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候王得一以为天下正。其致之也,谓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废;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候王无以正,将恐蹶。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候王自称孤、寡、不谷。此非以贱为本邪?非乎?故至誉无誉。是故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
个人理解:
要想理解本章,首先要搞明白本文中的“一”是什么意思,把“一”搞明白了,本章的意思也就明白了。“一”在本章中可以理解为“道”,我个人认为也可以再具体一点,可以把“一”理解为事物的本质规律和本质作用,“得一”就是事物遵守自身的本质规律,发挥自身的本质作用。我们拿“天得一以清”举个例子,“清”是天的外在表现,也就说天是清澈明朗的。那么“一”是天清澈明朗的本质原因和内在要求。天是因为遵守内在的“一”才对外表现为“清”。具体说一说,基于春秋时期人们对天的认识,天是干嘛的?天承载着日、月、星、云、风、雨、雷。人们要透过天沐浴日月星光、接受风雨雷电,天必须是“清”的,地上的人才能感受到。如果天是浑浊一片,阳光能透过天洒向大地吗?所以天的本质作用和规律要求它必须是“清”的,所以天才表现为“清”,“天得一以清”。换句话说,如果天不遵守它内在的“一”,不发挥前面说的作用,那么天就不是“清”的了,地上的人也看不到日月星云了,也没有风雨雷电了,大地上一片黑暗,那不就是天塌了吗,这就是“天无以清,将恐裂”。
因为大地必须是厚重能安宁的才能承载万物,所以大地通常是安宁的,即“地得一以宁”。如果大地不遵守这条规律,今天一个地震,明天爆发个火山,后天再来个泥石流啥的,那么大地就不是安宁的了,那对大地上的万物来说就是大地崩塌了,即“地无以宁,将恐废”。
“神得一以灵”,“神”是什么?“神”就是神识,放在今天,就是指大脑、思维、意识。“灵”就是灵动,放在今天就是能动脑子、有想法的意思。脑子的本质作用就是用来思考的,它的本质作用就是思考和反应,如果它不发挥它的本质作用,不思考,那还能叫脑子吗,跟木头疙瘩有区别吗,不能思考能有想法吗,能“灵”吗,人不思考,见到老虎不知道跑,能有今天的辉煌,还坐飞机、还造坦克,早就灭绝了,“神无以灵,将恐歇”。
“谷得一以盈”,河谷存在的意义就是蓄水,送水。那就要求河谷必须中间凹,两边凸,这是它必须遵守的本质规律。如果河谷不遵守,非要中间凸,两边凹,那不成丘陵了吗,还能蓄水吗,不早就干了吗,“谷无以盈,将恐竭”。
“万物得一以生”,“物”是指有生命的事物。啥叫有生命呢?那不就是活着并且一代代繁衍,生生不息吗?非得不遵守,不活了,那不就是死了吗,跟石头有什么区别呢? 还能叫生命吗?你去自然博物馆指着恐龙化石说这是个生命,你看人家不打死你。生是万物的本质规律,打破了,就没有生命了,即“万物无以生,将恐灭”。
“候王得一以为天下正”,君主存在的价值就是管理好国家,让百姓安居乐业,这样君主才能得到天下的拥戴,成为天下的主人。如果一个君主不遵守百姓对他本质要求,只顾自己享乐,今天酒池肉林再来个炮烙,明天挖大臣个心看看有几个窍,后天砍两个百姓的腿比比谁的骨髓满,那百姓要这样君主有什么用,嫌自己活得长吗,那还不赶紧推翻了这个君主,除之而后快,也就是“候王无以正,将恐蹶”。
“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所以说低、贱是高、贵的根基和根本所在,高、贵要能满足低、贱的客观诉求,明白内在的本规律,才能得以保持。当然老子在不是在强调“贵”和“高”,而是在称赞“贱”和“低”的重要性,是在凸出“贱”和“低”。
“是以候王自称孤、寡、不谷。此非以贱为本邪?非乎!故至誉无誉”,所以那些君主自称“孤、寡、不谷”,这是不是在说君主们内心里是“以贱为本”、以民为本呢?他们是不是认识到民的重要性呢?“非乎”,不是的,这些君主之所以这么称呼自己,是为了凸显自己的高贵,凸显自己高高在上,他们认为自己最重要,把天下所有的荣誉都给了自己,认为一切都是自己的功劳。而一个国家真正的强大,是因为百姓把国家方方面面都做的很好。战场上百姓组成的军队敢于抛头颅洒热血奋勇杀敌人,才有了国防的稳固;农田里,百姓们挥洒汗水、辛勤劳作,国家才有了粮食;工地上,百姓们穷思竭虑、搬砖添瓦,才有了万里长城,才有了辉煌的宫殿。所以说历史是人民创造的,真正的功劳和荣誉属于人民,而然事实上,人民是没有什么荣誉的,荣誉都给了统治阶级,所以也只能说真正的荣誉是没有荣誉,荣誉这事不过创造出来给自己、给别人看的,是不是事实,真的不一定。而我们要做的是实实在在的创造者和践行者,发挥自我的真实价值,而不是为了那难辨真假的虚名,宁可有实无名,不可有名无实,这才是道,“是故至誉无誉”。
“是故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我追求的是我存在本质的价值和作用,遵循的是我的本质规律,而不是遵循人们的主观欲望。所以我不愿做人人追捧、充满私欲色彩的美玉,而要做普通而坚硬的石头,就是被铺路盖房,我也要发挥我坚硬的本质,而不要像玉是那样,活在虚名之中。玉之所以被追捧,是因为玉的数量相对少,如果玉遍地都是,那么也就没人追捧了,玉不过是石头的虚名,不是石头的实质。
读完这一章,可以总结出,人要清楚自身的真正责任和价值所在,清楚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去追求自己的价值实现,去追求自己真正需要的,不要贪图虚名,不要太在意自己的主观情绪和欲望,不要迷失了方向。比如亲情、爱情比对错重要,家庭的和睦比鸡毛蒜皮的小事重要,做好自己的工作比巴结领导重要、高考比玩王者荣耀重要,还有很多,不一一列举了。
规律的总结来自于对事物的细微观察,遇事多想想根本原因,把个人情绪转移到分析上去,个人会豁达很多,你的注意力放在哪,你的回报就在哪,是甜果子还是苦果子,自己用用脑子,想想!