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教授在半导体上中国至少需5至10年才能赶上美国
9月3日消息,据《南华早报》报道,北京大学教授、半导体业资深人士周治平称,中国至少需要"5到10年时间"才能在半导体领域赶上美国、韩国等国家。
半导体代表了信息时代的基石技术。这些微型设备在一系列产品中充当数据处理大脑,从个人电脑、智能手机到汽车和宇宙飞船等等,可谓驱动着全球范围的现代经济发展。
尽管多年来中国在半导体行业进行了巨额投资,但在高端集成电路领域,中国仍依赖于美国的技术。近年来,中国的芯片年进口量已超过原油,2018年总额达到3120亿美元。
北京大学微电子学教授周治平上个月在重庆举办的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间隙接受了《南华早报》的采访。从1971年到1978年,周治平是中国衡南晶体管厂的创始人和副总裁。从1987年到1989年,他是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的客座科学家。目前,他是国际光学工程学会(SPIE)的会员,也是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的资深会员。
从2005年到2008年,周治平在华中科技大学担任长江特聘教授。他现在是北京大学长江特聘教授,以及重庆半导体公司联合微电子中心的客座首席科学家。他从事半导体行业的学术和产业工作已经将近50年。
周治平在受访时谈到中国半导体行业的现状,以下是经过编辑的采访内容:
问:中国是什么时候决定重点发展自己的半导体产业?
答:据我所知,在1970年,有宣传口号鼓励人人发展电子工业。摩尔定律刚刚问世不久时,中国并没有落后西方国家太多。当时,国家还斥资从国外引进了10条集成电路生产线。我开始在一家国营工厂从事微电子方面的工作。
问:中国是如何发展半导体产业的?在这个过程中有哪些成功和失误?
答:从1993年到2005年,我在美国乔治亚理工学院工作了12年。1996年,我第一次回到中国,当时我参观了中国西部的一家微电子研究所。它的设施并不比我(1970年代)在湖南省建厂时好多少。
我也去了中国中部的一所大学。他们微电子部门的设备比我70年代的工厂还要差。上世纪90年代中期,国内微电子行业基本上就是这样。我访问的两所高校和西方国家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距。
2000年,中芯国际公司(SMIC)成立。它对促进我国半导体工业的技术进步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事实上,中国的一些人非常重视这个行业,但当时它还没有上升到国家发展层面。
问:一些人认为摩尔定律——即集成电路上每平方英寸晶体管的数量每两年翻一番——要达到极限了。随着竞争对手的发展速度将会放缓,这是否会给中国带来迎头赶上的机会呢?
答:目前,(晶圆制造)成本并未下降。所涉及的费用正在增加。该行业不再遵循摩尔定律,因为芯片做得越小,成本就越高。必须要克服技术困难(才能制造出更小的芯片)。在半导体制造方面,在中国我们现在可以做14纳米(在硅片上制造集成电路的制造工艺)。
相比之下,美国和中国台湾的半导体公司已经实现了7纳米甚至5纳米的制造工艺。他们至少领先我们大陆两三代。
问:中国是否有很好的机会在半导体领域赶上美国、韩国等国家?
答:中国有能力迎头赶上。但它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涵盖整个行业的生态系统和供应链。我认为,我们至少需要5到10年的时间才能赶上。提升整个生态系统需要时间,尤其是在其他国家(在硬件、软件、服务和知识产权方面)实施技术封锁的时候。我们必须要自己开发出相关的设备、工具和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