较为有力。 触控板采用居中设计,触控面积算不上大,但按压反馈十分清脆,表明采用玻璃材质,触控体验舒适。 左右两侧掌托部分为类凯夫拉纹理,右侧还有一个引力波设计的败家之眼 Logo。不过相比 A 面的 "引力波"要更易沾染指纹。 电源键并没有放在 C 面,而是挪到了机身右侧,并集成了一个指纹识别器,支持 Windows 10 指纹登录功能。接口方面,左侧为外置显卡坞定制接口、HDMI2.0 接口、3.5mm 音频接口、2 个状态指示灯;右侧有 USB3.2 Gen2 Type-A 接口、USB3.2 Gen2 Type-C 接口;考虑到连接电源适配器需要占用一个 USB-C 口,所以幻 13 还是比较依赖扩展坞配件的。 幻 13 的 D 面看上去非常简洁,没有花里胡哨的多余修饰,除了顶部靠上位置的半装饰性出风口比较惹眼外,螺丝、橡胶脚垫以及底部对称的扬声器开孔都做的比较迷你。当然,整体一样采用了和 A 面相同的 "流体引力波"纹理。总的来说,幻 13 的整体设计遵循轻薄、小巧、精致的特点,并且用引力波纹理、360 度 ErgoLift 转轴、外置显卡扩展坞等创新设计,刷新了人们对于轻薄全能本的认识。性能与游戏 接下来咱们就要聊聊幻 13 的性能表现了。其实,抛开外置的 RTX3080 显卡,锐龙 7 5800HS + GTX1650 的搭配,让幻 13 本体的硬件素质在轻薄本里可以说是目前最强的存在。而且幻 13 的系统里依然内置了奥创中心软件,并提供了多档性能模式选择,甚至允许玩家手动干预一点 CPU 最大功耗和 GPU 频率,足以说明 ROG 对幻 13 的性能表现非常自信。 另一点是,今年大家会发现,厂商在游戏本甚至轻薄本上,都更愿意采用 AMD 的处理器,无论是低压还是标压,这其中当然是有原因的。英特尔作为为数不多的芯片供应巨头,在笔记本行业一直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无论是产品矩阵的数量还是规模都有着明显的优势。在多数消费者的心中,更是早就习惯了以 i3、i5、i7 等经典型号划分产品性能水平的普遍认知。 但是,这次搭载的 AMD 锐龙 5000 系列处理器采用了全新的"Zen 3"架构,基于 7nm 制程工艺打造,无论是性能还是能耗比的表现,都不可同日而语。首先"Zen 3"架构的晶体管数量非常可观,比如幻 13 的锐龙 7 5800HS 中,就塞入了 107 亿个晶体管。架构本身也从"Zen 2"上 8 核心单独访问两个 4MB 小三缓改为了 8 核心直接访问一个 16MB 的大三缓。它还拥有 20 根 PCIe 通道和 CPU 直连等特性,确保显卡、固态硬盘、网卡甚至外接设备的速度最大化。 而锐龙 7 5800HS 的核心规格方面也很给力,8 核心 16 线程,基于 7nm 制程工艺的"Zen 3"架构,基础频率 3.2GHz,最大睿频 4.4GHz,20MB 三级缓存,TDP 为 35W,并且在 ROG Boost 的加持下功耗还可以进一步提升,具体的效果后面的烤机环节会具体分析。另外,"Zen 3"架构在其他方面,比如内存控制器、能耗比等方面都有全面提升,实际的游戏体验也要远好于"Zen 2"架构的表现。 这样的革新和硬件规格,给了笔记本厂商的更大的操作空间,从以前只能在轻薄本上采用低压 U 的妥协策略,到现在能够大胆使用标压 U 的处理器型号,即使用低压 U,性能水平也提升明显,甚至不需要再配备 MX 系列独显,也能拥有不错的图形性能。这样一来,整机的零部件成本和集成度又可以进一步提升。当然,在能耗比等其他方面的升级,会让续航之类的特性进一步加强。 还有就是,AMD 的性能水平等级和英特尔也有不同,很可能锐龙 5 系列的处理器理论性能,就已经比肩英特尔 i7 系列的水平,用户参考的标准和维度都需要更新。特别是 AMD 一直强调多核性能的传统艺能,在很多需要多核参与的专业生产力软件中,也能发挥更高的效率和速度。随着 AMD 移动端 CPU 在笔记本产品上的普及,未来会有更多软件去和 AMD 合作,适配和兼容它的特性,逐渐优化和榨取性能的最优值。 回到机器本身,幻 13 也是比较特殊的,因为理论上它拥有 3 块显卡,我们主要关注的是使用 GTX1650 和外置 RTX3080 显卡的 2 组表现。首先还是 CPU 部分,IT之家拿到的是锐龙 7 5800HS 的版本,在 CineBench 系列的测试中幻 13 表现出色,其中 CineBench R15 单核得分 222 分,多核得分 2019 分;CineBench R20 单核得分 544 分,多核得分 4606 分;在轻薄本定位上,完全能够满足用户对性能的需求。 另外,我们也简单测试了 3D Mark 的表现,锐龙 7 5800HS 的 Time Spy 物理分数为 8716 分,FireStrike 物理分数为 23021,同样表现不俗。而 GPU 方面,幻 13 内置的 GTX1650 显卡采用了 4GB 的 GDDR5 显存,在 3D Mark 中的表现中规中矩,Time Spy 得分 3257 分,FireStrike 得分 9136 分,不过相比主流轻薄本所搭载的 MX450 显卡分数基本要强上一倍。 那 GTX1650 的实际游戏表现,水水这里就不给大家具体测试了。反正原神这样对配置有一定要求的端游,GTX1650 在预设全高设置下,战斗能顶着 60 帧跑,应对主流网游问题不大。 而古墓丽影:暗影这种优化较好的单机游戏,也能在中等预设下跑到接近 60 帧的平均帧数。可以说 GTX1650 满足了部分轻薄本用户的轻度游戏需求。 外置的这块 150W 功耗的 RTX3080,让幻 13 从轻薄全能本一下子转变成性能强大的游戏本,毕竟目前已上市发售的 RTX30 系笔记本,罕有采用 RTX 3080 显卡的。由于幻 13 本身是不支持独显直连的,需要通过显卡扩展坞上的 HDMI 或 DP 接口连接显示器,才能直接访问 RTX 3080,因此以下游戏测试均在连接外置显卡扩展坞和显示器的情况下进行,分辨率均采用幻 13 默认的 1920x1200,部分不连显示器的仅做对比参考。另外,我们在游戏测试中也发现了一些有趣的地方。首先是「光明记忆:无限」的光追 Demo,在没有外接显示器,RTX 品质极高、DLSS 品质为质量的条件下,跑出了 68 帧的平均帧数,而外接显示器后最高可跑到 72 帧。 接下来有意思的来了。在「地铁:逃离」这款游戏的基准测试中,Ultra 画质下,不开启光追和 DLSS,平均帧数只有 55 帧; 开启 DLSS 后为 58 帧,提高了 3 帧; 而开启高等级光追和 DLSS 之后,平均帧数反而暴涨到 77 帧。这让水水有点看不懂了,为了验证这是不是特例,我们又测试了「古墓丽影:暗影」和「控制」这两款同时支持光追和 DLSS 的游戏。 在「古墓丽影:暗影」中,先将预设选择最高,关闭光追和 DLSS,此时的平均帧数为 107 帧; 然后开启超高等级光追和 DLSS,平均帧数也能来到 90 帧!虽然没有像地铁那样开光追和 DLSS 帧数反而更高的情况,但相对于 20 系显卡开启光追后的帧数损失显然小了很多。 最后,在「控制」这款游戏中,高画质预设,不开启光追和 DLSS 时,战斗场景的平均帧数在 90 帧以上; 而开启光追和 DLSS 之后,战斗场景的平均帧数也能来到接近 80 帧,部分人数较多的复杂场景下最低会掉到 67 帧左右;但即使是这样,也足以说明 RTX30 系显卡的光追和 DLSS 优化比 RTX20 系显卡要成熟不少。换句话说,如果你追求 1080P 分辨率下无脑拉满特效,并且开启光追效果能够流畅 60 帧,那么幻 13 加上这块外置的 RTX3080 显卡不仅能做到,还有冗余。功耗与散热 看完了性能的部分,该说说散热了。幻 13 作为 ROG 系列的第一台轻薄本产品,内部散热堆料究竟如何,我们一拆开便知。卸下底部的 11 颗螺丝,幻 13 几乎不需要用工具撬起边缘就可以轻松掰松四周卡扣,顺利取下 D 壳。 ROG 幻 13 内部采用了双风扇双热管的结构,一粗一细的两根热管都覆盖了 CPU 和 GPU 上,并延伸到两侧的风扇。 风扇的下面就是板载的 4 颗 4GB 内存颗粒,一共 16GB 的大小,规格是 LPDDR4x 4266MHz。 右侧风扇下方有一枚体积非常小的 2230 短款 PCIe M.2 固态硬盘,型号是来自西部数据的 SN530。 在下面被一整条黑色电池铺满,内含 4 块 15.48V 的电芯,总共 62Wh 容量,电池左右两侧还有两个扬声器单元。 IT之家以游戏本的标准对这台幻 13 进行了严苛的烤机测试,测试条件为室内环境,将幻 13 翻转至帐篷模式,奥创中心软件调节至手动模式,双风扇转速拉满,CPU 拉至最大功耗。在单烤 20 分钟 FPU 之后,幻 13 的 CPU 功耗稳定在 45W,温度 77 度,主频 3.2GHz;此时 CPU 风扇转速高达 9000 转,机身噪音 44.9dBA。这个表现放在游戏本上不算最好,但放在轻薄本上绝对是第一梯队的,并不像某些网友测试中只有 20W+2.1GHz 的水平,水水猜测他的测试成绩可能与奥创中心的设置和采用传统笔记本形态有关,另外,在没有触发功耗墙之前,CPU 功耗上限最高可达 65W,可见幻 13 的性能调度并不保守。 接着是 20 分的双烤测试,这里我们依旧采用的是游戏本的测试标准,即 AIDA64 Stress FPU + FurMark Xtreme Burn-in,在经历了 20 分钟双烤之后,CPU 功耗相比单烤 FPU 时低了 5W,但依旧可以达到 40W,不过温度上升到了 93 度,主频依旧保持在 3.2GHz;GPU 方面,功耗保持在 35W,温度稳定在 77 度,主频为 1020MHz;此时双风扇的转速分别为 9400 转和 6900 转,机身噪音为 45.1dBA。可以看出,在双烤这种极限负载下,CPU 的散热压力大了不少,不过功耗水平在轻薄本中仍旧比较出色;显卡部分温度控制的不错,核心频率表现也还行,但功耗都受到了限制。在幻 13 如此小巧的机身内,做到这样的散热表现实属难得,即便 GTX1650 的性能玩 3A 还不太够,也足以在能畅玩的游戏中带给你出色的体验了。 最后来看看硬盘表现。拆机环节有提到,幻 13 采用特殊的 2230 长度 M.2 固态,具体型号为西部数据的 SN530,通过 CrystalDiskInfo 也能验证这一点,其容量为 512GB; 那这块硬盘的性能如何呢?CrystalDiskMark 的测试中,该盘的顺序读取在 2485MB/s,顺序写入在 1815MB/s,虽然比不上旗舰固态的水平,但速度也还不错,硬盘颗粒则是 TLC 的。总结 其实,官方给幻 13 的定位是轻薄全能本,但在我看来幻 13 更像是 2in1 的轻薄变形笔记本。它不仅将变形本的形态创新首次应用在游戏和散热体验方面,还打破了轻薄本和游戏本的边界,终结了轻薄本不能玩 3A 游戏的定义。 可以说幻 13 的试水,绝不仅仅是尺寸和配置上的更迭,更多的是针对有便携需求,要游戏性能的用户所做的大胆创新。所以目前,幻 13 算是二合一变形本设备中绝无仅有的存在,单独购买是一台轻薄全能本。如果你恰好财力雄厚,又买了 ROG XG 显卡扩展坞,那么幻 13 就变成了外出轻薄小巧,归家性能强大的潮流真 · 全能本。无论如何,希望 ROG 能够继续拓展和创新这个系列,给消费者带来更多的惊喜和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